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育与遗传学(第3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3.38
8.0折
¥
79
全新
库存207件
作者 赵彦艳,孙开来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467454
出版时间 2022-08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定价 79元
货号 25238335
上书时间 2024-10-3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也是中国医科大学***课程改革重点项目成呆。本书依据医学遗传学、人体生殖学和胚胎发育学三个学科课程内容进行编写,以经典和现代医学遗传学为基础,阐述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正常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发生机制及畸形和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应采取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本书力求在各章中反映当今学术前沿的新成果和新技术,如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先天性畸形机制研究的新成果、表观遗传学机制、胚胎干细胞基因治疗、分子遗传学的新技术(如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生物芯片-微阵列等),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体现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精准医学模式的可行性,展望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前景。本书把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观和发展观,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习主动性。 作者简介 孙开来(1934~2014),安徽桐城人,有名医学遗传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很好专家。曾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遗传学学科带头人,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人类和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遗传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主任委员。 先生生前从事医学遗传学教学工作50余年。先后主译Human Molecular Genetics、Principle of Medical Genetics、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第五部分),副主译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参编《医学遗传学》、《肿瘤遗传学》等7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整合和教学方法改革,借鉴哈佛大学医学院经验,推出“人类发育与遗传学”整合课程,主编“十五”、“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重量规划教材《人类发育与遗传学》,作为这门全新整合课程的教材,以遗传学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阐述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正常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及畸形与疾病的发生机制。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人类发育与遗传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1 第二节发育遗传与医学 1 第三节遗传学与医学 4 一、遗传病的基本特征 4 二、遗传病的分类 5 三、遗传学和医学相互影响 6 第四节本教材的特点 7 思考题 8 参考读物 8 第二章人类发菌的细胞学和遗传学基础 9 第一节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9 一、细胞膜 9 二、细胞质 10 三、细胞核 11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 12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12 二、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12 三、性染色质 12 第三节细胞分裂 14 第四节基因组和基因 16 一、人类基因组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 16 二、DNA结构和DNA序列 17 三、断裂基因的基本结构 22 四、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23 第五节基因突变 26 第六节基因分析技术 28 一、分子杂交 28 二、重组DNA技术 33 三、聚合酶链反应(PCR) 39 四、DNA测序 40 五、转基因动物 42 六、生物芯片 44 思考题 45 参考读物 45 第三章配子发生与受精 46 第一节减数分裂 46 一、第一次减数分裂(meiosisⅠ) 46 二、第二次减数分裂(meiosisⅡ) 47 三、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48 第二节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49 一、精子发生 49 二、卵子发生 49 三、精子发生和卵子发生的比较 53 第三节受精 54 一、获能与顶体反应 54 二、原核发育与融合 56 三、异常受精、双胎和多胎 56 四、体外受精和人工辅助生殖 56 思考题 57 参考读物 57 第四章早期胚胎发育和胚胎诱导 58 第一节胚胎第一周的发育及胚泡形成 58 第二节二胚层与原肠形成 59 一、二胚层的形成 59 二、三胚层形成及原肠胚 60 第三节三胚层分化和胚体形成 60 一、三胚层分化 60 二、胚体形成 63 三、胚胎完成 63 第四节人胚胎外组织的形成 63 第五节胚胎诱导 65 一、胚胎诱导的特征 65 二、诱导的组织特异感受性和阶段特异感受性 66 第六节胚胎发育的信号系统 67 一、转录因子 67 二、信号分子 68 三、信号转导 69 四、胚胎诱导中的经典信号通路 69 思考题 70 参考读物 70 第五章器官、系统的发生与先天性畸形 71 第一节颜面、颈和口腔的发生 71 一、鲍器的发生 71 二、咽和咽囊的演变 71 三、颜面的形成 73 四、脖和牙的发生 74 五、鼻腔的发生 76 六、颈部形成 76 七、先天性畸形 76 第二节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78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79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84 第三节泌尿系统的发生 85 一、肾和输尿管的发生 85 二、膀脱和尿道的发生 87 三、先天性畸形 87 第四节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89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89 二、心脏的发生 90 三、弓动脉的发生和演变 95 四、胎儿血液循环 95 五、先天性畸形 96 第五节四肢的发生 98 一、四肢的发生 98 二、先天性畸形 98 第六节神经系统的发生 98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 98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生 102 三、先天性畸形 103 第七节眼和耳的发生 104 一、眼的发生 104 二、耳的发生 106 第八节常见先天畸形的发育遗传学基础 107 一、颜面常见先天畸形的发育遗传学基础 107 二、消化系统常见先天畸形的发育遗传学基础 108 三、泌尿系统常见先天畸形的发育遗传学基础 108 四、心血管系统常见先天畸形的发育遗传学基础 109 五、四肢常见先天畸形的发育遗传学基础 110 六、神经系统常见先天畸形的发育遗传学基础 111 七、眼部常见先天畸形的发育遗传学基础 112 八、耳部常见先天畸形的发育遗传学基础 112 思考题 113 参考读物 113 第六章生殖内分泌及其异常 115 第一节胎儿附属物 115 一、胎盘 115 二、胎膜 120 三、脐带 121 四、羊水 122 第二节生殖系统发育和生殖内分褂 124 一、生殖腺的发育 124 二、内生殖器的发育 126 三、外生殖器的发育 130 四、性别发育 131 五、生殖内分泌 136 思考题 143 参考读物 144 第七章染色体病 145 第一节染色体的研究方法 145 一、染色体形态学 145 二、染色体显带 148 三、荧光原位杂交 152 四、比较基因组杂交 153 第二节染色体畸变 153 一、染色体数目畸变 