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五史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十五史故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1.33 3.1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文若愚 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53375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8986323

上书时间2024-10-3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历史,记载着一个国家、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蕴含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智慧,昭示着国家和民族兴衰更替的客观规律。在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中,史学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可说是世界上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忠实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使我国在数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能够保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史料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媲美的。从《史记》开始,《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再加上《清史稿》,这25部史书如沧海明珠独放异彩。

《史记》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共130卷,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年左右的事,为西汉司马迁所著。《汉书》是我国部纪传体断代史,共120卷,起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为东汉班固所著。《后汉书》为纪传体东汉史,共120 卷,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到汉献帝的历史,其中纪、传90卷,南朝宋范晔撰;志30卷,晋司马彪撰。《三国志》共65卷,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是记述三国鼎立时期比较完整的史书。《晋书》共130卷,记载从晋武帝泰始元年到恭帝元熙二年(265?420年)共156年的史事,始修于唐太宗贞观年间,由宰相房玄龄领导,撰者会集当时著名学者文士。《宋书》100卷,南朝梁沈约撰,叙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止于宋顺帝昇明三年(479年),共记刘宋60年的史事。《南齐书》原为60卷,今存59卷,为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了南朝齐共24年的史事。《梁书》共56卷,为唐姚思廉撰,记叙了梁武帝天监元年至梁敬帝太平二年(502?557年),共56年的史事。《陈书》共36卷,为唐姚思廉撰,记载了陈武帝永定元年到后主祯明三年(557?589年),共33年的史事。《魏书》124卷,包括子卷共130卷,北齐魏收撰,记载北魏从道武帝拓跋珪到东、西魏相继灭亡,共计170多年的史事。《北齐书》共50卷,为唐李百药撰,记叙了534年前后,北魏分裂、东魏建立、北齐代东魏到577年北齐灭亡为止,共40多年的史事。《周书》共50卷,为唐令狐德棻所撰,记载北周20多年的史事。《南史》共80卷,为唐李延寿撰,起自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止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记载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代170年的史事。《北史》共100卷,为唐李延寿所撰,记载起自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包括北魏、北齐(包括东魏)、北周(包括西魏)和隋朝共233年的史事。《隋书》共85卷,为唐魏徵等撰,记载了隋朝37年的史事。《旧唐书》共200卷,为后晋刘昫等撰,记述了唐代290年的史事,是现存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书。《新唐书》共225卷,为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与《旧唐书》相比,《新唐书》事增文省,搜罗了不少新史料填充其中。《旧五代史》原本150卷,为北宋薛居正等撰,以五代各自为书,后散佚,我们现在读到的《旧五代史》为清朝邵晋涵等所辑。《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共74卷,为北宋欧阳修模仿《春秋》笔法将五代融而为一所撰,为唐以后的私修史书,与《旧五代史》同为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主要资料。《宋史》共496卷,撰者署名为元脱脱,其实翰林学士欧阳玄出力多,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是二十五史中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辽史》共116卷,署名元脱脱所撰,记载了辽国200多年的史事,也兼叙了辽建国前契丹族和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历史。《金史》共135卷,署名元脱脱撰,全书记载了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到金朝灭亡约120年的史事。《元史》共210卷,为明宋濂等撰,记载了元朝自元太祖至元顺帝14朝的历史。《明史》共332卷,加上目录4卷,共336卷,为清张廷玉等撰,编纂时间之久在二十五史中占位,但明朝历史颇为复杂,很多问题并非《明史》所能包括。《清史稿》共529卷,修于1914?1927年,因未经当时官府的承认,又是初稿,编撰者并未视其为成书,因此只称为《清史稿》。

这25部史书大多采用统一的纪传体体裁,完整、系统地记录了我国从远古至清朝末年数千年的历史流传,全面展示了历代王朝的兴衰轨迹,涵盖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艺术、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百科全书。然而这些史学巨著文字浩繁,加上古文艰深,普通读者穷一生精力也很难读完,鉴于此,我们推出了这部《二十五史故事》。

在本书中,我们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展现中华文明的史学巨著。全书按照史书顺序,共分25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

此外,本书还精选了数百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包括出土文物、历史遗迹、战争示意图、名人画像等,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与诠释,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获得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

精练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导语摘要

本书中,我们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展现中华文明的史学巨著。全书按照史书顺序,共分25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

此外,本书还精选了数百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包括出土文物、历史遗迹、战争示意图、名人画像等,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与诠释,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获得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

精练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商品简介

本书中,我们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展现中华文明的史学巨著。全书按照史书顺序,共分25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

 

