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天堂
  • 书天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天堂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3.18 7.2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芳玲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0443

出版时间201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3443375

上书时间2024-11-0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文字是亘古的桥梁,
  阅读是共通的渴望,
  书的所在就是天堂之所在。”
  本书是钟芳玲继《书店风景》之后所书写的另一本“有关书的书”,记录了她二十多年间步履不停,遨游西方书世界的见闻;仿佛一部为书走天涯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位爱书之人对书与文字的钟情,对书人与书地的礼赞。作者不仅喜爱读书,更扩展到以各种感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去欣赏它们因形体所呈现出的多重风貌。
  书中所讲述的主题涵盖古董书与新科技、黑胶唱片与有声书、老杂志、图书馆、书店、书展、书镇、书架、书梯、书衣……全都不脱与书相关的范畴,书名之所以取为《书天堂》,源于博尔赫斯的那句名言“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而本书作者所呈现的, 正是书本、书人(Book People)与书地(Book Places)构筑出的“书天堂”。“书”的定义虽因时间与科技的演进而蜕变,但无论是身处西方或东方、旧世代或新世代,只要对书怀有深深的热情与偏爱,那么“书天堂”便会为你而敞开。
  2014年平装版内含十五万字、图片六百余张。书中使用的美丽木刻花边纹饰与封面、封底、篇章刊头的英文字体均来自十九世纪英国艺术家威廉?莫里斯所设计,许多珍贵的精彩影像则由世界一流书店、藏家、图书馆与拍卖公司授权使用。
  《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平装版本,由作者创意统筹版型编排,以纯质纸全彩色印刷,继续谱写出恢宏嘹亮的“书话三部曲”(A Bookwoman’s Trilogy),在在展现书之所在,不仅是一道风景、是一座天堂乐园,也可以成为一则传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钟芳玲,一个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与写书为工作和志趣的女书人。虽然在台湾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学,却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发现自己喜爱古登堡更甚于亚里士多德,自此弃哲学而投入与书相关的行业。
  曾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顾问、书店创意总监、香港国际古书展公关顾问等职,目前专事写作并任书业顾问,长期于台湾与大陆的报刊撰写与书相关的专栏。现旅居美国旧金山,喜欢游走世界逛书店、看书展、参观图书馆,与东西方书人聊书、品书;居家时,则漫游于书本与网络世界,通过电子邮箱(bookworm@ms9.hinet.net)和其他书虫互通声息、交流见闻。著有“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是第一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中文专书,引发华文世界书店书写的风潮,数度修订再版;《书天堂》多角度叙述与书相关的话题,亦广受书迷好评,屡次获奖;《书店传奇》则采集了非凡与平凡书店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

 



目录
Acknowledgments
前言
BOOK PEOPLE
第一章 高科技与古董书
第二章 越陈越美丽的老杂志
第三章 藏书之乐
第四章 黑胶唱片与书
第五章 封面故事
第六章 书痴吃书
第七章 百年老店造书梯
第八章 书架与我
第九章 图书馆之爱
第十章 书人的魅力
第十一章 查灵歌斯路84号
BOOK PLACE
第十二章 随处与书相逢
第十三章 机场书店
第十四章 电影中的书店风景
第十五章 古书嘉年华
第十六章 书籍拍卖的变与不变
第十七章 摩根图书馆
第十八章 蓝道之家古书店
第十九章 书迷的香格里拉
第二十章 爱书人的金矿
后记

内容摘要

   “文字是亘古的桥梁,
  阅读是共通的渴望,
  书的所在就是天堂之所在。”
  本书是钟芳玲继《书店风景》之后所书写的另一本“有关书的书”,记录了她二十多年间步履不停,遨游西方书世界的见闻;仿佛一部为书走天涯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位爱书之人对书与文字的钟情,对书人与书地的礼赞。作者不仅喜爱读书,更扩展到以各种感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去欣赏它们因形体所呈现出的多重风貌。
  书中所讲述的主题涵盖古董书与新科技、黑胶唱片与有声书、老杂志、图书馆、书店、书展、书镇、书架、书梯、书衣……全都不脱与书相关的范畴,书名之所以取为《书天堂》,源于博尔赫斯的那句名言“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而本书作者所呈现的, 正是书本、书人(Book People)与书地(Book Places)构筑出的“书天堂”。“书”的定义虽因时间与科技的演进而蜕变,但无论是身处西方或东方、旧世代或新世代,只要对书怀有深深的热情与偏爱,那么“书天堂”便会为你而敞开。
  2014年平装版内含十五万字、图片六百余张。书中使用的美丽木刻花边纹饰与封面、封底、篇章刊头的英文字体均来自十九世纪英国艺术家威廉?莫里斯所设计,许多珍贵的精彩影像则由世界一流书店、藏家、图书馆与拍卖公司授权使用。
  《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平装版本,由作者创意统筹版型编排,以纯质纸全彩色印刷,继续谱写出恢宏嘹亮的“书话三部曲”(A Bookwoman’s Trilogy),在在展现书之所在,不仅是一道风景、是一座天堂乐园,也可以成为一则传奇。



