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2.43 6.2折 ¥ 68 全新
库存17件
作者陈帆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17013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161519
上书时间2024-10-31
顺时而为,顺势而行。古时候的中国人,凭着自身的农业生产经验及对自然天地的感悟,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每一时段有一个时辰名,这些时辰名或描绘天地间一景,或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这是我们 自有的一套独特且历史悠久的时间系统,饱含着古人对天时、地利、人事的感知,亦是我们
对时间作出的务实又易懂的独到解读。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十二个时辰起始循环,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中国古人从时间中感悟到的天人合一的生命节律。
在十二时辰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中,在作物“一岁一枯荣”的生生不息中,人们早就认识到生命的有限与无限。
十二时辰,时序分明,它感应自然,又赋予自然时间以人文色彩。日出时分,面对喷薄而出的朝霞,李白豪情万丈,发出“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的感慨;日入之时,陶渊明在田园山野“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的情景中寻得精神家园;夜半时分,夜泊姑苏城外的张继在寒山寺的钟声响起时,留下千古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人总能更敏锐地感知到光阴的变化,在悄然流淌的时间中感悟万物、反省内心,在时间与“我”的共鸣中产生诗意的情感。
随着农耕文明的远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通过科技轻松地完成了对古人认知中的时间和空间的超越。我们享受着社会发展的成果,却在不知不觉中与天地自然渐行渐远。面对已被改变得面目全非的环境,我们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走过的路,重新面对“我到哪里去”的终极思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自身文化的根源。
天地轮回,万物有道。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需要继承前人的智慧,重新走回天地日月中去,关注纯粹的自然,感知光阴的变化,尊重时间的牵引,与山川风月、树木花鸟重新相遇和对话,找回生活的本真。十二时辰不只是周而复始的时间轮回,更像是这片土地上几千年岁月里孕育着的生生不息的希望。
顺天时而动,相地利而为,是我们应该顺应的天时与物道,那些沉淀在时光中的质朴的规律与思想会一直陪伴着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儿女,指引着他们一路向前。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称为一个时辰。这是我们自有的一套独特且历史悠久的时间系统。十二时辰,十二种美,岁月流转间,尽是诗情画意。
本书以十二时辰为主线,用精致且温暖的镜头画面加以文字注释,诠释中国人文地理的博大与美妙,在自然风物的时空转换中品读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深情。本书集摄影作品、文化随笔于一体,摄影作品兼具诗情画意与人文关怀,文化随笔清新隽永,婉转缱绻,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作品。
陈帆,专栏作家,知名人文地理摄影师。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摄影》等主流媒体,著有《人间时节》《以影为伴》《时光且行》等书籍。
1.夜半:一船明月铺秋江
19.鸡鸣:安得奋飞逐西风
37.平旦:尘事分付一轻芒
57.日出:山一程,水一程
79.食时:禅房花木深
103.隅中:幽映深柳读书堂
123.日中: 一期一会
141.日?i:人间有味是清欢
161.晡时:试向桑田问耦耕
181.日入:人言落日是天涯
201.黄昏:一窗昏晓送流年
221.人定: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称为一个时辰。这是我们自有的一套独特且历史悠久的时间系统。十二时辰,十二种美,岁月流转间,尽是诗情画意。
本书以十二时辰为主线,用精致且温暖的镜头画面加以文字注释,诠释中国人文地理的博大与美妙,在自然风物的时空转换中品读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深情。本书集摄影作品、文化随笔于一体,摄影作品兼具诗情画意与人文关怀,文化随笔清新隽永,婉转缱绻,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作品。
陈帆,专栏作家,知名人文地理摄影师。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摄影》等主流媒体,著有《人间时节》《以影为伴》《时光且行》等书籍。
夜半,又名子时、子夜、中夜。“古历分日,起于子半”,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十二时辰中的个时辰,也是夜色深重之时。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千家万户早已经入眠。《左传·哀公十六年》中的“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是“夜半”一词作为时间名词使用的早记录。
夜半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夜半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因此十二生肖中也将老鼠称为“子鼠”。
