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39.82 5.4折 ¥ 258 全新
库存15件
作者王安石 著,刘辰翁 评点,董岑仕 点校,李壁 笺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4269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8元
货号29344745
上书时间2024-10-31
前言
董岑仕
宋朝伊始,爲别集作注,擇取的對象,多爲前代詩人詩作,故陶、李、杜、韓、柳等前代名家,注本漸多。隨着宋詩作品日漸豐富,宋代注家也開始關注本朝詩歌。成書於南宋寧宗朝的李壁注王安石詩,博引文獻,辨證鈎析,是重要的宋詩宋注本。
一、王安石生平和詩歌創作簡介
王安石(一〇二一—一〇八六),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爲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仁宗慶曆二年(一〇四二),王安石登進士,歷簽書淮南判官、知鄞縣、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後出知常州,移提點江東刑獄,復入京爲度支判官、知制誥等,嘉祐八年(一〇六三),丁母憂,歸江寧。治平四年(一〇六七),出知江寧府,尋召爲翰林學士。神宗熙寧二年(一〇六九),除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平章事。七年,辭相,八年,復相。九年,再辭,出判江寧府。熙寧十年後,免府任,退居江寧鍾山,曾封舒國公,後改封荆國公。哲宗元祐元年去世。紹聖中謚文。
王安石在從政、治學、爲文、寫詩等各領域中均有建樹。在詩歌創作方面,王安石的作品卓爲宋詩大家。王安石有着治國治民的政治抱負,亦博聞强識,故其詩歌創作中,既有關心民瘼、體察民生疾苦、抒發個人理想的一面,又體現着他濃厚的學養氣與書卷氣。在王安石的早期詩作中,多發議論而「直道其胸中事」〔一〕。如王安石在《答曾子固書》中自詡:「某自百家諸子之書,至於《難經》、《素問》、《本草》、諸小説,無所不讀。」王安石博覽書籍,而他的詩歌創作中亦刻意地熔鍛閲讀所得,既講求精對妙典、重視遣詞造句,又在煉意上刻意翻新出奇。王安石退居半山之後,詩風與壯年之作有較大差别,在詩藝上更爲精益求精,注重構思造境,晚年的絶句之作尤其受人推重。
二、李壁生平和學術經歷
李壁(一一五九—一二二二),字季章,號雁湖,又號石林,卒謚文懿。李壁爲眉州丹棱(今屬四川)人,爲南宋著名史學家李燾之子,《宋史》卷三九八有傳,李壁的生平經歷,另見真德秀《西山文集》卷四一《故資政殿學士李公神道碑》、《南宋館閣續録》卷七至九。李壁的著作今多已佚,其學術經歷,只能依憑時人與李壁的唱和詩詞、書札往來,以及他注王安石詩中體現的心迹自陳等,得其仿佛。王德毅撰有《李燾父子年譜》,較爲詳細地勾勒了李燾、李壁、李埴三人生平經歷。
