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沙人文地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沙人文地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22 4.6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千华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72846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3466624

上书时间2024-10-3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翻开古老而发黄的手抄本《更路簿》,进入潭门镇渔民的耕海历史,体会渔民们对家园的热爱,发现南海五彩斑斓的鱼虾龟贝,享受海南渔民幸福的伊甸园,然后骄傲的向世人宣告:这片海域,一直是中国人的家园。
  在大海那片纯净的碧波之下,隐藏着它瑰丽而神奇的一面。如梦如幻的海底珊瑚,千奇百怪的海洋动植物,不计其数的海龟,大面积的荧光海景观……所有的这些让中国南海成为了一处大自然的艺术宝库。
  让人匪夷所思的捕鱼方式,意义深远的行船规矩,严格遵守的耕海禁忌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与内陆百姓生活完全迥异的、独特的渔家风俗和习惯。
  而在这片海域耕海的渔民后只有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潭门镇渔民坚持了下来。
  生活在南海的渔民有自己的信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对大海的敬畏。从蛮荒时代开始,南海渔民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神话与传说。先民们更是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他们心中的大海。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进入瑰丽而神秘的海洋文化。
  《地理中国地理系列丛书:三沙人文地理》适合大众阅读。

作者简介
朱千华,散文家。江苏如皋市搬经镇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有:《奔跑的原野》、《水流花开:南方草术札记》、《岭南古典园林品赏录》等。作品荣获:首届孟郊散文奖、首届朱自清文学奖。

目录
卷一  人文南海
第一章  南海秘境
(一)千里长沙:西沙群岛
(二)红毛浅:中沙群岛
(三)万里石塘:南沙群岛
第二章  耕海牧渔:民间闯海
(一)文献与古迹实录
(二)老渔民的讲述
(三)航海秘籍:《更路簿》
第三章  治海实录:官方
第四章  南海丝路探秘

卷二  景观南海
第五章  海底蜃楼
第六章  南海奇珍
(一)海火,夜光虫,赤潮
(二)偕老同穴
(三)翻车鱼鲀
(四)砗磲
(五)海胆
(六)鲍鱼
(七)远古的遗民——鲎
(八)海龟
(九)鲣鸟
(十)南海四大名螺
(十一)海参
(十二)一把“锯子”笑傲江湖——锯鳐
(十三)电鳐
(十四)鲫鱼
(十五)玳瑁
(十六)飞鱼
(十七)海马
(十八)儒艮
(十九)鲉
(二十)文昌鱼
第七章  三沙植物
(一)厚藤
(二)水芫花
(三)草海桐
(四)白避霜花
(五)椰树

卷三  生活南海
第八章  渔家风情
(一)海钓
(二)渔民年俗
(三)父子不同船
(四)自古行船半条命
(五)岛上种菜
(六)捕捞海珍
第九章  重镇潭门
(一)潭门素描
(二)潭门渔民眼中的南海群岛
(三)潭门渔民眼中的黄岩岛
(四)潭门镇的女人们

卷四  文化南海
第十章  踏浪三沙,笑傲南疆
(一)守永暑礁
(二)中国实际控制南沙岛礁实录
(三)背景知识
第十一章  三沙异闻(神话与传说)
(一)南海志异
(二)涨海图
(三)鲛人泪
(四)越王头
(五)叶限:中国的灰姑娘
第十二章  三沙海神秘录
(一)海神娘娘
(二)妈祖1226
(三)水尾圣娘
(四)文教村的“108兄弟庙”

内容摘要
翻开古老而发黄的手抄本《更路簿》,进入潭门镇渔民的耕海历史,体会渔民们对家园的热爱,发现南海五彩斑斓的鱼虾龟贝,享受海南渔民幸福的伊甸园,然后骄傲的向世人宣告:这片海域,一直是中国人的家园。
  在大海那片纯净的碧波之下,隐藏着它瑰丽而神奇的一面。如梦如幻的海底珊瑚,千奇百怪的海洋动植物,不计其数的海龟,大面积的荧光海景观……所有的这些让中国南海成为了一处大自然的艺术宝库。
  让人匪夷所思的捕鱼方式,意义深远的行船规矩,严格遵守的耕海禁忌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与内陆百姓生活完全迥异的、独特的渔家风俗和习惯。
  而在这片海域耕海的渔民最后只有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潭门镇渔民坚持了下来。
  生活在南海的渔民有自己的信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对大海的敬畏。从蛮荒时代开始,南海渔民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神话与传说。先民们更是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他们心中的大海。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进入瑰丽而神秘的海洋文化。
  《地理中国地理系列丛书:三沙人文地理》适合大众阅读。

