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严重缺水系统识别与综合应对方略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4.08
8.0折
¥
80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王建华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80555
出版时间2013-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0元
货号23322798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河北省严重缺水系统识别与综合应对方略研究》以我国*缺水的省份之一——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面向深度缺水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的现实需求,研发了全口径缺水识别和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进行了河北省缺水状况的系统诊断,并在水资源演变与分项调控措施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南水北调东中线通水情景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提出了河北省应对缺水总体方略及其重点建设任务。
目录
目录
总序
序
前言
第1章 河北省区情及面临的严重缺水形势 1
1.1 区域概况与社会经济发展 1
1.1.1 自然地理概况 1
1.1.2 社会经济概况 1
1.1.3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分析 3
1.2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 5
1.2.1 水资源评价 5
1.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8
1.3 区域缺水状况与表象分析 10
1.3.1 水资源条件分析 10
1.3.2 各行业缺水表象 11
1.4 省内外对缺水问题的关注 14
第2章 缺水研究现状分析 15
2.1 缺水概念与类型研究 15
2.1.1 缺水的概念 15
2.1.2 缺水的成因 15
2.1.3 缺水的类型 16
2.2 缺水识别研究 16
2.2.1 基于资源本底的缺水识别 16
2.2.2 考虑社会因素的缺水识别 18
2.2.3 基于供需平衡的缺水识别 21
2.3 河北省应对缺水工作基础 24
第3章 缺水识别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26
3.1 缺水识别基础理论研究 26
3.1.1 缺水的内涵分析 26
3.1.2 区域缺水的主客体分析 27
3.1.3 竞争条件下的缺水梯度现象 28
3.1.4 缺水的类型划分 29
3.1.5 区域缺水状态识别的基本准则 30
3.1.6 全口径缺水识别内涵 31
3.2 缺水识别技术方法研究 32
3.2.1 农业缺水识别技术 32
3.2.2 工业缺水识别技术 33
3.2.3 生活缺水识别技术 33
3.2.4 人工河湖生态缺水识别 33
3.2.5 生态与环境缺水识别技术 33
3.3 基于GIS的缺水空间展布 34
3.3.1 缺水分区 34
3.3.2 GDP空间分布模型的构建 35
第4章 河北省现状缺水的系统识别及诊断 37
4.1 河北省分用户缺水分析与计算 37
4.1.1 农业缺水计算 37
4.1.2 城市生活与工业缺水计算 43
4.1.3 农村生活缺水计算 44
4.1.4 生态与环境缺水计算 46
4.2 河北省缺水空间分布与分析 47
4.2.1 综合缺水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 47
4.2.2 分类型缺水空间分布及分析 49
4.3 河北省缺水系统诊断分析 53
4.3.1 程度划分 53
4.3.2 综合成因分析 55
4.4 河北省严重缺水的综合影响 56
4.4.1 经济影响 56
4.4.2 社会影响 57
4.4.3 生态与环境影响 57
第5章 河北省水资源演变与分项调控措施分析 59
5.1 区域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59
5.1.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59
5.1.2 水资源演变情势预测分析 60
5.2 各项调控措施潜力与成本分析 61
5.2.1 节水潜力与成本分析 61
5.2.2 当地开源潜力与成本分析 62
5.2.3 非常规水利用潜力与成本分析 62
5.2.4 区外开源规模与成本分析 63
5.2.5 管理效果与成本分析 63
第6章 河北省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供需平衡研究 65
6.1 基于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用水需求预测 65
6.1.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65
6.1.2 节水水平预测分析 68
6.1.3 用水需求预测分析 72
6.2 多渠道开源条件下的水资源供给预测 75
6.2.1 常规可供水量预测 75
6.2.2 非常规水供水量预测 77
6.2.3 可供水量 78
6.3 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方法 78
6.3.1 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 78
6.3.2 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方法 83
6.3.3 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模型构建 85
6.3.4 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模型功能 91
6.4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 91
6.4.1 水资源配置系统设置 91
6.4.2 水资源配置方案集 95
6.4.3 水资源配置推荐方案 97
6.4.4 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98
6.4.5 平衡结果分析 99
第7章 河北省应对缺水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方略 112
7.1 总体思路与遵循原则 112
7.1.1 总体思路 112
7.1.2 遵循原则 113
7.2 总体方略研究 114
7.2.1 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114
7.2.2 大力争取区外新增水量,充分利用好引黄、引江水 115
7.2.3 加速民生水利建设,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117
7.2.4 完善工程与机制体系,促进水生态环境修复 118
7.2.5 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充分挖掘区内潜力 119
7.2.6 强化水资源的综合配置,推进多水源联合调度 119
7.2.7 创新水价格和经济制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120
7.2.8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实施“虚拟水”战略 121
第8章 河北省缓解严重缺水近期实施任务研究 123
8.1 目标和工作任务 123
8.1.1 实施目标拟定 123
8.1.2 近期工作任务 123
8.2 投资估算 127