此外,本书还精选了数百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包括出土文物、历史遗迹、战争示意图、名人画像等,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与诠释,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获得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

 

精练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目录

史记


传说中的君王


孝顺谦让的舜


大禹治水


残暴无道的纣王


牧野之战


周公辅成王


国人暴动


掘地见母


名医扁鹊


管仲与齐桓公


晋惠公忘恩负义


宋襄公“称霸”


晋文公终成霸业


秦穆公重用人才


楚庄王一鸣惊人


忠心为国的赵盾


赵氏孤儿


晏婴治齐


大学者孔子


外交家子贡


伍子胥复仇


勾践卧薪尝胆


陶朱公深谋远虑


司马穰苴严厉治军


豫让为主报仇


商鞅变法


苏秦佩六国相印


礼贤下士的孟尝君


聪明机智的弄臣们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


田单复国


屈原自沉汨罗江


范雎复仇


信陵君窃符救赵


12岁当上卿的甘罗


吕不韦谋国被诛


李牧保卫国家


荆轲刺秦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


陈胜吴广起义


楚霸王破釜沉舟


鸿门宴


韩信背水一战


名相萧何


运筹帷幄的张良


周勃复兴汉室


错斩晁错


冒顿振兴匈奴


少年英雄霍去病


大才子司马相如


汉书


霸王乌江自刎


贾谊英年早逝


出身贫寒的窦皇后


周亚夫的细柳营


江充诬陷太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奴隶到将军


卜式为国捐财


司马迁写《史记》


汉昭帝明察秋毫


霍光废昌邑王


霍氏灭门


名将赵充国


朱云折槛


尹翁归清正严明


盖宽饶不畏权贵


王莽篡位


后汉书


昆阳大战


痛失天下的赤眉军


性情宽厚的阴皇后和马皇后


乐羊子之妻


来歙出师未捷身先死


强项令董宣


马援老当益壮


不攀权贵的严子陵


梁鸿与孟光


由憨直到圆滑的郅恽


爱国甚于爱家的孔奋


骄横跋扈的梁冀


深受百姓爱戴的第五伦


东汉贤王刘苍


文武双全的虞诩


黄昌夫妻团聚


十常侍之乱


大奸臣董卓


王允除董卓


蔡文姬归汉


三国志


魏武帝曹操


毛玠蒙冤入狱


书法大师钟繇的政治才干


名将贾逵


威震敌胆的张辽


记忆力惊人的王粲


邓艾灭蜀


神医华佗


“曲有误,周郎顾”


大意失荆州


夷陵大战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司马懿智斗曹爽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晋书


不受礼教约束的阮籍


以德服人的羊祜


杜预、王濬灭吴


有才无行的贾充


白痴皇帝和奸诈皇后


八王之乱


皇甫谧浪子回头金不换


美男子潘安


雄才大略的石勒


周处除“三害”


“王与马,共天下”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能臣陶侃


书圣王羲之


仁义之士邓攸


大画家顾恺之


廉洁自律的郭翻和杨轲


才女谢道韫和钟琰


王猛扪虱谈兵


苻坚重视文化


桓温神武慷慨


谢安谈笑退敌


宋书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足智多谋的王镇恶


裴松之注《三国志》


《后汉书》作者之死


荒淫无道的刘子业


刘休仁功高震主


隐士沈道虔和刘凝之


南齐书


萧道成建立齐朝


猛将周盘龙


全才王僧虔


大科学家祖冲之


梁书


昭明太子萧统


名将韦睿


一代文豪沈约


靖难忠臣羊侃


皇帝出家


不愿出仕的阮孝绪


山中宰相陶弘景


反对迷信的范缜


陈书


陈叔宝亡国


一代美女张丽华


悍将萧摩诃


魏书


文明太后冯太后


孝文帝改革


敢说真话的高允


崔浩写史书


勇将杨大眼


权倾朝野的尔朱荣


道士寇谦之


北齐书


兰陵王高长恭


狂暴昏君高洋


一日皇帝高延宗


放荡的胡太后


汉将高昂


史学家魏收


断决无疑的苏琼


周书


功高遭忌的宇文宪


名医姚僧垣


廉洁将军赫连达


南史


恃宠妄为的萧宏


反复无常的侯景


北史


高纬与冯淑妃


买卖官职的元晖


地理学家郦道元


隋书


杨坚建立隋朝


有德有才的独孤皇后


杨广篡位


暴君隋炀帝


赵绰执法严明


隋初重臣杨素


“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


继承父志的贺若弼


正直敢言的刘行本


横行天下的瓦岗军


贤人李士谦


郑母教子有方


旧唐书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


争夺天下的失败者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千古一后


人镜魏徵


酷吏时代


捕杀蝗虫的姚崇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裙带丞相杨国忠


诗圣杜甫


大贪官元载


李光弼卫唐


宁愿自己死也要百姓活


面丑心恶的卢杞


“二王八司马”


