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与美军"中国通"的战略对话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0.44
5.4折
¥
38
全新
库存33件
作者戴旭
出版社国防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623656
出版时间2016-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3905509
上书时间2024-10-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中国著名军事专家戴旭与美军“中国通”马伟宁分别从中国和美国的角度出发,就当前国际形势、特别是中美之间、中美日之间等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
作者简介
戴旭,著名军事专家,中国空军大校军官,国防大学教授,中国鹰派代表人物。代表作2009年出版的《盛世狼烟》、2010年出版的《C型包围》至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中《盛世狼烟》发行量30万册以上,《C型包围》发行量50万册以上。
目录
从“寻找敌人”到“制造敌人”
大国不应该被小国绑架
友军,还是敌军?
从“战略互疑”走向“军事互信”
美国有没有战略?
亟需避免的战略误判
看历史,还是看未来?
同盟困境
对車,还是牵制
中美合作才能确保亚太和平
可怕的“平局”
衰落,还是摔倒
中美国力形态代差
如何避免中美冲突
中美能否进行战略交换
美国要向中国学习
中俄米新型关系是口号?
世界帝国与金融危机
被“拉倒”的“失控国家”
制造混乱的战略重心东移
南海问题与中美关系
朝鲜问题与中美关系
新空间·新战略·新关系
畅想未来
谁搞乱了亚太
改写历史的乌克兰变局
价值观与大战略
ISAL与俄罗斯:威胁美国的两条鳄鱼?
美国的战略失误
显示主义,还是新保守主义
美国的第五纵队战略
谁是美国的敌人
为何美国拒绝变革
尾声
内容摘要
中国著名军事专家戴旭与美军“中国通”马伟宁分别从中国和美国的角度出发,就当前国际形势、特别是中美之间、中美日之间等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
主编推荐
戴旭,著名军事专家,中国空军大校军官,国防大学教授,中国鹰派代表人物。代表作2009年出版的《盛世狼烟》、2010年出版的《C型包围》至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中《盛世狼烟》发行量30万册以上,《C型包围》发行量50万册以上。
精彩内容
美国不仅在寻找敌人,他还在塑造敌人,迫使他人成为敌人。
美国人的思维是一种对抗性的思维。他不看你有没有这个意图,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力量。只要你实力够了,他就认为你会与他对抗,会成为他的敌人,所以,美国不仅在寻找敌人,他还在塑造敌人,迫使他人成为敌人。但我要给马先生的建议是,判断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威胁,除了实力以外,还要考虑意图。也许一国实力强大,可是他愿意和你做朋友,那你为什么一定要把他当成是敌人呢?但美国不管这个,美国认为一国也许想打我,但他实力不行,那就可以不管他,但是,只要一国实力很强大,那我就要压制你。这符合美国一贯的思维,但不符合自然界的基本常识。自然界的常识是,水牛的体积很大,但他是无害的;毒蛇的体积很小,但他是有害的。一百多年前,日本的经济实力就远远不如中国,但对中国伤害的就是日本。不能说他没有力量就不能做坏事。纳粹德国也是如此。美国的这种思维,是导致“911”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拉登的基地组织连个政权也没有,就几个公司,有什么实力?他对美国的实际伤害比一个国家大多了。
所以,在这种思维方式下,美国就一直把中国向着敌人的方向推,逼得中国不得不走到他的对立面上。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在各个层面都对美国比较友善。坦率的说,中国不愿意和美国对抗,但美国基本上不想了解中国人的想法。
中国不是二战战败国,不可能像日本那样做美国的小跟班。
美国人的思维是对抗性的思维。他不看你有没有这个意图,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力量。这种思维虽有缺陷,但如能彻底贯彻下去,至少不会乱杀一气,因为很多国家并没有对抗美国的力量。但这只是美国的思维,我们还要看到,在对抗性思维之外,美国还有一种特殊的心态——世界帝王的心态。他要征服全球、管理世界、巡视天下。事实是,只要美国看谁不顺眼,认为他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或者这个地区很重要,美国就会把他拿下(像美国当年对巴拿马)。
