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孔子·论语
  • 经典·孔子·论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典·孔子·论语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0.23 7.4折 6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昭旭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22742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11182

上书时间2024-10-3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免费在线读】

导语摘要

《经典·孔子·论语》是“人与经典”系列丛书之一,以重新发现《论语》中原本、重要的精神为主要宗旨。

本书结构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章是对孔子的介绍。由于史料中关于孔子的信息简短,作者便通过《论语》中透露出的信息,以及其他史料中侧面反应孔子的信息,构建出孔子的思想和性情。第二章是《论语》阅读的入门引导,作者从《论语》的政治态度、思想原则和进入《论语》的方法次序上,让读者对它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第三章开始到第十章,是对《论语》中核心概念的细致解读,如仁、义、孝、友、礼等,深入体味孔子的心性修养之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重视的“成人之学”,这几章内容合并起来为本书结构的第三部分。



商品简介

《经典·孔子·论语》是“人与经典”系列丛书之一,以重新发现《论语》中原本、重要的精神为主要宗旨。

 

本书结构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章是对孔子的介绍。由于史料中关于孔子的信息简短,作者便通过《论语》中透露出的信息,以及其他史料中侧面反应孔子的信息,构建出孔子的思想和性情。第二章是《论语》阅读的入门引导,作者从《论语》的政治态度、思想原则和进入《论语》的方法次序上,让读者对它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第三章开始到第十章,是对《论语》中核心概念的细致解读,如仁、义、孝、友、礼等,深入体味孔子的心性修养之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重视的“成人之学”,这几章内容合并起来为本书结构的第三部分。



作者简介




曾昭旭,台湾师范大学博士,曾任高雄师范学院国文研究所所长、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任淡江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华梵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擅长领域为中国义理学、生命哲学、爱情学。著有《老子的生命智慧》《借问成功真价值》《论语的人格世界》《儒学三书》等书。







目录




“人与经典”总序∕王德威 … 1


“人与经典”总导读∕柯庆明 … 5


自序:《论语》的现代诠释∕曾昭旭 … 11


壹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引言:孔子就是一个“人” … 3


二、孔子的生平略述 … 5


三、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创建了“仁传统” … 6


四、孔子开创了以人格修养为主的仁教 … 9


五、孔子转化旧礼的创造性示范 … 11


六、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 17


 


贰 如何入《论语》之门?


一、前言 … 31


二、两种治学态度 … 32


三、三点原则 … 35


四、五个步骤 … 38


叁 论学——《论语》所论的是哪一种学?


 


一、道德实践之学的规模展示 … 47


二、道德实践之学的内容次第 … 50


三、与道德实践无本质相关的知识技能之学 … 58


 


肆 论道与君子小人——为学的根本方向与领域


一、人生两领域的划分与六十分理论 … 65


二、谋道、谋食的厘清与辩证 … 69


三、君子的人格型态与气象 … 75


 


伍 论忠信与改过——道的修养进路与工夫要诀


一、孔门为学途径的原则提示 … 87


二、忠信之道的教学示范 … 89


三、与忠信同义的忠恕、直谅 … 95


四、工夫的要诀——改过 … 101


 


陆 论孝与友——忠信的落实培养场域


一、孝是爱之行程的开端 … 112


二、孝亲之道的讨论 … 115


三、负责将原始的爱能予以道德化的友道 … 125


 


柒 论仁——道德生活的内在根源:真实的生命体


一、仁的气质义 … 135


二、仁的理想义 … 138


三、仁的工夫义 … 147


 


捌 论礼——道德生活的客观规模:优美的文化体


一、礼的规范义 … 160


二、礼的权衡得中义 … 166


三、礼的理想义与根源义 … 171


 


玖 论知与义——道德生活自内向外的推扩


一、实践之知与智者 … 181


二、义的合宜义、应然义、规格义 … 190


 


拾 补遗与余论 … 199


附录 … 225







内容摘要




《经典·孔子·论语》是“人与经典”系列丛书之一,以重新发现《论语》中原本、重要的精神为主要宗旨。


本书结构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章是对孔子的介绍。由于史料中关于孔子的信息简短,作者便通过《论语》中透露出的信息,以及其他史料中侧面反应孔子的信息,构建出孔子的思想和性情。第二章是《论语》阅读的入门引导,作者从《论语》的政治态度、思想原则和进入《论语》的方法次序上,让读者对它有一个宏观的把握。第三章开始到第十章,是对《论语》中核心概念的细致解读,如仁、义、孝、友、礼等,深入体味孔子的心性修养之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重视的“成人之学”,这几章内容合并起来为本书结构的第三部分。







