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写精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1.22
7.4折
¥
42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韩鸿周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601607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25124253
上书时间2024-10-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本书是韩鸿周的新闻作品集,韩鸿周获得过全国民族好新闻特别奖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作品收录历年来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文字洒脱,饱含着真性情。是新闻从业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作者简介
韩鸿周,贵州省黎平县人,年届古稀,命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立之后,入过小官场。上过大战场。有缘结识贵人,无奈遭遇小人。生活简简单单平平凡凡。后半辈子在黔东南自治州报社靠采编新闻吃饭。常年跑乡村。幸亏腰腿硬。得的小奖不少,获的大奖不多。优选只获得过全国民族好新闻特别奖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回首这本甘苦录。还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目录
读者来信篇
来信摘登 2
新风新貌篇
请看侗乡新事一桩 6
农民设奖鼓励子弟奋发成才 7
商品出门 概可退换 8
黎平县用实际行动迎接教师节 10
文明侗寨——岑湖 11
闪亮登场 13
农民工演绎“围城”故事 17
岑丰村七十户农民用手机 20
古韵新风靓名城 21
扶正压邪篇
黎平县法院堂风正腰杆硬 26
数万资金下落不明 举报者反被停止工作 28
人民利益的卫士 物价战线的哨兵 29
23名毁林罪犯被捕入狱 30
法律到山寨 老人喜开怀 31
高原儿女
为了家乡人民的富裕 34
“傻人”纪事 37
情系侗乡 40
闪光的邮路 43
满腔热血写青春 51
志在青山 54
医林一绝 57
好日子离不开他 60
清廉履责 勤政有为 64
用生命谱写的青春 69
社会民生篇
倾斜的“红十字” 74
黎平多渠道培养医技人才 76
如何吃上“放心肉” 78
水龙头拧出的话题 81
枕戈待旦 84
牵挂 86
黎平县积极发展民办电影队 88
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 89
扶贫攻坚篇
农民韩宏政创办农友图书馆 94
优质奈李找销路 96
岩洞区区乡干部到基层任职蹲点 97
贡溪村买公用牛扶贫 98
第二次进军 99
星火·彩虹 103
联合之歌 106
苗岭雄风 109
绝地逢生 112
大山在呼号 120
月亮为啥难出山 124
加鸠还需再加油 127
“光辉”何日才灿烂 129
香猪“拱”出脱贫路 131
改革创新篇
黎平县实行养猪户自养自卖 134
龙额区实行干部管理尝试改革 135
黎平县供销社系统改革步步深入 136
转换机制 强化管理 137
走改革创新之路 139
旅客钱物被盗由服务员赔偿 142
敢为天下先 143
柳乐欢歌 145
苗乡侗寨篇
全国七十家电台台长赴黎平侗寨采风 148
黎平《侗族大歌》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149
黎平县被抽任行政领导的教师回学校 151
豆洞村年年出状元 152
从江农业综合开发大得益 154
黎平林业形成“两大体系” 155
林出“海” 粮出“仓” 156
沈团村森林覆盖率四年提高百分之十二 157
榕江农业总产值连续六年稳步增长 158
黎平县用拳头产品拓开致富路 159
榕江着力让肉牛产业牛起来 160
侗乡寨——肇兴 162
返璞归真数堂安 164
八舟佳境话今昔 166
奔腾的马家岭 168
侗乡崛起椪柑楼 170
从江椪柑富半县 172
“舞阳神”神了 174
三穗鸭怎么啦 176
小茶叶大产业 179
丹寨物以“硒”为贵 181
麻江舞好“基地”龙 183
背水之战 185
在侗乡的金山上 189
迎战旱魔 194
“旗舰”将要启航 197
东方欲晓 200
岑棒人真棒 204
新发展 新贡献 206
乡乡出新闻选辑
209公斤香菇的命运 210
富饶的穷村 212
支书只好去放牛 213
新屯小学因无教师被迫停课 214
只要得到两万元新电站即可发电 215
部分乡村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216
震荡山乡的冲击波 217
脱贫之路如何走 218
麻疹肆虐孔明山 219
东朗乡文化教育为何落后 220
加鸠民校学生退学严重 221
农村缺医少药亟待改变 222
山乡妇女外流记 223
全乡有120人在派出所挂上了号 225
“强盗村”变为先进村 226
洗手办公 227