153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 156 第三节常见的染色体病 162 一、常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163 二、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169 三、染色体微缺失/重复综合征 176 四、单亲二体 177 五、染色体病复发风险的估计 177 思考题 177 参考读物 178 第八章单基因遗传病 179 第一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80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婚配类型 181 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特征 182 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同类型 182 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分析范例 189 第二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89 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婚配类型 190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特征 191 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举例 193 第三节X连锁隐性遗传病 194 一、X连锁隐性遗传婚配类型 195 二、X连锁隐性遗传系谱特征 195 三、X连锁隐性遗传病举例 197 第四节X连锁显性遗传病 199 一、X连锁显性遗传婚配类型 199 二、X连锁显性遗传系谱特征 200 三、X连锁显性遗传病举例 200 第五节Y连锁遗传病 200 第六节线粒体遗传病 201 一、线粒体DNA的结构和遗传特征 201 二、线粒体DNA突变 202 三、常见线粒体遗传病 203 思考题 204 参考读物 204 第九章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病 205 第一节分子病 205 一、血红蛋白病 205 二、受体蛋白病 215 三、膜转运载体蛋白病 216 第二节先天性代谢病 218 一、先天代谢病发病机制 218 二、先天代谢病类型 218 思考题 224 参考读物 224 第十章群体遗传学 225 第一节群体的遗传平衡 225 一、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225 二、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应用 227 第二节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229 一、非随机婚配 229 二、选择 233 三、突变 235 四、遗传漂变 235 五、基因流 236 第三节遗传负荷 237 一、突变负荷 237 二、分离负荷 238 三、影响遗传负荷的因素 238 第四节群体中的遗传多态现象 238 一、DNA多态性 239 二、染色体多态性 241 三、蛋白质多态性 241 四、酶多态性 241 五、抗原多态性 242 思考题 243 参考读物 243 第十一章多基因遗传病 244 第一节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244 一、数量性状的正态分布 244 二、多基因遗传规律 246 第二节多基因遗传病的易患性与闸值模式 246 一、常见病和先天畸形的遗传因素 247 二、易患性与闽值模式 248 三、遗传度 251 第三节多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的预测 252 第四节常见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概况 255 一、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方法 255 二、常见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进展 257 思考题 261 参考读物 261 第十二章肿瘤遗传学 262 第一节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 262 一、化学因素 262 二、物理因素 262 三、生物因素 263 第二节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 263 一、肿瘤的遗传现象 263 二、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264 三、遗传性肿瘤 264 第三节基因组不稳定性与肿瘤发生 265 一、DNA序列不稳定性 265 二、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肿瘤发生 266 第四节肿瘤遗传基础与细胞增殖和凋亡 269 一、癌基因 269 二、抑癌基因 272 三、肿瘤转移基因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274 四、肿瘤发生与细胞周期调控 274 五、肿瘤与细胞凋亡 275 第五节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说 275 一、单克隆起摞学说 275 二、Knudson“二次打击”假说 276 三、肿瘤发生的多阶段遗传损伤学说 276 第六节肿瘤的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 277 一、肿瘤十大特征 277 二、肿瘤的遗传易感性与肿瘤分子诊断 277 三、肿瘤的基因治疗 279 思考题 284 参考读物 285 第十三章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 286 第一节遗传病的诊断 286 一、病史、症状和体征 286 二、系谱分析 286 三、细胞遗传学检查 287 四、生物化学检查 287 五、基因诊断 288 第二节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295 一、产前诊断的对象 296 二、产前诊断方法与应用 296 第三节遗传病的治疗 297 一、常规治疗 297 二、基因治疗 298 思考题 309 参考读物 309 第十四章表现遗传学 310 第一节表观遗传学的由来 310 第二节DNA甲基化 311 一、DNA甲基化的不同方式及相关酶类 312 二、DNA甲基化与基因转录抑制机制 312 三、DNA甲基化与突变和基因组不稳定的关系 312 第三节组蛋自修饰 312 一、组蛋白的乙酰化与去乙酰化 313 二、组蛋白甲基化 314 三、组蛋白磷酸化 315 四、组蛋白泛素化 316 五、组蛋白密码 316 第四节染色质重塑 316 一、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组成 317 二、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作用机制 317 三、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 318 四、影响染色质表观遗传的其他因素 318 第五节RNA干扰与非编码RNA 318 一、RNA干扰 318 二、微RNA 320 三、长非编码RNA 320 第六节基因组印记和X染色体失活 322 一、基因组印记 322 二、X染色体失活 323 第七节表现遗传调控与人类疾病 324 一、表现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疾病 324 …… 第十五章 基因组医学 328 内容摘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也是中国医科大学***课程改革重点项目成呆。本书依据医学遗传学、人体生殖学和胚胎发育学三个学科课程内容进行编写,以经典和现代医学遗传学为基础,阐述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正常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发生机制及畸形和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应采取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本书力求在各章中反映当今学术前沿的新成果和新技术,如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先天性畸形机制研究的新成果、表观遗传学机制、胚胎干细胞基因治疗、分子遗传学的新技术(如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生物芯片-微阵列等),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体现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精准医学模式的可行性,展望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前景。本书把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观和发展观,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习主动性。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