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设计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方设计院"匠心·创新"设计论坛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3.18 5.1折 26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磊,洪再生,马国馨 著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861059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6元

货号25291421

上书时间2024-10-3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建筑评论(14 北方设计院“匠心·创新”设计论坛)》收录了包括在河北省石家庄北方设计院举办的“匠心·创新”建筑研讨会、在西安召开的“西安与北京的双城记”等一系列近期组织的召开的建筑研讨会的内容,收录了与会专家的时评锐见,展现了中国当代建筑学人在传承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包容和更新适合当代城市发展建筑思想的真知灼见,同时《建筑评论(14 北方设计院“匠心·创新”设计论坛)》还收录了包括郑时龄院士、韩江凌先生的关于建筑的评论文章十余篇。



目录
工业综合院的特色改革新路
——“匠心·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召开
建筑与景观的“白话说”建筑师茶座
关于建筑师负责制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建议
“书·展·课”布正伟创作历程系列活动
正伟新著读后感
用美学思维检验建筑师的思维语言
——布正伟《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读后
《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新著出版座谈会
发言
布正伟新著《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出版
座谈会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
新古文
北平之水道
跬步“片段”千里“鸿篇”
——读《建筑传播论——我的学思片段》有感
从建筑人看建筑史
城市建筑评论要有时代使命与社会责任
从饭店到博物馆
——中国建筑现代化的三十年跨越
读吴先生《良镛求索》有感
边思考,边写作:
关于城市与建筑文化的薪火相传
——贺《中国建设报》创刊30周年
建筑批评的模式(五)
文化城市需要艺术与科技的碰撞
——感悟2017撼动人们的艺术关键词
主题特殊的茶座:
媒体力量 北京西安 遗产普及
编后·有价值的评论要经得住时间检验

内容摘要

《建筑评论(14 北方设计院“匠心·创新”设计论坛)》收录了包括在河北省石家庄北方设计院举办的“匠心·创新”建筑研讨会、在西安召开的“西安与北京的双城记”等一系列近期组织的召开的建筑研讨会的内容,收录了与会专家的时评锐见,展现了中国当代建筑学人在传承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包容和更新适合当代城市发展建筑思想的真知灼见,同时《建筑评论(14 北方设计院“匠心·创新”设计论坛)》还收录了包括郑时龄院士、韩江凌先生的关于建筑的评论文章十余篇。



精彩内容

《建筑评论(14 北方设计院“匠心·创新”设计论坛)》:
  百年后回望,当初不以理论建构见长的《新青年》,却能在“体系”纷纷坍塌的今日,凭借其直面人生、上下求索的真诚与勇气、理想与激情,感召着无数的后来者。而这些对于当下的我们——尤其是学院中人来说,是有很大的刺激与启迪的。具体来说,就是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在学院与社会之间、在同行与大众之间,我们这代人,到底该如何选择、怎样突围?
  想当初,为了保护北京古城,粱思成先生曾激烈抗争。到了弟子罗哲文,口气明显缓和多了。因为,在努力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罗哲文面临的更多是无奈。对于新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侯仁之先生提了不少很好的建议,也发挥了作用。可到弟子李孝聪一辈,已无力影响开发商与地方,的安慰在课堂,寄希望于学生日后成为建设部长或城市规划局长。在我看来这有些虚幻,不是不可能,而是屁股决定脑袋——老学生们即便依稀记得老老师们当年课堂上的教诲,也不见得愿意落实。
  并非弟子不努力,而是时势变了——越来越自信,开发商越来越有力,至于学者,或言不由衷,或力不从心。北京地表的新建筑,我不相信中国的建筑师们没有过抗争,只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近二三十年,中国城市急剧扩张,规划师与建筑师大有用武之地,但在我这样的外行人眼中,战绩很不理想。专家们尚且无力挽狂澜于既倒,像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更是只有暗叹的份。如此局面催人反省,为什么学者们会变得如此软弱无力?不能说今天中国的大学教授,全都拒绝“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问题在于,既然他们的“文童”不被今天中国的读者接纳,更不要说激赏了,其“道义”也就很容易随风飘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训练有素且才华横溢的教授们,很可能真的学富五车,可就是没有能力与官员及公众展开良性互动,进而影响社会进程。我的基本判断是:今天中国的大学教授,如果还想坚守自家立场,单靠办讲座、写文章已经很难影响社会了。原因很多,这里单说学院体制本身的局限性。今天的中国大学,学科边界越来越严苛,评价体系越来越精密,教授们全都成了勤勤恳恳的工匠,在各自的小园地里努力耕耘,鼓捣自己的大课题、小课题以及好论文、坏论文,而无暇他顾。并非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是日渐丧失对公众发言的兴趣与能力。想想“五四”时期的《新青年》,以及二三十年代的《语丝》《独立评论》等,那时的教授们不时穿越学科边界,借助自己创办的思想文化刊物,直接对公众发言,而且,“拿自己的钱,说自己的话”。
  教授们说话,要让老百姓听得进去,除了启蒙立场,还得调整自家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这就说到了白话文运动的功业。“五四”新文化人提倡白话文,不仅要求明白文化,还希望是真正的美文,这方面有很多论述。我想说的是既不同于引车卖浆者流,也不是学院里的高头讲章。必须理解晚清开始出现的区分,就是著述之文与报章之文的区别。
  将近二十年前,我谈及那时影响很大的《读书》杂志,其思想上追摹的是《新青年》,文体上学习的是《语丝》。
  今天对于这种以知性为主,而又强调笔墨情趣的“学者之文”,我仍然有强烈的认同感。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读书的文体》,我说的是八九十年代的读书杂志能做到这点,继承了《新青年》和《独立评论》的传统。
  我的体会是办真有学问的杂志难,办真有思想的杂志更难,办有学问、有思想还有文体的杂志难上加难。
  在我看来,找到恰当的对象不容易,找到恰当的文体更难,从对于社会的影响来看,后者或许更长远。记得梁启超的《新民丛报》,陈独秀的《新青年》,鲁迅、周作人的《语丝》,胡适的《独立评论》,储安平的《观察》,都是有很鲜明的文体的。
  之所以再三说这些问题,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新世纪以后,我们越来越失去了跟公众对话的能力和兴趣了。那种上下求索、不问学科、兼及雅俗的写作方式,在现有体制下,不被算作“学术业绩”,因而被很多精于算计的年轻教授们轻易地抛弃了。这实在有点可惜。既经营专业著作也就是著述之文,又面对普通读者,也就是报章之文,能上能下,左右开弓,这才是人文学者比较理想的状态。
  或许,当我们反省今天中国的人文学者为何越来越没有力量时,在金钱、立场、思想、学养之外,还得将学科边界、文体选择及其背后的利益计算考虑在内。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