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城市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适应当代风景园林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了园林、风景园林及其他相关专业。园林树木学是这些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园林生态学、园林苗圃学、园林规划设计及园林养护管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从野生资源中发掘或从国外引种了大量的优良树种,但许多树种的相关资料未收录在以往教材中。我国的园林树木种类繁多,区域性强,一本教材很难囊括全国所有的园林树种。因此,编写区域性教材更符合教学实际。
本书是针对西南地区各学校园林树木学教学工作的特点和需要编写的,编写内容充分考虑了园林、风景园林等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写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原则,既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尽可能反映本学科的技术、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本书引入二维码技术,可通过二维码扫描链接至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等相关学习网站符合当代学生学习习惯。
本书共收集了园林树木695种,分属于104科,348属;其中388种作为重要树种详细介绍,并附黑白线条图,其余树种则简要介绍。同时,书中配有彩图102幅。植物名称的确定,参考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中国树木志》《中国高等植物》等学术专著。裸子植物部分按郑万钧教授的分类系统排列,被子植物部分按A·克朗奎斯特(A.Cranguist)系统(1981)排列。
本书中的黑白插图主要引自《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树木志》和部分地方植物志。限于篇幅,在书中图下未一一注明,在此特向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教材中彩图全部由本教材主编摄影。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尽管编者已尽努力,但限于现有资料和编者学术水平及写作水平不足,遗漏、错误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正与完善。
导语摘要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着力于理论阐述,重点介绍了园林树木的功能、观赏特性、地理分布与区划、分类、种质 资源特点及保护利用、调查规划等。各论则分科、分属、分种进行介绍,每个属下详细介绍了园林中常见以及目前使用还不广 泛但却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一个或几个重要树种,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形态特征、分布、生态习性、 观赏特性及用途,同时匹配一幅墨线图;对于属下的其他一般树种则简要介绍;树种的介绍,以西南地区原产和引种栽培的 为主。
目录
绪论
0.1园林树木学的概念
0.2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
0.3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目的
第1章园林树木的功能作用
1.1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
1.1.1改善城市小气候
1.1.2净化空气
1.1.3净化土壤和水质
1.1.4降低噪声
1.1.5保持水土
1.2园林树木的空间构筑功能
1.2.1利用树木营造空间序列
1.2.2利用树木强调(弱化)地形变化所
形成的空间
1.2.3利用树木分割空间
1.3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1.3.1创造主景
1.3.2烘托、柔化硬质景观
1.3.3统一和联系
1.3.4强调及识别作用
1.3.5构成框景
1.3.6表现时序景观
1.3.7作为意境创作的素材
1.4园林树木的其他功能
1.4.1组织交通和安全防护
1.4.2防灾避难
1.4.3经济价值
第2章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2.1园林树木的体量
2.2园林树木的形态
2.2.1乔木的整体形态
2.2.2灌木的整体形态
2.2.3园林树木的细部形态
2.3园林树木的色彩
2.3.1干皮颜色
2.3.2叶色
2.3.3花色
2.3.4果实的颜色
2.4园林树木的质感
2.5园林树木的芳香
2.6园林树木的声景美
2.7园林树木的生态美
2.8园林树木的季相美
2.9园林树木的人文内涵
第3章园林树种的地理分布及区划
3.1树木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
3.1.1垂直分布
3.1.2水平分布
3.2园林树种区划
3.2.1中国园林树种区划
3.2.2西南地区园林树种区划
第4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4.1分类的意义
4.2园林树木的系统分类法
4.3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法
4.3.1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
4.3.2依树木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
分类
4.3.3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
4.3.4按园林用途分类
第5章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
5.1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5.1.1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特点
5.1.2中国西南地区园林树木资源特点
5.1.3中国园林树木资源对世界园林
的影响
5.2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利用
5.2.1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5.2.2园林树木资源的保护途径
5.2.3中国园林树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2.4园林树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
第6章城乡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
规划
6.1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
6.2园林树种调查
6.2.1组织与培训
6.2.2调查项目
6.2.3园林树木调查的总结
6.3园林树种的规划
6.3.1树种规划的原则
6.3.2树种规划的内容
6.4规划实例
6.4.1园林树种调查与分析
6.4.2确定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6.4.3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
的确定
6.4.4确定树种比例技术指标
6.4.5市花、市树的选择与建议
6.4.6城市各类绿地树种的具体选择
第7章裸子植物
[1] 苏铁科 Cycadaceae
[2] 泽米铁科Zamiaceae
[3] 银杏科Ginkgoaceae
[4] 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
[5] 松科 Pinaceae
[6] 杉科Taxodiaceae
[7] 柏科Cupressaceae
[8] 罗汉松科(竹柏科)Podocarpaceae
[9] 三尖杉科(粗榧科)Cephalotaxaceae
[10] 红豆杉科(紫杉科) Taxaceae
第8章被子植物
[11] 木兰科Magnoliaceae
[12] 番荔枝科 Annonaceae
[13] 蜡梅科Calycanthaceae
[14] 樟科Lauraceae
[15] 八角科Illiciaceae
[16] 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17] 毛茛科 Ranunculaceae110
