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2.88 5.7折 ¥ 5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美]魏斐德 著; 梁禾 编 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32385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5859074
上书时间2024-11-01
演讲篇
跨国界的比较性研究/3
远航/15
反思清朝:西方关于帝国晚期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56
关于认同与国家形成的反思/67
朱瑞对澳门的占领与中国对近代早期帝国主义的回应/76
中国明清朝代公共领域的界限/94
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126
元、明、清文化的延续
--加州大学年度演讲系列/157
访谈篇
在南京与四位历史学者的对话/189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中国历史学/199
访谈陈立夫笔记/239
我与中国史学
--罗格˙埃德尔森采访魏斐德/247
我们这一代汉学家
--邹羽采访魏斐德/277
序
历史上经典演说中的伟大名言和思想,久久回荡寰宇,成为民众心中前行的指南。
1863年11月19日,林肯总统在宾夕法尼亚州盖蒂斯堡的简短演说中呼吁:为自由而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这一召唤,自始至终激励着美国及世界亿万民众,成为现代文明建制的纲领。杰出的演说,不仅能展示演说者的精神高度、渊博学识、广阔视野和演说的雄辩与优美,其影响力甚至超越时空,召唤着世世代代民众心中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成为社会文明建设的宗旨。
1957年12月10日,在瑞典皇家学院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44岁的卡缪,以深沉感人的声音在获奖演说中重申:"作家必须为忍受历史的人服务",必须"为真实和自由服务"。卡缪在瑞典演说中对作家的定义,他对作家使命的概括,他的思想延伸到哲理层面的广度和力度,使他终被誉为哲学家。真诚的演说,拒绝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是以其毋庸置疑的真诚与良知,坚持真理,捍卫正义与普世价值。因为知识分子文人的终责任、知识界的社会功能及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对社会与文化时刻进行价值判断和审美批评,在于持续阐释真理。
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中专门讲了在维也纳的一次公共演讲:一位著名科学家做了关于宇宙天体和银河系的演说,结尾时一位坐在后面听讲的小老太站起身对他说:"你说的都是胡扯。这地球其实是一个扁平体,它由一个巨型乌龟的背脊支撑着。"这位科学家含着居高临下的微笑回道:"那么这只乌龟又是站立在哪儿呢?"这样挑战偏狭习俗的演说,是每一个时代的需要。台上的演说者须有胆魄阐述真相、真谛、真理,敢于对习以为常的既成思维习惯提出有根据的质疑,从而使真理之光穿透混沌,照进昏暗的角落。
魏斐德的演说天才,与生俱来。还在中学时代,他已屡获青少年年度演讲比赛冠军。成年后,作为学者知识分子和学术界领导,魏斐德做过无数次公共演讲,这部《远航--魏斐德演讲访谈录》选入的有限篇章,以彰显斐德作为学者、历史学家及公共知识分子的思想脉络和领导者的视野。
史学家和史学者的区别在哪里?在当下人人可以自称大师和泰斗的年代里,我们如何鉴别二者的区别?也许可以这么概括:前者具有超越单一专业学科的视野和知识,能娴熟地驾驭各种相关理论,并具有把学术研究延伸到理论和哲学高度的能力。我们需要优秀的学者,我们更需要大家,这也是这部《远航》诞生的意义。其中"演讲篇",聚焦于魏斐德的历史思想和研究;"采访篇"则让我们看到他在研究历史的同时,如何注重参与当下。
演讲篇"跨国界的比较性研究"是1988年魏斐德作为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的年度报告。其中魏斐德对社会科学各专业的研究领域范畴做了梳理,分析了学术界存在的局限与问题,指出了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速变、巨变的新的研究方向。在有限的篇幅里,他学术领导的宏观视野,他所强调的学术研究须与世界局势息息相连、互相作用的一系列论述和决策,也是今天美国社科学研究的基础与框架。
"远航"是1993年魏斐德当选为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被誉为经典。其叙述的宏达与细微互相辉映,历史的广阔与其中个人内在的经历生动而有机地连为一体。作为历史家,魏斐德娴熟地融合了几条历史主线:哥伦布航海史,华人在拉丁美洲的历史、作者本人研究中国历史的历程、美国社会文化史。其浩瀚跌宕的历史画面,与演讲者本人作为个体投身于其中的亲历的相互交织,及其意义等特征,使这篇演讲在命题、立意、叙事上,均成为范本。
"朱瑞对澳门的占领与中国近代对早期帝国主义的回应"是斐德2001年应邀在里斯本的演讲。当时正处于葡萄牙政府把澳门归还中国的历史转折期。面对这场历史流程的涨落更迭,葡萄牙政府邀请了世界各国相关学者和使者在里斯本研讨澳门历史。斐德的这篇演讲叙述了1808年英国海军中队在中将朱瑞率领下进攻澳门,终被晚清政府击败,从而维护了"天朝的威严"及保卫了领土的前后过程。它叙述了19世纪初的澳门及其港口如何为欧洲诸国所争夺,展示了岛屿四周风起云涌、硝烟弥漫的往昔。在澳门重归中国的时刻,重现这段史实,无疑凸显了澳门今昔的战略意义。
"中医经历的上海沦陷区"是斐德在哈佛大学一个学术会议上的演讲。那个研讨会由傅高义先生主持。除了西方学术界相关的专家外,会议还首次邀请了大陆和台湾学者,还有日本学者同时参加研讨抗战史。那个会议开得颇为感情化--来自东亚的学者们的发言,显而易见地充满着民族情感与难忘的历史记忆。斐德选择从一个私人医生的视角来揭示上海沦陷区的历史。他的审视眼光和纵深研究的原则始终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史学者既非神学家,亦非道德家。我们的角色不是谴责或宽恕,而是理解。斐德是冷静的。在把我们带入战时上海生死患难的情景过程中,在面对战乱的残酷、贫穷疾病的煎熬、百姓的无助和盈利者们的冷酷时,他始终保持了冷静而负责的立场,他让我们自己在日常细节里去感知历史。这篇演讲把战时上海社会各阶层领域和城市角落的光影声色,中医界和医师们的历险,人民的苦难和医疗事业的艰辛,通过相关细节和现象展示出来。诚然,历史终逃离不了道德是非的审判,但这个审判须以具体可信的史实为基础。
"关于认同与国家形成的反思"的演讲,也是在民族情绪亢奋的气氛中进行的。当时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和台湾"中央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研讨会上,"统派"和"独派"的对峙与激烈争辩,是会议的背景。魏斐德在此强调,我们首先必须澄清"国家""民族""社会""社区""种族"等理念的形成与歧异,对它们作历史性分析考察,同时他指出:要建立一个有向心力的民族国家,其道路是何等的漫长与不易!