第9章 方略近期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132
9.1 资源效果分析 132
9.2 社会效益分析 132
9.2.1 促进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加速实施 132
9.2.2 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133
9.2.3 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133
9.2.4 支撑国家粮食增产计划 134
9.2.5 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步伐 134
9.2.6 促进河北省引黄工程建设进程 134
9.3 经济效益分析 135
9.3.1 经济总投资情况 135
9.3.2 投资成本与效益分析 135
9.4 生态与环境效益分析 136
9.4.1 环境污染控制 136
9.4.2 生态环境修复 136
第10章 方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与外部环境研究 138
10.1 方略实施保障研究 138
10.1.1 内部保障体系研究 138
10.1.2 外部保障体系研究 139
10.2 水务集团组建方案研究 140
10.2.1 组建水务集团的必要性 140
10.2.2 水务集团组建框架 141
10.3 方略实施的相关政策建议 142
10.3.1 争取国家对河北引黄指标和工程建设的支持 142
10.3.2 争取多方筹资,落实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投资 143
10.3.3 推进新形势下的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进程 144
10.3.4 制定和实施利于节水减污的区域产业政策 144
第11章 基本结论与主要创新 145
11.1 基本结论 145
11.1.1 严重缺水状态识别与系统诊断 145
11.1.2 分项调控措施与水资源合理配置 145
11.1.3 未来水资源演变及供需态势分析 146
11.1.4 应对严重缺水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方略 146
11.1.5 近期实施重点任务与投资估算 147
11.1.6 应对严重缺水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147
11.2 主要创新 147
11.2.1 区域缺水全口径识别技术 148
11.2.2 严重缺水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 148
11.2.3 河北省严重缺水系统诊断与识别 149
11.2.4 河北省应对严重缺水整体方案 149
参考文献 150
索引 153
内容摘要
《河北省严重缺水系统识别与综合应对方略研究》以我国*缺水的省份之一——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面向深度缺水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的现实需求,研发了全口径缺水识别和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进行了河北省缺水状况的系统诊断,并在水资源演变与分项调控措施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南水北调东中线通水情景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提出了河北省应对缺水总体方略及其重点建设任务。
主编推荐
水资源、水文、环境、生态等领域的科研、管理和教学人员,相关专业学生
精彩内容
第1章 河北省区情及面临的严重缺水形势
1.1 区域概况与社会经济发展
1.1.1 自然地理概况
河北省位于华北东部,区域面积18.77万km2,环抱北京、天津,东临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呈半环状逐级下降。河北省处于暖温带和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南北跨度大,加之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分带性明显。其中,坝上高原属半干旱区,坝上高原以南、长城以北属半干旱半湿润区,长城以南属半湿润易旱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531.7mm,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6~9月。全省年平均气温4~13℃,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00~1400mm(E601 蒸发皿),从南向北减少。省内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从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
河北省的河流分为外流河及内陆河两大系统,海河、滦河和辽河等属外流河,坝上地区的安固里河等属内陆河(图1-1)。海河流域由潮白蓟运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及南运河六大水系组成,省内流域面积12.6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7.1%。滦河(包括冀东沿海诸河)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省内流域面积4.57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4.3%。辽河流域在河北省境内的面积为0.44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3%。内陆河位于河北省坝上高原,省内流域面积1.16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2%。徒骇马颊河位于河北省东南隅,为平原排沥河道,河北省境内流域面积仅365km2。
根据地层岩性及赋存特点,河北省地下水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火成岩、变质岩类裂隙水及碎屑岩类裂隙水等类型。平原、山间盆地及坝上高原区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总面积97696km2,其中平原为73129km2。山丘区则以火成岩、变质岩及碎屑岩类裂隙水为主。平原区地下水开采以山前平原全淡水区浅层地下水和中东部有咸水区深层(承压)地下水为主。
1.1.2 社会经济概况
河北省为我国北方大省,下辖有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承德、邯郸、保定、张家口、廊坊、沧州、衡水、邢台11个省辖市(设区市),包括22个县级市、114个县、36个市辖区(图1-2)。
图1-1 河北省水系与水文分区
据《河北省经济年鉴》,2008年河北省全省总人口69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28万人,占总人口的42%。2008年河北省全省国民生产总值16605亿元,其中,**产业2036亿元、第二产业8810亿元、第三产业5759亿元,分别占河北省总GDP的12.3%、53%和34.7%,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3706 元。河北省各地级市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见图1-3。
