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仓储转型与社会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仓储转型与社会变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34 8.1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丽萍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85065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25346885

上书时间2024-10-3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仓储制度是清代重要的制度之一,包括中央和地方两大不同的仓储系统。地方仓储主要是常平仓、社仓和义仓,承担着储粮备荒的职能,以平粜、出借、赈济多种方式发挥救济功能,从而起到维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以及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的作用。清代的常平仓、社仓、义仓制度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尤其是雍乾时期。到了晚清,历经剧烈的社会动荡,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仓储制度亦随之发生变化。
  晚清地方仓储的命运如何?仓储制度和地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互动?这些正是《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仓储转型与社会变迁》关注的问题。《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仓储转型与社会变迁》以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为研究区域,以仓储制度的转型和社会变迁为研究重点,既探讨晚清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变迁对仓储的影响,又透过仓储的转型来反映近代社会变迁的特点,并由此分析蕴含其中的晚清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官权与绅权、基层社会管理等诸多复杂问题。


作者简介
  白丽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清代、近代社会经济史、灾荒史。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及专项项日,并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江汉论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福建论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预期目标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理论和方法

章 清代长江中游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自然灾害
三、“不事蓄积”与“户鲜盖藏”

第二章 同治朝之前长江中游地区的仓储建设
一、仓储基本格局
二、嘉道咸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社会动荡与仓储

第三章 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传统仓储的因循与演变
一、江西、湖北二省的仓储衰落与更迭
二、仓储管理中的官与民

第四章 晚清长江中游地区新型仓储的崛起
一、晚清积谷仓的兴起
二、湖南省积谷仓的建设

第五章 晚清长江中游地区基层社会组织与仓储
一、从里甲、保甲到团练、团局一
二、基层社会组织与仓储的推行

第六章 宗族、士绅与晚清长江中游地区的仓储
一、宗族组织的特点
二、晚清绅权的扩张
三、宗族、士绅与仓储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仓储制度是清代重要的制度之一,包括中央和地方两大不同的仓储系统。地方仓储主要是常平仓、社仓和义仓,承担着储粮备荒的职能,以平粜、出借、赈济多种方式发挥救济功能,从而起到维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以及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的作用。清代的常平仓、社仓、义仓制度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尤其是雍乾时期。到了晚清,历经剧烈的社会动荡,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仓储制度亦随之发生变化。
  晚清地方仓储的命运如何?仓储制度和地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互动?这些正是《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仓储转型与社会变迁》关注的问题。《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仓储转型与社会变迁》以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为研究区域,以仓储制度的转型和社会变迁为研究重点,既探讨晚清长江中游地区社会变迁对仓储的影响,又透过仓储的转型来反映近代社会变迁的特点,并由此分析蕴含其中的晚清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官权与绅权、基层社会管理等诸多复杂问题。

主编推荐
  白丽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清代、近代社会经济史、灾荒史。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及专项项日,并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江汉论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福建论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精彩内容
《晚清长江中游地区仓储转型与社会变迁》:
  (三)成灾原因
  清代长江中游地区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如此严重,与其成灾机制有关。关于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显然需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就清代长江中游地区而言,以水灾为例,正如上文所述,三省多雨、降水量大且集中于春夏之初,境内河湖众多,汛期与降水同期,本就极易形成水患,加之处于汛期的长江上游洪水也同时过境,雨、水相交,分泄不及,往往酿成水灾。尤其在两湖平原,因降水丰沛,水量集中在每年的4-9月,暴雨频繁,量大且集中,又由于两湖地区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特点,洪水往往汇聚地势低洼的平原地带,遇上长江及支流高水位顶托或长江上游过境客水,不易涸出,即形成春夏水患。一般而言,春季水患(4-6月)主要是由强降雨诱发山洪及河流泛滥所造成,夏秋水患(7-9月)则主要是由本区暴雨遭遇长江上游过境洪水,造成河流、湖泊持续高水位,河道宣泄不及而形成。
  同时,三省降水季节不均,春夏多、冬季少,年际变化大、地区分配不均等,使得旱灾的发生也不少见。不但在境内少雨区,如鄂西北、赣西北等地易发旱灾,即使在平原湖区,若逢降雨不足年份,干旱同样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人为因素在导致长江中游地区水旱等自然灾害日益严重的过程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具体而言,主要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引起的农业垦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有关,同时也和水利设施的修建、吏治腐败等因素有关。
  境内平原湖区是水旱灾害的多发区,其中尤以水灾为重,这和清代在这一区域内广泛出现的垸田、圩田农业耕作方式不无干系。张建民系统研究了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农业水利问题,他专门阐述了鄱阳湖、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湖区堤垸和圩田的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他认为,江汉、洞庭湖平原的堤垸虽兴起时间尚无定论,但自明代开始蓬勃发展却是可以肯定的。自正德年间开始,堤垸大量出现,垸田众多,农田的扩张压迫水道、水面,使得水面减少,而长江两岸众多分流穴口因保护农田的需要被迫堵塞,使得长江水流缺少分蓄调节之地,先是堵北岸分流穴口,导致长江由南北分流转向专流于南岸洞庭湖区,水沙大量注入,使该地蔓延成灾,进而江汉平原也因围垦日甚、蓄泄之地日狭,淤积严重而漫溢为患。明正德末年至万历年间,是江汉与洞庭湖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这一时期与堤垸发展、河道变化同步,恰好说明了垸田与洪涝灾害之间的关系。明末清初,堤垸因战乱遭到破坏,康熙中后期开始,政局稍稍稳定之后,堤垸开始逐步恢复,至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堤垸急剧扩张至一发不可收。尽管政府一度不得不下禁令严禁围垦,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奏效。清末,在湖区筑堤围垦之风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垸田的长期发展导致长江两岸河湖泥沙淤积严重,江底地面抬高,长江泄洪愈加困难,水溢为灾也日趋严重。在鄱阳湖地区,筑堤垦田称之为圩田,其原理和堤垸相近,东汉时期已经出现,明清时期经历了和两湖平原相似的发展过程,其后果也是由于各河湖“病在淤浅”而水患频发。不仅如此,湖区垸田、圩田还因为四周筑堤,雨水不易排出,一遇洪水季节,往往形成内渍外涝的局面,危害尤甚。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