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2.03 4.6折 ¥ 4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郝敬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3098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8528554
上书时间2024-11-01
本书收录了作者乡土散文60篇。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诚实的叙述、细腻的表达、非虚构的内容,满怀深情地书写了楚国发祥地——鄂西北荆山城乡的真实图景——那些看似一条山间的小路,看似一朵林间的小花,看似一个美如人间天堂的锦绣山乡,看似一个个平凡村落与城镇的一景一物等等,虽非乡村物事的重大题材,但却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了作者的所爱所思以及对城乡沧桑变化的感怀。
郝敬东
1962年6月出生,湖北省保康县人,长期从事党委机关公文写作,撰写发表社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20余万字,业余喜爱散文创作,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有70余万字散文、杂文、报告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散文家》《芳草》《政策》《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水利报》《羊城晚报》《民主与法制报》等报刊。著有游记散文集《西路苍茫》。
目录 001
目
录
辑 用脚步去乡村行走
秋日雾晨,我拾到一首小诗 / 003
山中平川 / 005
穿行歌山 / 008
故溪的重量 / 012
皮家坡之忆 / 014
故乡的“玉笛” / 018
十二里半 / 021
一个有村志的村子 / 024
沮河源头马坡行 / 028
又上黄龙观 / 032
草原在南顶 / 037
用脚步去乡村行走 / 041
尧治河的树 / 050
南河岸边观音沟 / 055
茅山岩探矿印象 / 061
第二辑 徒步古城外
山城店名咏叹调 / 067
南城北市“商”似锦 / 070
探访临江仙 / 072
蛋酒· 米窝 / 075
徒步古城外 / 079
古城四树 / 082
家乡那城 / 090
搬来庞公住 / 098
大美襄阳 / 103
住过的房子 / 110
第三辑 稚拙的步履
我的老师妈妈
—写给母亲八十华诞 / 119
见晓苏 / 127
天上有三个月亮 / 134
构筑
—魏琦素描 / 136
捉蜈蚣的孩子 / 139
稚拙的步履 / 141
童言味觉 / 144
祝你一路过关 / 146
难忘“萝卜丁饭” / 148
“洒了心疼”
—写在外婆诞辰一百周年之际 / 151
家有灵龟 / 154
高中毕业三十年 / 158
党校不了情
—我的三次党校学习琐记 / 162
有缘那片山水
—我的尧治河记忆 / 167
漂移在故乡里 / 178
故园有痕 / 193
水田琐忆 / 203
第四辑 让每一寸土地都美
引擎之力
—记小水电给保康县带来的经济变化 / 211
飞流吐珠绣山乡
—保康县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掠影 / 214
一个新型茶乡的崛起
—店垭镇发展茶叶生产纪事 / 218
绿色旋律
—保康县发展绿色企业见闻 / 224
冰霜磨炼后 能开天地春
—记我国个野生蜡梅自然保护区 / 229
满眼葱翠 秋实盈枝
—小记保康林特珍品 / 232
大山通途 / 234
“龙”腾县跃
—湖北省保康山区记变 / 241
一切为了群众
—保康县尧治河村调查纪实 / 247
让每一寸土地都美
—保康县尧治河村践行“四个着力”、实现共同富裕纪事 / 265
第五辑 记忆不会远去
茶乡魂 / 289
莫道桑榆晚 余霞尚满天
—记共产党员、退休干部尚宗光同志 / 292
望粮山上望苍翠
—记湖北省人大代表、望粮山村党支部书记郑兴寿 / 297
他,遂宏愿而去
—记已故全国农村电气化先进工作者田国基 / 301
追忆刘代启同志 / 304
记忆不会远去
—追忆李远继同志 / 313
怀念岳父 / 324
送二叔走路 / 334
后记 / 338
本书收录了作者乡土散文60篇。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诚实的叙述、细腻的表达、非虚构的内容,满怀深情地书写了楚国发祥地——鄂西北荆山城乡的真实图景——那些看似一条山间的小路,看似一朵林间的小花,看似一个美如人间天堂的锦绣山乡,看似一个个平凡村落与城镇的一景一物等等,虽非乡村物事的重大题材,但却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了作者的所爱所思以及对城乡沧桑变化的感怀。
郝敬东
1962年6月出生,湖北省保康县人,长期从事党委机关公文写作,撰写发表社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20余万字,业余喜爱散文创作,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有70余万字散文、杂文、报告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散文家》《芳草》《政策》《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水利报》《羊城晚报》《民主与法制报》等报刊。著有游记散文集《西路苍茫》。
序 001
序
读完郝敬东先生嘱我作序的书稿《让每一寸土地都美》,我的心潮久
久不能平静。我为书稿中所记录描述的史称“九州之险”的鄂西北荆山深
处,党和人民一起几十年来始终不懈为改变城乡面貌史诗般的壮丽画卷所
深深打动。他们思痛定,筹长远,聚民心,汇民智,斗贫穷,求发展,转
方式,调结构,固农本,利民生,奔小康,保环境,促和谐,树文明,思
长治,谋久安……不靠玉皇,不靠龙王,靠党和人民磐石一样的团结,靠
百折不回的实事求是,靠勇往直前的真抓实干,靠水滴石穿的不拔坚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令荆山开道路,让石头献珍宝,挽流
水成烈焰,使九溪吐骊珠,筚路蓝缕,发愤图强,硬是从那一片穷乡僻壤
的危岩巉石之中,燃出一派火红的壮美涅槃!
