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2.93 7.8折 ¥ 42 全新
库存29件
作者张红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02485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29215202
上书时间2024-10-31
0—3岁早期教育关注儿童的早期发展。儿童早期发展(ECD)指的是儿童体格、认知、情感、社会适应及语言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科学研究的大量成果指出,生命初几年,尤其是0—3岁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初阶段,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更是心理发展的年龄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重要的“机会窗口期”。在这一时期,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营养、早期启蒙教育和安全关爱的环境,可以促进大脑的充分发育,以帮助儿童发挥他们的潜能。
引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网站,参见https://www.unicef.cn/早期教育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价值,成为近年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设专业。但由于是新专业,教材匮乏,不少学校甚至是把临时讲义用作教材。本书的编写是此背景下作者团队对我国早期教育的指导教材极为缺乏的现状和国家培养早期教育人才需求的响应。
虽然作者团队在早期教育一线有20多年的实践经验,但是本书的写作还是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挑战。首先,“0—3岁婴幼儿教育”这一名称就存在争论,甚至起先团队内部意见也不一致。因为,对0—3岁婴幼儿来说(本书将0—3岁儿童统称为婴幼儿,主要用该表述,与其他术语是同义的),更多的是抚养与教育,因此不少学者建议用“抚育”或者“养育”。其实,“教育”一词,宽泛意义上说也可以包含抚养的部分内容。终团队大多数老师达成共识,选用“0—3岁婴幼儿教育”这一术语。既因为我们是专业的婴幼儿教育从业者,也因为“教育”含有更多的是“有目的活动”,而这正是本书呈现给读者为宝贵的内容: 我们团队20多年来的活动设计实践。(当然,从实际工作出发,我们在本书中的0—12个月婴儿阶段,仍使用“教养”一词。)
我们发现,不同的视角下对婴幼儿教育的目标的理解各不相同(见表1),实践者更多关注显性的技能指标,尤其是生活潜能和个性品质;专业研究者更在意概念界定的严谨性与各个目标的均衡性;而当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快速发展又对创新创意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此外,在实践视角中生活潜能指向过于宽泛(见表1),而发展婴幼儿社会潜能和发展婴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则又有某种重叠。“五大领域”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后被广
表1 不同视角的婴幼儿教育的目标差异
实践视角五大领域视角“积极的学习者”发展视角参见新加坡所编的“婴幼儿培育框架(EYDF)”,《培育幼儿: 新加坡学前课程框架》(2012),https://beta.moe.gov.sg/preschool/curriculum/
发展运动潜能和身体健康
发展语言认知潜能
发展生活潜能
发展艺术潜能
发展幼儿社会潜能
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健康
语言
科学
艺术
社会运动技能发展
语言和文化理解与表达素养(literacy)
算术(基本的形状、时空、匹配、分类等)
美学与创造性表达(艺术如律动、音乐、舞蹈和创意思维)
社会和情感发展
发现世界(探索婴幼儿周围的世界)
泛接受,但是否就可以套用照搬作为0—3岁婴幼儿教育的框架,也还存有疑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新加坡的“积极的学习者”框架,与五大领域有较高的重合度,且在指向上更为简约、具体和突出创新创意培养,值得我们学习参考。美国《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简称BSID) (第3版)
参见培生出版集团出版的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III,也可访问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medicineanddentistry/bayleyscalesofinfantdevelopment对于婴幼儿的评估也分为五大领域: 认知、语言、身体动作、社会性情绪、适应行为(其中前三者由专业人员对婴幼儿进行评估,后二者则由家长填写针对婴幼儿发展状况的问卷进行反馈),更为凸显认知的地位。此外,我国香港地区编制儿童发展手册时则着重家长育儿的向导;英国的婴幼儿发展指南中的“创造力萌芽”也很有启发性;新西兰儿童发展指南对环境互动重点着墨。
图1 “积极的学习者”理念
基于此,我们团队结合参与《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实践探索和汲取上海早期教育界多年的研究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借鉴全球各地的智慧,并适当有所创新发展。在早期实践中我们采用的是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这个架构,近几年在实践中我们又更新为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以及表达与表现。经过不断探索,终,本书中“0—3岁婴幼儿教育框架”界定为动作与习惯、语言与沟通、情感与社会、认知与探索,即:
关于月龄段的划分更是讨论非常激烈的一个问题,主要还不是“分得粗一点”“分得细一点”等在操作上的针对性问题,而是如果按照领域分的话,每个月龄段之间的内容可能非常不均衡。比如,情感与社会,在和第二个月龄段,内容是非常非常少的,而在后面的月龄段又非常非常多。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我们咨询学前界的专家,不少人也建议不要分得那么细。我们也对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作了一些梳理,结合我们在实践《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时的一些思考,后按照“前面细一点,后面粗一点”的思路处理,并与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和改革的精神保持一致(详细可参阅章)。我们将月龄段分为8个段: 0—3个月、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25—30个月、31—36个月。根据实践操作的情况,我们也赞同可将25—36月合为一个段,即总共只分7个段,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做灵活选择。