“文起八代之衰”


新唐书


用兵如神的李靖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一代女皇武则天


酷吏来俊臣


桃李满天下的狄仁杰


太平公主叛乱


诗仙李白


阴险的安禄山


张巡守城


权倾朝野的高力士


安邦重臣郭子仪


诗史白居易


甘露之变


忠烈名臣颜真卿


牛李党争


冲天大将军黄巢


旧五代史


野心家朱温


十三太保之首李存孝


宠幸伶人的唐庄宗


儿皇帝石敬瑭


长乐老冯道


新五代史


拒绝认父的刘皇后


后周世宗柴荣


可悲的才子皇帝李煜


宋史


陈桥兵变


半部《论语》治天下


杨家将


诡计多端的王钦若


奸相丁谓


“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铁脸将军狄青


范仲淹改革


铁面无私的包拯


大科学家沈括


欧阳修整顿文坛


王安石改革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文坛奇才苏东坡


花石纲


方腊起义


陈东领导太学生请愿


靖康之变


李若水骂贼而死


宗泽抗金


岳飞大破兀术


卖国贼秦桧


王彦组织八字军


虞允文书生救国


韩侂胄北伐


放翁陆游


理学大师朱熹


误国奸臣贾似道


厓山之战


文天祥就义


辽史


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


辽国汉臣韩延徽


辽国中流砥柱耶律休哥


耶律乙辛陷害太子


金史


阿骨打誓不低头


完颜宗翰灭北宋


残暴不仁的完颜亮


昭德皇后宁死不受辱


元史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大将木华黎


元朝文臣耶律楚材


元朝创始人忽必烈


《授时历》的编撰


大画家赵子昂


一心为国却遭猜忌的脱脱


明史


红巾军起义


重八当皇帝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


开国将徐达


朱元璋大杀功臣


仁慈的马皇后


靖难之役


郑和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


于谦守京城


贪玩误国的明武宗


戚继光驱逐倭寇


海瑞刚正不阿


张居正改革


魏忠贤陷害东林党


袁崇焕抗敌


皇太极巧施反间计


闯王李自成


吴三桂借清兵


史可法战死扬州


清史稿


努尔哈赤起兵


多尔衮辅政


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帝平三藩


三征噶尔丹


年羹尧与雍正帝


《四库全书》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虎门销烟


辛酉政变


恭亲王奕


天京事变


曾国藩组织湘军


李鸿章入阁


镇南关大捷


黄海大战


戊戌变法


宣统退位



内容摘要

本书中,我们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展现中华文明的史学巨著。全书按照史书顺序,共分25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


此外,本书还精选了数百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包括出土文物、历史遗迹、战争示意图、名人画像等,与文字内容互为补充与诠释,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获得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


精练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精彩内容

传说中的君王

中国古代出现了很多贤王,传说中他们都是天下的主人,而且个个非常贤明,都是圣人。

相传个君王是黄帝,他一生下来就非常聪明,是一个天才。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后人将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称之一。当时统治天下的是神农氏,但权威已经衰落下去了。各地诸侯缺少约束,纷纷自相残杀,虐待百姓,而神农氏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黄帝就训练军队,打造武器,去征讨那些暴虐的诸侯,很多诸侯归附了黄帝。只有蚩尤部族残暴,因为他们兵力强大,所以暂时没有去征讨他们。神农氏炎帝见自己失势,就想用武力解决,但当时的诸侯们大多心归黄帝,不听炎帝号令了。黄帝率领各种猛兽和诸侯在阪泉和炎帝展开大战,一连打了3个大仗,把炎帝杀得大败。炎帝见打不过黄帝,于是和他握手言和。黄帝征服炎帝后,把矛头对准了蚩尤,双方在涿鹿展开了大战,黄帝大胜,活捉了蚩尤,将其斩首。诸侯们纷纷奉黄帝为天子,让他取代了神农氏的地位。当时天下还有很多诸侯不服从黄帝的统治,黄帝就一个接一个地征讨,一直都没有休息过。

黄帝去了很多地方,到各地宣传教化,并任命官吏帮助自己治理天下。黄帝和炎帝两人后来关系变得很好,他们俩一起把中国治理得非常好。后来的中国人自认为是他们的后代,所以自称“炎黄子孙&r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