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3.55
7.9折
¥
30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程钧 著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
ISBN9787811014532
出版时间2006-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20122133
上书时间2024-10-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本书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美的领域,美的形态,美的起源,美的本质,审美心理,美感的性质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绪论
一、“美学”的含义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三、学习美学的原则和方法
章美的领域
节 形式美
一、什么是形式美
二、美的形式的构成
三、形式美的底蕴
第二节 社会美
一、社会美的范围
二、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人的美
三、社会美的特征
第三节 自然美
一、自然美现象
二、自然美的特征
三、自然美与“自然的人化”
第四节 艺术美
一、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象
二、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三、艺术美与审美创造
第二章 美的形态
节 优美
一、优美的特征和审美效果
二、优美的性质
第二节 崇高
一、崇高的特征和审美效果
二、崇高的性质
第三节 悲剧
一、悲剧的特征和审美效果
二、悲剧的性质
第四节 喜剧
一、喜剧的特征和审美效果
二、喜剧的性质
第三章 美的起源
节 美的起源研究的回顾
一、中国的美的起源观念
二、西方的美的起源学说
第二节 人类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审美活动发生的必需条件
二、审美活动发生的过程和状况
三、审美活动发生的原因
第四章 美的本质
节 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
一、西方美学的代表性学说
二、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观点
三、中国当代美学界的争论
第二节 美的本质和根源
一、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二、美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
第五章 审美心理
第六章 美感的性质
第七章 美的创造
第八章 美育
内容摘要
本书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美的领域,美的形态,美的起源,美的本质,审美心理,美感的性质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精彩内容
章 美的领域
二、美的形式的构成
(一)构成美的形式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
一定的物质材料构成了事物的外在形式,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带来了形式美,凡是美的形式都放射着吸引人和感染人的美的光辉。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对于形式美是至关重要的,正如美国哲学家、美学家和文学家桑塔耶纳所说:“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不过,从审美对象上看,形式美不是大理石、黄金等物质材料本身,不是化学分子结构或生物细胞组织,而是表现在诸如大理石的花纹、黄金的光泽等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上。正是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使美的形式放射着光芒,亦即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所说的“表现性”,从而能有效地作用于人的审美感官和审美心理。再从美的根源上看,关键在人。美总是对人的肯定,形式美亦如此。例如,对于能工巧匠来说,给他一把泥土,他也能捏出一个美的形象;而对于拙劣的工匠,给他黄金,他也无法创造出一个生动的美的造型来。当然,形式美必须首先通过构成美的形式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表现出来。
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丰富而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色彩、形状、声音。这是因为,审美欣赏主要依赖人的视、听感官,因而嗅觉感知的形成因素,如花的芬芳,以及触觉感知的形式因素,如物体外表的光滑,是次要的。至于味觉感知的形式因素,如佳肴美味,则因为吃东西是直接占有,没有审美距离,所以随着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被排除在了审美之外。
1.色彩
色彩的物理本质是不同波长的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太阳光可以析解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光带。事物外在形式上的色彩,无论是天然生成的,还是颜料涂抹的,其实都反映着物质材料吸收或反射光的功能。例如,某一物体能吸收全部色光,就呈黑色;全部反射出来,就成白色;若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色光,就是红色;只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色光,便呈绿色;等等。
美学和心理学的大量实验证明,色彩能通过视觉感知而影响人们的心理,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一般说来,红色令人亢奋,黄色令人欢乐,蓝色使人感到忧郁,绿色使人感到平静,等等。由于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和感受不同,人们还把各种色彩分成暖色调(红、橙等)、冷色调(蓝、白等)以及居于二者之间的中性色调,觉得暖色调更多热烈情调,冷色调更多冷寂意味,并据此来美化生活。如北方寒冷地区的服装、室内布置等喜欢用红色,而夏天的冷饮店则饰以蓝色和白色,等等。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