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2.87 5.0折 ¥ 26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多萝茜·坎菲尔德·费希尔【美】;译者:杜庄;手绘:孔婷婷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95168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6元
货号27855817
上书时间2024-10-30
这是一个充满爱与幸福气息的故事。
一个被亲戚收养的城市孤儿贝茜,苍白,瘦弱,敏感,在过度的保护中长大,犹如温室的嫩芽,细弱娇嫩。生活发生突变,命运把她送到了姨妈和姨爹的农场……在那里,贝茜学会了自己驾驶马车,煮牛奶,做黄油,养小猫,指挥大狗;在那里,贝茜开始自己上学,给小伙伴辅导阅读,独自穿过小溪和森林,把小伙伴从猎人的陷阱里搭救出来;在那里,贝茜学会了做生意赚火车票钱,自己搭乘火车回家;在那里,贝茜发现没人把她当做小可怜虫,而是和她平等沟通协商;在那里,贝茜发现了一切本可以通过自己发现和掌握的美好,她发现自己变得勇敢和智慧,*重要的事,她觉得自己能够创造美好、给予爱!就这样,一个苍白的女孩变得红润爽朗,我们在她的勇往直前中理解了真正的贝茜。
多萝茜·坎菲尔德·费希尔(1879—1958),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改革家,社会活动家,20世纪美国畅销书作家,20世纪美国独立精神的女性之一及20世纪美国影响力的十大女性之一。
1912年,多萝茜·坎菲尔德·费希尔去意大利旅行,在那里,她结识了著名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博士,被蒙台梭利教育法折服,并把这一以儿童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理念介绍给美国人,并为改善美国乡村教学环境而积极奔走,她将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儿童救助和儿童教育事业,她积极传播关心、呵护、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精神的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赢得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尊重。
多萝茜·坎菲尔德·费希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贝茜成长的奥秘》被西方文学家和教育家称作“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生动指南”。该书以文学的方式生动地阐释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关爱、快乐和责任。该书被翻译成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汉语、荷兰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畅销百年而不衰,并入选亚马孙网站“20世纪50本童书”名单。
章 哈莉特姑婆的咳嗽 ………………………………… 001
第二章 贝茜拉住了缰绳 …………………………………… 017
第三章 一个短暂的上午 …………………………………… 033
第四章 贝茜去上学 ………………………………………… 046
第五章 贝茜上几年级? …………………………………… 055
第六章 如果你不喜欢书中的对话,跳过这一章!………
069
第七章 贝茜考试不及格 …………………………………… 086
第八章 贝茜成立了一个缝纫协会 ………………………… 101
第九章 新衣服几乎泡汤 …………………………………… 117
第十章 贝茜过生日 ………………………………………… 127
第十一章 理解弗朗西丝姑妈 ……………………………… 149
这是一个充满爱与幸福气息的故事。
一个被亲戚收养的城市孤儿贝茜,苍白,瘦弱,敏感,在过度的保护中长大,犹如温室的嫩芽,细弱娇嫩。生活发生突变,命运把她送到了姨妈和姨爹的农场……在那里,贝茜学会了自己驾驶马车,煮牛奶,做黄油,养小猫,指挥大狗;在那里,贝茜开始自己上学,给小伙伴辅导阅读,独自穿过小溪和森林,把小伙伴从猎人的陷阱里搭救出来;在那里,贝茜学会了做生意赚火车票钱,自己搭乘火车回家;在那里,贝茜发现没人把她当做小可怜虫,而是和她平等沟通协商;在那里,贝茜发现了一切本可以通过自己发现和掌握的美好,她发现自己变得勇敢和智慧,*重要的事,她觉得自己能够创造美好、给予爱!就这样,一个苍白的女孩变得红润爽朗,我们在她的勇往直前中理解了真正的贝茜。
多萝茜·坎菲尔德·费希尔(1879—1958),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改革家,社会活动家,20世纪美国畅销书作家,20世纪美国独立精神的女性之一及20世纪美国影响力的十大女性之一。
