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16 4.9折 ¥ 4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阿来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64429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29254113
上书时间2024-11-01
《达瑟与达戈》是阿来继《尘埃落定》之后创作的重量级长篇六部曲《机村史诗》的第三部。“机”在藏语里是种子的意思。六部曲的每一部既独立成篇,又彼此衔联,共同呈现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这不是一曲旧乡村的挽歌,而是时代巨变下,一个个人的命运故事。
在本书中,当机村所有的年轻人都在企盼着外面的世界时,大学生达瑟却回到了机村,整日蜗居在树屋读书,不断思考着书本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军官达戈与色嫫相爱痴缠一生,为了爱情甘愿抛弃一切,来到机村做个猎人。两个年轻人像冰与火,利箭与猎枪,大树与堡垒,慢慢成为时代变化中两个“不合时宜”的人。当棵桦树被砍倒,当枚猎杀猴子的子弹发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已经变了;而达瑟与达戈这对昔日好友,他们的命运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阿来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和社长,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后转向小说。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机村史诗》(六部曲)、《格萨尔王》、《瞻对》、《云中记》等。
2000年,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凭《机村史诗》(六部曲)获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8年《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9年《云中记》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达瑟与达戈
001
事物笔记:水电站
247
人物素描:马车夫
255
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受奖辞
265
一部村落史,几句题外话
——代后记
273
《达瑟与达戈》是阿来继《尘埃落定》之后创作的重量级长篇六部曲《机村史诗》的第三部。“机”在藏语里是种子的意思。六部曲的每一部既独立成篇,又彼此衔联,共同呈现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这不是一曲旧乡村的挽歌,而是时代巨变下,一个个人的命运故事。
在本书中,当机村所有的年轻人都在企盼着外面的世界时,大学生达瑟却回到了机村,整日蜗居在树屋读书,不断思考着书本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军官达戈与色嫫相爱痴缠一生,为了爱情甘愿抛弃一切,来到机村做个猎人。两个年轻人像冰与火,利箭与猎枪,大树与堡垒,慢慢成为时代变化中两个“不合时宜”的人。当棵桦树被砍倒,当枚猎杀猴子的子弹发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已经变了;而达瑟与达戈这对昔日好友,他们的命运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阿来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和社长,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后转向小说。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机村史诗》(六部曲)、《格萨尔王》、《瞻对》、《云中记》等。
2000年,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凭《机村史诗》(六部曲)获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8年《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9年《云中记》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阿来是边地文明的勘探者和守护者。他的写作,旨在辨识一种少数族裔的声音以及这种声音在当代的回响。阿来持续为一个地区的灵魂和照亮这些灵魂所需要的仪式写作,就是希望那些在时代大潮面前孤立无援的个体不致失语。”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授奖辞
“我认为《空山》比《尘埃落定》写得好:《尘埃落定》写藏区,我们或许觉得那就是我们想象的藏区——神的、半神半人的世界;而《空山》写藏区,阿来按下云头,写了人的世界。人有大有小,但终究都是人,承受着与我们内容相同、但前提和节奏不同的现代历史。画神容易画人难,《空山》比《尘埃落定》难。”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阿来的《空山》让人想到一句话:伟大的作品都有一个平静的外貌。”
——作家 马原
“阿来在这里没有标榜和渲染藏区的风土和民俗的特异性的奥妙,而是将这些民俗和风土放在具体而微的语境中追寻它的具体的展开,阿来没有一种超越时间的神秘的空间性的无限的展开,而是回到了具体的历史中去尝试思考民俗与风土的具体的意义,也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个另类的视角再思‘现代性’。”
——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
“古朴的藏区村落被置于一个大变乱的时代,生出奇异的图像,许多场面成为寓言——政治的,社会的,以及时代的。如阿来所言,此时的‘乡村已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中华读书报》年度10佳图书评语
“《空山》的书名是到了后阿来给的,它有些禅意,但不是‘空山新雨后’那种细腻绵长。也不是‘空山不见人’的那种虚飘悠远。……这样动人心魄的情节,是阿来式的,他对现实的悲悯,对文学宗教般的情感,使《空山》气象不凡。”
——《人物》杂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