《让每一寸土地都美》共收录了作者的六十篇散文,虽然分为“用脚
步去乡村行走”“徒步古城外”“稚拙的步履”“让每一寸土地都美”“记忆
不会远去”五辑,但细阅作品,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
一个充满情感的整体。它细腻的笔触,满含作者这个大山之子、荆山之玉
的无限真情,字里行间流溢着作者的深挚感恩之心。作者多以“侧笔”行
文,感情别具厚重、彻入骨髓,让我们看到了荆山深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状貌,体会到那里的生灵曾经浓郁又缥缈得像山雾一样的清丽与温情;让
我们看到了历史悠久、代富人杰的襄阳之“古”,看到了热气腾腾、蒸蒸
日上的襄阳之“今”;看到了荆山人民世代传承的劳动智慧;看到了妈妈
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孝老教子,从善如流的天高地厚的恩;更看到了大
山深处打造“中国十大幸福山村”的一份生动样本—尧治河脱胎换骨的
002 让每一寸土地都美
变迁,对这个三地接壤、偏僻闭塞、三十年前“吃粮靠供应,用钱靠救
济”的极贫村,在其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创业,把村子建成“中国十大美
乡村”、“中国十大幸福山村”、“中国美休闲乡村”、国家生态旅游示范
区、“国家绿色矿山”的历程中,作者三上尧治河,一次比一次深入地总
结“尧治河精神”,一次比一次有影响地宣传“尧治河精神”,让“尧治
河精神”发扬光大。还有作品里的一幅幅图景、一个个我们多么熟悉的剪
影—父亲、母亲,孩提的我,外公外婆和我的叔;还有“三龙齐舞”的
擘画者刘代启,深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者李远继;艰苦创业的领头雁孙开
林,献身农村小水电建设事业的田国基……一个个,一串串,一点点,一
大片……那是怎样的一批改变山乡面貌的践行者啊,那又是怎样的一个个
值得称颂的人民好公仆啊—不老的荆山,一幅幅美的图画正是他
们精心所绘!先后担任保康县县委书记的刘代启和李远继曾是作者的老上
级,在随同他们做调研、访贫困、解难题的过程中,作者亲眼见证了一级
党组织的书记在落实党的政策、关心山区群众、带领保康发展方面所付出
的艰辛努力与无私奉献。作者真实记录的两位书记朴实、务实、扎实的人
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两位可
敬的故人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对他们的记忆不会远去。
郝敬东先生在县委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三十五载,甘做机关
“码字匠”三十五载,他起草讲话、汇报、致辞等各类公文,他撰写社会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他通过文字表达思想、研究问题、资政建言……这
需要一种坚守,需要一种担当,更需要一种责任。写公文,他却不放弃
自己写散文的爱好,从理性思维转换到形象思维,经年累月,集腋成裘。
可以说,《让每一寸土地都美》是他大半生奋斗的结晶,是他大半生经历
的写照。
让每一寸土地都美!作者说得多么好啊;让每一寸土地都美,不只是
集老、穷、边、险于一身的保康人民的心愿!
在山泉水清如冰,笔底毓秀凝衷情!书稿中所吐露的那一派火热的生
活,丝毫也掩不住作者叙述文字的泥土芬芳,那荆山当地的语言,当地的
人情,当地的风物,当地的根本,作者手足仿佛绕着荆山的云路,血脉仿
佛攀拊着荆山的心脏跳动,胸膺贴着荆山肺腑的呼吸,魂梦随着荆山云雾
缭绕卷舒……那一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啊!