主编推荐
朱千华,散文家。江苏如皋市搬经镇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有:《奔跑的原野》、《水流花开:南方草术札记》、《岭南古典园林品赏录》等。作品荣获:首届孟郊散文奖、首届朱自清文学奖。

精彩内容
 西沙群岛,古称千里长沙、七洲岛、九乳螺洲,又名宝石岛、帕拉塞尔群岛,海岸线长518千米,在南海诸岛中拥有岛屿最多,岛屿面积最大(永兴岛),且陆地总面积最大。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水量1505毫米。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西沙群岛最易受台风侵袭。
西沙群岛,自古即为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拥有十分丰富之海产,珍贵品种无以计数,每年渔季,海面千帆竞发,吸引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大批渔民前来岛捕捞作业。
西沙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的史书中,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往来于此,这里亦成为中国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西沙群岛一带,明岛罗列,暗礁杂陈。照海南渔民习惯说法,这些岛礁被叫做“东七西八”,共15岛。“东”是指东北面宣德群岛,有7岛,面积较大,诸如:永兴岛、东岛、北岛、中岛、南岛、赵述岛、
石岛等;“西”是指西南面的永乐群岛,有岛屿8座,面积亦大,诸如中建岛、金银岛、甘泉岛、琛航岛、晋卿岛、珊瑚岛等。
西沙群岛共计32座岛屿、8座环礁,1座台礁和1个独立的暗礁。但这不是绝对,随着海洋的不断变化,一些新的礁滩与岛屿,还会陆续生成。
整个西沙群岛海域,约50万平方千米,为我国著名的传统渔场之一。
古代中国渔民,把西沙群岛的岛礁及附近海面,雅称为七洲洋。
【西沙先民】1万多年前,海南岛的南部海岸带,已开始有人类生活,历史学家称之为“三亚人”,他们渔猎为生
,神秘浩瀚的大海,成为他们赖以为生的场所。岭南的百越人创造了舟,《山海经》说,番禺始为舟。番禺是帝后的曾孙,是传说中最早发明船的人。他们习水行舟,乘浮筏、独木舟捕捞于大海沿岸。有时,他们会遇到台风肆虐,或惊涛狂浪,他们抱着“浮筏”漂至远方,比如南海诸岛,或更远的陆地。所以,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者,应为这些早期的三亚先民。
甘泉岛西北部,有片沙堤,内有史前文化遗址,曾出土陶网坠、陶瓮、各类石斧等。网坠系捕渔工具,陶制品,红土烧制;陶瓮,系夹砂粗陶;石斧质地为砂砾岩。因甘泉岛乃至西沙群岛,皆无此类原料,故应为外来物品。而这些物件的原料、制作、以及器物形制,与海南各地出土之新石器晚期至战国时期生
产和生活用器物,甚为一致,同时在甘泉岛、中建岛、金银岛、琛航岛、广金岛、永兴岛、石岛和北岛等地,亦发现多批各个历史时期来自华南大陆和海南的陶瓷残片和古钱币。
由此可知,我国先民早就发现了西沙群岛,并且至少在2000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来到西沙群岛捕渔。
西沙群岛多雨,植被茂盛。先民们首先发现了甘泉岛,并挖出一口淡水井。也有一些岛,在浅层地下,藏有淡水,若在雨季,可掘之饮用。一些岛有灰沙土,可植椰子树,种蔬菜,渔季来此,可短期扎棚居留。
甘泉岛西北部,曾发掘唐宋遗址。
明清以来,我国渔民分别在甘泉岛、珊瑚岛、琛航岛、广金岛、永兴岛、赵述岛、北岛和东岛就地取材,用礁灰岩、沙丘岩和珊瑚礁砾块,砌成小庙10余座,成为我国先民于此耕海的历史印记。
很长时期,海南渔民多在冬季,利用东北季风驾船,南下西沙群岛,捕捞鱼、龙虾、海参、海龟和拾贝,登岛结芦,以遮烈日风雨,挖井汲水,垦荒种植,晒干和收藏渔获。闲时砌庙祈福,看海天一色掐算北归日程。至翌年夏季,他们乘西南季风满载而归。
如此往返,祖辈如此。
海南渔民风里来,浪里去,在长期与风浪搏击的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航海经验,以数代人的生命为代价,他们完成了在南海航行的指南《更路簿》。此《更路簿》多为手稿本,世代相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更路簿》是海南先民们用生命换来的西沙耕海工具书。海南渔民是西沙群岛真正的主人。
P16-19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