龙池水浅油壶干 228
花脸贼公开抢劫无人管 229
《乡乡出新闻》序 230
读来自基层的新闻 231
首届全国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评选揭晓 233
果然乡乡出新闻 235
《今日村寨堡垒》选辑
党旗 在这里飘扬 238
昨天 今天 明天 240
“明星村”里的党员们 242
“要饭村”解决了温饱问题 244
三什江村的好支书杨家勤 246
支书有个贤内助 248
党员统计表引出的忧思 249
“我就这样当支书” 250
开会党员不拢边 找个支书靠动员 252
朗德上寨村——OK 254
我们需要启动力 255
不负重望生威望 257
村民们为支部成员刻立纪功碑 259
黎平农村党支部建设见成效 261
夯实大厦的根基 263
良师益友篇
默默奉行战友的赠言 270
有缘结识罗开富 274
如今他叫“老报人” 277
听说过,也走过,两万五千里 281
后记 289
内容摘要
本书是韩鸿周的新闻作品集,韩鸿周获得过全国民族好新闻特别奖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作品收录历年来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文字洒脱,饱含着真性情。是新闻从业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主编推荐
用精心写精品,是韩鸿周的目标行为,从业新闻几十年 ,对新闻的把握十分敏感。这本书是韩鸿周的新闻作品集,是老一辈新闻人的诚意之作。
精彩内容
来信摘登
贵州日报编辑部:
贵报今年五月十九日一版头条和五月二十五日一版头条发表(菊花村—菊花区—菊花县)、(不去挖墙脚—替人稳阵脚)两篇文章后,我们黎平县不少人觉得这两篇文章,一个提法不妥,一个与事实出入太大。
“菊花县”一稿说:“黎平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已由一个‘菊花村’发展成为‘菊花县’。” 实际情况是,我县今年种植白菊花虽然已由一个村发展到全县部分地区,面积一万二千一百六十亩,但也不能称“菊花县”。群众说:当心不要又把浮夸风刮起来。
“稳阵脚”一稿说:“一对在从江工作的中年知识分子夫妇走进黎平县委组织部……”又说:黎平县领导干部到从江“召集在从江工作的黎平籍大中专毕业生开了个座谈会……”这两处都严重失实。
真实情况是:找县委组织部领导的不是“一对夫妇”,而是彭克高、彭述尧弟兄两人。在黎平县德凤中学工作的彭克高听说在从江工作的哥哥彭述尧想离开从江去修文县后,想到我们黎平县缺教师,就劝说哥哥回本县工作。两人同意后,决定找县委组织部有关领导联系。县委的领导同志很想接收彭述尧回县工作,但考虑到从江人才外流严重,如果再去挖他们的墙角,于心不忍。于是,县委组织部长石朝胜便与县人大常委主任陆金良(文中却说是一位县委副书记)到从江了解情况,征求从江同志的意见,结果从江不愿意放彭走。石、陆二同志尊重从江县委的意见,劝慰彭述尧留从江工作。以后,也没在从江召开什么座谈会,特说明如上,请予更正。 (原载《贵州日报》)
作者附记:
采写这篇来信稿,还真使我的良心受到拷问。那时我刚调县委通讯组,就听到县里不少人对贵州日报发表的关于黎平县两个头版头条,颇有微词,认为这两条新闻与事实有很大出入。县里一位领导直接找到我说:我们不能因为是讲我们的好话,就默不作声,对谁都应该实事求是。你马上写封信给报社,请他们更正一下。
我有些犹豫不决,心想: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上级党报,要是因为这事,我以后投给报社的稿子被“封杀”了不用怎么办?后还是良心淹没了私心,我如实写了两篇头条新闻的不实之处,作为读者来信寄给了编辑部。没想到“信稿”很快就见报了。后来我发给贵州日报的各种稿件,几乎篇篇采用,未受任何影响。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动,它警示我:正人正己走正路,要用良心写新闻。于是,它成为我后来从事新闻工作的行为准则。
诬陷他人应严肃处理
贵州日报群工部:
贵报三月三日二版刊登《黎平县种子公司出卖陈年稻种,农民遭受损失得不到补偿》的来信,因严重失实,见报后,引起强烈反响。为此,我们走访了黎平县种子公司,随后,又找了正在县里开会的有关区、乡领导进行调查。情况是这样的:
黄堡村的吴光荣、吴光灿、向祖义等七户农民买的五十八公斤稻种,发芽率确实只达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经查证,他们是向私人买的,并非县种子公司出卖的陈年稻种。
经查,以“部分农民”的名义给报社写信的人,名叫吴昌廉,他原是黎平县种子公司的副经理,因不称职而被县农业局免职,后调往中潮区制种队制种,利用工作之便,企图贪污公款八百三十元,被追查赔退处理。吴昌廉对此牢骚满腹,拒不检查,并有意向报社写了上述黑白颠倒、歪曲事实的“部分农民”的来信,把私人卖给农民的种子说成是县种子公司卖出的,以此泄私愤,并借以达到诬陷他人,进行报复的目的。
黎平县委通讯组 韩鸿周
经查,吴昌廉违背新闻报道的事实应该真实、准确的原则,匿名向本报写假报道,并非偶然,而且,也绝非一次。他这样做,目的是诬告陷害他人。这是党纪国法所不容许的。其结果,害人又害己。希望当地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