由整合教育、保健及儿童保护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负责研制并撰写的《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前仍在推进中,我们的团队成员也参与了其中的沟通和互动。我们也将紧跟动态,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的研究与教育活动案例。
传统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在科学育儿、卫生与健康、保育、感统觉训练和新家长训练等方面是强项,但我们也重点关注了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研究的进展,我们期望: (1)透过跨领域的整合,建构婴幼儿发展的目标框架、脉络及图像。(2)从生物、心理及社会的角度,探究婴幼儿各项发展的历程与变化。(3)借鉴脑科学及婴幼儿认知科学研究的研究成果,用科学证据改进教育活动设计。总之,希望在多年的研究实践基础上,提供更有助婴幼儿适应性发展的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因此,我们乐于向大家本书的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是: 章着重阐述了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整体框架;第二章从心理、生理基础等多方面对0—3岁婴幼儿的发展进行了回溯;第三章至第十章则通过对0—36个月婴幼儿的发展特点等入手,设计婴幼儿教育的典型活动,并提供常见的问题小贴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一章是教育活动的评价。
全书由张红负责整体框架、具体内容呈现和审阅统稿,俞丛晓负责组织教学团队进行实践研磨和教学案例梳理,王静萍组织编写团队进行素材整理和统整,李若茵、吴晓君、邢玉平、聂文龙、郭灿、程梦馨、钱倩、徐嘉、奚尤旎、许一晨、李玥婷负责各个章节的撰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李恒平老师对本书进行了专业框架建构的指导,数次提供重要资料,助力教师寻求更新的视角。同时,前后两次组织编写团队研讨,三次对本书进行细致审校。令人感动的,在新冠疫情期间坚持不懈完善章和第二章的修改,在此我再次对李恒平老师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我们的学识也有限,若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张红
2021年3月
本教材从0-3岁婴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根据不同月龄段婴幼儿的发展特征,结合机构及家庭早期教养的实践活动,论述针对0-3岁婴幼儿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在活动中指导婴幼儿,促进其发展的方法。本书内容紧扣婴幼儿发展相关特点,同时兼具理论与实践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家长及早期教育机构保教人员更好地进行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本书根据新的研究架构4个方面:动作与习惯、情感与社会、认知与探索、语言与沟通,即:
动作与习惯指粗大动作(或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或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和训练,同时促进基本的运动机能的发展,以及婴幼儿的“默认”(default)动作行为和对环境中发生的事的程序化响应(programmed response)——从行为产生的积极结果里学习。
语言与沟通指婴幼儿通过语言(母语)和非语言行为,如表情、语气、手势、肢体动作等方面的理解与交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大致可以表现为无意识的交流阶段、有意识交流阶段、单词阶段、词组阶段、早期造句阶段。
情感与社会指婴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偏好性的目标选择,形成的社会行为和形成的个性品质。婴幼儿他人面对面的互动时会表现出情绪和情感,例如,目光对视,对大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做出反应;看到大人笑,宝宝也会笑,看到大人皱眉头,宝宝也会面部严肃起来。婴幼儿虽然还不会说话或者听懂语言,但已经意识到互动中需要轮流、分享等。宝宝们在互动游戏中也表现出更理解双方的意图,知道彼此正在参与同一件事情,如果对方有困难,甚至还会帮助对方。
认知指婴幼儿获得知识、应用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注意、知觉、表象、记忆、创造性、问题解决、思维、想像和语言信息加工等。探索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率,既包含算术逻辑的认知探究(基本的形状、时空、匹配、分类等)也包括去发现世界(探索婴幼儿周围的世界),以及探寻美与创造性表达(艺术如律动、音乐、舞蹈和创意思维)。
张红,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美国哈佛大学“wide wode”研究生院优秀学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青年教育教学评优一等奖。
章 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节 婴幼儿教育活动的涵义
一、 重要概念与界定
二、 婴幼儿教育活动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
一、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二、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
三、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
四、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评价
第三节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意义
一、 对个体的意义
二、 对社会的意义
第二章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基础
节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 婴幼儿生理发展
二、 婴幼儿动作发展
三、 婴幼儿认知发展
四、 婴幼儿语言发展
五、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
六、 婴幼儿情绪发展
第二节 儿童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婴幼儿发展