1912年,多萝茜·坎菲尔德·费希尔去意大利旅行,在那里,她结识了著名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博士,被蒙台梭利教育法折服,并把这一以儿童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理念介绍给美国人,并为改善美国乡村教学环境而积极奔走,她将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儿童救助和儿童教育事业,她积极传播关心、呵护、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精神的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赢得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尊重。
多萝茜·坎菲尔德·费希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贝茜成长的奥秘》被西方文学家和教育家称作“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生动指南”。该书以文学的方式生动地阐释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关爱、快乐和责任。该书被翻译成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汉语、荷兰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畅销百年而不衰,并入选亚马孙网站“20世纪50本童书”名单。
贝茜拉住了缰绳
你也许可以想象,当火车一路驶向佛蒙特州以及那个可怕的普特尼农场时,贝茜心中涌动的那种极度的恐惧感。一切发生得也太快了——皮包收拾好,电报发出,登上火车——她甚至还没来得及表明自己的观点,说自己不愿意去那里,就已经坐在火车上了!所以,她有一种失落的感觉,也许即使她说了,也没有人会理会她。现在弗朗西丝姑妈不在她身边,对她来说,好像是世界末日到了!没了弗朗西丝姑妈,她觉得连空气都变稀薄了,整个儿呼吸不通畅!更让人郁闷的是,现在她是一个人去普特尼农场,连个送她的大人都没有!
当目的地一点点逼近的时候,贝茜在座位上缩成一团,感觉越来越害怕。她忧心忡忡地看着窗外严冬的景象,越看越觉得那景象非常可怕:现在到了一月份了,广阔的土地上寸草不生,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树,山上的雪都融了,小河床的水势也跟着上涨,水流湍急。她不止一次地听大人们说过,她的身体受不了寒冷的天气,想到这里,她打了个寒颤。眼下这火车慢悠悠地行驶着,在贝茜看来,她要去的那个荒凉的地方估计是世界上冷的地儿了。
火车头这会儿正噗嗤噗嗤地喷着烟艰难地行进着,贝茜的胸脯也跟着一起一伏地振动着:这火车走得可是越来越慢了。当火车沿着一个陡峭的斜坡往上爬的时候,贝茜觉着火车的底部好像也要被掀起来了。“这个坡可真是太陡了,你说呢?”有个乘客跟列车员攀谈着。
“确实是呀!”列车员说,“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站了,下一站是希尔斯伯勒,就在山尖上,过了那一站,火车就要下行前往拉特兰了。”接着,他转向贝茜说道:“小姑娘,你姨爹说你要在希尔斯伯勒下车,是吧?那你好提前做好准备,把东西收拾一下。”
可怜的贝茜!现在的她,两腿哆嗦得厉害,膝盖都撞在一起了,她很害怕下车看到那些陌生的脸。火车很快到站了,一位列车员前来帮助贝茜下车,他一手牵着这个脸色煞白、哆哆嗦嗦的小姑娘,一手拿着她的小背包。只见小型的木制站台上,一个陌生的老人孤零零地站着。那个老人表情严肃,头戴一顶皮帽,身上的大衣很厚重,站在一辆马车旁。他,就是贝茜的姨爹亨利。
“就是这个小女孩,普特尼先生。”列车员边说边按了按自己的帽子,随后便返回了车厢。随着一声尖锐的汽笛声,火车在附近的一个岔路口消失了,回声在周围的山谷中荡漾着。
这里就只剩下贝茜和令她非常害怕的姨爹亨利了。姨爹朝她点点头:“家里的那些女人们生怕你坐车会着凉。”说着他从马车里拿出一件又大又暖和的斗篷,披在她的肩上。然后,姨爹把贝茜抱起来放在座位上,把她的小皮包扔进马车里,就骑上马吆喝着上路了。贝茜以前总觉得坐火车旅行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下车后会被送上好多个关爱的吻,会被问上好多遍“你是怎么忍受这旅行的”,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
她安安静静地坐在高高的、木制的座位上,悬空的两脚荡来荡去,感到十分的凄凉和不受重视,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曾经做过的那些可怕的噩梦里。唉,为什么弗朗西丝姑妈现在不在身边呀?现在这场景简直就跟自己做的噩梦一模一样,真是太可怕了!她肯定会摔下马车,被卷进车轮里,然后被轧成……她抬起头看着亨利姨爹,紧张、迷茫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要是在以前,这眼神准会让姑妈赶紧跑过来倾听她的诉说,并安慰她。
