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19.68 7.8折 ¥ 79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张志斌,郑金生,于大猛
出版社龙门书局
ISBN9787508855677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8元
货号28495209
上书时间2024-11-01
《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之一,收载李时珍所未能得见及李时珍之后至1911年以前的中国传统药物学相关内容,且采用《本草纲目》(此下简称《纲目》)原体例予以编次,故名之为《本草纲目续编》。以《神农本草经》为起点,此后大约每隔四五百年,本草学就会有一次集大成式的整理。《纲目》成书至今又历440余年,《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尝试再次对传统本草文献进行集大成式的整理,并仿《纲目》“分项说药”体例,尽量与《纲目》无缝对接,使古代传统药学资料源远流长。《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谓之“续编”,“续”的是《纲目》原有体例,“编”的却是《纲目》所无内容。为适应现代需求,《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严格规范出处标注,且根据《纲目》之后的本草发展及当今时代特点,对药物分类等内容做了若干修正。凡有异于李时珍之见者,用“[校正]”或者“编者按”的方式予以表达。各部总论之后新加“编者按”,说明本部药物计数结果及与《纲目》药数的比较,同时也简介对《纲目》同部药物取舍与迁移情况。《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共收药2583种,新增药1306种,另在《纲目》原有1547种药名之下,补入新增内容。《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字数达500万左右,附古代药图万余幅。
《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之一,收载李时珍所未能得见及李时珍之后至1911年以前的中国传统药物学相关内容,且采用《本草纲目》(此下简称《纲目》)原体例予以编次,故名之为《本草纲目续编》。以《神农本草经》为起点,此后大约每隔四五百年,本草学就会有一次集大成式的整理。《纲目》成书至今又历440余年,《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尝试再次对传统本草文献进行集大成式的整理,并仿《纲目》“分项说药”体例,尽量与《纲目》无缝对接,使古代传统药学资料源远流长。《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谓之“续编”,“续”的是《纲目》原有体例,“编”的却是《纲目》所无内容。为适应现代需求,《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严格规范出处标注,且根据《纲目》之后的本草发展及当今时代特点,对药物分类等内容做了若干修正。凡有异于李时珍之见者,用“[校正]”或者“编者按”的方式予以表达。各部总论之后新加“编者按”,说明本部药物计数结果及与《纲目》药数的比较,同时也简介对《纲目》同部药物取舍与迁移情况。《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共收药2583种,新增药1306种,另在《纲目》原有1547种药名之下,补入新增内容。《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字数达500万左右,附古代药图万余幅。
总目录
一 序例
**卷 序例一 书目
第二卷 序例二 用药
第三卷 序例三 药品辨制
第四卷 序例四 药性理论
二 火水土金石部
第五卷 火部
第六卷 水部(天水类、地水类)
第七卷 土部
第八卷 金石部(金属类)
第九卷 金石部(石类)
三 草部
第十卷 草部(山草类上)
第十一卷 草部(山草类下)
第十二卷 草部(芳草类)
第十二卷 草部(隅草类上)
第十四卷 草部(隅草类中)
第十五卷 草部(隅草类下)
第十六卷 草部(毒草类)
第十七卷 草部(蔓草类上)
第十八卷 草部(蔓草类下)
第十九卷 草部(水草类)
第二十卷 草部(石草类)
第二十一卷 草部(苔类)
四 谷豆菜果木部
第二十二卷谷豆部(谷类、豆类、造酿类)
第二十三卷菜部(荤辛类)
第二十四卷菜部(柔滑类)
第二十五卷菜部(廊菜类、芝相类、水菜类)
第二十六卷果部(五果类)
第二十七卷果部(南果类)
第二十八卷果部(味果类、蔬果类、水果类)
第二十九卷木部(香木类)
第三十卷木部(乔木类)
第三十一卷木部(灌木类)
第三十二卷木部(寓木类、苞木类、杂木类)
