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疼爱是手放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最好的疼爱是手放开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77 6.8折 35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凤莲 著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5233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25203797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围绕“爱和自由”这一主题,阐述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犯的几种错误: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干预太多等,既分析了存在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旨在帮助家有儿女的父母转变观念,调整爱孩子的方式,逐渐与孩子分离,让孩子早日独立起来,为将来行走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魏凤莲,黑龙江省五常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少年教育作家。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和亲子教育的实践研究, 著有《聪明宝宝是教出来》《0-3岁育儿经》《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哈佛凌晨四点半(小学图文版)》《聪明的孩子要知道的大问题:动物语言的问题》《借口心理学》等作品。

目录



章  


过分溺爱——披着关爱外衣的“软刀子”


 


穷养富养都不如用爱养 / 003


溺爱是在给孩子喂“甜毒药” / 006


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  / 009


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小霸王” / 012


稀释“隔代亲”中爱的浓度 / 016


父母不要和孩子过度亲密 / 020


爱不可溺:走出溺爱寻“智爱” / 024


第二章  


过度保护——其实是卸掉孩子身上的“盔甲”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 029


凡事大包大揽,不如适当偷懒 / 033


没摔坏就让他自己爬起来 / 036


要是有人打你,学会保护自己 / 038


世界不可怕,陌生人不全是“大灰狼” / 040


放手,相信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 043


再爱孩子,也不能包庇他的过错 / 046


 


第三章  


控制欲强——孩子成为父母的“提线木偶”


 


父母无权主宰孩子的思维 / 053


诚信教育:从不逼迫开始 / 056


别动不动就给孩子设立太多规矩 / 059


把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 062


放手,不是让孩子野蛮生长 / 066


好孩子不是命令出来的  / 069


 


第四章


干预太多——泯灭孩子的天赋与能力


 


别总是给“破坏大王”当头一棒 / 075


兴趣,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 / 079


别强迫孩子实现父母设计好的蓝图 / 083


天性不可违:每个孩子都爱玩 / 086


呵护孩子宝贵的好奇心 / 089


不要折断孩子的翅膀,又逼着他飞翔 / 092


第五章  


过高期望——致使孩子厌恶或麻木


 


神童,到底能走多远 / 099


超前教育:不符合教育规律 / 102


不要总是像监工一样监视着孩子 / 105


不以成绩论成败,解除分数“紧箍咒” / 109


别用孩子的表现当家长的面子 / 112


夸孩子努力而不是夸孩子聪明 / 115


第六章  


唠叨太盛——容易让孩子产生“零反应”


 


别做孩子眼里的啰唆老太婆 / 121


为什么好心会变成“驴肝肺” / 125


一味地说教,孩子会选择性失聪  / 128


批评教育:谨防扩大化、重复  / 132


管好你的脾气,忍住你的唠叨  / 136


要想孩子听话,父母先要“听话” / 139


 


第七章  


打骂教育——棍棒下不会出人才


 


被吓大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 / 145


不要动辄对孩子恶语相加 / 148


不要用打骂逼孩子撒更大的谎  / 151


孩子偷东西,父母要先自我检讨 / 156


孩子淘气并不是什么坏事 / 161


教育孩子切忌用蛮力,要用巧劲儿 / 164


打骂能管孩子一时,不能管孩子一世 / 167


孩子撒谎,父母要提升容忍度 / 171


第八章


转换角色——像知心朋友一样与孩子对话


 


放下架子做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 / 177


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 / 180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 184


以宽容之心,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 187


莫视孩子与异性交往为洪水猛兽 / 192


信任能激发孩子的内心动力 / 196


 


第九章


得体退出——再爱孩子也不要迷失自己


 


在外“铁娘子”,在家“小娘子” / 203


父爱不可或缺,让父亲参与进来 / 207


不要为了孩子死守名存实亡的婚姻 / 211


做好的自己,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 / 215


不建议女人为了孩子而放弃工作 / 219


父母态度一致,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 / 223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爱和自由”这一主题,阐述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犯的几种错误: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干预太多等,既分析了存在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旨在帮助家有儿女的父母转变观念,调整爱孩子的方式,逐渐与孩子分离,让孩子早日独立起来,为将来行走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编推荐
魏凤莲,黑龙江省五常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少年教育作家。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和亲子教育的实践研究, 著有《聪明宝宝是教出来》《0-3岁育儿经》《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哈佛凌晨四点半(小学图文版)》《聪明的孩子要知道的大问题:动物语言的问题》《借口心理学》等作品。

