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7.18 5.3折 ¥ 108 全新
库存37件
作者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7963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29467398
上书时间2024-10-31
序言
当今时代,我们正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从上海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看,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亦面临着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双重任务,上海承载着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和彰显国家软实力的窗口责任。如果说“两个大局”是新时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空坐标,那么同步协调和统筹推进双重任务则是上海增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两个大局”和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指引下,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实践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需要思想界、学术界、智库界集思广益、凝聚智慧,深入、系统、全面研究城市软实力问题,包括城市软实力理论体系、主要国家和城市软实力发展战略、创新案例、国内外软实力研究的成果等。
毋庸置疑,智库在城市软实力问题的研究和构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思想引领、理论策源、决策服务、话语构建、公共传播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功能。2021年6月发布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智库等智力资源作用,深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022年6月上海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努力打造“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既有国际风范、又有东方神韵,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既崇尚人人奋斗出彩、又体现处处守望相助”的生动图景。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围绕上海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城市软实力这一时代主题,经过近一年的策划、打磨和精心编撰,正式推出智库研究著作《乘势作为——城市软实力提升路径》。作为“经信智声丛书”之一,全书既延续了丛书注重实践、实例、实效的特点,又在主题选取上继承创新、与时俱进,本书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着重站在产业观察者、研究者的视角,围绕产业支撑城市软实力的理论逻辑、目标方向和实践路径等提出一系列观点论述,贡献真知灼见。
总体上,城市软实力是一个多维立体、内涵外延极其丰富的概念。本书名为“城市软实力”,但不局限于“城市软实力”。相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除了能增进对城市软实力的了解外,还能够更多地了解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在城市数字化转型、新型产业体系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实践和新探索,为学习工作提供参考。
是为序。
“经信智声丛书”编辑委员会
在全球化时代,“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是上海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为打造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上海产业的吸引力、创造力和奋斗精神,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本书从推动上海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孪生应用与发展、把握产融结合新趋势、深化上海制造业品牌建设、提升上海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等产业化视角,为提升和丰富上海城市软实力提供对策与建议。
在全球化时代,“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是上海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为打造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上海产业的吸引力、创造力和奋斗精神,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本书从推动上海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孪生应用与发展、把握产融结合新趋势、深化上海制造业品牌建设、提升上海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等产业化视角,为提升和丰富上海城市软实力提供对策与建议。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所属的科学研究类事业单位。中心主要围绕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经济信息化委的中心工作,按照打造产业和信息化领域高端智库的定位,聚焦产业经济和信息化领域的重大问题和重点课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政策性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积极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经济信息化委建言献策,提供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咨询建议和研究支持,并承担产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任务。同时,中心积极响应上海市各区、园区、企业集团,以及国内其他省市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评估评价、项目管理等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充分发挥产业和信息化特色智库的智囊团、参谋部作用。
序言/ 001
编 应用牵引
加快推动上海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003
审慎监管下推动上海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建议../ 008
赋能产业数字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014
推动上海航空发动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020
促进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的对策建议../ 027
推广智能垃圾回收设施,助力上海垃圾分类数字化转型../ 032
加强道路塌陷隐患防治,构筑数字化技术安全防线../ 039
“互联网 医药”背景下上海发展医药电商的对策建议../ 046
餐饮业加快业态数字化转型的探索——“盘点美味”加快第三方中央厨房的系统性改造和重塑的案例../ 052
上海创新信息消费模式建设国家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的建议../ 058
第二编 数字转型
上海加快推进数字孪生应用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065
借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边缘计算应用数字工厂的政策建议../ 070
整合算力资源,加快发展上海计算服务产业的对策建议../ 076
上海探索数据要素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083
上海促进区块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089
以认知智能为前沿牵引,发展上海知识图谱产业的对策建议../ 096
顺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上海公有云IaaS产业的对策建议../ 103
以商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 110
国内兄弟城市发展“5G 工业互联网”的经验做法及对上海的启示../ 115
第三编 要素配置
合肥市借力国有资本创新产业项目招商思路的借鉴和启示../ 123
把握产融结合新趋势,促进上海产融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131
探索上海“创芯”人才机制,加快破解“缺芯”困局../ 137
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需求,出台多层次人才扶持政策../ 144
加快上海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49
充分发挥上海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158
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对上海企业培育影响分析../ 164
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破解上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171
进一步提升上海金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的对策建议../ 176
推动上海临港自贸新片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的对策建议../ 180
第四编 产业创新
突破工业软件软肋是上海制造业弯道超车的必要之举../ 191
以自主创新提升上海半导体装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200
依托G60科创走廊,推动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208
加快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5
关于推进上海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9
把握战略新需求,培育壮大上海稳定同位素产业的对策建议../ 225
进一步深化上海医疗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建议../ 231
加快培育瞪羚企业 促进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237
加快上海时尚食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43
第五编 区域联动
上海与兄弟省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比较../ 255
上海与兄弟省市“十四五”区块链发展的比较分析../ 263
兄弟城市总部经济政策梳理及对上海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的对策建议../ 268
长三角兄弟省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实践探索对上海的启示../ 274
苏州产业新政叠加,打造“苏州制造”新名片的做法和借鉴../ 283
上海与苏州等兄弟省市工业增长情况对比分析../ 293
浙江省建立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践探索../ 300
依托产业合作区,探索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调研报告../ 304
打造省际合作先行示范样本,高水平谋划跨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调研报告../ 310
“小切口”开拓“大格局”,高起点推动跨区域示范区发展的探索——宜长合作示范区调研报告../ 316
第六编 人文价值
深化上海制造品牌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325
推动上海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的对策建议../ 332
ESG对于上海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与建议../ 339
提升城市软实力要求下发挥上海产业支撑作用——专家研讨会观点汇总../ 345
推动上海电竞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48
发展海派咖啡文化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354
第七编 他山之石
跟踪美国产业链竞争新动向,提升上海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363
中美两国人工智能医用软件注册审批的对比以及促进上海人工智能医用软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372
全球新一轮税制改革对于企业税率影响的政策解读——G7关于全球企业税率改革的影响../ 378
日韩两国半导体战略新政对上海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启示../ 383
东京都市圈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对上海的借鉴../ 390
应对美元超发引发的潜在风险,提升上海产业抗风险能力的建议../ 396
工业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对上海产业经济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403
借鉴国外龙头企业专利布局助力上海制药业发展../ 410
在全球化时代,“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是上海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为打造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上海产业的吸引力、创造力和奋斗精神,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本书从推动上海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孪生应用与发展、把握产融结合新趋势、深化上海制造业品牌建设、提升上海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等产业化视角,为提升和丰富上海城市软实力提供对策与建议。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所属的科学研究类事业单位。中心主要围绕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经济信息化委的中心工作,按照打造产业和信息化领域高端智库的定位,聚焦产业经济和信息化领域的重大问题和重点课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政策性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积极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经济信息化委建言献策,提供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咨询建议和研究支持,并承担产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任务。同时,中心积极响应上海市各区、园区、企业集团,以及国内其他省市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评估评价、项目管理等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充分发挥产业和信息化特色智库的智囊团、参谋部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