李壁與李埴的業師原爲劉清之(静春)。李壁弱冠時,李燾出知常德,時張栻以秘閣修撰除荆湖北路安撫使兼知江陵,劉清之便向張栻(南軒)推薦李壁與李埴。關於這段師友之誼,真德秀、魏了翁曾應李埴之邀,爲劉清之的書帖撰寫題跋〔二〕。魏了翁云:「是歲石林李公(李壁)年二十,悦齋李公(李埴)年十有八,而静春以二公屬宣公(張栻)已,曰:異日與川中作師表,非小補也。」可見當時二李兄弟已初露頭角。兩年之後,張栻去世。雖然李壁、李埴從張栻問學的時日不長,但張栻倡導居敬養氣、克己明理之説,已對李壁、李埴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壁少年穎悟,《宋史》記載:「壁少英悟,日誦萬餘言,屬辭精博,周必大見其文,異之曰:『此謫仙才也。』孝宗嘗問燾:『卿諸子孰可用?』燾以壁對。以父任入官,後登進士第。」孝宗與李燾的這段問答,當在李燾去世(一一八四)前不久。李燾諸子中,長子李垕、次子李塾先後應制科,但均英年早逝,李壁於時年少,以父任入官。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〇),李壁登進士第。紹熙二年(一一九一)二月,除秘書省正字,十月,丁母憂。紹熙五年(一一九四)七月,服除,再爲秘書省正字,九月,爲秘書省校書郎。寧宗即位後,徙著作佐郎兼權禮部郎官。
李壁在館閣時,覽卷閲書、吟詩修史,也因此結識朱熹。當朱熹因慶元黨禁而不得不離開臨安之時,李壁上書,稱「熹海内鴻碩,學術醇正」,在朝之時「温恭守道,愛君憂國,造次弗忘,間有論奏,詞氣忠懇,不失臣子之禮」〔三〕,質疑緣何倉促間離任,并曾與館閣之士一起在臨安城外贈别。李壁也曾向朱熹求其父文簡公李燾的神道碑,朱熹迫於「書名僞籍」未曾允諾;終,李燾的神道碑轉由周必大撰寫。後來,李壁編修《中興諸臣奏議》,亦向朱熹詢及朱熹之父朱松紹興年間的文字〔四〕,彼此往還頗多。這段短暫的館閣經歷,是李壁生命中的重要記憶。在注王安石詩時,館中的讀書、館閣的生活,都有所反映。
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四月,李壁出知閬州,歷知漢州,提點夔路刑獄。嘉泰三年(一二〇三),李壁回到臨安,除秘書少監,權中書舍人,累遷權禮部侍郎。開禧元年(一二〇五),李壁出使金國,賀金主生辰,還朝後,言兵未可輕動。從《永樂大典》中引及的《雁湖集》殘篇佚句可知,李壁當時撰寫的詩文中,既有如《在唐安郡圃作》的「争似聖朝公道在,廟堂端要讀書人」〔五〕的士大夫自命,也有不少記述了出使金國時的見聞。使金的經歷,在後來爲王安石作注時,亦多有體現。大約此時,李壁編撰了《中興十三處戰功》,據陳振孫著録:「開禧乙丑,北事將作,其書成。」〔六〕其後,開禧二年,李壁爲韓侂胄起草出師詔書,進權禮部尚書,拜參知政事。
李壁位至執政,與韓侂胄頗有關聯,開禧三年(一二〇七)韓侂胄被誅後,李壁也聲譽受損,十一月十六日爲御史葉時論參,謫居撫州。臨川原爲王安石故鄉,王氏的石刻詩文,在南宋之時依然留存不少。李壁在撫州的謫居總計約兩年,嘉定二年(一二〇九)得令自便,其後返回故鄉眉州。謫居撫州、退居眉州期間,李壁一直潜心收集資料,勉力爲王安石詩作注,至嘉定七年,李壁注初次版行,由魏了翁作序。
李壁謫居撫州獲「自便」之後,雖有嘉定四年奉洞霄祠里居、嘉定八年罷祠、嘉定十一年再復祠等,但一直未有知官經歷,直到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張福、莫簡叛亂事,李壁除端明殿學士知遂寧府,平定叛亂。其後不久,引病請辭,嘉定十三年二月離任。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六月,李壁去世,所著有《雁湖集》《涓塵録》《中興戰功録》《中興奏議》《内外制》《援毫録》《臨汝閑書》等,多已佚,詩文《全宋詩》、《全宋文》中有輯佚。
