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处尘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处处尘埃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9.52 4.9折 3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振华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7854894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25271853

上书时间2024-10-3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书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作者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

作者简介
孙振华  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雕塑》主编;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当代艺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专业领域:雕塑理论及历史研究、公共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当代艺术评论;出版个人专著有:《雕塑文化论》、《中国古代雕塑史》、《公共艺术时代》、《雕塑空间》等著作十余部。

目录





di一辑 社会观察
003 守护文明
005 孔森的梦
007 城市是个多面体
009 豪车开进校园
011 乘飞机的文化差异
013 遥远的镜泊湖
015 死者的尊严
017 送人玫瑰
019 鄂尔多斯的中秋
021 路过灾区
023 想象马尔康
025 康定溜溜的城
027 走出书斋
029 武昌城
031 话在说我们
033 地方性知识
035 居住的政治学
037 好说不好做
039 当“创意”遇到“产业”
041 精神拆迁
047 民治和水湾
049 常识往往有问题
051 没有赢家
053 餐厅可以这样开
055 每个人都不能受委屈
057 美在当下
059 叩问城市
061 何处寻找地域性
063 探访奥鲁古雅
065 诈机
067 假想的民主
069 重新认识“会议”
071 蛇口再出发
073 专家的作用
075 课题经济
077 纽约再创意
079 赢者通吃
081 读城 
083 学田
085 四方沙龙 
087 吾城吾乡90后
089 沃夫冈在芜湖 
第二辑 艺文杂谈
093 百年歌曲
095 两座雕塑 
097 雕塑的牢骚 
099 随意性批评
101 “混搭”能够走多远
103 能工巧匠
105 “穿越”的公共艺术
107 观看的权利
109 “八五”的族谱
111 草原石人
113 公共艺术谁做主
115 这把刀还要磨
117 天下多少“陆焉识” 
119 怀疑美术馆
121 毕加索同志
123 低调现实主义
125 雕塑何以真实 
127 在香港看电影 
129 写给胡博
131 公共艺术的新思路
133 美丽的敌人 
135 无冲突模式
137 让徐洁告诉我们
139 谁来关注市场之外 
141 雕像的背后
143 让雕塑动起来
145 市场上的“雷锋” 
147 弃石雕塑
149 水墨西湖
151 真实的赝品
153 中国时间
155 教师张祖武 
157 黄陂农民泥塑
159 瘦马和幽兰 
161 抄袭风波
163 智者梁铨
165 玄奘和鸡腿 
167 王公懿
169 洪世清和大鹿岛
171 让熟悉的历史变得陌生
173 又闻毕业歌
175 为什么要去威尼斯
177 为泥土赋予生命
179 塑造婴儿
181 以博伊斯为师
183 数字时代的艺术
185 先祛魅,再传承
187 一个人和一群雕塑 
189 心性与现世
191 不变不行
193 羊蹬艺术合作社
195 冯豆花美术馆
197 大风大浪
199 角色化的批评
201 用制度保障艺术
203 集体创作
205 网络时代的雕塑教育
207 裸睡铁丝床
209 行为和艺术
211 具象和抽象
213 银幕上的萧红
215 生态雕塑
217 诗的涅槃
219 艺术衍生品
221 考验公众
043 高娃和神马
045 无差别优异
第三辑 生活百态
225 能慢则慢
227 写给毕业生 
229 逝去的田园 
231 眼药水
233 网络公社
235 让孩子玩起来
237 被高跟
239 柳芭和她的母亲
241 根河印象
243 寂寞的“木刻楞”
245 手机烦恼 
247 秋裤人类学 
249 设计师何为
251 租房困局
253 旅游购物
255 监狱往事
257 零和教育 
259 旅行指南  
261 软幸福 
263 两个和顺
265 寸氏豆粉
267 酒后的口述史 
269 谁在喊累 
271 “机”的思想 
273 趣味可争辩 
275 左力的长征
277 玻璃的无限可能
279 年终盘点
281 老林
283 不上进,又何妨 
285 为何缺了史岩 
287 享受错误
289 伪娘与汉子
291 石跪人
293 营老爷 
295 潮州手艺人 
297 握手302
299 灵商与隐疾
301 多巴胺的力量 
303 可爱的老人
305 地主 
307 生死城市
309 设计的智慧 
311 置换
313 合适就好
315 讲究
317 跋




内容摘要
书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作者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

主编推荐
孙振华  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雕塑》主编;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当代艺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专业领域:雕塑理论及历史研究、公共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当代艺术评论;出版个人专著有:《雕塑文化论》、《中国古代雕塑史》、《公共艺术时代》、《雕塑空间》等著作十余部。

精彩内容
 文化的差异常常在一些平日不起眼的事情中体现出来,譬如乘搭飞机。
国内机场安检,安检员总是拿着探测仪在人的身上戳来戳去,听到响声,则用手去捏,至少,皮带扣是要用手摸一下的。
这种动手型的检查方式决定了女乘客由女安检员检查,男乘客则可以由男女检查员通检。这虽然在一
定程度上照顾了女性的感受,可男乘客是否都愿意接受女检查员的身体接触呢?每次乘机过安检,当检测仪紧贴着人的身体滑过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人好像只是一个物件。
不知道有没有人对国内的这种检查方法提出过异
议。
国外的机场,特别是欧洲国家的机场一般不是这样的,比较而言,他们的安检人员不会触碰乘客的身体,他们采取的安检策略与国内大相迥异。两相比较,如果国内安检是折腾乘客,国外安检则是让乘客自己折腾。 他们不通过手工去检查乘客身体,更愿意使用机器。他们并不反复提示你,要从身上掏出钱包、钥匙、硬币;而是依靠安检门的灵敏性能。过安检
门的时候,机器响了,他们不会替你找原因,而是让你退回去,把引起响声的东西掏出来;再过一次,又响了,回去接着掏;直到把自己的皮带也卸了。一般而言,金属皮带扣都是会响的,所以,在大多数欧洲国家过安检,男乘客几乎都要卸皮带,男女都要脱鞋子。
事实上,男乘客们提着裤子,光着脚过安检门也
是非常狼狈的,这种折腾一点不比在国内机场更感觉轻松,只是国内安检是被动地接受检查,由检查员辛苦地进行人工操作;国外安检则是由你“自己想办法”让机器不出声,安检员只是站在一旁监督。这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显示出的是文化上的差异。
有一次在美国乘机,办乘机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都要例行公事地问一句:行李中有没有带违禁物品
?然后乘客必须答“是”,或者“否”。导游交代,你不管工作人员说什么,只答“N0”就可以了。
中国乘客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觉得无聊,明明知道大家都要答“NO”,为什么还要问呢?如果有人成心要带违禁物品,他会告诉你吗?既然答案只有一个,这种形式主义的问话意义何在呢?这种不同的看法也显示出文化差异。工作人员例行公事询问,强调的是每位乘客的个人责任,等于做了公开声明,表明了个人承诺和个人准备承担的责任。它意味着:我知道哪些东西是违禁物品,我知道它的有害性,我也知道如果违禁可能带来的后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次看似无意义的重复问话,都是一次公民责任的提示和教育。反观国内机场,不许带打火机和液体的警示比比皆是,可是每次在安检口,总是可以看到大量被查出来的打火机和饮品等。有的人可能的确是不知道,有的人则是抱侥幸心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