五 虫鳞介禽兽部
第三十三卷虫部(卵生类)
第三十四卷虫部(化生类、湿生类)
第三十五卷鳞部(龙蛇类)
第三十六卷鳞部(鱼类)
第三十七卷介部(蛤蚌类)
第三十八卷介部(龟鳖类)
第三十九卷禽部
第四十卷兽部(畜类)
第四十一卷兽部(兽类)
第四十二卷兽部(鼠类、寓类)
附录
参考文献
药名索引
目录
草部第十卷
草之一 山草类(上)85种 1266
甘草《本经》 1266
黄曹《本经》 1271
土黄蕾《滇南本草》 1281
含羞草《生草药性备要》 1281
百脉根《唐本草》 1281
胡苍耳《救荒本草》 1282
苦参《本经》 1282
人参《本经》 1288
白云参《滇南本草》 1309
还元参《滇南本草》 1310
土人参《本草从新》 1310
黄参《滇南本草图说》 1311
凤尾参《滇南本草图说》 1311
鸡尾参《滇南本草图说》 1311
对叶参《滇南本草图说》 1312
双尾参《滇南本草图说》 1312
会芝参《药性切用》 1312
竹节参《滇南本草图说》 1312
珠参《本草从新》 1313
三七《本草纲目》 1314
帕拉聘《本草纲目拾遗》 1317
西洋参《本草从新》 1318
土当归《本草纲目》 1319
都管草《图经本草》 1320
桔梗《本经》 1321
长松《本草拾遗》 1327
沙参《本经》 1328
仙人过桥《植物名实图考》 1333
荠寇《别录》 1333
党参《本草从新》 1336
铜锤玉带草《履魄岩本草》 1338
细叶沙参《救荒本草》 1339
北沙参《药镜》 1340
前胡《别录》 1341
防葵《本经》 1346
防风《本经》 1348
竹叶防风《滇南本草》 1354
串枝防风《滇南本草图说》 1354
杏叶防风《滇南本草》 1354
独活《本经》 1355
独活草《履魄岩本草》 1359
玉净瓶《本草纲目拾遗》 1359
羌活《本经》 1360
柴胡《本经》 1364
菜蓝《植物名实图考》 1371
银柴胡《药性要略大全》 1371
麻黄《本经》 1373
肉京蓉《本经》 1381
列当《本经》 1385
锁阳《本草衍义补遗》 1386
术《本经》 1388
苍术《本经》 1399
北云术《本草纲目拾遗》 1403
远志《本经》 1403
鹧鸪茶《生草药性备要》 1409
瓜子金《滇南本草》 1409
淫羊藿《本经》 1410
仙茅《开宅本草》 1415
岁浮参《本草纲目拾遗》 1419
丹参《本经》 1419
小红花《生草药性备要》 1423
老虎耳《医方药性》 1423
叶下红《植物名实图考》 1424
紫花地丁《植物名实图考》 1424
黄芩《本经》 1424
一枝箭《医门秘旨》 1430
韩信草《生草药性备要》 1430
紫参《本经》 1431
拳参《图经本草》 1435
刀枪草《本草纲目拾遗》 1435
闰石辣《生草药性备要》 1435
紫茉莉根《本草纲目拾遗》 1436
紫草《本经》 1436
黑阳参《滇南本草》 1441
狗屎花《滇南本草》 1441
蓝蛇风《草爪便方》 1442
黄连《本经》 1442
水黄连《本草纲目拾遗》 1450
凤头莲《本草纲目拾遗》 1451
升麻《本经》 1451
白头翁《本经》 1457
翻白草《救荒本草》 1461
开子《本经》 1462
狗脊《本经》 1466
贯众《本经》 1470
草部第十一卷
草之二 山草类(下)111种 1473
黄龙尾《滇南本草》 1473
地榆《本经》 1473
委陵菜《救荒本草》 1478
白地榆《滇南本草》 1479
天麻《本经》 1479
白及《本经》 1485
白如棕《植物名实图考》 1489
钗子股《海药本草》 1489
吉利草《本草纲目》 1490
兰花双叶草《滇南本草》 1490
佛手参《滇南新语》 1490
鸡肾参《滇南本草》 1491
独叶一枝花《校补滇南本草》 1491
石蚕《生草药性备要》 1491
催生兰《本草纲目拾遗》 1492
胡黄连《开宝本草》 1492
马先蒿《本经》 1495
煤参《本草纲目拾遗》 1496
鬼羽箭《生草药性备要》 1496
鞭打绣球《植物名实图考》 1497
水香菜《履蛲岩本草》 1497
公草母草《植物名实图考》 1497
鹿茸草《植物名实图考》 1497
龙胆《本经》 1498
漠龙胆草《植物名实图考》 1504
秦艽《本经》 1504
菊花参《滇南本草》 1509
白鲜《本经》 1510
白鲜皮《植物名实图考》 1513
延胡索《开宝本草》 1513
老鸦草《本草求原》 1517
天葵《校补滇南本草》 1518
地锦苗《救荒本草》 1518
土当归《本草纲目拾遗》 1519
红毛参《本草纲目拾遗》 1519
马尾丝《本草纲目拾遗》 1519
黄精《别录》 1520
萎蕤《本经》 1525
鹿药《开宗本草》 1531
葳参《滇南本草》 1531
知母《本经》 1532
卢会《开宝本草》 1537
象鼻草《植物名实图考》 1541
油葱《植物名实图考》 1541
王孙《本经》 1541
贝母《本经》 1542
浙贝母《本草纲目拾遗》 1549
苦子《摸南本草》 1551
金灯花《嘉棺本草》 1551
土贝母《本草纲目拾遗》 1554
石蒜《图经本草》 1555
罗裙带《本草纲目拾遗》 1556
雷公凿《植物名实图考》 1556