美国就是按照这个逻辑对中国进行角色定位。共同反苏的时候,共同反对恐怖主义的时候,美国觉得中国对他有用,所以把中国当朋友。现在苏联和本·拉登都没有了,美国便觉得中国没什么用了,开始把中国视为敌人。这与中国的GDP排名没有直接关系。中国GDP超过日本也就是去年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十多年,美国做的事情也就一直是在包围中国,也一直对中国做出非常不友好的行为。对于中国,美国想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国纳入他自己设计和领导下的一套国际秩序,像对待日本一样,避免中国有太多的自主性。中国有自己的民族利益、国家目标和自己的价值观。中国不是二战战败国,不可能像日本那样做美国的小跟班。所以,这就是马伟宁先生一开始说的,美国感到不好驾驭。美国把中国当一辆车或者一匹马,想驾驭。这就是问题的根源和矛盾所在。美国觉得中国GDP大了,不好驾驭,美国就一步步采取了遏制和对抗的举动。由于这个过程中会引发中国的反对,他又暗示自己才是正确的,于是变本加厉,不断强化对抗手段,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按照这样一种美国思维方式,恐怕是没办法对中美关系保持乐观的。正常情况下,如果美国是为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担忧,那么双方可以在各个层面上进行交流来化解矛盾。但现在美国根本没有做任何交流,就搞出了空海一体战,而且特别点明,这是针对中国的。美国在中国周边部署各类部队,研制配备各种先进兵器,不断进行针对性演习,真是日新月异。由于美国这样的姿态,日本现在的态度忽然蛮横起来,越南和菲律宾也非常嚣张。整个亚太地区都被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东移带动了。
朝鲜战争赢家就是日本
我近一直在看一本书:《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书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朝鲜战争美国为什么会倾全国全军之力来参战?他当时就判断金日成之所以敢进攻南方是斯大林和中国支持的,这是共产主义对西方世界的进攻。美国一步一步把这个判断放大,沿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前进,进而形成新的判断:既然是斯大林和中国支持的共产主义对西方世界的进攻,那么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老大就有义务阻止这次进攻。这不仅是对朝鲜的战争问题,还有对苏和对中国的问题。因此美国应对朝鲜战争的举动不是向朝鲜出兵,而是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正是这个行动造成了中国对美国意图的误判,形成了误判之间的互相反馈。美国先对金日成的意图做出了误判,中国接着对美国的意图判断不清,根据第七舰队的动向判断出美国要干涉中国的国家统一,甚至有可能攻击中国本土。于是反过来,中国就开始调兵进入东北地区进行战略预防。美国看到这个举动后认为,朝鲜战争打响了,中国又往那个方向调集军队,于是美国就更加确信这次战争是中苏朝共同策划的战争。美国越来越相信自己的误判是正确的,所以美国就进行了仁川登陆,随后越过了三八线,反过来,又强化了中国的判断。几十年后,美国才发现,对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的行动,连斯大林初都是不同意的,也不愿意参与,中国则是完全不知情的。美国却根据朝鲜对韩国的进攻,做出了几个判断,判断这场战争是斯大林支持的,判断中国也是支持的。而美国在完成这个判断后,不进行细致的论证,接着就是行动,所以才有了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直接就造成了中国的高度警觉。因为当时中国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台湾,你们美国进台湾海峡就意味着介入中国内战。中国对朝鲜战争的判断源于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这个判断又不断被美国此后的行动不断印证,这才导致朝鲜战争一直打了三年。所以我在一篇文章中说朝鲜战争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零”,这个代价高昂的“零”实际上就是由中美之间的误判引起的。但是,误判有先后,今天看来,还是美国首先误判。美国首先误判了以后,中国根据美国的行动再误判。这就是说,双方的想象一般是靠不住的,特别是恶意的想象更是靠不住的。我为什么说朝鲜战争值得中美两国反思六十年?原因就在于这是由于双方的战略误判导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事实上改变了亚太格局,比如说,这场战争的赢家就是日本,没有这场战争,哪有日本的复兴,哪有日本的崛起呢?更不会有今天的琉球问题和钓鱼岛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通通都源于这场战争,而战争又源于误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