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8.39 4.7折 ¥ 39 全新
库存121件
作者(美)亨利·戴维·梭罗 著,读品 出品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82864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28558984
上书时间2024-10-30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作,记录了其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心路历程。作品生动再现了瓦尔登湖一年四季的幽美景色,对林中动物的叙述,让这景色更加鲜活。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他认真地感受着身边景致的每一处细节,让自己与景致融为一体,让自己融入了自然当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让自己作为自然的一份子,爱着这片大自然。
全书所倡导的是一种回归自然、寻找本真的生活态度,提倡摆脱物质需求的囚困,找回精神追求。不仅在作者所生活的年代,哪怕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物质生活就像一副枷锁,一副牢笼,将人们囚困其中,使人们无暇顾及精神世界的需求。用作者的话说,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生活”。书中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摆脱物欲的控制,享受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品味大自然,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精神世界,找回真正的自我,过真正的生活,享受真正的快乐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诗人,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
1937年,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其思想深受爱默生的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了长篇散文《瓦尔登湖》(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
梭罗一生才华横溢,他的全部书本、散文、日记和诗集合起来有二十多册,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人。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其主要作品有: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1849)、《没有规则的生活》(1863),游记《马萨诸塞自然史》《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缅因森林》等。
王晋华,著名翻译家,中北大学外语系教授,英美文学硕士,留美学者。出版的主要译著有《美国现代小说论》《美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狄更生诗歌精选》《朗费罗诗歌精选》《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西方新情爱经典录》等。
经济篇
补充诗篇
我的生活所在,我的生活追求
阅读
声音
孤独
访客
豆田
村子
湖
贝克农场
更高的法则
禽兽为邻
室内取暖
昔日的居民,冬天的访客
冬天的禽兽
冬天的湖
春天
结束语
模拟考点
参考答案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作,记录了其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心路历程。作品生动再现了瓦尔登湖一年四季的幽美景色,对林中动物的叙述,让这景色更加鲜活。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他认真地感受着身边景致的每一处细节,让自己与景致融为一体,让自己融入了自然当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让自己作为自然的一份子,爱着这片大自然。
全书所倡导的是一种回归自然、寻找本真的生活态度,提倡摆脱物质需求的囚困,找回精神追求。不仅在作者所生活的年代,哪怕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物质生活就像一副枷锁,一副牢笼,将人们囚困其中,使人们无暇顾及精神世界的需求。用作者的话说,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生活”。书中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摆脱物欲的控制,享受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品味大自然,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精神世界,找回真正的自我,过真正的生活,享受真正的快乐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诗人,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
1937年,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其思想深受爱默生的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了长篇散文《瓦尔登湖》(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
梭罗一生才华横溢,他的全部书本、散文、日记和诗集合起来有二十多册,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人。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其主要作品有: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1849)、《没有规则的生活》(1863),游记《马萨诸塞自然史》《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缅因森林》等。
王晋华,著名翻译家,中北大学外语系教授,英美文学硕士,留美学者。出版的主要译著有《美国现代小说论》《美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狄更生诗歌精选》《朗费罗诗歌精选》《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西方新情爱经典录》等。
《瓦尔登湖(全译本)》:
经济篇
章前导读
“我”只身一人在树林里的一所房子里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过着自给自足、回归自然的生活,思考了很多关于生命、现代生活的问题。“我”认为大多数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的生活舒适,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下面诸篇,或不妨说大部分文字,是我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滨写成的。当时,我孤身一人住在森林里,住在我亲手搭建的房子里,方圆一英里之内,见不着任何住户,仅凭自己的一双手养活自己。我在湖滨住了两年零两个月。眼下,我又重新回到文明社会中来。
镇上的居民对我的生活方式百般探询,倘非如此,我也不会这么霸道,硬要拿自己的私事来提请读者注意。有些人认为这种探询不太礼貌,然而我认为并非如此,而且,就当时的实际而言,他们的探询也算合情合理。有人问我吃什么,是否孤独,是否害怕,等等之类的问题。有人则想知道我的收入有多少用于慈善事业。还有一些家里孩子比较多的家长则想了解我抚养了几个可怜的孩子。在本书中,我将对此一一作答,对我不感兴趣的读者,在此只好见谅了。大多数书都不用人称,但在本书中,我将保留这一称谓。本书的特点就是“我”字用得特别多。事实上,说到底,发言的都是人称,然而,我们却常常把它给忘了。如果我知人如知己,那么我就不会大谈自我了。不幸的是,我阅历浅薄,无法跳出这一主题。不仅如此,我还希望每一位作家对自己的生活做一番简朴而真诚的描述,而不是仅仅写一些道听途说的别人的生活,然后把作品从远方寄给读者。之所以说要从远方寄,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本书中的这些文字,对于清贫的学生来说,或许特别适宜。至于其余的读者,他们可以各取所需。我相信,没有人硬要把短小的衣服穿在身上,因为适合的才是好的。
我所乐意讲述的事情,和中国人、桑威奇群岛的居民未必有关,说起来,本书的读者是诸位生逢此世、身居此镇的新英格兰居民,我要谈的就是你们的境况,尤其是你们的外部境况,或在此世此镇的遭遇、现状,以及目前的不幸遭遇是否有必要持续下去、是否有改善的可能。我在康科德镇旅行了很多地方,无论是商店、办公楼,还是野外,我都感到居民们以上千种非同寻常的方式在苦行赎罪。我曾听说婆罗门教徒苦修的方式,比如坐在四堆火的中问,两眼盯着太阳,或头朝下倒挂在火焰上方;或扭过头仰望天空,“直到他们无法恢复原状,而且,由于脖子扭曲,除了液体,别的东西都无法进入胃里”;或用链条,将自己终生锁在树下,或像毛毛虫一样,用自己的躯体来丈量庞大帝国广袤的土地;或单脚立在木桩上。这种有意识的苦行使人心惊肉跳,令人难以置信。然而,与此相比,我每天看见的一切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我邻居的苦役相比,赫克利斯的十二件苦役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他毕竟只有十二件苦役,总会有做完的时候。然而,我从未看见我的邻居杀死或捕获任何怪兽,也没看见他们做完任何苦役。更何况,赫克利斯还有依俄拉斯这样的朋友,帮他用一块火红的烙铁,去烫那被割掉脑袋的九头蛇,因为九头蛇的一个头刚被砍掉,另两个头又会立刻冒出来。
我看见许多年轻人,我的市民同胞,不幸继承了农庄、房屋、谷仓、牲畜和农具。这些东西得来容易,甩掉它们可就难了。倒不如他们生在空旷的牧场上,由一只狼喂养成人,这样,他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田野上劳作着。是谁让他们成为土地的奴仆?为什么别人都得含垢忍辱,而他们却能享受六十英亩田地的供养呢?为什么他们生来就要自掘坟墓呢?他们得过着人的生活,于是就得带着所有的财产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并尽量使日子过得好些。我看到,有多少个可怜而又不朽的灵魂,他们不堪生活的重负,几乎被压垮。他们沿着生活的道路往前爬,推动着生活道路上一个长七十五英尺、宽四十英尺的大谷仓,推动着从未打扫过的奥吉厄斯牛圈,还有一百英亩的土地,同时还要耕地、芟草、放牧、护林!有些人没有继承产业,也就不会被上代人的财产所羁绊,不过也照样得辛苦劳役,为了维系几立方英尺的血肉之躯,自己也得委曲求全,努力耕耘。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