[18] 小檗科 Berberidaceae111
[19] 大血藤科 Sargentodoxaceae113
[20] 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113
[21] 悬铃木科 Platanaceae115
[22]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115
[23] 虎皮楠科(交让木科) Daphniphyll
aceae120
[24] 杜仲科 Eucommiaceae121
[25] 榆科 Ulmaceae122
[26] 桑科 Moraceae125
[27] 荨麻科 Urticaceae129
[28] 胡桃科Juglandaceae130
[29] 杨梅科Myricaceae132
[30] 壳斗科Fagaceae133
[31] 桦木科Betulaceae136
[32] 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139
[33] 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139
[34] 五桠果科Dilleniaceae140
[35] 芍药科 Paeoniaceae141
[36] 山茶科Theaceae142
[37]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148
[38] 藤黄科 Guttiferae149
[39] 杜英科 Elaeocarpaceae150
[40] 椴树科Tiliaceae152
[41] 梧桐科Sterculiaceae154
[42] 木棉科Bombacaceae157
[43] 锦葵科 Malvaceae158
[44] 大风子科 Flacourtiaceae160
[45] 柽柳科 Tamaricaceae161
[46] 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162
[47] 番木瓜科 Caricaceae163
[48] 杨柳科Salicaceae164
[49] 白花菜科(山柑科)Capparidaceae166
[50] 杜鹃花科Ericaceae167
[51] 柿树科 Ebenaceae171
[52] 野茉莉科(安息香科)Styracaceae171
[53] 山矾科 Symplocaceae173
[54]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173
[55] 海桐科 Pittosporaceae174
[56] 绣球花科(八仙花科) Hydrangeaceae175
[57] 蔷薇科Rosaceae177
[58] 含羞草科 Mimosaceae202
[59] 云实科(苏木科) Caesalpiniaceae207
[60] 蝶形花科Fabaceae(Papilionaceae)213
[61] 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224
[62] 山龙眼科 Proteaceae225
[63] 千屈菜科 Lythraceae226
[64] 瑞香科 Thymelaeaceae228
[65] 桃金娘科 Myrtaceae229
[66] 石榴科 Punicaceae232
[67] 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233
[68] 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235
[69] 蓝果树科 Nyssaceae236
[70] 山茱萸(四照花)科 Cornaceae238
[71] 卫矛科 Celastraceae240
[72] 冬青科 Aquifoliaceae242
[73] 黄杨科Buxaceae243
[74] 大戟科 Euphorbiaceae244
[75] 鼠李科 Rhamnaceae251
[76] 葡萄科 Vitaceae253
[77] 远志科Polygalaceae257
[78]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258
[79] 七叶树科 Hippocastanaceae261
[80] 槭树科 Aceraceae262
[81] 橄榄科 Burseraceae264
[82] 漆树科 Anacardiaceae265
[83] 苦木科 Simaroubaceae268
[84] 楝科 Meliaceae269
[85] 芸香科 Rutaceae271
[86] 酢浆草科 Oxalidaceae275
[87] 五加科 Araliaceae275
[88] 马钱科Loganiaceae282
[89]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283
[90] 茄科 Solanaceae290
[91] 紫草科Boraginaceae292
[92] 马鞭草科 Verbenaceae293
[93] 醉鱼草科Buddlejaceae298
[94] 木犀科 Oleaceae300
[95]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308
[96] 爵床科 Acanthaceae309
[97] 紫葳科Bignoniaceae311
[98] 茜草科 Rubiaceae316
[99] 忍冬科Caprifoliaceae320
[100] 棕榈科Arecacea330
[101] 露兜树科 Pandanaceae341
[102] 禾本科Gramineae342
[103] 龙舌兰科 Agavaceae350
[104] 菝葜科Smilacaceae353
附录中国主要城市市花、市树一览表
355
参考文献356
内容摘要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着力于理论阐述,重点介绍了园林树木的功能、观赏特性、地理分布与区划、分类、种质 资源特点及保护利用、调查规划等。各论则分科、分属、分种进行介绍,每个属下详细介绍了园林中常见以及目前使用还不广 泛但却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一个或几个重要树种,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形态特征、分布、生态习性、 观赏特性及用途,同时匹配一幅墨线图;对于属下的其他一般树种则简要介绍;树种的介绍,以西南地区原产和引种栽培的 为主。
主编推荐
该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专业规范”为依据。以风景园林/园林本科教学“专业规范”为依据对应专业知识点的基本要求组织确定教材内容和编写要求, 努力体现各门课程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在联系性和教学要求, 教材突出西南地区各学校的风景园林/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特点。
(2)突出西部地区专业特色。根据西部地区院校学科背景、资源优势、办学特色、培养目标以及文化历史渊源等,在内容要求上对接“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努力体现西部地区风景园林/园林人才需求和培养特色。院校教材名称与课程名称相一致,教材内容、主要知识点与上课学时、教学大纲相适应。
(3)教学内容模块化。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在保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的基础上,专业知识编写板块化,满足不同学校、不同授课学时的需要。
(4)融入现代信息技术。风景园林/园林系列教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二维码等数字技术,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生动、灵活,教与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符合“90后”学生学习习惯特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
(5)着力处理好4个关系。比较好地处理了理论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关系、教学体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教材常规体系与教材特色的关系、知识内容的包容性与突出知识重点的关系。
我们确信这套教材的出版必将为推动西南地区风景园林/园林本科教学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精彩内容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