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一场科技时代与悠远文明的相互审视基于IMDB评分高达8.7的BBC经典纪录片而成,带领读者走过南亚次大陆了解印度何以成就今日的风貌!印度建立现代的国家,不过是六十余年前的事,那里伟大而悠远的历史却足有数千年之久。这个具有魔幻色彩的古老国度既远且近,它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戏剧性事件、惊人的创造力以及恢弘的理念,始终令人不可小觑。如今,从遥远的神话时代吹来的季风,在黑天悠远的牧笛声中正越过恒河的洪流,穿过自沙瓦的花园,吹向你的耳畔……《印度的故事》由作家、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为印度历史描绘的绚丽长卷!起走近这个充满魔幻色彩、既远且近的神话国度!《印度的故事》让BBC带你走近古老而迷人的印度。
作者简介
迈克尔·伍德,1948年生于英国,
毕业于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历史系,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英国皇家历史协会成员,桑德兰大学名誉博士。他制作并主持了超过80部电视纪录片,并有多部讲述英国历史的专著,在英美等地深受欢迎。 代表作有:电视记录片《历史铁道大旅行》、《追寻文明的起源》、《亚历山大东征传奇》、《神话与英雄大观》、《印度的故事》等;历史著作《追寻中世纪》、《追寻英国》、《追寻莎士比亚》等。
目录
楔子
起源和认同
理念的力量
文明的成长
中世纪印度:金与铁的年代
理性的统治:伟大的莫卧儿
自由和解放
延伸阅读
致谢
内容摘要
一场科技时代与悠远文明的相互审视基于IMDB评分高达8.7的BBC经典纪录片而成,带领读者走过南亚次大陆了解印度何以成就今日的风貌!
印度建立现代的国家,不过是六十余年前的事,那里伟大而悠远的历史却足有数千年之久。这个具有魔幻色彩的古老国度既远且近,它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戏剧性事件、惊人的创造力以及恢弘的理念,始终令人不可小觑。如今,从遥远的神话时代吹来的季风,在黑天悠远的牧笛声中正越过恒河的洪流,穿过自沙瓦的花园,吹向你的耳畔……
《印度的故事》由作家、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为印度历史描绘的绚丽长卷!起走近这个充满魔幻色彩、既远且近的神话国度!
《印度的故事》让BBC带你走近古老而迷人的印度。
主编推荐
迈克尔·伍德,1948年生于英国,毕业于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历史系,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英国皇家历史协会成员,桑德兰大学名誉博士。他制作并主持了超过80部电视纪录片,并有多部讲述英国历史的专著,在英美等地深受欢迎。 代表作有:电视记录片《历史铁道大旅行》、《追寻文明的起源》、《亚历山大东征传奇》、《神话与英雄大观》、《印度的故事》等;历史著作《追寻中世纪》、《追寻英国》、《追寻莎士比亚》等。
精彩内容
早期英国行政长官是这些改变末期的目击者。1919年的塔尔地区指南描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西方是印度河丰饶的冲积平原;东方却是沙漠。这本老旧的指南也提到出现在桑吉夫计算机上的卫星照片中那条失落河流的关键信息。下游河流称为纳拉河(Nara),注入卡察荒地(RannofKutCh),连接上卫星照片中的那条线。但指南亦证实,所有河道并未完全干涸。纳拉河仍有年度泛滥,一个世纪以前,一位地区官员报道说:“浓密的红荆、牧豆树和阿拉伯相思树丛林散布在一片无尽的常绿草坪上,衔接巨大的深湖,在几英里外与沙丘接壤,山谷里永远都有河水奔流。”在洪水泛滥时期,这里几乎是一片汪洋。这些湖中最大的是马奇当德湖(MaakhiDhand),在19世纪90年代为藐视英国军威的逃犯和抢匪藏身之处。在英国人建造了灌溉沟渠后,这些湖随之消失,但这描述也许能为我们提供此地在青铜器时代的景观。令人惊异的是,我们可以在印度神话中找到印证。最早的梵文诗歌成书于印度河城市陨落后的时期,诗中提到一条大河在印度河东方出海;后来的传说说这条河消失,但今日的祭司仍记得这条圣河,并尊其为女神。她的名字就是娑罗室伐蒂,意为“湖之河”。
因此,失落的河流曾真实存在——这里曾有青铜器时代的文明重镇。也许它的河水不曾像旁遮普的河流般滚滚如潮,而是受到季节泛滥宰制的一连串湖泊和河道,在历史中其大小曾变化数次。当部分河道干涸或水量减少时,大片土地遭受旱灾,城市和聚落衰亡。哈拉帕文明的数千处遗址,以及在青铜器时代末期人口移人恒河流域,强烈显示印度河文明之所以衰退
肇因于城市遭弃,环境改变导致印度河下游和旁遮普的河流改道,以及迦葛哈克拉河干涸。