一年之始为正,一月之始为朔。中国的农历将一月称为正月,是十二月中的起点;朔指每月初一,是每个月的起点,而夜半为朔的起点。尽管古代典籍中也曾有以“平旦”“鸡鸣”等作为朔之始的记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夜半子时作为朔的起始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习惯。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古人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即五更计时制,三更便是子时。三更时分,没有太多选择的读书人,只能囊萤映雪,秉烛夜读,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豆青灯万卷书中。
但这些夜半苦读的学子似乎并没有想过,即便他日能够金榜题名踏入仕途,在封建专制的皇朝体制下,又有多少人能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的字字句句,都满是愤懑与嘲讽。
汉文帝访求贤才,诏见放逐之臣,贾谊才气高,没有人能和他比肩。汉文帝与贾谊谈到夜半时分,可问的不是有关天下苍生的治国大计,而是在求神问鬼。
“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荒谬让李商隐极度失望。表面上看,李商隐是在讽刺汉文帝昏聩无能,不识贾谊这等贤才,实际上是借古讽今,借前朝旧事寓现实感慨。晚唐时期,许多皇帝因崇佛媚道、服药求仙而荒废政事,王朝没落,动荡不安,庸臣当道,贤者却遭冷落。李商隐借此诗将贤才不得重用的叹息与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融合在一起,讽刺了王朝没落时期令人无奈的荒唐。
汉文帝夜半问鬼神让李商隐大失所望,也是夜半时分,流落江南的文士张继同样忧思难眠。
唐朝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时局动荡,人心不稳,北方已经陷入战乱当中,唯有南方尚且安定,不少朝中文士纷纷逃到江南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天宝十二年的进士张继。
深秋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灯火幽暗,夜色阑珊,远处隐约传来几声乌鸦的啼叫。在这清冷水乡的秋夜,寒山古寺钟声阵阵,张继辗转反侧,始终无法入眠,在安史之乱后,往日繁盛的大唐如今只剩沧桑,早习惯了曼舞笙歌的才子南逃苏浙,一路仓皇,去国离乡。子夜时分,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无可归依的忧虑一并涌上心头,在寂静寒夜辗转无眠。寒山寺的钟声响起,一声一声都重重地撞入他心坎里。内心孤独又无人可诉的张继,写下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半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涌向诗人夜泊的小舟,江上的渔火和江边的红枫两两相对,一处热闹一处冷寂,动静相对,更显凄清。诗人看着这些景物,联想到自己的境遇,难免愁绪满怀,心中更增寂寥。红叶似火,却无法祛除夜半的寒冷,本想借酒浇愁,可愁更上了心头。大唐国运已呈崩天之势不可逆转,盛世难以再现,就算有再多的中兴之臣,若君主不明,不能心系黎民百姓,那大唐这座屹立百年的繁华大厦,总免不了化为断壁颓垣的命运。帝王昏庸,朝廷动荡,权贵佞臣争名逐利,唯百姓承兴衰之苦。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但幸好,漂泊无依的乱局并未持续太长时间,战乱很快被平定。新帝派兵出征京都长安与东都洛阳,成功剿灭敌寇,收复两京后,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从此弃笔从戎。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为检校郎中,大历末年张继被提拔为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上任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仕途上的张继平平无奇,流传下来的诗词亦不到五十首,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
在盛唐和中唐宁静的山水世界中,也许再没有一种声音比钟声更富有禅意和诗情。善写方外之情的诗人,几乎全部描写过暮色钟声。值得一提的是,暮色敲钟乃至夜半敲钟的风俗,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意象,张继是人。
虽也有不少诗人甚至名师大家描写过暮色钟声,如孟浩然的“山寺鸣钟昼已昏”;王维的“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刘长卿的“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韦应物的“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但再也没有哪首诗能比肩“夜半钟声到客船”所创造出的艺术意境和影响力了。
让人未曾意料到的是,之前寂寂无闻的枫桥、寒山寺,因《枫桥夜泊》而名声大显,成为中国诗歌史和中国风景史上为人乐道的佳话,至今仍名重江南,传声海外。
清代学者俞樾在《重修寒山寺记》中说:“吴中寺院,不下千百区,而寒山寺以懿孙一诗,其名独脍炙于中国,抑且传诵于东瀛。”近代学者陈衍也感慨说:“天下有其名甚大而其实平平无奇者。苏州寒山寺以张继一诗脍炙人口,至日本人尤妇孺皆知(《石遗室诗话》卷三十,二三条)。”
陈衍所言非虚。《枫桥夜泊》在日本家喻户晓,还被选入日本小学课本,清代学者俞樾形容称:“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1929 年,日本在青梅泽井筹建了一座寺庙,亦名寒山寺,寺庙仿照苏州寒山寺而建,立石碑一座,上刻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寺外高地建有钟楼一座,为追求诗中意境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还架起了一座“枫桥”。对于正版的苏州寒山寺钟声,日本人更是抱有朝圣般的向往,在苏州寒山寺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听钟活动之后,日本游客每年都会组团来中国听钟。
当然,现在有关寒山寺的一切,都远非那个在深秋寒夜面对江枫渔火、聆听夜半的古寺钟声、被缕缕思愁侵扰的漂泊旅人所能想到的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