主编推荐

曾昭旭,台湾师范大学博士,曾任高雄师范学院国文研究所所长、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任淡江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华梵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擅长领域为中国义理学、生命哲学、爱情学。著有《老子的生命智慧》《借问成功真价值》《论语的人格世界》《儒学三书》等书。



精彩内容

首先,我们根据上段所辨明的根本态度,可先衍为三点原则,以为学习《论语》的心理准备。

(一)就是要立身以诚

在这里先不必把诚说到极高,只需取其起码的意思就够,那就是诚实、不说谎,这诚实不说谎主要是对自己而言,自己生命的真实情况如何,不论是好是坏,是幸是不幸,是顺利是创伤,都要如实承认,能如此不自欺,不装点,不强撑,清清晰晰见到自己不足之处,便是入门之道,实践之始。所以历代圣贤教人,无不先立诚字。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入太庙则每事问,有过则不掩,而终身学之不厌,便是诚。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子路的闻过则喜,孟子的必有事焉而勿忘,也都是诚。宋时朱陆相辩不下,然毕竟不失相敬,则亦透露出一种自知其限的诚实,乃至王阳明几次学圣不成,自叹圣贤有分,而即时放下,也是一种诚。能有这种做人之诚,生命人格的根本便可以立定,《论语》《孟子》上的文字便才有所依附。这便是前文所说的先有实践才有知识可言的意思(庄子亦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但也别以为诚实容易,事实上世间虚伪的人正多;诚实,正非易也。只是这一点根本之诚的确无人可教,只有全靠自己。而当人不诚之时,是连上帝都无可奈何的。

(二)就是看待《论语》,要略其迹而原其意,循其末以返其本

我们前面说过,人格修养之学是以人为重心的,知识只是为人服务,而前贤的话语,本质上亦俱只是指点(即连孔孟之言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的话指点作用更大些而已)。指点什么?便是指点道德人格、道德生命的层境。这道德的层境是无法具体描述的,它只能在一个个具体

的生命里“呈现”而成为道德人格,然而既落实为个别性的人格了(尽管因着修养之故而成为道德的人格),便毕竟是和别个人格不同的(尽管那别个人格也可以是道德的人格,所谓“禹稷颜回同道”),所以我们不能照样学往圣昔贤的言行,而只能借他们的言行来指点,来豁醒自家的生命。因此我们看孔孟,便不宜将他们的言行当作教条死守(如汉人之死守六经然,汉人也是颇具客观心态的),死守必不可久,亦令人生厌,但也不宜随便以今人的心习去怀疑孔孟的言行,如怀疑《论语·乡党》中“割不正不食”等许多繁文缛节,怀疑孔子鄙视老农老圃,怀疑孔子竟赞扬颜回之营养不良等,实则这些话自有当时的背景,其语意所重亦原不在后人所怀疑的这些上面。我们读《论语》,殊不宜在此等处斤斤计较(这是研究古代社会与历史的学者的论题),而当寻究孔子的“道德本心”(即孟子所谓“良心”),但这本心透过孔孟那特殊的生命与环境,是如何呈现的?亦看孔子如何秉其贞一的道德本心,面对弟子时人不同的特殊生命,而予以不同的指点。以期由此领悟到透过自己这又一特殊的生命,道德本心该当如何呈现?要能如此相应地去勘入,读《论语》才可帮助我们慢慢去发现自己生命的路向。

(三)就是这秉其诚心以寻究孔孟的本心,并体贴到自家生命上的一番工夫,要自强不息日新又新地去做

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本来是生生不息,变化无端的,所以道德本心的呈现也是日日有不同形貌的,我们往日的对,不能保证以后永远对,我们以今日如此的心境,读《论语》而有如此的了解,安知他日以新的经验去研读,不更有新的领悟?正因《论语》之为书,要点正在显露那万

古不磨的道德本心本性。(请勿对此语起反感,本心本性是质不是量,是性不是相,本来无时空之变异,也非孔子所独有,所以这话不是盲目赞颂权威之比,都因今人用看待知识的态度去衡量,才不相应而易起反感罢了。)所以王船山说它是“彻上彻下语”,也就是说,它当中的时代色彩、知识成分极为淡薄(孟子力距杨墨,就浓重多了,后儒著作,更多因时代病痛,有所为而作,于是时代性愈增,葛藤愈多,直透性愈弱,亦即愈不宜作为经典),作为经典以指点豁醒自家生命的为用(或说弹性)也因此而极广,所以我们对《论语》,不可误以为一读即了,而须有日新又新的实践工夫,时时与之相印证(印证当然不是死守),然后才见得《论语》是活的,是直接与我们生命相关的,而不是糟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