主编推荐

   【作者简介】
  钟芳玲,一个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玩书与写书为工作和志趣的女书人。虽然在台湾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学,却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发现自己喜爱古登堡更甚于亚里士多德,自此弃哲学而投入与书相关的行业。
  曾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顾问、书店创意总监、香港国际古书展公关顾问等职,目前专事写作并任书业顾问,长期于台湾与大陆的报刊撰写与书相关的专栏。现旅居美国旧金山,喜欢游走世界逛书店、看书展、参观图书馆,与东西方书人聊书、品书;居家时,则漫游于书本与网络世界,通过电子邮箱(bookworm@ms9.hinet.net)和其他书虫互通声息、交流见闻。著有“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是本近距离描绘西方书店的中文专书,引发华文世界书店书写的风潮,数度修订再版;《书天堂》多角度叙述与书相关的话题,亦广受书迷好评,屡次获奖;《书店传奇》则采集了非凡与平凡书店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不同的人生况味、趣味与品味

 



精彩内容

   【精彩篇章】
  2012 增订版序
  从威廉?莫里斯谈起
  十多年来,我有幸在英美书世界遨游,一路上充满了无限遐想、趣味与喜乐,本书二十个篇章所讲述的内容,正是我在旅程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思,主题涵盖古董书与新科技、黑胶唱片与有声书、老杂志、图书馆、书店、书展、书镇、书架、书梯、书衣……全都不脱与书相关的范畴,书名之所以取为《书天堂》,自然是源于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8~1986)的那句名言“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
  《书天堂》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版本相继于2004年、2005年在台湾与大陆问世,这么些年来,我或是与书中描绘的人事地物有更频繁的接触、或是有更深刻的感触,因此有了这一个新的增订版。本书不仅将首版中的一些错误校正,而且在多个篇章之后添加了后续笔记(Update),有时后续笔记比主文还要长,诸多旧图说亦经改写;全书比首版多约三万字、近两百张图片,增加的部分其实已可成为一册独立小书。以如此“奢侈”的方式修订一本书,固然是件不划算之事,但唯有让新旧对照并列,才能让主题更丰富,并呈现历史的轨迹。
  除了内容的扩增,本书的一些外文译名也与首版有所差异,主要是希望中文翻译能更贴近原文发音。本书的封面与版型都重新编排设计,为了呈现美丽书天堂,我特别由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作品中撷取设计元素。莫里斯是十九世纪末英国作家、画家、设计师、工艺匠,他为了复兴手工艺与倡导精致出版,于1891 年创立了“凯姆斯考特印刷坊”(The Kelmscott Press),短短六七年间,此印刷坊以手工印制了五十三部书(共六十九卷,约一万八千册),书中的所有字体、版型、装饰花边皆由莫里斯精心设计,内页采用的是上好的手工纸或羊皮纸,据称莫里斯甚至尝试自己调制印刷墨水,却因质量无法达到他的严苛要求而放弃,后选用了德国汉诺瓦公司生产的上乘浓稠墨水。
  本书所使用的木刻花边纹饰均来自莫里斯为“凯姆斯考特印刷坊”的书所设计,二十篇文章的刊头与封面、封底的英文字体Golden type 也是他所设计,而他又是参照十五世纪字体设计师、印刷师Nicholas Jenson 所设计的字体Jenson。 至于本书两大篇章Book People、Book Places 使用的木刻插图,还是来自“凯姆斯考特印刷坊”的作品。Book People 的插图出自印刷社登峰造极之作《乔叟作品集新印》(The Works of Geoffrey Chaucer: Now Newly Imprinted, 1896),《乔》书的八十七幅典雅木刻插画,由莫里斯的终生至交爱德华?伯恩- 琼斯(Edward Burne-Jones)设计,这本被许多人誉为十九世纪美的一本书,是莫里斯生前后监制、完成的一本书。莫里斯与伯恩-琼斯从牛津大学读书时就惺惺相惜,两人在“凯姆斯考特印刷坊”合作的成果,已在书籍设计史上立下了新标竿。