河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较为发达,已形成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沧州、张家口、唐山、秦皇岛、承德等工业中心,初步建立了煤炭、石油、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纺织、机械、制药和食品等支柱产业。2009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902.1亿元,占全国的5.87%,人均工业增加值为1.12万元。
图1-2 河北省行政区划
河北省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耕作历史悠久,日照充足,是全国粮、棉、油高产区之一。2008年河北省耕地面积590.3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55.9万hm2,粮食总产量2905.8万t,2008年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17.2kg,全省粮食调出量约60亿kg,调入量约40亿kg,净调出量约20亿kg。
1.1.3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分析
河北省2008年GDP增长率为10.1%,总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GDP居全国第13 位。河北省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大省。在工业结构方面,主导产业较为集中,十大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在80%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例为17.2%,整体处于上升阶段;出口额占GDP比例为9.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总增加值不到3%,总体水平较低。万元GDP能耗为1.9tce,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8m2,失业率为3.8%,整体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图1-3 2008年河北省地级市三次产业比例
总体来讲,河北省仍处于工业化较初级阶段,**产业产值占区域生产总值比例大,人均工业增加值不高,区域经济面临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随着京津冀区域合作步伐的不断加快,京津冀都市圈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三省市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在2007年就已基本编制完成,已经进入报批和实施的阶段。河北省统筹环京津地区、冀东经济区、冀中南地区发展,发挥环京津、环渤海优势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努力做好与京津地区的产业对接,逐步建设一批环京津的卫星城市,力争使冀东经济区成为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河北省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被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①。至2015年,河北省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计划达到285.5亿kg以上,比现有生产能力增加12.3亿kg以上;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计划达到300亿kg以上,比现有生产能力增加26.8亿kg以上。粮食增产任务的完成需要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快速经济发展需求也将提出新的高保证率用水需求。但是河北省水资源本底条件差,资源承载力低,加之水资源利用方式较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较低,困扰着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1.2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
1.2.1 水资源评价
1.2.1.1 水资源数量
依据2004年11月《河北省水资源评价》成果,采用1956~2000年45年资料系列分析,河北省全省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998亿m3(折532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0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约为120亿m3,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23亿m3(矿化度≤2g/ L),重复量约38亿m3(表1-1)。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约500m3 极度缺水标准。
表1-1 河北省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成果表
河北省1956~2000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49.8亿m3。其中以漳卫河**,平均入境量25.8亿m3,占全省的52%;其次为子牙河,平均11.9亿m3,占24%。
河北省1956~2000年平均出境水量58.3亿m3。其中以海河南系平原**,平均出境水量30.7亿m3,占全省的53%;其次为海河北系,平均22.1亿m3,占38%。
河北省1956~2000年平均入海水量42.7亿m3。其中以滦河**,平均入海水量28.2亿m3,占全省的66%;其次为海河各入海口,年平均7.30亿m3,占17%。目前入海水量大部分为汛期洪沥水,远不能满足河口冲淤和沿海滩涂的需要。
按照河北省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在有工程措施保证的条件下,全省当地水资源可供水量仅为167亿m3,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57亿m3,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99亿m3,在应急情况下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11亿m3。
1.2.1.2 水资源质量
地表水方面,河北省山丘区Ⅰ~Ⅲ类水所占比例为60%~80%,水库的Ⅰ~Ⅲ类水所占比例为70%。平原地区由于点源、面源污染的影响,河流水质普遍很差。石家庄、唐山和张家口地表水资源质量尚好,衡水、沧州及廊坊几乎没有合格的可以利用的地表水资源。2004年进行地表水质监测的7396km 有水的河流河段中,Ⅰ~Ⅲ类水质河长3918km,Ⅳ~Ⅴ类水质河长295km,超Ⅴ类水质河长3183km。未受污染的河段主要分布在各河流的上游山区,受污染的河段多在平原区,京津以南平原地区污染*为严重。不同水质类别河长组成见图1-4。
图1-4 2004年不同水质类别河长组成
地下水质量方面,河北省平原区、张家口盆地和张家口坝上的地下水资源总体质量不高,一般山丘区地下水质量尚可。在全省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中,Ⅰ~Ⅲ类水占42%,Ⅳ类水占32%,Ⅴ类水占26%。平原深层地下水主要存在氟超标问题。
1.2.1.3 水资源时空分布
河北省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汛期6~9月降水量一般占全年的70%~8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