李燾諸子中,李垕、李塾早逝,而李壁、李埴成就不凡,故《宋史·李壁傳》言:「壁父子與弟埴,皆以文學知名,蜀人比之三蘇。」〔七〕縱觀李壁一生,其家傳的史學淵源,堪稱其學術經歷的底色。李壁服除後復爲秘書省正字時,樓鑰的制詞中即云:「豈惟以是正簡册,望汝史事甚重,爾有家傳,朕將于汝乎求之。」〔八〕對於「史學」的器重,「家傳」的期待,可見一斑。真德秀所作神道碑中,記載李壁「平生嗜學如飢渴,群經百氏,搜討弗遺,於本朝故實,有所綜練」〔九〕,尤其突顯了李壁對於史學的關心,而王安石詩注中,亦顯現出了李壁根柢史學的一面。
三、李壁對王安石詩的版本選擇與編定校勘
在李壁箋注王安石詩歌之前,王安石的作品即以别集、選集、總集等多種方式編集流傳,并有不少驛館寺壁、山川名勝的題詩、手稿等存世。
現在可考的王安石别集的編纂,當包括北宋時期所編的舊本(已失傳)〔一〇〕,政和末至宣和年間薛昂、王棣等受詔編定本(南宋幾乎不傳,而薛昂家有遺稿)〔一一〕,龍舒本所循的舊本〔一二〕、詹大和本序言中所提到的閩、浙舊本(當爲兩宋之際的刊本)〔一三〕,南宋初紹興十年(一一四〇)黄次山作叙、詹大和作年譜並編校的臨川本(不存,黄次山所作臨川本序言,見嘉靖何遷本等書前之《紹興重刊臨川文集叙》,又見四庫館輯本《三餘集》卷四《王介甫文集序》;詹大和所編《年譜》,今存)〔一四〕、南宋紹興年間百卷本龍舒本《王文公文集》(存宋本)以及王珏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於杭州所刻的百卷本浙本《臨川先生文集》(存宋元明遞修本)。今存的龍舒本、浙本二者之間,編次差别較大。另外,南宋初年流傳的王安石别集,還有分前集、後集之本,在汪藻所作《跋半山詩》中,提及他曾從南宋刊刻的《臨川前後集》中摘出荆公老筆之作編爲《臨川詩選》,而該本中的表啓部分,似無荆公晚作〔一五〕;鄭樵《通志·藝文略》亦著録有「《臨川集》一百卷,《臨川後集》八十卷」,今傳的龍舒本、浙本,均不分前集、後集,汪藻所依據的有前後集是否與鄭樵著録本同,已難以詳考〔一六〕。衢本、袁本《郡齋讀書志》中著録了一百三十卷本王介甫《臨川集》〔一七〕,而紹興後期眉山杜仲容曾刊行「大成集」刊本〔一八〕,杜仲容刊本已佚,因晁公武書志撰於蜀中,所著録之本,或爲杜仲容刊本〔一九〕。
在詩文集的選集方面,王安石伴送契丹使者北歸的《奉使詩録》,早有結集〔二〇〕;而北宋時,專録王安石晚年退居半山時詩、文作品的《半山别集》,經過多次刊刻〔二一〕;南宋時,還有汪藻編録王安石老筆詩作的《臨川詩選》一卷流傳〔二二〕。
王安石的詩歌也以手帖、刻石及刻石的拓本等形式流傳。吴曾《能改齋漫録》卷一一有「荆公親札詩」條,云:「荆公嘗任鄞縣令。昔見一士人,收公親札詩文一卷,内有兩篇,今世所刊文集無之。」〔二三〕陸游《渭南文集》卷二七《跋荆公詩》亦載:「右荆公手書詩一卷。前六首贈黄慶基,後七首贈鄧鑄。石刻皆在臨川。淳熙七年七月十七日,陸某謹題。」〔二四〕從陸游的跋文來看,所得的或即爲在臨川刻石的拓本。
李壁箋注王安石詩之初次付梓,約爲魏了翁序中所言之嘉定七年(一二一四)。上述諸書,都有可能在李壁的取材範圍之内。文獻不足徵,舊本多已亡佚,今僅存龍舒本與王珏刻浙本的宋元明遞修本。從詩篇順序、分卷情况來看,李壁注釋荆公詩所選用的底本,或是基於王珏浙本系統。王珏刻《臨川先生文集》百卷本的卷一至卷三五爲詩歌,李壁注基本依序拆分到其五十卷注本之中,共佔四十八卷,另外添加了兩卷詩,分别在卷二一、卷三七,此外,還於卷四八末等增補詩作。
