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第2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8.46
8.5折
¥
45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邱梦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27534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7949705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本书先梳理了社区治理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并从纵向的历史维度描述了中国社区治理体制的变迁,从横向的区域维度分析了中外社区治理模式的异同;进而分别从“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社会协同、居民参与”四个角度切入,对社区治理主体包括社区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后,提出社区治理的内容是社区公共事务,多元主体应基于合作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分类处理。
目录
第一篇
第1章社区与社区治理3
1.1社区概述3
1.1.1社区的内涵及其演变3
1.1.2社区的构成要素与分类7
1.1.3西方社区建设的兴起与发展10
1.1.4中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12
1.1.5中外社区的性质及其变迁16
1.2社区治理20
1.2.1治理及其与“管理”的区别21
1.2.2社区治理的内涵与基本原则22
1.2.3社区治理的主体与内容24
【本章小结】26
【关键词】27
【自测题】27
【思考题】27
第2章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33
2.1治理理论33
2.1.1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33
2.1.2治理理论的社区应用36
2.1.3社区治理理论的有限性38
2.2基层民主理论39
2.2.1基层民主理论的基本内容39
2.2.2城市社区民主43
2.2.3社区民主理论研究的局限性45
2.3社会资本理论46
2.3.1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46
2.3.2社会资本理论的社区应用49
2.3.3社区社会资本理论的有限性50
【本章小结】51
【关键词】52
【自测题】52
【思考题】52
第二篇
第3章社区治理体制59
3.1社区治理体制的含义59
3.1.1体制与制度、机制的辨析59
3.1.2社区治理体制的内涵60
3.2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体制的历史沿革60
3.2.1单位制概述61
3.2.2身陷困境的街居制62
3.2.3浮出水面的社区制66
3.3中国社区治理体制改革69
3.3.1中国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69
3.3.2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制的原则70
3.3.3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72
【本章小结】74
【关键词】75
【自测题】75
【思考题】75
第4章社区治理模式79
4.1社区治理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79
4.1.1社区治理模式的内涵79
4.1.2社区治理模式的构成要素80
4.2社区治理模式的国际经验81
4.2.1国外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81
4.2.2西方国家社区治理模式的特点87
4.3中国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89
4.3.1中国几种典型的社区治理模式90
4.3.2中国社区治理的基本经验99
4.3.3中国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101
【本章小结】103
【关键词】103
【自测题】103
【思考题】104
第三篇
第5章社区党政组织:社区党组织与街道办事处109
5.1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治理109
5.1.1当前中国社区治理政府主导的必要性109
5.1.2中国社区治理中政府的作用111
5.2社区党组织112
5.2.1社区党组织的发展历程与角色定位112
5.2.2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实践114
5.2.3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8
5.2.4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建的途径119
5.3街道办事处121
5.3.1街道办事处的历史沿革与角色定位121
5.3.2基层行政工作的发展实践124
5.3.3基层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28
5.3.4完善基层行政工作的思考130
【本章小结】133
【关键词】133
【自测题】133
【思考题】134
第6章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138
6.1社区自治与社区治理138
6.1.1社区自治的内涵与要素138
6.1.2社区治理中两个自治组织的异同140
6.2社区居民委员会141
6.2.1居民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角色定位142
6.2.2居民委员会的“准行政化”运作144
6.2.3居委会“去改革化”改革及其效果146
6.2.4完善居民委员会功能发挥的建议148
6.3社区业主委员会150
6.3.1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与角色定位150
6.3.2业主委员会的维权式运作152
6.3.3业主委员会的自治式运作155
6.3.4促进业主委员会功能发挥的对策158
【本章小结】159
【关键词】160
【自测题】160
【思考题】160
第7章社区社会组织:外生性社会组织与内源性社会组织163
7.1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163
7.1.1社区社会组织的定义、特征与分类163
7.1.2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166
7.1.3基层治理中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168
7.2社区外生性社会组织169
7.2.1社区外生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实践170
7.2.2社区外生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172
7.2.3促进社区外生性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176
7.3社区内源性社会组织179
7.3.1社区内源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实践180
7.3.2社区内源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182
7.3.3促进社区内源性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185
【本章小结】186
【关键词】187
【自测题】187
【思考题】187
第8章社区治理的社会基础:居民参与192
8.1居民参与和社区治理192
8.1.1居民参与的内涵192
8.1.2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的历程194
8.1.3居民参与对社区治理的意义195
8.2居民参与的发展现状197
8.2.1居民参与的主体与内容197
8.2.2居民参与的方式与机制199
8.2.3居民参与的意愿及影响因素202
8.3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及原因204
8.3.1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204
