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知识是一个人重要的身份象征,一个人拥有了知识就拥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觉悟和思维,从而也就使其有别于其他人。*重要的是,在乡村社会,知识是一种稀缺资源,拥有它的人并不多。物以稀为贵,因而,在乡村社会,拥有知识的人常常受人尊敬。如若再能增加善行,热心公务,主持公平正义,必为民所尊敬。在传统乡村社会中,乡绅即是乡村中的知识分子,不光拥有显赫的社会地位,还代言乡村民众,必要时能为民请命,深受民众爱戴。
由李庆真所*的《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一书即以这一精英群体为聚焦点,选择了浙、皖两地不同区域和文化传统的乡村做比较研究,在细致描述这一群体的群体特征、个人成长经历和乡村生活画卷的基础上,以精英理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等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力图透过一个个乡村生活场景清晰地呈现这一群体在乡村中的生活状态和历史价值。
作者简介
李庆真,安徽宿州人。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目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社会学专业教师,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人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变迁与现代化、青年价值观研究等。在《社会科学研究》《安徽大学学报》《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西北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其中,论文《经济优选化与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和《从“村落”到“村”:解读一个变迁中的村庄》分别获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2010年学术年会很好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并有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青年塑造未来》等转载和收录,个人学术专著获省高校科研成果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若干项。
目录
章 绪论
节 关于乡村社会的研究传统
第二节 乡村知识群体——解读中国乡村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及文献综述
节 关于历史上乡村精英——乡绅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我国乡村社会性质、特征及其治理的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节 基本概念解释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分析路径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第四章 浙、皖两地乡村的实地概况及调查方法
节 浙、皖两地乡村的区域概况
第二节 调查过程与方法
第五章 关于皖北乡村知识群体研究的综述
节 皖北调查点的概况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皖北乡村知识群体成为乡村精英的基础
第六章 皖北乡村知识群体的典型案例研究
节 徘徊在梦想与现实间的知识青年
第二节 乡村知识群体典型案例分析
第七章 海宁乡村精英个人生活史描述与分析
节 乡村精英的成长阶段
第二节 乡村精英在村庄产生影响力的阶段
第八章 海宁乡村精英的特征及其公共行为分析
节 海宁乡村精英的群体属性
第二节 海宁乡村精英的公共行为及其权威运作机制
第三节 海宁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逻辑分析
第九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乡村精英公共行为分析
节 国家、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关系分析
第二节 乡村精英权力运作机制分析
第十章 知识对于乡村精英意义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节 知识类型的划分
第二节 不同知识体系对乡村精英的影响分析
第十一章 浙、皖两地乡村精英特征的比较分析
节 两地乡村区域性差异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两地乡村精英群体差异比较
第十二章 乡村精英公共价值观及其公共行为分析
节 关于乡村精英公共行为分析
第二节 浙、皖两地乡村精英公共价值观分析
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及理论论述
节 关于海宁乡村精英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关系的理论阐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知识是一个人重要的身份象征,一个人拥有了知识就拥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觉悟和思维,从而也就使其有别于其他人。*重要的是,在乡村社会,知识是一种稀缺资源,拥有它的人并不多。物以稀为贵,因而,在乡村社会,拥有知识的人常常受人尊敬。如若再能增加善行,热心公务,主持公平正义,必为民所尊敬。在传统乡村社会中,乡绅即是乡村中的知识分子,不光拥有显赫的社会地位,还代言乡村民众,必要时能为民请命,深受民众爱戴。
由李庆真所*的《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一书即以这一精英群体为聚焦点,选择了浙、皖两地不同区域和文化传统的乡村做比较研究,在细致描述这一群体的群体特征、个人成长经历和乡村生活画卷的基础上,以精英理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等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力图透过一个个乡村生活场景清晰地呈现这一群体在乡村中的生活状态和历史价值。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