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3.04 6.9折 ¥ 62 全新
库存519件
作者朱永新,何源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22971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29482689
上书时间2024-10-31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代序)
2018年,大夏书系《教师月刊》的主编林茶居曾经问我这样的问题:
记得一九八一年您还在上海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编撰工作,还一度被认为是“朱老先生”。在心理学方面,您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著述颇丰,尤其是推动了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方法在国内的“落地”与发展。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如果现在请您来给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们写(编写)一本普及性质的心理学图书,从人类已有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成果当中,您会抽取哪些心理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工具?
我在回信中说:
的确,我是从心理学转向教育学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在上海师范大学读书的班级叫“教心班”,顾名思义,就是读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那个时候,我们就非常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是人的科学,要全面地了解人,才能真正学好教育学,做好教育工作。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人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存在,关于人的心理的科学是极为复杂的科学,需要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科的支撑。我们的老师,既有教育学方面的教授,如陈科美、陈桂生等,也有心理学方面的教授,如李伯黍、燕国材等,除此还有生理学、哲学、统计学方面的课程。
当时,我用力多的是心理学。之所以用力多,一方面的确是因为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更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人,了解人应该从心理学入手,心理学是教育工作中实用的基础学科;另一方面是因为受燕国材教授的影响,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系统研究中国心理学史。要研究中国心理学史,就必须全面了解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了解心理学的流派与体系,了解心理学的主要分支领域。当时一边学习,一边做了大量笔记,还写了一本科普小书《心理世界窥探》。这是我的本著作。后来虽然以中国心理学史为主攻方向,但是在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领域也做了大量研究,到现在为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重点教材《管理心理学》仍然是我主编的教材。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先后担任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苏州市政府副市长等职务,尤其是本世纪初我发起新教育实验以后,我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与工作关系更为直接更为紧密的教育学,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到区域教育发展研究,再到新教育实验的理论研究,我与心理学界渐行渐远。但是,我一直关注着心理学科的进展。
如果让我来给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们编写一本普及性质的心理学图书,应该把哪些心理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工具介绍给大家,这的确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用一本书的篇幅,来为教师全面讲述心理学,是有很大难度的。在我主持研究推出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中,就至少收录了十五本经典的心理学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帕克·帕尔默)、《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斯奈德、沙恩·洛佩斯)、《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英海尔德)、《思维与语言》(列夫·维果茨基)、《儿童的人格教育》(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科尔伯格)、《儿童发展》(贝克)、《动机与人格》(亚伯拉罕·马斯洛)、《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埃里克森)、《爱的艺术》(艾里希·弗洛姆)、《教育心理学精要:指导有效教学的主要理念》(简妮·爱丽丝·奥姆罗德)、《多元智能新视野》(霍华德·加德纳)、《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罗森塔尔,雅各布森)、《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约翰·布兰思福特等)、《奖励的惩罚》(埃尔菲·艾恩)。这个书目,是我们从数以千计的心理学著作中反复精选出来的,包括了与教师生活相关的主要著作和主要领域。而且,这些心理学方面的经典图书,是在假设教师已经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学习过心理学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等主要课程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如果想真正了解心理学的相关情况,建议老师用一到三年的时间,把上述著作细读一遍。