  莫里斯对质量的讲究、对完美的追求,都令人由衷折服。每当我在英美一些古书展、图书馆特藏区逐页翻阅“凯姆斯考特印刷坊”百年前所印制的珍品,或在网络上欣赏到它们书页的高分辨率影像时,总是心生虔诚,并提醒自己,如此之美蕴含了多少人的热情与付出。《书天堂》的增订,其实就是对书本、书人、书地的再次礼赞,只盼望读者能因此多角度欣赏书籍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也能知晓一些有关它们的故事,更能认识其他类似莫里斯般对书痴狂的人——写书的人、编书的人、印书的人、卖书的人、藏书的人、说书的人、装订书的人、修补书的人、扫描书的人、打造书梯的人、复制书衣的人,甚至是吃书的人……就是这一大群人构筑出你我的书天堂乐园。
  2005初版序
  我的书天堂
  对童年鲜明的印象是:一个识字不多的小女孩,在一家挤满大人文字书与纸笔文具的传统书店中,时而好奇地游走、时而蜷曲于书店的一角,似懂非懂地翻阅着书页。由于那时家住郊区,父母亲每回到城中办事,我老是爱跟着,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把我当成一件行李般,存放在“寄物柜”中,然后放心地离去,等事情办完后,再将寄放的“行李”取回。这既安全又免费的“寄物柜”,是大街上一家书店兼文具店,店主是与父亲相识的友人。在那个年代,童书不多,现在常见的儿童绘本更是没见过,书店内摆的,几乎都是给大人看的书。刚上小学的我,从架上挑中一本后,就蹲坐在一个角落,开始似懂非懂的翻阅起来。  
  为了能看懂书店中更多的书,我竟然变得喜欢上学,因为在学校可以学更多的新字,二三年级后,我开始会自己买一些不加注音的大人书,这让小小年纪的我觉得很有些成就感。另外,我特别欢迎大小考试的到来,因为父母和我约定,每次只要考前三名,就能领取三百至一百的零用钱,有了零用钱自然就能买更多的课外读物,这个良性的循环,使得爱读书的习惯一直跟随着我,成了我生命中珍贵的无形资产。如今想来,自己对书籍与书店的依恋,当追本溯源到幼年时期。书籍是我精神的寄托、书店成了我心灵的避风港,父母亲当时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为我打造出一座以书建构出来的天堂乐园。 
  在我日后云游西方数十年的生涯中,因为造访无数与书相关的人物与地方,我对书籍之爱不仅限于用心阅读其中的内容,更扩展到以各个感官去欣赏它们因形体所呈现出的多重风貌。如果前者可以被比拟为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后者就可以被喻为肉体之爱;书籍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对我同样具有诱惑力。
  我一方面在意书中文字所传递的情境、意念与讯息,另一方面也喜欢用眼睛去观赏书籍的设计与装帧、以手指去触摸具有质感的纸页与印刷、用鼻子去分辨古书及新书所散发的不同书香、用耳朵去倾听经由人声所朗诵出的诗词与故事。我发现在不同时空里,存在许多和我一样通过触觉、视觉、嗅觉、听觉与书交会的爱书人,有些人甚至更以味觉去品尝书。
  《书天堂》是一本“有关书本的书”(a book about books),谈的是我在西方书世界中的见闻。更确切地说,这是一本“有关书人的书”(a book about book people),也是一本“有关书地的书”(a book about book places),因此书中的文章粗略分为两大单元:Book People、Book Places。这个二分法主要是为了编辑与阅读的方便,两者并非相互排斥(exclusive),而是相互包容(inclusive)。例如《爱书人的金矿》虽然指的是北加州的内华达郡,但也是在谈那里的书人;people、places、books 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而所有的book places 都是因bookpeople 而存在。《书天堂》当然更是一本旅游书、一部爱书人为书走天涯的纪录片。
  我原是一个孤僻、有自闭倾向的人,唯有与书相关的话题才能引发我的兴趣与热情,我因此非常赞同英国十四世纪的德伦主教(Bishop of Durham) 理查?德伯利(Richard de Bury) 在他传世之作《书之爱》(Philobiblion) 中提到的一段话:“凡是与书有任何关联之人,不论性别、阶级、职位,都容易敲开我们的心门,而且获得我们的热情与偏爱。”
  “书”的定义虽然因时间与科技的演进而改变,成长于数字时代的年轻一辈,或许迷恋电子书更甚纸本书,但无论是身处西方或东方、旧世代或新世代,无论是翱翔于书天堂或任天堂,文字是亘古的桥梁、阅读是共通的渴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