一、 精神分析理论
二、 行为—社会学习理论
三、 机能主义心理学
四、 认知学习理论
五、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节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社会基础
一、 政策支持
二、 卫生健康支持
三、 家庭社区支持
第三章 0—3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
节 0—3个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
一、 0—3个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 0—3个月婴儿教养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早教机构中0—3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 动作与习惯
二、 语言与沟通
三、 情感与社会
四、 认知与探索
第三节 家庭中0—3个月婴儿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四节 0—3个月婴儿教育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 宝宝依赖抱睡,放床就醒
二、 宝宝总是“莫名大哭”
三、 宝宝爱吃“迷糊奶”
第四章 4—6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
节 4—6个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
一、 4—6个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 4—6个月婴儿教养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早教机构中4—6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 动作与习惯
二、 语言与沟通
三、 情感与社会
四、 认知与探索
第三节 家庭中4—6个月婴儿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四节 4—6个月婴儿教育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 宝宝什么都要咬
二、 宝宝想吃辅食
三、 不会翻身的宝宝
第五章 7—9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
节 7—9个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
一、 7—9个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 7—9个月婴儿教养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早教机构中7—9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 动作与习惯
二、 语言与沟通
三、 情感与社会
四、 认知与探索
第三节 家庭中7—9个月婴儿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四节 7—9个月婴儿教育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 不喜欢吃辅食
二、 不愿意爬行
三、 “怕生”
第六章 10—12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
节 10—12个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
一、 10—12个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 10—12个月婴儿教养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早教机构中10—12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 动作与习惯
二、 语言与沟通
三、 情感与社会
四、 认知与探索
第三节 家庭中10—12个月婴儿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四节 10—12个月婴儿教育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 吃饭弄得一塌糊涂
二、 学步车之争
三、 喜欢吃手指
第七章 13—18个月婴幼儿的教育活动
节 13—18个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
一、 13—18个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 13—18个月婴幼儿教育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早教机构中13—18个月婴幼儿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 动作与习惯
二、 语言与沟通
三、 情感与社会
四、 认知与探索
第三节 家庭中13—18个月婴幼儿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四节 13—18个月婴幼儿教育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 喜欢反复拧瓶盖的宝宝
二、 宝宝恋上“小毛毯”
三、 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第八章 19—24个月婴幼儿的教育活动
节 19—24个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
一、 19—24个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 19—24个月婴幼儿教育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早教机构中19—24个月婴幼儿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 动作与习惯
二、 语言与沟通
三、 情感与社会
四、 认知与探索
第三节 家庭中19—24个月婴幼儿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四节 19—24个月婴幼儿教育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 家有倔强宝宝
二、 总爱说“不”的宝宝
三、 家有小小“破坏王”
第九章 25—30个月幼儿的教育活动
节 25—30个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
一、 25—30个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 25—30个月幼儿教育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早教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