素昧平生,并不影响我从书稿中认识郝敬东先生,因为我们的心灵是
相通的。
是为序。
项纯丹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辑 用脚步去乡村行走 001
辑
用脚步去乡村行走
秋日雾晨,我拾到一首小诗
浓雾,乳白的浓雾,把这秋日的清晨包裹得分外严实。
雾中的山径是潮潮的,雾中的旷野是润润的;晶莹莹的露珠在渐趋枯
黄的草叶上颤悠悠地晃荡,似乎刚刚落过了一场小雨。
走过滑溜溜的小桥,我沿着溪畔古老的石堤,像每天早晨那样跑步—
我跑啊跑,溪水哗哗地鼓掌:“加油,加油!”
我跑啊跑,溪畔柳梢上的小鸟似在对我讲:“歇歇再跑,歇歇再跑!”
溪水经了浓雾的映衬,显得更加澄澈。
小鸟呢,我不知它落在哪根枝梢上对我鸣叫,心里委实感谢它对我的
关照。
也是累了,歇下脚步。雾中,百步以外的景色难以觅见。而耳畔的声
音却彼此起伏—呵,不只有溪水潺潺,不只有鸟儿婉转,那小溪两岸的
责任田里,秋播的人们比我起得更早—
在雾中吆喝耕牛—“叭……哧哧!叭……哧哧!”
在雾中粉碎坷垃—“沙……噗噗!沙……噗噗!”
在雾中担肥送粪—“吱……呀呀!吱……呀呀!”
在雾中笑语欢声—“哈……嗨哟!哈……嗨哟!”
听着这糅杂着快乐的晨雾小曲,听着这饶有情趣的劳动乐章,我的眼
睛瞬息摄下了一幅幅生动画面—
粪堆在雾中消失了。田野在雾中平整了。泥土在雾中酥软了。种子在
雾中绽芽了。大地在雾中更新了。人们在雾中欢畅了……
那高卷裤管掌犁的汉子,那腰围护裙忙施肥的婶子,那劲头十足拢麦
行的小伙儿,那纤手轻扬丢豆种的姑娘,那打土坷垃的老人……
一幅幅画面,一处处景致,一个个人影,一张张笑脸,一双双巧
手……往我心里奔涌,在我脑海里跳跃,定格,特写,停留……
我的心底升腾起一种炽热的祝福—庄稼人啊,如今,你们迎来了希
望的春天,已经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劳作的汗水再也不会白流,辛勤的
耕耘再也不会空手,你们一定会使责任地更加厚实,更加肥沃,在希望的
田野里收获甜美的生活!
是的,过去,你们有过毁林开荒的损失、有过“割尾巴”的遭遇、有
过难耐的饥寒,甚至有过苦难的岁月。但这一切,都已烟消云散,不再会
有后患,不再会有余悸。
如今,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阳光下,在你们心爱的责任田里,播下艳
春,收获金秋—土地,一定会丰厚地回报你们的希望……
在这秋晨的浓雾里,我听到了一种声音,那是庄稼人奋进的脚步声,
那是庄稼人激昂的欢呼声;在这秋晨的浓雾里,我看到了一种希望,那是
庄稼人摆脱贫困的希望,那是幸福生活就在明天的希望……
在这雾晨里,在我家乡的田野里,我拾到了一首小诗。
看啊,浓雾在隐退,化作晨空的一抹朝霞。一轮鲜红的太阳,升起
来了!
