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转型观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转型观察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2.63 5.1折 25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建波 著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406931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5元

货号23238488

上书时间2024-10-3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对于我国未来转型的基本方向,十八大报告做了非常明确的阐述,这就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这意味着:未来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要靠“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和“新优势”,而前两个“新”要靠经济和社会体制的深化改革,后两个“新”要靠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中国转型,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它不仅仅是指日本韩国等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面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且还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转型,是“双转型”。



作者简介
孙建波,男,1979年农历闰六月二十四生,江苏灌云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经济学系,2007年5月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兼任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讲座教师,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江苏省住房保障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安徽工业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中国经济转型、经济周期理论与资产配置、产业经济学与公司金融等交叉领域的研究。 

目录


绪论 中国向何处去

一、包工头模式:中国增长奇迹的核心驱动力

二、GDP增长进入次高速时代

三、主流产业升级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泡沫破灭为新经济提供廉价要素

五、克服危机综合征

章 资本市场的信号:转型的方向是什么

一、消费类股票的涨幅未能持续扩大

二、新兴科技的价值在于提升主流产能的效率

三、中国经济:支柱在切换

四、全球性大牛市寄望新科技革命

第二章 通胀结构:经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一、新世纪的通胀难题

二、通胀结构背后的经济转型特征

三、通胀结构折射经济社会变迁

第三章 应对滞胀:从制衡分利集团到社会全面进步

一、滞胀之争的焦点与误区

二、长波中的滞胀形成与分利集团强化

三、分利集团的演变及其影响

四、价格、工资黏性与成本转移

五、扩张、紧缩政策与中国式“滞胀”加剧

六、以制衡分利集团为起点的社会进步路径

第四章 主动城市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依托

一、危机后的反思

二、被动城市化的制度背景与后果

三、主动城市化的条件、时机及国际经验

四、中国推动主动城市化的基本思路

五、主动城市化的制度保障

第五章 产能过剩:驱动信用扩收和政府干预转型

一、房地产市场的疑问与错觉

二、建筑业周期与宏观经济不稳定

三、市场化推动下的中国产能扩张

四、对政府干预经济范式的反思

五、向保障时代的平缓转型

第六章 第三次工业化:铸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价值链

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二、大国产业体系的核心:国家价值链

三、第三次工业化的历史使命

四、第三次工业化的实施路径

五、保障第三次工业化的社会能力提升

六、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第七章 企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微观保障

一、发展成就与中等收入陷阱隐忧

二、企业升级的内涵及理论

三、中等收入陷阱特征对企业升级的影响效应

四、中国转型背景下的企业升级问题

五、实证分析

六、相关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对要素投资:有效供给驱动的内生经济增长之路

一、“扩大内需”的困局与迷思

二、对供给学派酌再发现与新拓展

三、中国的供给转折与要素价格重估

四、向要素投资的动力、方式与条件

五、有效供给驱动下的内生经济增长

附录1 新华网专访:稳增长亟需建立成熟社会保障机制

附录2 金砖国家的未来关键要铸造国家价值链

附录3 人民币应成为“中国制造”标价与结算货币

附录4 人口结构变化对当前通胀影响不容忽视

附录5 加快保障房建设或成房地产调控突破口

附录6 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昭示经济转型迫切性

附录7 实施全民安居计划化解三大政策困境

附录8 主动城市化或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附录9 嘉兴模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谋求新突破

后记


内容摘要


  对于我国未来转型的基本方向,十八大报告做了非常明确的阐述,这就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这意味着:未来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要靠“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和“新优势”,而前两个“新”要靠经济和社会体制的深化改革,后两个“新”要靠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中国转型,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它不仅仅是指日本韩国等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面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而且还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转型,是“双转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