对于已被主流视为正史的文本仍不断进行考核反思,是每个时代历史家的义务。早在研究生时代斐德就强烈意识到:历史不是一个自然生物,史学不是那种可以把对它的研究结果拿到实验室里去检验的科学,而是对人在特定时间阶段中的行为与结果的研究。被研究的人和研究者,都不可避免地是主观而多面的,不稳定且局限的。人要获得历史全部真相几乎不可能,但史学者仍须不断努力,不断去接近那个真相;必须不断地对历史文本和各种研究进行不断的反思与质疑。该选集选入的对明清朝代的相关演讲篇章,均体现了这个史学观。
加州圣地亚哥大学的三个系列篇是斐德毕生后一次公共演讲。演讲的主题是他长期思考的内容:历史,中国的明清史,到底是连贯地循序渐进,还是断裂、重组、新生。这两种观点当时在美国学术界具有激烈的争议。这些不仅是他长期思考和研究的主题--早于这10年之前,他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做的编入这部选集"演讲篇"中的"反思清朝"一文,就是对这个主题的思考之一,它也是斐德准备在之后著述的计划之一。所以这个系列演讲中的有些章节与段落,呈提纲式。他带重病完成这个演讲系列。回到湾区后,加州大学出版社社长马上约请我们夫妇在伯克利海边的划船俱乐部餐厅聚会,见面后社长马上宣称:东西两岸都已闻悉了斐德这个圣地亚哥系列演说,希望斐德能尽快在他们出版社发表这个系列。斐德含笑回答:"你们可知道,有些学者并不见得赞同我的观点啊?"而社长满脸洋溢着从海面照射来的阳光,兴奋地说:"这恰恰是我们出版社需要的!我们尤其需要能引起讨论、激发深思的文字!"遗憾的是,斐德不久便离开了我们。现在《远航》编入的这个演说系列,由伯克利历史系毕业的刘文楠博士翻译,先于原文而首次问世,希望它也能引发中国历史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以继续深化我们的理解。
采访篇这部分显然不言自明。它以魏斐德先生本人的声音和视角,来纵观他本人的学术思想轨迹。其中与中国史学者们的对话记录,也显示了中美学术界的异同与演变。那些声音和视角,今天看来尤其宝贵--中国史学者们亦可在其中看见自己的影像折射。此外,还有一篇魏斐本人对陈立夫的采访。斐德对国共史和有关黄埔事件当时现存的所有史料都非常熟悉,但他本能地感到,还有一些关键的情节有待发掘。斐德本打算把这份采访记录引用在他要写的其他书里,所以其英文原版一直没有公开使用过。我把中译本首先发表给中文读者,也是我对中文学者和读者的一个"偏心"吧。
魏斐德属于那代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使命感的学者知识分子。他尤其感到自己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间流程中,处于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期。还在冷战期,在"美帝国主义是中国头号敌人"的口号响遍整个中国大陆的岁月里,魏斐德就在致力于化解中美对峙。他以极大的兴趣学习汉语,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历史;终始不懈地投入中美关系的改善和文化交流,他的著述《历史与意志--思想的哲学透视》,是西方早发表的关于思想的研究之一。魏斐德认为:结束冷战,消除中美冲突对峙,化"敌"为友,是世界文明建设的必要和必然。他早在《远航》篇中就召唤更多的成员加入到这个航程中来--一个以消除狭隘、自封、种族偏见、共同建立一个能够包容各种文化的世界氛围为目标的航行。这个伟大航行,如今在他身后又经历了更远的航程,并继续承载着重负和希望,不可逆转地,迎着巨浪,壮阔前行。
他广博的历史视野、深入分析的能力、清楚阐明问题的天赋,以及他伟大的幽默感和个人魅力,使他永远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作家、评论家、顾问和发言人。
--欧立德
关于魏斐德广阔的知识、罕见的能力、伟大的谦逊,以及似乎毫不费力地把各种社会理论与原创性研究结合起来阐释广阔的历史和人文学的功底,我们所有有幸认识他的人都能讲出许多故事来。
--傅高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