(稿于1982年10月,原载1982年第4期《神农架》文艺季刊)
山中平川
来到曾经生活过的山中平川,躺在河岸绿茵如毯的蚂蚁草上,听沿岸
蛙声起伏,看蓝天燕雀掠影,闻油菜花儿释放的馨香……脑海里渐渐映现
出少年时的一幅幅生活画面—
是河里涌流洋芋叶子水(半混浊半清澈的春水)的季节,经了冬霜的
深山里的枯草败叶,乘上只春汛的舟车,在河里欢快地随波逐流。河
面上的木板桥,原是在衔接处凿眼用篾绳一块块结牢了的,此时,一改一
冬半春横跨两岸的英姿,温顺地泊于彼岸,伴随着柔风软浪轻咏着古老的
歌谣。
山中平川的个春汛很有耐性,往往要延续两到三天。它不像夏
日洪流那样暴躁,也不似秋水那般浩大,乍暖还寒,却也给过渡人带来
不便。
周末,我随父亲去宽的那段河面,看他照护自己的弟子—我的同
学们过渡。父亲做初二(2)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一部分学生家住河那
边高山。为此,平川娃常笑他们“旱鸭子”;为此,每逢河水发胖的周末,
父亲总要护送他们过河。
父亲把裤管绾至大腿根部,脚穿一双咖啡色的老式塑料凉鞋,与几名
大个儿男生把小个头及女生一个个背过河去。待送完后一个学生,对岸
二十多双纯朴的眼睛又目送父亲蹚过河来。末了,振臂高呼“难为老师”。
那刚脱童音的声调,朗读课文一般地齐整。这时,我看见父亲因在河水中
浸了大半个时辰而些微颤抖的嘴唇和那张清癯的面孔,是那样的慈祥、愉
悦、生动……
初夏布谷鸟的歌声催熟了麦浪。那个时候讲究学农结合,学校照例要
放一礼拜夏忙假,老师照例是要去义务支农的。
父亲对我严,他并不让我到十里外的母亲所在的小学消闲,而是把我
带到金黄的麦地,让我经受热浪洗礼。我学着老师和农人们的招式,叉开
双腿,弓腰挥镰,汗自然多,腰自然酸。半天下来,两只前膀更被麦芒扎
成了一片片红斑,汗水一浸,那钻心的疼痛不亚于烧伤。一位姓张的阿姨
对父亲说:“让东东下午别来了。”父亲连沉吟也没有:“孩子正长身体,
锻炼锻炼好!”于是,下午麦地教师们的中间,仍有一个少年的身影。自
然,劲头是没有上午的足了。
当太阳挨近平川西山的峰峦,我们这块从四边开镰的数十亩大田,人
头攒动,一片欢声笑语。这时的我已坐在麦捆上用麦秆制作好了两支麦
笛。忽然,那边合围到一处的人群,响起了一阵阵“逮住逮住”“打死打
死”的喊声。我奔过去,发现好几个大人手中提着正踢腾的野兔,麦茬上
则赫然躺着几条带血的“土不呆”(一种毒蛇)。父亲告诉我,这是山中
平川收麦常有的“特别节目”—割麦人先围田,随着收割面积的缩小,
兔、蛇或田鼠便成了瓮中之鳖。
山中平川的农人爱戴“公家人”,他们把野兔送给了教师。收工路过
农舍,更有大婶大娘送些刚熟的杏、桃。自然,满心欢喜的要数我了。我
爱吃那酸甜可口的平川杏,一掰两瓣,杏仁落地的工夫,一瓣已送入口
中……父亲却说:“东东,桃饱杏伤人,多吃些桃子吧。”
秋的天空无际的碧蓝。田野上稻谷收尽,田渠中泥鳅正肥。
星期天,我与父亲汇入撮泥鳅的行列。我们的撮鱼工具是盛农家肥
用的篾筐。父亲让我执掌筐把,他从丈余开外的田渠里用脚左右搅和着前
行,待至篾筐处,他和我合手猛然提起篾筐再倒扣至渠埂外,污泥中必有
五六条蹦跳的泥鳅……傍晚,我们的收获虽不如农家孩子们的专用渔具撮
得多,但连泥带水也总有五六斤重。
母亲和妹妹已在家中化好了盐水正等我与父亲。泥鳅命长,大部分还
活着,我和妹妹把它们倾入盐水盆里,只听泥鳅打着响鼻,一会儿便将肚
里的泥浆吐尽了。
月亮升起来了,母亲烧开了油锅。泥鳅拖面下锅,那香味引得我与妹
妹直咽口水,母亲让我俩尝了,说:“去帮爸叫叔叔阿姨来。”
我们风似的出门,帮父亲叫来了住校的叔叔阿姨。刚好一桌,菜并不
多,油炸泥鳅自然是主菜,叔叔阿姨给我和妹妹夹了满碗,我们便端出去
看月消受,屋里则传出了父亲与叔叔们“杠子、老虎、鸡啄虫”的酒令及
母亲和阿姨们清脆的笑声……
冬,山中平川却不落雪。冬阳下,平川真暖和,至今难忘。
(稿于1990年5月,原载1995年12月24日《亚太经济时报》副
刊,获全国“我的人生”散文征文三等奖,收入香港新世纪出版社《我的
人生》一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