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信息社会的到来引发了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信息素质成为信息社会中人们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成为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信息素质是可以培养的,高校开设信息检索课是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直接、有效的途径。信息检索课是集理论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均为从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多年的资深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针对该课程的特点,采用基于问题学习的(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PBL模式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来理解和解决预设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基于PBL教学模式,遵循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按照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流程进行内容编排,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3个方面全面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并通过对该内容流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技能。本书第1章、第2章及第8章由陈氢编写,第3章、第4章由陈梅花编写,第5章由姜敏编写,第6章由陈善礼编写,第7章由刘海梅编写。全书由陈氢统稿和定稿。为方便教学和学习,本书编者制作了配套的电子教案,免费向本教材的授课教师提供,请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全书的电子教案由陈氢、陈梅花、刘海梅、陈善礼和姜敏制作。编者在撰写和统稿过程中虽竭尽全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纰漏或欠妥之处,敬请读者赐教指正。
编者2017年3月
导语摘要
本书是一本信息素质教育类通用教材。本书基于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遵循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流程编排教学内容,便于学习者系统地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知识与技能。本书内容包括信息资源概述、信息检索原理、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常用的国内外典型检索系统、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信息的综合利用、学术规范等。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信息检索类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信息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为方便教学和学习,本书编者制作了配套的电子教案,向本教材的授课教师免费提供,请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
目录
目录
1
1.1
1.1.1
1.1.2
1.1.3
1.2
1.2.1
1.2.2
1.2.3
1.3
1.3.1
1.3.2
1.3.3
1.4
1.4.1
1.4.2
思考题
2
2.1
2.1.1
2.1.2
2.2
2.2.1
2.2.2
2.3
2.3.1
2.3.2
2.4
2.4.1
2.4.2
2.5
2.5.1
2.5.2
思考题
3
3.1
3.2
3.2.1
3.2.2
3.3
3.4
3.4.1
3.4.2
3.4.3
3.4.4
3.5
思考题
4
4.1
4.1.1CNKI
4.1.2CNKI
4.1.3CNKI
4.2
4.2.1
4.2.2
4.2.3
4.3
4.3.1
4.3.2
4.3.3
4.4
4.4.1
4.4.2
4.5
4.6
思考题
5
5.1
5.1.1EBSCO eBook Collection
5.1.2Ebrary
5.1.3Safari
5.1.4Springer
5.1.5John Wiley
5.1.6
5.2
5.2.1Elsevier SDOS
5.2.2SpringerLink
5.2.3EBSCO
5.2.4Wiley
5.2.5Emerald
5.2.6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
5.2.7
5.3
5.3.1ProQuest
5.3.2NDLTD
5.4
5.4.1
5.4.2
5.4.3
5.5
5.5.1NSSN
5.5.2Techstreet
5.5.3
5.5.4
5.5.5
5.6
思考题
6
6.1
6.1.1
6.1.2Web of Science
6.1.3SCIE
6.1.4
6.2
6.2.1
6.2.2EI
6.2.3EI
6.2.4
6.3ISI Proceedings
6.3.1
6.3.2
6.4INSPEC
6.4.1
6.4.2
6.4.3INSPEC
6.5
6.5.1
6.5.2SciFinder
6.5.3SciFinder
6.5.4
6.6
6.6.1BA
6.6.2BIOSIS Previews
6.6.3BP
6.6.4
6.6.5
6.7
思考题
7
7.1
7.1.1
7.1.2
7.2
7.2.1
7.2.2
7.3
7.3.1
7.3.2
7.3.3
7.4
7.4.1
7.4.2
7.4.3
7.5
7.5.1
7.5.2
7.5.3
7.5.4
7.6
思考题
8
8.1
8.1.1
8.1.2
8.1.3
8.2
8.2.1
8.2.2
8.2.3
8.2.4
8.3
8.3.1
8.3.2
8.4
8.4.1
8.4.2
8.5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本信息素质教育类通用教材。本书基于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遵循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流程编排教学内容,便于学习者系统地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知识与技能。本书内容包括信息资源概述、信息检索原理、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常用的国内外典型检索系统、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信息的综合利用、学术规范等。
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信息检索类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信息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为方便教学和学习,本书编者制作了配套的电子教案,向本教材的授课教师免费提供,请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