8.3.2阻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原因206
8.4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思路与对策207
8.4.1居民参与的条件207
8.4.2激发居民参与210
8.4.3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具体举措211
【本章小结】213
【关键词】214
【自测题】214
【思考题】214
第四篇
第9章社区公共事务223
9.1公共事务与公共物品概述223
9.1.1公共物品的内涵224
9.1.2公共物品的分类225
9.1.3公共物品的供给选择226
9.2社区公共事务治理229
9.2.1中国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变化229
9.2.2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理念231
9.2.3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233
【本章小结】240
【关键词】241
【自测题】241
【思考题】241
内容摘要
本书先梳理了社区治理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并从纵向的历史维度描述了中国社区治理体制的变迁,从横向的区域维度分析了中外社区治理模式的异同;进而分别从“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社会协同、居民参与”四个角度切入,对社区治理主体包括社区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后,提出社区治理的内容是社区公共事务,多元主体应基于合作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分类处理。
主编推荐
本书是公共管理专业的畅销教材,第一版出版以来长销不衰,七八十所高校采用为专业课教材。本次修订更符合近期新的形势需要,课件更加完备,适合教学。
精彩内容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搞好城乡社区治理,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自《城市社区治理》第一版2013年出版五年以来,我国社区治理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更是把社区治理放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实现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我国各地社区治理创新层出不穷,相关理论研究也与时俱进。因此,本书编写组决定对教材进行修订,更新内容以期能更准确地把握、反映当前的实践与理论,为相关专业学生、教研人员以及实践工作者提供可资参考的资料。
本次修订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结构上的微调。总的来说,本书保留了第一版的思路,将全部内容分成四篇:第一篇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社区与社区治理的基本知识进行梳理(第1章),并介绍了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第2章)。第二篇是“社区治理体制和模式”,既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对中国社区治理体制变迁进行描述(第3章),又从横向的区域维度对中外社区治理模式异同进行分析(第4章)。第三篇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分别从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社会协同、居民参与四个角度切入对社区治理主体展开系统的研究(第5~8章)。第四篇是“社区治理的内容”,分析了社区公共事务及其治理(第9章)。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因此,本次修订只是对第三篇中的第7章和第8章的思路进行了微调。原来,第7章“社区服务组织:社区非营利组织和物业管理公司”,侧重介绍社区中的非营利组织和社区中最主要的市场组织(物业管理公司),强调两者作为社区治理中的服务性主体。而第8章“社区治理的社会基础:社区居民及其邻里组织”,强调居民参与,以及基于居民参与的邻里组织,即社区内生的社会组织。实际上,第7章中的社区非营利组织和第8章中的邻里组织,都属于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1月,民政部发布《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强调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对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书编写组决定针对社区社会组织专门写一章,并将其分成社区外生性社会组织和社区内源性社会组织。另外,鉴于居民参与作为社区治理的社会基础,十分重要,便把居民参与的内容拓展成独立的一章,对我国当前的居民参与现状展开论述,思考并分析社区居民参与存在的瓶颈问题与解决方案。至于原第7章中物业管理公司的内容,进行缩略之后整合到第6章关于业委会的那个部分。
二是内容上的更新。社区治理的实践与理论的快速发展,导致书上原有的一些内容显得有点“跟不上形势”。具体来说,本次修订内容更新又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补充社区治理实践发展的新内容。比如在第1章的“中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部分,增加了近五年社区治理发展的新情况;在第3章的“中国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结合近几年党和政府关于社区治理的新的文件精神,阐述了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在第4章的“中国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部分,增加了几个城市在社区治理领域对新模式的探索;在第三篇的各章中,都结合党政组织、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各类主体在各地社区治理中的实践发展中的新表现、新情况,展开了新的论述,甚至对多数的三级目录小标题都进行了调整。此外,还更新了第2~9章所有的案例分析,使案例更具有真实感与时效性。
其次是增加了社区治理理论研究的新内容。近些年学者对社区治理的持续研究产生了很多富有意义的成果。在修订时,编者参考引用了很多新的研究、新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教材的学理性。比如在第2章的“基层民主理论”部分,结合民主理论的近期新发展,梳理了民主理论的脉络,为基层民主理论的铺陈奠定基础;又如在第8章的“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思路与对策”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几条对策,而是先对居民参与的条件,以及如何激发居民参与展开了理论上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再顺其自然地推导出促进居民参与的具体对策。
此次修订,由于编写组的其他三位老师都忙于其他业务,修订工作全部由邱梦华完成。但是,本书能得以修订出版,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完成的。首先,本书修订与出版受到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建设项目的资助。编者所在的社会科学学院不仅为编者提供了专心完成此项任务的时间与空间,还在修订思路的讨论中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最后,本书能够顺利出版还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此外,书中还引用了很多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对所有支持了本书撰写与修订的老师、同人和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编 者
2019年1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