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9.63 4.4折 ¥ 45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张映勤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08001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6514148
上书时间2024-10-31
少年总是心怀梦想的,我在学生时代就喜欢文学,后来读了中文系,我当时的梦想是,这辈子至少要发表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篇诗歌,或出一本书,把自己的名字印成铅字(四十年前还是铅印时代)。
大概是上了大二,我的老师王国绶先生是研究鲁迅的,其时,他担任我们的辅导员,一直鼓励同学们读书、练笔,尝试着给校报投稿。在他的督促下,我写了一篇一千多字的短文,印象中是解读鲁迅《答托洛茨基派的信》,虽然写得很幼稚、肤浅,而且是发表在内部报纸上,但毕竟算得上我的所谓处女作。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当我走进教学楼,见迎面的黑板上写着:ZYQ到系办公室领取稿费。短短的十几个字让我激动不已,那上面不仅有我的名字,而且写明了是领稿费。这在我们那届同学中可是独一无二的!课间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系办公室拿到了平生笔稿费:四块八毛钱。过后,我为自己的操之过急后悔不迭,如果晚取两三天,那条取稿费的短语在教学楼迎面的黑板上多留一段时间,不是让更多的同学看见吗?心急吃不了热火饭,大意失荆州呀!多好的一次免费宣传自己的机会就这样轻易丧失了。
我的篇印成铅字的文章就是与鲁迅有关。
毕业后参加工作,来到当时心中的“文学圣殿”——作家协会,尝试着从事创作研究。我记得篇完成得比较满意的文章是《论新时期文学对国民性的探索》,这其中还是与鲁迅的早年思想有关。其后,因国绶老师的原因,与中国鲁迅研究界的前辈多有了解、来往,读过许多他们的文章、著作。让我逐渐加深了对鲁迅的认识与理解。
我自己清楚,从业三十多年,也发表了一些作品,之所以至今一事无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写的东西太杂,兴之所致,涉略较广。我的一位老师指点我:“将军赶路,不打小兔。你什么都写,很难在某一个领域出彩。”老师是恨铁不成钢,学生至今不成器,辜负了他的厚望。但是性格即命运,自己散漫成性,不求上进,从来对自己缺乏设计,把名利看得比较淡。文学对于我,就是爱好,就是兴趣,喜欢就写,不喜欢绝不应景,从来不想那么多。
写关于鲁迅的文章也纯粹是出于兴趣,有话想说。几年前我去了两次绍兴,突然心里就冒出一个想法,晚年鲁迅为什么不回故乡?带着这个疑问我回来写了一篇文章,在报纸杂志刊登,没想到上百家媒体竞相转载。这之后便陆陆续续写成了书中的这些文章。
实事求是地讲,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一个时期,鲁迅离自己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在某种程度上他成了精神教主和被人利用的工具,鲁迅被神化了,神是完美无缺的、不容怀疑的,以至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产生了逆反和远离,你说得越完美我越不相信,我不敢怀疑,但我可以远离。
其实,鲁迅是希望速朽的,希望人们尽快忘掉他,但是鲁迅的价值、魅力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过时,他批判过的东西、揭露过的东西今天不是少了,有些方面反而更多了、更严重了。我以为,只要社会丑恶还存在、只要社会还存在着不平等不公正,鲁迅的声音就会存在,鲁迅的价值就会体现!
我认为,我们研究鲁迅的前提,首先要还原鲁迅,要讲真话,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鲁迅才是我们需要的。
时代的进步应该让人们有更多的话语权,今天,你可以喜欢鲁迅、爱护鲁迅、捍卫鲁迅,也可以无视鲁迅、质疑鲁迅、批评鲁迅,这无疑就是一种进步。我认为,把鲁迅还原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以平视的角度观察,而不是仰视,把他当作神坛上的人物;更不是俯视,拿着放大镜寻找他身上的毛病,而是以平常人的心态分析,这样才能走近鲁迅,理解鲁迅。
书中的文章力求有一些自己的新论,如果人云亦云,就大可不必再说。自然,有些观点可能会引来一些争议,但就我水平,只能如此了。
刘大枫教授近年旅居国外,他看过书稿,写来热情洋溢的信,对我多加鼓励。他说本书:
一、写常人,而非写圣人;着眼于生活细事,家长里短。
二、材料丰富翔实,烂熟于心,而非避实就虚,空泛敷衍。人物、事件的介绍和叙述合情入理,与读者的思路吻合。
三、叙述中夹有议论,从常识出发,从常人的思维出发,有理有据地提出与学界不同的看法,甚至质疑当事人言论的正误虚实,而非仅从书本出发,从既有结论出发,奉尊者所言为圭臬。
四、难得的人文情怀、情感倾向,使人感到了人性的温度,尤其体现于对朱安的论述中。
刘教授是我引以为师、持论公正、有独立见解的学者。之所以引用先生的话,是因为他认真读过本书并给予我许多信心与鼓励。
我心中敬佩的作家李晶老师多次督促我将书稿修订完善,并积极帮助联系出版,她的正直无私、坦率真诚,让我心怀感念,我以身边有这样一些老师、朋友而感到骄傲。
特别要提到的是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先生,在近三十年的交往中使我大受教益,他认真阅读书稿,逐篇逐句地提出修改意见,直言不讳地亮明观点,指出书中的不足,让我非常感动。
素不相识的本书责编全秋生先生在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心血,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忘我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应该感谢的朋友还有很多,书中的文章大多在全国的报刊发表,不少朋友抬爱捧场,拿出难得的版面让拙文面世,对他们的热情帮助,我心里始终感念至深。
在此,由衷地对这些老师、朋友说一句:谢谢你们了!
张映勤
2018年7月27日记于津目 录
1 / 鲁迅兄弟反目探微
29 / 出售“鲁迅藏书风波”始末
52 / 鲁迅与朱安
80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95 / 鲁迅的祖父周介孚
114 / 鲁迅晚年为什么不回绍兴
127 / “弃医从文”新解
137 / 鲁迅为什么离开北京
145 / 鲁迅当过教授吗
151 / 鲁迅的文凭与学历
157 / 鲁迅的仕途与职务
167 / 鲁迅是被骗回国的吗
171 /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181 / 鲁迅当过“乞食者”吗
187 / 鲁迅日记与书信中的朱安
195 / 朱安与许广平
200 / 所谓“鲁迅的初恋”与琴姑
207 / 鲁迅打官司
219 / 鲁迅与八道湾
223 / 新台门不全是鲁迅故居
227 / 后 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