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知
  • 无知
  • 无知
  • 无知
  • 无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83 7.3折 45 全新

库存19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米兰·昆德拉 著 许钧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9870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29389453

上书时间2024-10-3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缓慢》和《身份》)。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小说讲述流亡二十年的女主人公重返祖国捷克,归国途中在巴黎机场邂逅旧相识,然而今非昔比,被中断的故事总难再续,回归总难踏实。这是一个尤利西斯式的故事:祖国,怀旧,爱情,自我,衰老,现实等众多主题层层交织,昆德拉再度展现了他游走于轻重之间,冷静而忧伤的叙述能力。



商品简介

《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缓慢》和《身份》)。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小说讲述流亡二十年的女主人公重返祖国捷克,归国途中在巴黎机场邂逅旧相识,然而今非昔比,被中断的故事总难再续,回归总难踏实。这是一个尤利西斯式的故事:祖国,怀旧,爱情,自我,衰老,现实等众多主题层层交织,昆德拉再度展现了他游走于轻重之间,冷静而忧伤的叙述能力。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目录
《无知》无目录

内容摘要

《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后一本(前两本分别是《缓慢》和《身份》)。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小说讲述流亡二十年的女主人公重返祖国捷克,归国途中在巴黎机场邂逅旧相识,然而今非昔比,被中断的故事总难再续,回归总难踏实。这是一个尤利西斯式的故事:祖国,怀旧,爱情,自我,衰老,现实等众多主题层层交织,昆德拉再度展现了他游走于轻重之间,冷静而忧伤的叙述能力。



主编推荐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精彩内容

勋伯格的故事 
一九二一年,阿诺德·勋伯格宣称德国音乐会因他本人而在以后的一百年内一直主宰世界乐坛。十二年后,他不得不永远地离开了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在美国享有盛誉,他一直坚信自己的作品永远不会被辉煌所抛弃。他指责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太为当代人着想而忽略了对未来的判断。他把后人视为自己坚定的同盟。在一封致托马斯·曼的措辞严厉的信中,他要“两三百年以后”的时代作证,他与托马斯·曼谁更伟大会在那时见分晓!一九五一年阿诺德·勋伯格去世。在此后的二十年内,他的作品被冠以二十世纪伟大的作品,自称其弟子的才华横溢的青年作曲家们对其作品推崇备至;但是此后,其作品就远离了 音乐厅,也走出了人们的记忆。世纪末的今天,还有谁在演奏他的作品?还有谁会提到他?不,我不想愚蠢地嘲笑他的自大,也不想说他高估了自己。一千个不!是他高估了未来。
他的想法出错了吗?不。他的想法是对的,只不过他生活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世界里。他与巴赫、歌德、勃拉姆斯、马勒等伟大的德国人探讨问题,尽管闪现着智慧的光辉,但是,在精神的高层展开的讨论,对下面毫无因由、不合逻辑地发生的一切总是视而不见:两支大军为了神圣的事业浴血奋战;可一个小小的鼠疫病菌却终将它们统统掀翻在地。
勋伯格意识到了细菌的存在。早在一九三〇年,他就曾这样写道:“收音机是一个敌人,一个冷酷无情的敌人,它不可抵挡地勇往直前,对它的任何抵抗都注定没有任何希望。”收音机“将音乐灌入我们的大脑……却不问我们是否喜欢听音乐,是否具有感受音乐的能力,”就这样,收音机将音乐变成了一种普通的噪音,众多噪音中的一种噪音。
收音机是一条小溪流,一切由此开始。接着出现了许多其他的技术手段用以复制、扩充、增强声音,溪流变成了宽广的大河。如果说,以往人们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而听音乐,那么今天,“不问我们是否喜欢听音乐”,音乐都在嚎叫,随时随地。在高音喇叭里,在汽车上,在饭店里,在电梯里,在大街上,在候车室里,在健身房里,在随身听的耳机里,音乐在嚎叫,音乐被改写、被重新配器、被删节、被肢解,一段段摇滚、爵士、歌剧,声浪滚滚,成了大杂烩,弄不清谁是作者(成为噪音的音乐是匿名的),也分辨不出头尾(成为噪音的音乐是没有形式的)。音乐就这样牺牲在音乐的脏水中。
勋伯格了解细菌,意识到细菌的危害,但是在内心深处对它并不十分重视。正如我在上面讲到的那样,他生活在精神的极高层,傲气阻止了他认真对待一个如此渺小、俗气、令人反感、令人鄙视的敌人。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是他的旗鼓相当的伟大对手,伟大的竞争对手,他满怀激情,严肃地与之斗争。为了赢得未来的青睐,他与之决一死战。
但未来是一条大河,是由音符汇聚而成的洪水,作曲家们的一具具尸体漂浮在枯叶断枝中间。一天,勋伯格的尸体在翻滚的浪潮撞击下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尸体相遇,在姗姗来迟,应当受到谴责的妥协中,两具尸体继续朝着虚无(朝着音乐的虚无,即的喧嚣)前进。



媒体评论

这本书可以取许许多多的书名,本真一点可以叫《流亡》,史诗一点可以叫《大回归》,青春一点可以叫《布拉格的森林》,老气横秋一点可以叫《就这么活了一辈子》,时尚一点可以叫《天还没黑就分手》,激情一点可以叫《革命,继续革命》,另类一点可以叫《我用幽把你默死》……我看见了一个洞明世事的老人,在他听见命运之神敲门的时候,他拉开了他的大门,满腔的无奈与悲愤,他对命运之神大声说:“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无知,是愤怒的方式,是悲悯的一声叹息,是不可调和的压抑性沉默。然而,绝不是“难得糊涂”。
——毕飞宇

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后,他为成功的作品。
——《洛杉矶时报》


昆德拉再一次带给我们诱人、智慧的阅读愉悦,不乏优雅。
——《华盛顿邮报》

贯穿昆德拉小说始终的是他大声疾呼的一个重要主题:人生不过是去往何方与来自何处的事情。
——《三联生活周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