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7.17 7.8折 3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希武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6046895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23593362

上书时间2024-10-3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人性是道德的基础。人性有卓越之表现,但也是自利的,甚或有作恶之倾向。道德及其教育的目的是抑恶扬善,是关乎人的“好生活”问题,规范是使人过上好生活的必要基础。但好生活的标准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我们是否建立起和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现代性道德;二是道德自身可教吗,或者说道德可教的内涵是什么。三是道德教育方式的转变问题。

作者简介
       潘希武,男,1969年生,江西人。1997年于湖北社科院获政治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从事中学英语教师和部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2008年至今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及比较教育研究。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被管理学和文学及民族学等学科引用。主持国家、省、市教育规划课题4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一部。多次主持和参与深圳市重大教育政策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内容摘要
      人性是道德的基础。人性有卓越之表现,但也是自利的,甚或有作恶之倾向。道德及其教育的目的是抑恶扬善,是关乎人的“好生活”问题,规范是使人过上好生活的必要基础。但好生活的标准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我们是否建立起和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现代性道德;二是道德自身可教吗,或者说道德可教的内涵是什么。三是道德教育方式的转变问题。

主编推荐
       潘希武,男,1969年生,江西人。1997年于湖北社科院获政治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从事中学英语教师和部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2008年至今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及比较教育研究。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被管理学和文学及民族学等学科引用。主持国家、省、市教育规划课题4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一部。多次主持和参与深圳市重大教育政策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