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曾有人说过“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炫耀时有话可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生活处处皆谈资”的时代,没有了谈资,生活在这个时代或 许就少了许多乐趣。当你在酒桌上跟哥们、客户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时候,如果再能讲点儿新鲜有趣的历史段子,那么既会显得你学富五车,历史的 边边角角都知道,又不会因为内容枯燥而曲高和寡。
《另类故史:谈资时代的历史爆料》内容包括“沧海一声笑——历史趣 闻”、“苍茫云海间——历史人物”、“匪夷所思者——历史猎奇”、“回看云起时——历史溯源”和“迷雾散尽处——历史揭秘”。每一篇文章都是 为您精选出来的历史爆料《每一个段子都是饭桌上实用的谈资佳品!《另类故史:谈资时代的历史爆料》由刘继兴编著。
作者简介
刘继兴,作家,文史学者,传媒资深人士,山西柳林县人,现工作定居太原。生于1970年,199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喜欢“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人生大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擅长挖掘书本背后隐藏的东西,尤擅在茫茫学海中探幽发微。十余年来,在文、史、哲以及美学、传播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共发表各类作品450余万字。有《刘继兴读史》、《魅力*》、《历史的迷踪》、《哭泣的历史》、《历史上的那些牛人们》、《民国大腕》等著作问世。主编有《读史》丛书系列。
目录
沧海一声笑--历史趣闻
高僧寒山与拾得的绝妙问答
文人与盗贼的四则幽默故事
古代官员断案的十大幽默判词
历代名人“怕老婆”趣闻
讲演票价比梅兰芳戏票还高的民国奇才
鲁迅先生的经典幽默
绝妙的人名联
民国报纸标题中的神来之笔
钱钟书《围城》之外的俏皮话
钱钟书关于女人及情感的妙侃
雷人的经典罗嗦诗
妙趣横生的“十七字诗”
苍茫云海间--历史人物
诸葛亮自叹不如的三国牛人是谁?
被谥为“大皇帝”的帝王是谁?
古代五大丑女所嫁皆名流
正史中记载的古代女将军
《资本论》提到的中国人
比曾国藩左宗棠还厉害的湘军牛人
晚清通才刘鹗的双面人生
风华绝代的民国奇女子
迷倒民国五位总统的一代名伶
张作霖是如何长袖善舞纵横官场的?
杜月笙鲜为人知的四个侧面
首揭汪精卫叛国丑闻的新闻怪杰
匪夷所思者--历史猎奇
宋代婚配奇观:“榜下捉婿”
历史上经历奇特的皇帝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为何遇清军一触即溃?
努尔哈赤为何让爱女嫁有妇之夫?
清太宗皇太极的奇特婚姻
拥有法国妻子英国情人的晚清牛人
纳外国公主为妾的晚清大商人
准确预言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
不懂外文的近代“译界之王”
旧上海文人遭遇的离奇骗术
回看云起时--历史溯源
生意人为何被称为“商人”
插手某件事情为何被称为“染指”
“十恶不赦”究竟是指哪“十恶”
“三教九流”究竟指什么
“明镜高悬”溯源
赞人有才为何说“才高八斗”?
分道扬镳源自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戈”为何能成为古代兵器
古代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
古代的稿酬有多高
古人对金钱的九个有趣称呼
迷雾散尽处--历史揭秘
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何遭后世狂贬?
被追认为皇帝的太监是谁?
杨家长子杨延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
真实的武松并没有打过虎且惨死狱中
古代青楼女子的那些避孕物
奠定大清基业的关键一战
大才子袁枚为何一生只写了一首词?
晚清“新闻泄密案”叫停卖国条约
新文化运动“文白之争”中的高手过招
鲁迅曾遭遇“山寨版鲁迅”
美貌少妇曾两次行刺张学良
张大干为何“黄金千两不画虎”呢?