李壁注本的主體底本爲浙本,同時,李壁也曾取龍舒本作校勘。一方面,李壁注本加入了龍舒本有而浙本系統所無詩作。另一方面,具體詩篇的注釋、異文的録存上,李壁也采納了龍舒本的異文。如龍舒本卷四九《新花》、卷五十一《絶筆》爲重出詩,有少量異文,李壁注本卷二録《新花》一首,與龍舒本卷四九同,詩末有注:「别本有『絶筆』二字注詩後」;龍舒本卷六六有《見遠亭一絶上王郎中》,同卷又有十韻的《見遠亭》詩,前四句與《見遠亭一絶上王郎中》全同。李壁注本卷二五有《見遠亭上王郎中》,宋撫州本存,標題中「上王郎中」前空二字,當爲剜去,朝鮮甲寅字本版式沿襲宋本而於「上王郎中」前空一字,二本題下均注:「此詩元有十韻,舊本都作絶句刊,今得全篇足之。」書前目録,宋撫州本、朝鮮甲寅字本均作「見遠亭一絶上王郎中」,仍保留了原來「一絶」未被剜去的痕迹。從史源來看,上二例即李壁注本中參酌龍舒本進行校訂的表現。李壁注本在參考龍舒本時,有時沿襲了龍舒本的重出之誤。如龍舒本中,卷四八古詩《對棋與道原至草堂寺》與卷七七律詩《對棋呈道原》重出,李壁注本亦在古詩卷四和律詩卷四八中重出,而浙本僅在卷三古詩收録《對棋與道原至草堂寺》。此詩作「北風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與君棋。明朝投局日未晚,從此亦復不吟詩」,當爲古體,李壁編排時或從龍舒本中補入絶句下,而不察龍舒本重出之誤。另外,李壁注本的宋撫州本、朝鮮甲寅字本中,重出《長干釋普濟坐化》(卷四一)與《哭慈照大師》(卷五十),此詩的重出,或由浙本、龍舒本的異題造成。這些或標明重出又題、剜補修正、承襲其誤的例子,顯示出李壁注本曾經參考過龍舒本進行編定,并據龍舒本調整的痕迹。
除了參考當時流傳的别集以外,李壁還吸收了其他方面的材料。李壁謫居臨川,有機會收集王安石詩作石本、舊本、真書。如卷二二《送鄧監簿南歸》,題下注:「鄧,名鑄,公之故人,自臨川至金陵省公,留逾月。公作此詩以送之。又録雜詩一卷與鄧。時元豐六年秋也。」首句「不見驪塘路,茫然四十春」下,有李壁注語,言:「鄧,臨川人,驪塘在撫州。鄧家有刻石,『茫』作『芒』字。」結合陸游提及的「右荆公手書詩一卷,……後七首贈鄧鑄,石刻皆在臨川」來看,王安石曾手書一卷詩與鄧鑄,鄧鑄或其後人請人鎸石於其家,而刻石可以轉拓,陸游讀到這卷手書之詩而作跋,而李壁則取證於刻石,用以校勘詩文。
在詩集的編纂體例選擇上,向來有求精和求全的不同取向。詩人在結集編定自己作品時,往往去蕪存菁,剔除一些自認爲不足傳世的作品,而後世的整理編訂者,則往往追求網羅無遺。《西清詩話》記載了王安石自己的看法,云:「王文公云:李漢豈知韓退之?緝其文,不擇美惡,有不可以示子孫者,况垂世乎?以此語門弟子,意有在焉。」〔二五〕然而,李壁在編輯作注時,以寧存毋遺的態度收録,故所收詩作較通行的浙本系統爲多,並加入了不少「疑僞」或者「重出」的案語,而不徑行删削。
四、《李壁注》的刊行與版本
據魏了翁序介紹,李壁作王安石詩注,往往隨筆記録於王安石詩句下,再命人謄清。後世刊行時,由於不同刻本中的增删、校改和互相影響,李壁注王安石詩的内容層次較爲錯綜;有的李壁注本存在印次差異,或迭經修版、補版,不同的版本乃至印本之間,源流關係複雜。
...