牛黄伞《生草药性备要》 1557
文兰树《植物名实图考》 1557
水仙《本草会编》 1558
白茅《本经》 1559
芭茅《草木便方》 1563
黄茅《植物名实图考》 1563
地筋《本草拾遗》 1564
芒《本草拾遗》 1564
金丝草《本草纲目》 1565
细辛《本经》 1565
马蹄草《草药图经》 1571
杜衡《别录》 1571
山蕉根《草木便方》 1573
剪草《日华子》 1573
四大天王《植物名实图考》 1575
四对草《医方药性》 1575
钻鱼须《植物名实图考》 1575
及己《别录》 1575
珠兰《本草纲目拾遗》 1576
观音茶《医方药性》 1577
麻衣接骨《本草纲目拾遗》 1577
徐长卿《本经》 1578
鬼督邮《唐本草》 1580
白薇《本经》 1581
白龙须《滇南本草》 1585
老君须《本草纲目拾遗》 1585
白前《别录》 1586
女青《本经》 1589
草犀《本草拾遗》 1591
紫金牛《本草图经》 1591
九管血《医方药性》 1592
朱砂根《本草纲目》 1592
百两金《本草图经》 1593
走马胎《生草药性备要》 1595
叶底红《本草纲目拾遗》 1595
小青《本草图经》 1596
咸酸茹《生草药性备要》 1597
地涌金莲《滇南本草》 1597
仙人掌《本草图经》 1598
神仙掌《本草求原》 1599
玉芙蓉《植物名实图考》 1599
金刚样《漠南本草》 1600
锦地罗《生草药性备要》 1600
迎风不动草《校补漠南本草》 1600
青花黄叶草《校补漠南本草》 1601
龙吟草《校补离南本草》 1601
白龙参《校补滇南本草》 1601
地草果《校补滇南本草》 1601
土血竭《滇南本草图说》 1602
兴阳草《滇南本草图说》 1602
金丝莲《滇南本草图说》 1603
瓶尔参《滇南本草》 1603
瓶儿草《滇南本草》 1603
大皮莲《滇南本草》 1604
小皮莲《漠南本草》 1604
双果草《校补滇南本草》 1604
小仙草《校补滇南本草》 1604
梅花草《滇南本草图说》 1605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三芳草类110种 1606
当归《本经》 1606
杜当归《履蠕岩本草》 1612
白芷《本经》 1612
穹劳《本经》 1617
靡芜《本经》 1623
发落海《漠南本草》 1624
滇穹《植物名实图考》 1624
蛇床子《本经》 1624
囊本《本经》 1628
滇囊本《植物名实图考》 1632
蜘蛛香《本草纲目》 1632
积雪草《本经》 1633
地棠草《植物名实图考》 1634
建参《本草纲目拾遗》 1634
粉沙参《履蠕岩本草》 1634
苟药《本经》 1635
赤苟药《履幢岩本草》 1643
牡丹《本经》 1645
木香《本经》 1650
青木香《本草品汇精要》 1655
艾纳香《开宝本草》 1657
兜纳香《本草拾遗》 1657
马蹄香《滇南本草图说》 1658
甘松香《开宝本草》 1658
山奈《本草纲目》 1660
廉姜《本草拾遗》 1661
山姜花《药性本草》 1662
高良姜《别录》 1663
杜若《本经》 1669
豆寇《别录》 1670
草果《宝庆本草折衷》 1673
草果药《漠南本草》 1675
白豆寇《开宝本草》 1675
缩砂蜜《开宝本草》 1679
益智子《开宝本草》 1685
蓬我术《
《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之一,收载李时珍所未能得见及李时珍之后至1911年以前的中国传统药物学相关内容,且采用《本草纲目》(此下简称《纲目》)原体例予以编次,故名之为《本草纲目续编》。以《神农本草经》为起点,此后大约每隔四五百年,本草学就会有一次集大成式的整理。《纲目》成书至今又历440余年,《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尝试再次对传统本草文献进行集大成式的整理,并仿《纲目》“分项说药”体例,尽量与《纲目》无缝对接,使古代传统药学资料源远流长。《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谓之“续编”,“续”的是《纲目》原有体例,“编”的却是《纲目》所无内容。为适应现代需求,《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严格规范出处标注,且根据《纲目》之后的本草发展及当今时代特点,对药物分类等内容做了若干修正。凡有异于李时珍之见者,用“[校正]”或者“编者按”的方式予以表达。各部总论之后新加“编者按”,说明本部药物计数结果及与《纲目》药数的比较,同时也简介对《纲目》同部药物取舍与迁移情况。《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共收药2583种,新增药1306种,另在《纲目》原有1547种药名之下,补入新增内容。《本草纲目续编 三 草部》字数达500万左右,附古代药图万余幅。
《本草纲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