内容摘要
曾有人说过“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炫耀时有话可说。”我们生
活在这样一个“生活处处皆谈资”的时代,没有了谈资,生活在这个时代或 许就少了许多乐趣。当你在酒桌上跟哥们、客户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时候
,如果再能讲点儿新鲜有趣的历史段子,那么既会显得你学富五车,历史的 边边角角都知道,又不会因为内容枯燥而曲高和寡。
《另类故史:谈资时代的历史爆料》内容包括“沧海一声笑——历史趣 闻”、“苍茫云海间——历史人物”、“匪夷所思者——历史猎奇”、“回
看云起时——历史溯源”和“迷雾散尽处——历史揭秘”。每一篇文章都是 为您精选出来的历史爆料《每一个段子都是饭桌上实用的谈资佳品!
《另类故史:谈资时代的历史爆料》由刘继兴编著。
主编推荐
刘继兴,作家,文史学者,传媒资深人士,山西柳林县人,现工作定居太原。生于1970年,199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喜欢“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人生大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擅长挖掘书本背后隐藏的东西,尤擅在茫茫学海中探幽发微。十余年来,在文、史、哲以及美学、传播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共发表各类作品450余万字。有《刘继兴读史》、《魅力*》、《历史的迷踪》、《哭泣的历史》、《历史上的那些牛人们》、《民国大腕》等著作问世。主编有《读史》丛书系列。
精彩内容
唯一被谥为“大皇帝”的帝王是谁?
三国时期的三大杰出政治家中,孙权有好几个“之最”:他寿命最长,活了71岁;主政时间最长,执掌东吴政权长达52年之久;去世最晚,死于252年,谥大皇帝,庙号太祖,是中国古代史上三百多位帝王中死后唯一被谥为“大皇帝”者,被誉为“千古大帝唯一人”。
孙权承继父兄之业,年未弱冠而坐拥江南。其间孙权善度大局,策略灵活。或降操,或联刘,一切皆随时局而变,孙权深谙列国竞争之妙,终成一
方霸业。故而历史学家陈寿曾经这样评价孙权:“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他善谋大局,是个很有作为的军事战略家;他善于用人,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死,豪俊之士均愿与之共成大业;他善于用威,专断大政,在政治、军事思想、用人、拓疆土、开发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很有作为。致使竞争对手曹操也不无感慨地赞扬他。213年正月,曹操再次亲率大军南侵,据《三国志》记载:“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
另一敌对方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也不得不夸孙权善于用人:“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孙权领导下的孙吴政权之所以能够雄踞江东,与魏、蜀鼎足而立,固然有其“地利”,即北控大江、西扼三峡之险,然而更重要的是凭借“人和”,即孙氏父子在开创吴国基业时表现出的善于笼络人才、使用人才,内部团结一致,从而“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举贤任能是孙氏父子割据称雄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孙权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知弟莫如兄,孙策在I临终时对孙权说:“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三国志》中记载了大臣对孙权的评价:“提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孙权也深深地认识到,为确保江东,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故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善于用人是孙权的制胜武器。孙权用人不拘一格,不分亲疏,且能用人不疑。吕蒙原是一名小校,有次孙权阅兵,看到吕蒙为数不多的军卒步伐整齐、精神振奋,便破格提拔吕蒙。后来吕蒙英勇善战,曾打败关羽,夺取荆州。221年,当刘备举倾国之兵进攻东吴时,孙权派诸葛瑾前去说和。张昭认为诸葛瑾必将一去不返,孙权却说:“孤与子瑜可谓神交,孤不负子瑜,子瑜必不负孤。”果然,诸葛瑾公私分明,不久便回吴复命。而陆逊本是一