精彩内容

穷养富养都不如用爱养

不知何时起,在教子领域刮起了“穷养”“富养”风。我认为,穷养也好,富养也罢,都应该根植于一个“爱”字上。没有爱做基础,怎么养都养不出一个好孩子。

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这样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可是这件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有的父母却做得很不好。

有的父母可能会辩解:因为感情生活不顺,不自觉地拿孩子出气;因为一直想要一个男孩,偏偏生的是一个女娃;因为孩子太不听话,实在是忍无可忍,等等。不论你的理由是什么,孩子都是无辜的。

既然是我们大人选择将孩子带到这个世上,那就要做好那件“连母鸡都会做的事”——爱孩子。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穷养”“富养”。

其实,“穷养”和“富养”都太过刻意,好的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才是重要的。与西方父母相比,我们中国父母总是很含蓄,即便心里再爱孩子,也总是羞于表达。孩子一旦认定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很有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我爱人的父母一直居于农村,每到寒暑假我们都会带着孩子去农村待上一段时间。一天早上,我刚推开门,就听见东邻院子里传来小女孩的哭声。隔着院篱笆,我忙问怎么回事。妞妞的妈妈生气地指着妞妞对我说:“你看这个败家孩子,一脚就把这个小鸡踩死了。”

我赶紧打圆场说:“孩子可能一时没看见,你就别生气了。”

妞妞妈妈推了一把正在抹眼泪的妞妞说:“她怎么就没看见,我在屋里隔着玻璃看着了,她就是故意往小鸡身上踩的。这几只小鸡,我起早贪黑照顾好些天了,让这小妮子一脚就踩死一只。你说该不该打她?”

妞妞8岁了,在我的印象里她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女孩,怎么会故意踩踏小鸡呢?我觉得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于是,我把妞妞招呼了过来,顺便也让她妈妈消消气。

我问孩子:“妞妞,真的是故意踩死小鸡的吗?”

妞妞不说话,但是点了点头。

这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我继续问道:“为什么踩死小鸡呢?你觉得小鸡很可恶吗?”

“不是小鸡可恶,是妈妈可恨。”

“为什么?”

“妈妈只爱弟弟,根本就不爱我。”

国家放开“二胎”后,妞妞妈妈年初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我是知道的。

妞妞继续说:“每天妈妈只知道照顾弟弟,我要是弄出一点动静,她就对我吼。”

我知道妞妞这是吃弟弟的醋了。妞妞妈妈将全部心思放在了二宝身上,忽略了对妞妞的照顾,让妞妞感觉到了自己不被重视。

“可是,这跟小鸡有什么关系啊?”我不解地问道。

“我觉得妈妈对小鸡都比对我好,每天喂它们吃的,给它们喝的。我饿不饿、渴不渴她都不管。”妞妞一脸委屈地说道。

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8岁的小女孩一脚把妈妈养的小鸡踩死了,只是因为觉得妈妈对小鸡比对自己更好。

不可否认,妞妞的行为有些过激,但是,如果平时妞妞妈妈在照顾二宝的同时,能表达一下对女儿的爱,也许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父母吝于表达对孩子的爱,容易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和不自信,成年后孩子可能需要花费很大力气进行自我疗愈。

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来自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幸福感。妞妞妈妈忽略了妞妞的感受,没有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对妞妞的爱,让妞妞产生了仇视心理。

调查表明,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好的宝贝”“你真棒”等话,以及经常拥抱、抚摸和亲吻孩子,会带给孩子很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人一旦有了安全感,自信、稳定、自在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害怕的就是被父母遗弃,这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

没有爱的世界是冷酷的,没有爱的世界是悲惨的,没有爱的世界是阴暗的。作为父母,应当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让孩子获得爱的力量。孩子们长大后注定要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生存,而从小就得到温暖的人则更能对抗社会环境的压力,身心发展得也更为健康。

父母的爱,就像河水的源头,当孩子的灵魂面临干涸时,给孩子以希望;父母的爱,就像不灭的灯塔,当孩子陷于黑暗之中时,给孩子以光明;父母的爱,就像激昂的旋律,当孩子意志消沉时,给孩子以鼓舞;父母的爱,就像明媚的阳光,当孩子遭遇烦恼时,给孩子拨云见日的勇气。就像“知心姐姐”卢勤说的那样:“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