亨利姨爹低着头冷静地看着她,他那张饱经沧桑、坚毅的脸丝毫不为之所动。“来,你来驾驾马,就一小段路,怎么样?”话音一落,他就把缰绳塞进她手里,然后戴上眼镜,掏出一根短小的铅笔和一小片纸,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我有些账得算算。你拉拉左边这根绳子可以控制马往左边走,右边的绳子就是控制右行的,我想我们应该不会遇上其他的车。”
贝茜当时吓得快要尖叫出来,尽管她对那两根缰绳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她还是忍不住轻轻地怪叫了一声。以前和弗朗西丝姑妈的那些交谈,已经把贝茜训练得非常善于解释自己的情绪,所以她已经想好该怎么解释了。她会跟亨利姨爹说她刚才吓死了,已经快要尖叫出来,好不容易克制了一下,可还是叫了一声。但是亨利姨爹好像根本没听到她的那声怪叫,也有可能他听到了,没把那当回事,因为他……噢,马儿奔到路的另一边去了!她在匆忙中判断出哪边是自己的右手(她以前可没被逼着这么快作出判断),然后猛地拽了拽缰绳。马儿稍稍抬了抬低着的头,它们又奇迹般地回到了路的中央。
贝茜深吸了一口气,满是解脱和自豪,她看着亨利姨爹,等着他的夸奖。但是他只忙着算账,好像第二天要上算术课似的,根本没留意……噢,马儿又奔到路的左边去了!这回贝茜一阵忙乱,她已经搞不清楚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了,她使劲地拉了拉左手的那根缰绳!马儿听话地偏离正路,走到路旁的一个小浅沟里,马车也跟着颠簸起来……救命呀!为什么亨利姨爹不帮忙呀!亨利姨爹依旧颇为专注地在信封背面算着数。
贝茜满头大汗,她拉了拉另一根缰绳,马儿便转过身来朝着小斜坡往上走,车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她觉得马车肯定是要翻了!但是,后他们又安然无恙地回到了路上,亨利姨爹居然还在纸上列了一组新数字。这个小姑娘想,要是他知道刚才是多么的危险以及他是怎么被救的……不过这回贝茜可算是记得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再也不会犯同样可怕的错误了。
突然间,她的脑袋里嗡了一下,就像是一道闪电划过,她压根就不用搞清楚左右手嘛。她想要马往哪边走,拉拉哪边的绳子不就可以了嘛——马儿也不晓得左边缰绳跟右边缰绳的区别呀!
她脑袋里那嗡的一下,可能是大脑突然苏醒了。虽然她已经九岁,在学校里上的是3A班,但这是她次完全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前在家里,弗朗西丝姑妈对贝茜所做的每件事都了如指掌,还没等贝茜觉出很多事情的难点所在,姑妈就开始帮忙解决掉那些困难。在学校里也是如此,老师们的脑子被训练得一定要比小学生转得快。所以总有人会不知疲倦地给贝茜解释很多东西,以至于她从来没有自己想明白过一件事。这是个很小的发现,但对贝茜来说还是头一次。她很兴奋,简直像是次孵出了小鸟的鸟妈妈一样。
她忘记了自己有多么地害怕亨利姨爹,一股脑儿地把自己的新发现讲给他听。“搞清楚左边跟右边根本就不是问题的关键!”她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自己的这番话,“关键是你自己到底想走哪边!”当她说话的时候,亨利姨爹依然很专注地看着,视线时不时地从眼镜上方瞟向她。当她一说完,他便承认道:“嗯,是的,确实如此。”然后继续去做他的算术题。
这个评论也太简短了,比贝茜以前听过的那些都要短。弗朗西丝姑妈和之前的那些老师们总是会长篇大论地解释问题。但这个简短的评论却很有分量,让人心满意足。她说的话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在小姑娘自己看来意义非凡。她转过身去继续赶马。
当她和亨利姨爹交谈的时候,这些笨重又缓慢的犁田用的马停了下来。它们站着一动也不动,好像它们的脚就长在地里似的。贝茜抬头看着姨爹,等待他下指示,但是他仍然专注在那些数字里。她一向被教导说不要去打扰别人,所以她安静地坐着,等着姨爹告诉她该去做些什么。
虽然现在正值融雪期,但天依然相当的冷,刺骨的寒风狠命地吹着贝茜的后脖颈。冬天天黑得早,这时已到黄昏,她觉得有些空虚无聊。过了好久,贝茜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回想着隔壁杂货店的小哥是怎么让马跑起来的。她不安地瞥了瞥仍然专注于算账的亨利姨爹,然后鼓起勇气上下抖动着手中的缰绳,极力地模仿杂货店小哥的吆喝声。这时候马儿们扬了扬头,身子向前倾斜,然后开始抬脚……它们动起来了!贝茜开心得小脸涨得通红。要是这时候贝茜发动了一辆红色大轿车,她估计得更得意了。这可是贝茜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件事,每个步骤,每个环节!全都是她自己想出来,自己完成的,而且后还成功了!