介书生,未有战功。在孙刘大军开战后,经吕蒙推荐,孙权对陆逊赋予大权,大胆提拔。陆逊不负所托,在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正是孙权的知人善任,破格用人,才使得孙吴政权一直是人才济济,没有出现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史书记载:“孙权善抚将士,能得臣下死力,将士都愿以身事主。”孙权不仅会用人,而且还善容人,有“忘其短而贵其才”的雅量,全面评价下属,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挥他们的长处。吕范性好威仪,其居处服饰奢侈,有人举奏他“服饰僭拟王者”,然而孙权深知吕范为人忠诚,多立战功
,“不怪其奢”:甘宁粗暴好杀,但甘宁“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孙权不计较甘宁的缺点,对甘宁格外厚待。甘宁
深受感动,作战更加勇敢;凌统性情暴躁,曾过失伤人,因屡建战功,一直被任为亲信大将。凌统死后,孙权将其二子收养宫中,“爱待与诸子同”;周泰出身寒门,其部下朱然、徐盛等老将心不服。孙权在宴请诸将时让周泰脱下上衣,露出每次作战留下的伤痕,并把着周泰的手臂流涕说:“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随后又让周泰带着兵马作前导。于是徐盛等称服;大司马朱然病重,孙权白天减食,晚上不睡觉,派人送医药食物,相望于道。朱然病死,孙权哭得特别伤心;吕蒙患病,孙权将其安置在内殿就近治疗,不惜重金悬赏以求名医名药。其间孙权常来探视,又恐吕蒙伤神劳累,就在墙壁上穿一小洞,随时看望。
孙权不仅亲贤爱士,更善于采纳下属的劝谏,向臣下认错,反躬自责。
虞翻数次犯颜谏争,孙权很不高兴。在一次酒宴上,虞翻喝酒装醉,孙权大怒,拔剑要杀虞翻。大农令刘基谏说:“大王酒后杀人,不能容贤合众,令天下人失望,万万不可。”孙权不仅认错,而且下令:“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向孙权称臣,孙权决定派张弥、许晏率兵万人及金宝珍货出使。张昭及朝中大臣认为公孙渊不可靠,坚决劝阻。孙权不听,张昭一怒之下称病不起。后来,公孙渊果然杀死使臣,没其军资。孙权登门向张昭认错,“深自克责”,张昭不得已,才又参加朝会;陆逊为孙权废太子事再三上疏抗争,孙权多次派人指责陆逊,致使陆逊忧愤而死。数年后,孙权对其子陆抗说:“我先前听信谗言,对你父亲的忠信产生怀疑,很对不起你们父子。”更难能可贵的是,孙权高度信任自己选定的统帅,绝少亲赴前线带兵打仗,而是交给属下去完成使命。这当中突出的有周瑜指挥的赤壁之役,吕蒙指挥的荆州之役和陆逊指挥的彝陵之役。刘继兴认为,这三大战役都是决定东吴命运的大战,可孙权却完全放心属下在前线御敌作战。
孙权本是极有雄心壮志之人,但更能韬光养晦。起初鲁肃曾建议孙权在江东称帝,但孙权拒之未应。当时曹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处于汉帝皇叔尊位,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因而曹、刘在政治上都具有优势。孙权自知不及,不愿过早暴露自己的政治意图。直至229年,曹、刘死后,东吴的政局比较稳定,孙权认为条件具备,才称帝登基。
229年称帝后,孙权下令修筑蓄水水利工程,开凿破岗渎运河,以解决灌溉和运输问题,发展江南的水利事业。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同时孙权也很重视海外贸易,他曾多次派人出海。230年,他派卫温等航行到达夷州(今我国台湾岛),242年又派聂
友等航行到海南岛。当时的东吴船队还去过许多国家,东至朝鲜,南至今天的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地,西至印度、阿拉伯等,极大地促进了中外的交流联系。
很不幸,雄才大略的孙权晚节不保,史称晚年的孙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嫡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多凉德矣”。“多嫌忌,果于杀戮”。使本已凸显的内部矛盾更加复杂化,其身后的吴国最终沦落为党争剧烈、暴政盛行的黑暗王朝,最终也没能避免灭亡的命运。
P65-68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