当然,有难度并不意味着不可能。编写一本教师用的心理学基础读物,关键还是要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所以,如果我来主编一本面向中小学和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学作品,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关于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任何科学归根到底都是历史的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认识自己的历程漫长而缓慢,作为研究人自身的学问,远远落后于其他科学。但是,已有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对于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已经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前面我们推出的书目中选取的基本是西方的经典心理学著作,但在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部分,我会介绍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介绍中国人对于世界心理学的贡献。同时,通过对不同心理学派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等流派及其在教育上的主张的介绍,帮助教师了解心理学是如何深刻地影响教育实践的。
二是关于普通心理学或者心理学基础。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一般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包括人的感觉、知觉、思维等认知过程,情绪、情操等情感过程,动机、决定、执行等意志过程,以及兴趣、性格、自我意识等个性心理特点。普通心理学是所有应用心理学的基础,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学习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与教育。
三是关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与青少年。不了解儿童与青少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好的教育。无论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还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我们了解儿童发展的阶段性都非常有益。这个部分主要介绍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特点与规律,如七岁前儿童大脑的快速发育期、儿童的生理断乳期与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等。
四是关于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关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心理、关于道德形成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品德心理、关于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的差异心理、关于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的教师心理、关于如何了解与评价学生和学业成绩的心理测量与评价等。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如遗忘曲线、皮格马利翁效应等,在教育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介绍给老师们。在这个部分,还要特别介绍如何观察和研究学生,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等。
总之,如果我编写这样一本心理学书籍,我希望它是一幅心理学世界地图。通过这张地图,能够知道美的风景在哪里,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抵达那里,等等。教师,应该学一点心理学。具备心理学常识的教师,才能更顺畅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效果,教师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自由王国,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也算是我三年前回信的承诺。感谢何源和我的学生团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帮助我圆了这个梦想。除了限于篇幅,这本书没有包括心理学历史,其他的内容,在这本书中基本包括了。如果有可能,以后也可以编写一本《教师要懂的心理学史》。
朱永新
2021年5月14日写于上海
《教师要懂的心理学》由朱永新、何源主编,是一本专门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编写的心理学基础读物,分为“认知自我篇”“了解学生篇”“教育与教学篇”“管理与沟通篇”,囊括了普通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校园以及生活和家庭里的问题。
《教师要懂的心理学》由朱永新、何源主编,是一本专门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编写的心理学基础读物,分为“认知自我篇”“了解学生篇”“教育与教学篇”“管理与沟通篇”,囊括了普通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校园以及生活和家庭里的问题。
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学术顾问,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著作被翻译为英、日、韩、法、德、西班牙、阿拉伯等28种文字对全球发行。先后被评聘为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当代教育名家、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等,2020年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爱阅人物奖,2022年获得大教育奖“一丹教育发展奖”。2000年发起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8300余所学校860万师生参与,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何源,博士,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医学人文学术学科带头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20余项课题,发表SCI、SSCI、CSSCI等学术论文60余篇,撰写多部学术专著和国家规划教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同行评议专家、《医学与哲学》编委。
认识自我篇
章 教师应知的自我认知理论003
节 我是谁?003
第二节 我想成为谁?010