接下来她好像驾了好长好长时间的马,她很认真,自然也就心无旁骛。她引着马儿绕过路上的石子,吆喝着它们走过那些因融雪而冻住的小泥潭,并让它们尽量走在路的正中央。当亨利姨爹把纸和笔放到一边,从她手里接过缰绳把马车驾到一个院子里时,她大吃一惊。院子的一边是个又小又矮的白色房子,另一边则是一个红色大谷仓。姨爹一个字都没说,不过贝茜心想这就是普特尼农场了。
这时候,两个穿着条纹棉布裙,系着白色围裙的女人从房子里走了出来。其中一位年纪很长,另一位则比较年轻,她们就跟哈莉特姑婆和弗朗西丝姑妈的组合一样。但是她们看上去却跟哈莉特姑婆母女俩大不相同。满头棕发的这位个子很高,看上去很能干;满头银发的这位则面色红润,身材肥胖。看到了坐在马车上的这个瘦瘦小小、面色苍白的小女孩,棕色头发的那位说道:“爸爸,你接到她了呀。”说着她走到马车前,把贝茜抱了下来:“快进来,贝茜,准备吃晚饭了。”她说话的语气好像贝茜原来一直住在这儿似的,只是刚刚从城里回来。
贝茜就是这样来到了普特尼农场。
《理解贝茜》是美国作家多萝茜·费希尔创作的一部儿童成长小说,被成为“蒙氏教育法的生动故事指南”。
★全彩精美手绘,高级的美育感染力
★ 备受玛丽娅·蒙台梭利博士、海伦·凯勒等教育家、作家推崇
★ 和《窗边的小豆豆》传达同一种教育方式和理念——自然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幸福力
★ 《理解贝茜》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作品,生动地阐述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关爱、快乐和责任,被教育家和文学界誉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生动指南”。
★ 《理解贝茜》自出版以来,历百年而畅销不衰,受到无数孩子和家长的挚爱,很多父母将此书作为礼物送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 该书入选“20世纪*童书”名单。
★ 多萝茜·坎菲尔德·费希尔儿童文学奖是美国重要儿童文学奖之一。
所有父母和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理解贝茜》。它有助于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它巧妙地告诉各位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们营造自由的成长空间;也告诉孩子们怎样在生活中找到自我,找到快乐!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儿童的发现者” 玛丽娅·蒙台梭利
这是一本生动而富有启发意义的作品。有很多父母根本不懂得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结果弄得两代人之间关系紧张,父母痛心,孩子也不开心。贝茜的故事告诉您,不论是爱孩子,还是教育孩子都应该遵循正确的方法——您可以在这一本书中找得到这种方法!
——美国著名作家 海伦·凯勒
费希尔是一位非常会讲故事的作家,语言平实而又诙谐有趣……《理解贝茜》肯定会让那些迷失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被山也似的家庭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下的孩子爱不释手。同时,孩子们的父母也可以从这本书之中找到一个或两个*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纽约时报》书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