 

溺爱是在给孩子喂“甜毒药”

爱是伟大的,但是从来都不应该是盲目的。前文提到的高尔基的那句名言,还有后半句:“但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却是需要才能和广博生活知识的伟大事业。”溺爱不仅不是爱,而且是一种害。我经常对那些过于溺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说,你们这是在喂孩子“甜毒药”。孩子愿意吃,你们就无节制地给。看起来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实际上这是在做毁掉孩子的事。爱孩子可以,溺爱孩子不可以。

一般说来,溺爱孩子的父母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总是给孩子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总是高人一等,处处受到特殊照顾,他不爱吃家常菜,马上就给他另开小灶。他不喜欢某件衣服,马上就领他去买一件新的。即使爷爷奶奶不过生日,孩子的生日也得隆重地过。

(2)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有的父母不习惯拒绝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无原则地满足,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要求就是指令,孩子的需求就是需求。

(3)稍有磕碰就大惊小怪。小孩子很少有不淘气的,磕碰是难免的,可是有的父母太在意这些小闪失,稍微有点磕碰就惊慌失措,大惊小怪。

(4)让孩子变成自己的“小尾巴”。有的孩子都十几岁了,父母也不敢让他单独出门,也不许他和同龄的孩子玩。总之,除了上学时间,孩子一定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要是有事必须出门,就把孩子变成自己的“小尾巴”。

(5)有太多的“保护伞”。孩子做错事,批评他是应该的,这是教他们明辨是非。但是,在很多家庭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孩子做错了事,爸爸管,妈妈护着;妈妈管,爸爸挡着;父母管,奶奶爷爷站出来说话。

溺爱不是爱而是害。它可能让孩子变成“软弱虫”,也可能让孩子变成“霸王龙”。如果任何事情父母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孩子就越来越依赖父母,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想自己解决,这样的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弱。如果父母做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私,在家里霸道,出去也霸道。这样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

溺爱就像“甜毒药”一样,虽然表面上香甜可口,但其实内里是有毒的,孩子“吃”得多了,身心都会造成伤害。偏偏有些父母不自知,以为这是给孩子好的东西。

我的三舅,一直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生了一个女孩后,没敢再要第二胎。眼瞅着三舅妈快40岁了,计划生育政策也有了调整,夫妻俩一合计,生!就这样,表妹18岁那年,三舅妈终于如愿生了一个儿子。这可把全家人乐坏了,特别是三舅,老来得子,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自从小表弟出生后,三舅、三舅妈就开始围着他转,对他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娇惯得不行,只要他稍微有点儿哭声,就赶紧抱起来哄。后的结果是根本就放不下去,一放下就哭。就这样,夫妻俩轮流倒班,每天抱着小表弟吃饭、睡觉。可能由于抱得过多,小表弟的身体非常虚弱,经常感冒发热。翻身、坐、站立、走路、说话都比同龄的孩子晚。让人受不了的是好哭闹。只要有一点不合适,这孩子就开始哭,有时候哭得自己都快憋过气去了。每次三舅、三舅妈都心疼得不得了,变着法地哄。

小表弟上幼儿园后,早上起床仍然是个难题,经常赖在被窝里不起来。三舅、三舅妈心疼小表弟,经常给老师打电话请假。该吃饭的时候也不好好吃,怕他饿着,就给他买各种他爱吃的零食。结果越吃零食越不爱吃饭,身体瘦弱不说,体检的时候还铅超标,各种微量元素缺乏。

在夫妻俩的娇惯下,小表弟经常惹是生非。老师批评他,他总是不服气,甚至跟老师顶撞。每次老师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好好管管小表弟,他们听了也很生气,下决心好好管教小表弟,可是小表弟一哭,他们的心就软了。在三舅、三舅妈的溺爱之下,小表弟的胆子越来越大。

小表弟小时候是不愿意离开家,上了初中后是整天不爱回家。原来,他交上了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小青年,整天逃课和他们混在一起。直至有一天派出所打电话,说小表弟伙同几个社会青年偷了学校小卖店的钱后,三舅夫妻俩才流下悔恨的泪水。

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所以,父母不要以爱的名义,给孩子喂“甜毒药”了。就算让孩子受用一时,可能也会害了孩子一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