第三节 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015
第二章 教师应知的情绪管理策略024
节 情绪,让我欢喜让我忧
——正确认识情绪024
第二节 与情绪相处之道
——如何进行情绪管理029
第三节 提升情绪的耐受性
——积极心态提升快乐竞争力033
第三章 教师应知的幸福感提升路径038
节 什么是幸福?038
第二节 如何提升幸福感之一:积极情绪045
第三节 如何提升幸福感之二:意义感051
第四章 教师应知的心理韧性培养057
节 教师心理韧性初探057
第二节 城市教师心理韧性特征与提升策略062
第三节 农村教师心理韧性特征与提升策略068
了解学生篇
第五章 教师应知的人格发展理论077
节 教师应该知道的弗洛伊德077
第二节 教师应该知道的埃里克森(一)086
第三节 教师应该知道的埃里克森(二)092
第六章 教师应知的学生情绪和情感099
节 无忧无虑多快乐
——试做情绪小主人(小学低年级)099
第二节 青涩小荷多烦忧
——积极情绪伴我行(小学高年级)101
第三节 风雨过后有彩虹
——多事的季节(初中)104
第四节 雏燕试飞多险阻
——积极情绪体验(高中)109
第七章 教师应知的智力理论及智力观115
节 智力是什么?115
第二节 智力与遗传120
第三节 智力:学校教育的作用124
第四节 智力理论的新进展及创造力128
第八章 教师应知的学生异常心理136
节 异常心理概述136
第二节 考试焦虑症139
第三节 抑郁症144
第四节 网络成瘾149
第五节 精神分裂症153
教育与教学篇
第九章 教师应知的德育心理161
节 认知:道德发展的水平与阶段161
第二节 体验:道德情感认同164
第三节 践行:道德目标落实169
第四节 启示:典型德育问题心理分析173
第十章 教师应知的激励心理179
节 明确激励的目标179
第二节 遵循激励的学习机制185
第三节 选择有效的激励方法190
第十一章 教师应知的学习心理195
节 脑与学习195
第二节 行为与习惯塑造200
第三节 认知与知识学习208
第十二章 教师应知的课堂心理213
节 教师应知的心理学效应213
第二节 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219
第三节 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224
管理与沟通篇
第十三章 教师应知的管理心理学233
节 教师应该知道的领导心理233
第二节 教师应该知道的工作群体理论238
第三节 教师应该知道的工作应激理论244
第十四章 教师应知的沟通艺术250
节 与学生的沟通250
第二节 与家长的沟通256
第三节 与同事的沟通261
第十五章 教师应知的社会心理267
节 洞察我们的世界:社会认知的原理267
第二节 爱上我们的世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273
第三节 拥抱我们的世界:群体心理与行为279
第十六章 教师应知的网络心理283
节 网络交往心理283
第二节 网络欺凌心理287
第三节 网络教育心理291
后 记 299
《教师要懂的心理学》由朱永新、何源主编,是一本专门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编写的心理学基础读物,分为“认知自我篇”“了解学生篇”“教育与教学篇”“管理与沟通篇”,囊括了普通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校园以及生活和家庭里的问题。
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学术顾问,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著作被翻译为英、日、韩、法、德、西班牙、阿拉伯等28种文字对全球发行。先后被评聘为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当代教育名家、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等,2020年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爱阅人物奖,2022年获得大教育奖“一丹教育发展奖”。2000年发起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8300余所学校860万师生参与,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何源,博士,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医学人文学术学科带头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20余项课题,发表SCI、SSCI、CSSCI等学术论文60余篇,撰写多部学术专著和国家规划教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同行评议专家、《医学与哲学》编委。
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案例导入
大西洋来的飓风郭明晓
2008年11月,我到成都参加“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活动。那次活动,在能容纳三千多人的成都空军礼堂里举行,座无虚席。对三年来没外出学习的我来说,这样的阵势和内容让我感到震撼。无论是名师执教的公开课、接地气的讲座,还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诗歌、书籍,我竟然都没有读过!在绝望与沮丧中,我熬到了活动结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明白:我的困惑,源于自身阅读积累的浅薄与教学努力不够。
我相信我可以改变!
2009年3月23日,我在新教育的“教育在线”论坛建立了班级主题帖,次走进了新教育,承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更新了自己的网名“大西洋来的飓风”的注解:希望用飓风一般的威力扫除生命中所有陈旧的东西,扫除教育教学中所有陈旧的观点,让自己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成长,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阅读教育经典,让我的课堂、家校联系及“师带徒”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阅读心理学,让我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孩子。阅读哲学,让我不断地思考人生的意义。我知道了自己的天命就在教室里。阅读科学,让我从人体结构来理解孩子的行为。
共读课程是我在继开展晨诵课程后坚持做了近六年的课程。六年来,我们从讲绘本故事开始,到讲格林童话故事,到班级共读,到挑战海量阅读,再到主题探讨式阅读。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此热爱阅读,用名著点亮了心灯。
要不断地提升专业素养,除了阅读,还要进行反思性的专业写作。我的专业写作从五方面进行:坚持写教育教学案例反思分析;给父母们“贩卖”自己读到的理论;每读完一部经典著作,都努力写一篇总结性论文;在写课程总结中综合运用教育学理论;坚持写文本解读。
共写共同生活。我们共写日记与班级日志,共写诗歌,共写书信,共写生命叙事。共写也成了我们师生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