《王安石诗笺注》五十卷,宋王安石撰,李壁笺注,刘辰翁评点,董岑仕点校,附录历代相关序跋著录及《王安石诗李壁注版本源流考》,末附篇名索引。
李壁注王安石诗,与施元之、顾禧、施宿注苏轼诗,任渊、史容、史季温注黄庭坚诗,并为“宋人注宋诗”三大经典诗注之一。
李壁注本,大体可分为宋本、元删节加评本和宋元拼合本三种系统。宋本今存宋抚州修补版印本残卷。元删节加评本系统包括元王常本、元毋逢辰本、朝鲜甲辰字活字本、清清绮斋本、日本天保和刻本等,对李壁注加以删削,并添入刘辰翁评点(清绮斋本、天保和刻本复删去刘评)。宋元拼合本为朝鲜甲寅字活字本,将宋刻本李壁注全文与祖出元代毋逢辰本中的刘辰翁评语合为一本。朝鲜甲寅字本存全帙,惜排版粗率,有不少错讹、乙文与空字。
本次整理,以日本蓬左文库藏朝鲜甲寅字活字本为底本(蓬左文库藏本阙叶,以韩国高丽大学藏朝鲜甲寅字本补足),以抚州本、王常本、毋逢辰本、清绮斋本为参校本。王安石诗作,另取龙舒本及浙本系统的王珏刻递修本、应云鸑本、何迁本比勘,并转录反映王珏刻本较早印本面貌的黄廷鉴校语。此外,整理时,王安石诗取吴说编《古今绝句》、吕祖谦编《宋文鉴》参校。魏了翁《经外杂抄》、《永乐大典》引及李壁注之处,亦纳入校勘。
《王安石诗笺注》五十卷,宋王安石撰,李壁笺注,刘辰翁评点,董岑仕点校,附录历代相关序跋著录及《王安石诗李壁注版本源流考》,末附篇名索引。
李壁注王安石诗,与施元之、顾禧、施宿注苏轼诗,任渊、史容、史季温注黄庭坚诗,并为“宋人注宋诗”三大经典诗注之一。
李壁注本,大体可分为宋本、元删节加评本和宋元拼合本三种系统。宋本今存宋抚州修补版印本残卷。元删节加评本系统包括元王常本、元毋逢辰本、朝鲜甲辰字活字本、清清绮斋本、日本天保和刻本等,对李壁注加以删削,并添入刘辰翁评点(清绮斋本、天保和刻本复删去刘评)。宋元拼合本为朝鲜甲寅字活字本,将宋刻本李壁注全文与祖出元代毋逢辰本中的刘辰翁评语合为一本。朝鲜甲寅字本存全帙,惜排版粗率,有不少错讹、乙文与空字。
本次整理,以日本蓬左文库藏朝鲜甲寅字活字本为底本(蓬左文库藏本阙叶,以韩国高丽大学藏朝鲜甲寅字本补足),以抚州本、王常本、毋逢辰本、清绮斋本为参校本。王安石诗作,另取龙舒本及浙本系统的王珏刻递修本、应云鸑本、何迁本比勘,并转录反映王珏刻本较早印本面貌的黄廷鉴校语。此外,整理时,王安石诗取吴说编《古今绝句》、吕祖谦编《宋文鉴》参校。魏了翁《经外杂抄》、《永乐大典》引及李壁注之处,亦纳入校勘。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有《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诗集有南宋李壁注本五十卷。
李壁,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眉山丹棱(今属四川眉山)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有《王荆公诗注》五十卷,引征广博,注释详备,是宋人注宋诗的范本。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
董岑仕,文学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
《王安石诗笺注》五十卷,宋王安石撰,李壁笺注,刘辰翁评点,董岑仕点校,附录历代相关序跋著录及《王安石诗李壁注版本源流考》,末附篇名索引。
李壁注王安石诗,与施元之、顾禧、施宿注苏轼诗,任渊、史容、史季温注黄庭坚诗,并为“宋人注宋诗”三大经典诗注之一。
李壁注本,大体可分为宋本、元删节加评本和宋元拼合本三种系统。宋本今存宋抚州修补版印本残卷。元删节加评本系统包括元王常本、元毋逢辰本、朝鲜甲辰字活字本、清清绮斋本、日本天保和刻本等,对李壁注加以删削,并添入刘辰翁评点(清绮斋本、天保和刻本复删去刘评)。宋元拼合本为朝鲜甲寅字活字本,将宋刻本李壁注全文与祖出元代毋逢辰本中的刘辰翁评语合为一本。朝鲜甲寅字本存全帙,惜排版粗率,有不少错讹、乙文与空字。
本次整理,以日本蓬左文库藏朝鲜甲寅字活字本为底本(蓬左文库藏本阙叶,以韩国高丽大学藏朝鲜甲寅字本补足),以抚州本、王常本、毋逢辰本、清绮斋本为参校本。王安石诗作,另取龙舒本及浙本系统的王珏刻递修本、应云鸑本、何迁本比勘,并转录反映王珏刻本较早印本面貌的黄廷鉴校语。此外,整理时,王安石诗取吴说编《古今绝句》、吕祖谦编《宋文鉴》参校。魏了翁《经外杂抄》、《永乐大典》引及李壁注之处,亦纳入校勘。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有《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诗集有南宋李壁注本五十卷。
李壁,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眉山丹棱(今属四川眉山)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有《王荆公诗注》五十卷,引征广博,注释详备,是宋人注宋诗的范本。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
董岑仕,文学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