现在我们检视印度第一个伟大文明结束的证据。许多原因造成它的衰退,但现代考古学家认为,印度河世界在稳定了700年后发生重大变化。摩亨佐一达罗在公元前1900年至前1700年间屡遭洪水淹没;城堡的辉煌建筑瓦解成小房合和工作室;大澡堂上另有加盖。多拉维那(Dholavira)的平民百姓搬进公共建筑。哈拉帕的高丘上人口拥挤;排水沟无人清理,街道到处都是垃圾,包括死亡被弃置的动物。我们亦可见到暴力的证据。摩亨佐一达罗的骸骨当街曝晒;在哈拉帕,关节断离、显然遭到暴力杀戮的骸骨被重新埋葬,显示城市进入动荡期,而那些埋葬装饰品和珠宝的主人从未返回。在罗索尔(Lothal),港口设备遭烧毁;贸易和远距离商业活动消失殆尽;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证据也显示与印度河流域的贸易中断。书写系统当然停止使用,显示精英权力结构瓦解。虽然有一群人仍固守在印度河流域,但许多人离开此地,到朱木拿河和恒河的新土地耕种。这是一个伟
大时代的结束,但这漫长而缓慢的衰亡,并非一夕剧变。
因此,印度河城市的世界瓦解,一个次印度河文化混杂着新元素浮现。但城市的陨落是否伴随着新移民和入侵者的到来?新移民的问题是印度历史界近年来最大的争议之一,给印度认同的辩论抹上浓厚政治色彩。这个故事的下一阶段集中讨论一个简单但不容置疑的事实:从北印度到孟加拉国的人民所说的语言可追溯到城市陨落之后,这些语言与横跨欧亚大陆的印欧语系密切相关。大家都同意这点,却对其意义见解分歧。这论点的许多层面仍然成谜,我们可以从许多地点开始这个故事,但最适切的是东印度公司时代的加尔各答。
亚利安人的到来1786年,加尔各答的英国法官威廉·琼斯爵士有一重大发现。琼斯是威尔士人,是优秀的语言学家,能说希腊语、拉丁语和波斯语(在莫卧儿印度任职的法官和行政长官必须会说波斯语);他非常想学梵文,那是古印度教文献和法律的语言。最后,一位婆罗门终于肯教导他,他在研读梵文文献时,发现它与拉丁语、希腊语和现代西方语言非常类似。有些非常明显:比如“父亲”(father),在希腊语和拉丁语里是pater,在梵文里是pitar;“母亲”(mother)亦然,meter,在梵文里是matar。某些类似则精确无比:“马”(horse,梵文里是asva)和立陶宛语一模一样,而后者远在波罗的海沿岸。为什么会这样?
1786年2月2日,琼斯在新成立的孟加拉国亚洲协会上的演讲发表他的见解:梵文虽古,但比希腊语完善、比拉丁语丰富,洗练优雅更胜一筹。三者多有相似,绝非偶然。由于联系紧密,语言学家在考察它们之时,必定认为它们同宗同源,尽管这种共同起源可能已经不复存在。
(刘耀辉译)实际上,琼斯不是第一个发现这类关联的人。早在16世纪,更早的访客,如英国耶稣会传教士托马斯·史蒂芬就注意到梵文和拉丁语以及希腊语之间的类似性。但琼斯则依此证明这些语言拥有相同根源。他首先臆测印度本身是母国,但他后来认为语言是自外引入——梵文不是印度本土产物,而是由外人带进次大陆的。在19世纪,从这个观念衍生出亚利安人到来的理论。亚利安是早期梵文使用者,即梨俱吠陀(RigVeda)人民拿来描述自己的字眼;它意味着“高贵的人”,来自Eire和Iran这两个字眼的相同语根——“亚利安人之地”。但亚利安问题如今在印度引发重大争议;1997年,在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府命令下,历史教科书遭到改写。
许多印度学者和辩论家回头引用早期的概念,主张亚利安人为印度土
著居民,印欧语言是由印度西传至欧洲的,因此,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亚利安和梵文文明,而最早和最神圣的亚利安文献《梨俱吠陀》描述的是摩亨佐一达罗和哈拉帕的世界。而现在某些人宣称,亚利安这个假设,不过是英国人创造出来的东方主义论点,用来为其统治辩护(即使这个理论是由德国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复杂,但优秀的语言学家都同意一点:琼斯是正确的——这些语言互有关联;而印欧语系的起源之久,分布之广,排除掉印度作为源头的说法。梵文一定起源于印度之外。但远至何时?从哪里发源?它是由入侵者或旅行者,精英或大量移民带来的吗?
这是现代印度最热切辩论的议题之一,从19世纪英国人统治以降,对历史就有诸多论辩,现在它成为政治和教育的重大议论,因为牵扯到身份认同的关键疑问。议者甚至引入DNA证据,但精英分子很少留下这类证据:例如,很难在印度人身上找到英国人的DNA,即使后者在语言和文化上影响深远。简言之,语言不等同于种族。如往常般,这是如何诠释证据的问题。它的答案可能牵涉到文献历史、考古学和语言学,甚至遗传学。但所有的争论都得回到最早的印度圣典——这文献在公元前2000年写成,不可思议的是,直到中世纪,仍是由口述传承,从老师教导给学生,而在今日的传统吠陀学校仍是如此。P32-35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