我在带领学生共读《特别的女生撒哈拉》时,随着共读讨论怎样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角,怎样让自己不断地变化成长。我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这四个字的魅力,我突然明白: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是没有时间期限的。就这样,临近退休的我,真正快乐起来,真我又强大起来。我在继续完成班级晨诵、共读、生命叙事剧课程后,开始专注于指导年轻老师开展新教育课程。
二、原理与分析
从郭老师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师临近退休,职业生涯功成名就,也有点职业倦怠,然而,在遇见新教育后,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在50岁,她醒悟教师的天命在教室,退休不是生涯的终点,而是生命的转折点,因此不断自我改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在行动中享受和强大真我,从优秀走向卓越,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自我意象心理学
自我意象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自我的观念、自我期望或自我意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和结果。他人对一个人的期望,也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结果。经典的研究有“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等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在学期开始时,他们给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在每个班级中随机选择儿童并称其为“智力成熟者”。“我们告诉每个老师这些学生的名字,并解释根据他们的测验分数,这些学生能够在未来一年里取得显著的进步。事实上,这些实验组儿童和控制组儿童之间的差异仅仅是在教师的心里。”8个月后,他们发现在IQ分数上的“成熟者”与其他人相比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这项研究及其他许多研究的基础上,罗森塔尔对此现象给出了四种解释。那些受诱导而对他们的学生产生良好期望的人们可能会:给他们的“特殊”学生创造一种更温暖的社会情绪心境(气氛);给予这些学生更多成绩反馈(反馈);教这些特殊学生更多、更难的东西(输入);给他们的特殊学生更多回答或提问的机会(输出)。
从郭老师的成长案例和心理学原理可以感受到,一个人要成长突破,内在对自我的观念和期许是多么重要!郭老师说:“我相信我可以改变!”自我期望成为“大西洋来的飓风”,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开启了一系列的行动和改变,结果就成了新教育完美教室的缔造者、榜样老师、2017年度人物,而且培养了很多学生和种子老师。
(二)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有能力去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的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班杜拉认为:这样的信念调节人们选择干什么;在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中投入多少努力;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他们能坚持多久;他们的思想模式是自我抑制的或是自我提高的;在应付困难情景时,他们经受多大压力和沮丧以及从逆境恢复的活力。
班杜拉总结众多研究发现,构建自我效能主要有四个来源: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身心状态。
直接经验:郭老师从多年教书育人中获得经验成为优秀教师,以及在新教育的实践中,充分感受到学生、种子教师和自己一起教学相长,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强化了自我效能。
替代经验:结缘新教育后,郭老师参加网师学习,开始阅读经典,看到常丽华等榜样老师,自己大胆实践,这也让郭老师觉得,她们能行,我也能行!
言语说服:郭老师听了很多新教育课程、讲座,参加新教育年会,不断有新的教育理念和行动方案,还有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鼓励……,这也给了郭老师很大的信心和动力。
身心状态:郭老师为了强身健体,坚持冬泳近十年,多次横渡金沙江。遇见新教育,找到生命的意义,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虽然身体辛苦,但心情开心喜悦,焕发出第二青春。
(三)NLP逻辑层次
NLP逻辑层次由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和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提出(见下页图)。
图2 NLP逻辑层次
1.环境(Environment):时、地、人、事、物等。“我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2.行为(Behavior):做什么?“我每天都在忙什么?”
3.能力(Capability):怎么做?“我擅长什么?”
4.信念、价值观、规则(Beliefs,Values,Rules,简称BVR):为什么?信念,就是我相信什么。价值观,就是我追寻什么,即正向价值观;我逃避什么,即离向价值观。规则,就是发生什么,就让我感受到我的正向价值观,或离向价值观。
5.身份(Identity):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精神(Spirituality):我与世界的关系。“我能为这个世界贡献什么?我的人生使命和意义是什么?”
人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时,需要自我改变突破,如何改变呢?NLP逻辑层次给了我们一个参考框架,即同一层次去改变比较困难,需要上到上一个层次、上上一个层次。比如,要改变你的工作或生活环境,就需要调整你的行为;要改变行为,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一个人愿不愿意去学,取决于内在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价值观又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定位,期望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定位又来自一个人想明白自己的人生意义。如果精神改变,定位改变,价值观优先改变,能力改变,行为改变,后也可以改变环境。这是一个系统螺旋上升的过程。如图2中两边的箭头示意。
由郭老师自我改变的案例,也可以看到此原理的轨迹。
三、对策与建议
(一)拓展生命的长宽高,书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