主编推荐
信息检索课是集理论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均为从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多年的资深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针对该课程的特点,采用基于问题学习的(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PBL模式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来理解和解决预设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彩内容
第3章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
图书馆是人类的知识宝库,存储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正是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馆藏资源深深吸引着人们。数字图书馆时代的馆藏资源,其概念的外延有了很大的扩展,内涵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馆藏资源已从囿于某一馆的实体资源发展成为馆藏实体资源与网络虚拟资源共存一体的多维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收集、传播和利用较多地依托网络进行,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个网络信息世界的一个信息点。因此,在新形势下重新认识馆藏资源的含义,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好图书馆馆藏资源尤为重要。
3.1图书馆馆藏资源
图书馆馆藏资源主要是指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由图书馆收集、整理、加工、组织、保管、开发并为读者利用的所有文献信息资源总和。从文献存在的形态上来说,馆藏资源是馆藏实体资源与网络虚拟资源、馆藏印刷型资源与电子型资源共存一体的多维资源; 从文献类型上来说,馆藏资源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技术档案等文献资源; 从文献载体形式划分,馆藏资源包括印刷型文献资源、缩微型文献资源、视听型(声像型)文献资源、机读型文献资源; 从文献的加工程度上来划分,馆藏资源包括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 馆藏实体资源馆藏实体资源是指本馆在物理上所拥有的印刷文献资源、声像资料、缩微资料、光盘文献以及装载在本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上的各类文献数据库资源。2. 网络虚拟资源馆藏网络虚拟资源是指本馆不具有所有权,但拥有使用权,即借助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所使用的本馆以外的电子信息资源。
3.2图书的整序及查检方法
走进图书馆,浩如烟海、琳琅满目的中外图书便会映入眼帘,人们会感叹: 人生短暂,书海无涯!如此丰富、海量的图书,如果不加以科学的整序,杂乱无章地堆放,读者会无法找寻。因此,要使馆藏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就必须科学整理、加工图书,有序存放在合适的位置。3.2.1图书的整序方法图书馆对藏书的整序工作是依据图书分类法进行的。图书分类就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及其他特征将图书分门别类地、系统地进行组织的一种手段。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按学科、专业属性集中图书,并且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揭示各种图书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分类查找图书的途径。我国常用的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图书分类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分类工作人员根据图书馆采用的分类法对新采购来的图书进行分析、归类、给分类号、配书次号、著录、加工,后把图书典藏分流到各个书库提供给读者使用,此项工作的主要作用有组织分类排架、编制分类编目数据。分类排架是将藏书按照图书分类法的组织体系进行排列的方法。它的优点是能将内容相同的书排在同一个书架上,内容相近的图书也能集中在相邻的书架上,这对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读者直接利用图书资料来说是比较方便的。尤其是读者,在开架书库中,读者可亲自在书架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书,甚至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图书,这样读者不仅可以得其所需,而且可以扩大视野,了解各学科类目中有哪些图书,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图书馆的藏书,无论是在书库中还是在阅览室里,都是按索书号(分类号 书次号)排架的,即先按分类号排序,分类号相同再按书次号排序。图书馆通常把藏书的索书号贴在书脊的下方,如某种藏书的索书号编号为G252.7/197,G252.7为分类号,197为种次号。种次号是书次号的一种,是按分到同一个分类号下的不同品种图书到馆的先后顺序排序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3.2.2图书的查检方法目前,图书馆检索图书一般采用OPAC进行检索。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即联机公共查询目录。OPAC主要用于查询馆藏目录和读者个人借阅信息,可以在Internet任何一台计算机上使用。通过各图书馆的OPAC系统,人们可以知晓每个图书馆有什么藏书,这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下面以南京市江苏汇文软件有限公司的汇文OPAC系统为例进行介绍。该系统具有书目检索、热门、分类浏览、新书通报、期刊导航、读者荐购、学科参考、信息发布、我的图书馆、简单检索、多字段检索、全文检索、热门检索词、热门图书、热门借阅等功能,主要功能简介如下。1. 馆藏书目简单检索馆藏书目简单检索界面如图3.1所示,检索字段有题名、责任者、主题词、ISBN/ISSN、订购号、分类号、索书号、出版社、丛书名、题名拼音、责任者拼音。
图3.1馆藏书目简单检索界面
2. 馆藏书目全文检索馆藏书目全文检索界面如图3.2所示,运用了布尔逻辑检索等检索技术,还可以用空格区分多个并列条件,例如“Oracle 数据库 sql”,检索结果命中的是“Oracle”“数据库”“sql”同时包含的图书。检索要求完全匹配可以在检索词前后加上双引号。
图3.2馆藏书目全文检索界面
3. 馆藏书目多字段检索界面如图3.3所示。4. 新书通报新书通报界面如图3.4所示。5. 我的图书馆我的图书馆通过身份认证进入,界面如图3.5所示,可以提供读者的证件信息、当前借阅、借阅历史、荐购历史、预约信息、委托信息、我的书架、书刊遗失、读者挂失、账目清单、违章缴款、我的书评、检索历史等,可在书刊借阅信息中办理续借图书手续。
图3.3馆藏书目多字段检索界面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