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囚徒李世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盛世囚徒李世民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6.85 7.5折 36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晶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21798

出版时间2013-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3366574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世人所见的是他用智慧和手腕开创了万代传诵的贞观伟业;
  却不知道他在命运的囚困中耗费了多少心力去抗争和取舍。
  李世民的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中国明君的典范,是“自古能军无出其右”的伟大军事家,是贞观盛世的开创者,是诗人、书法家,他也是在玄武门弑兄杀弟、逼宫夺位的篡权者,是选贤任能、平衡大臣的掌控者,是不忍诛杀叛乱太子的为人父者……在历史的迷雾中,他被塑造、扭曲,面容变得模糊而不可捉摸。
  本书以玄武门之变为起点,以托孤离世为终点,着重描述了李世民从夺权到控权的整个政治生涯,深度揭示了贞观之治背后风急浪高的诡异时局,展现了这位明君如何成就伟业的隐秘心路!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不过是一位困顿于命运牢笼之中的囚徒!



作者简介

  吴晶,大学教师,自幼熟读历史,精研唐史十余年。曾任《新历史》周刊顾问,著有《唐太宗治官笔记》。



目录

第一章 一生的阴影
李世民与李建成
谁是李渊最为看重的人?自然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于公,他们是他开创帝业最为得力的助手;于私,他们又是他最为疼爱的至亲骨肉。
决心
后世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错觉,玄武门事变,等待的只是李世民的一个决心而已。至于政变的可行性和操作细节,那还会成为难题吗?
困局
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力量对比大致就是如此——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朝堂和后宫之中,李世民都没有建立起可靠的优势。
谋划
这是一场赌博,风险系数极高的赌博。赢了固然前途无限,可若是输了,轻则从此永远地被排斥出大唐官场,发配边疆;重则人头不保。
痛下杀手
这一箭,直射李建成。电光火石之间,李建成翻身落马,就此殒命。可能到死前那一刻,他都还没有完全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章 权力的困惑
危机
从此以后,李世民又具有了名正言顺的政治处分权,然而当李世民真正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现在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
布局
秦王一派和宫府一派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情势也逐渐转化为观望和等待。大家都在翘首以待,准备迎接一个全新局面的出现。
平衡
一方面是虎视眈眈等着重新划分座次的秦王府旧部,另一方面是小心翼翼护着自己地盘的武德老臣们。僧多粥少,到底应该怎么分呢?
封赏
借着对开国功臣们论功行赏的机会来安抚旧部,岂不是名正言顺吗?!对这样的想法,李世民只能以苦笑作为回答。
第三章 君臣互掐
整肃
要使得法令能够真正震慑人心,就必须得树立靶子。而不管怎么做,都不如拿一个自己人开刀收效来得强烈。
制衡
封德彝为了展示出自己的执行力,不惜纡尊降贵,多次亲自跑去门下省和魏征交涉。魏征压根就不理睬他。这就是制度制衡的力量。
监察
御史大夫和御史台就是皇帝的耳目,鹰犬。要冷酷无情,要善于从事各种秘密刺探工作去摘发奸私。这个工作,杜淹来做是最合适不过。
施压
他就这样一路走着,一路自己吓着自己。走到关中渭南地界离京城不远的地方时,王君廓的心理终于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而崩溃了。
第四章 高超的平衡
暗 流
如果你过分陶醉于贞观年间的清明求治,你就永远也不可能看到,在这之下,官场之上,其实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脆弱的稳定
李世民身边的政治平衡是极为脆弱的。而长孙无忌,他不但是首义功臣,还是李世民的至戚,光是这一点,就足以打破脆弱的官场平衡。
百官的忌惮
尉迟敬德放炮,毕竟是放在明处。房玄龄他们烦他,但并不真的忌惮他。需要忌惮的另有其人。
宰相们
仍然留在朝堂上的诸位宰相们,还要继续接受李世民的折腾,载沉载浮。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世袭刺史
最现实的权宜之计,是如何迅速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把原来的一大批“旧神”拖下神坛,换上李世民属意的“新神像”。
陡生波澜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向臣下释放出了一个可怕的信号——太子之位,还不见得能定得下来呐,谁知道将来太子会不会换作其他的皇儿呢?
第五章 新格局
太子的疑惑
承乾心中的所有疑惑,便是由这里开始发端。然而,他没有机会来询问李世民,也没有机会来模仿李世民骨子里的帝王之术。
挑战
李泰想,不公平,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兄长李承乾自打父皇登基那天起,就成为了这个帝国理所应当的法定继承人,而自己却要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
洗牌
一个温和儒雅的书生,但在政治上却非同寻常地充满了侵略性,他的出现使得未来的朝局发生了一些深远的变化,甚至于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抗争
纵览全文,这封表可以说写的是情真意切,公忠体国,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但若是将这份奏表反复读上数遍,就能发现内中的强硬态度。
后盾
长孙无忌看上去并不愿意领这个情。李世民此前也没有发现,他才是一干反对者身后最有力的后盾。
第六章 死 穴
倾斜的天平
李承乾和李泰在李世民心中的天平上似乎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变化。也许,这确实是一开始李世民在对李承乾的教育方式上有所疏漏而造成的恶果。
李泰夺嫡
对李泰来说,最有效率的莫过于直接从中层官员身上打开缺口。要知道,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名位不显,但却往往置身于极其关键的位置之上。
野心
在李承乾的脑袋瓜里,鬼使神差的就只剩下了这一个念头——以武力发动政变夺取皇位。
谋反
就这样,侯君集和李承乾的命运终于交织在一起。他们之所以最后有着同样的命运,乃是因为他们那近似的性格。
落幕
而最终的结果让许多人都大感意外。当李泰再一次兴冲冲地前来朝见李世民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第七章 以“囚徒”收场
无奈的选择
托孤
辅政班底
最后的征讨
遗言



内容摘要

  世人所见的是他用智慧和手腕开创了万代传诵的贞观伟业;
  却不知道他在命运的囚困中耗费了多少心力去抗争和取舍。
  李世民的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中国明君的典范,是“自古能军无出其右”的伟大军事家,是贞观盛世的开创者,是诗人、书法家,他也是在玄武门弑兄杀弟、逼宫夺位的篡权者,是选贤任能、平衡大臣的掌控者,是不忍诛杀叛乱太子的为人父者……在历史的迷雾中,他被塑造、扭曲,面容变得模糊而不可捉摸。
  本书以玄武门之变为起点,以托孤离世为终点,着重描述了李世民从夺权到控权的整个政治生涯,深度揭示了贞观之治背后风急浪高的诡异时局,展现了这位明君如何成就伟业的隐秘心路!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不过是一位困顿于命运牢笼之中的囚徒!



主编推荐

  吴晶,大学教师,自幼熟读历史,精研唐史十余年。曾任《新历史》周刊顾问,著有《唐太宗治官笔记》。



精彩内容
 李世民与李建成帝王学,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有其父为他苦心撰写的帝王学教材——《帝范》。而这个年纪的李世民正在干什么呢?他在疆场上出生入死地打天下。
然而,学校总是有的,老师也无处不在。就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天赋和观
察能力了。李世民的第一所学校在战场;而第二所学校,则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做皇帝,李世民的第一位老师是表叔隋炀帝;第二位老师,就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
说起来,李渊很委屈。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都被世人看做碌碌无为、坐享其成的典型。可不是吗?他以炀帝表兄、封
疆大吏的雄厚资本起家,在举事后便一直坐镇长安宫城之中,依靠几个儿子和众多将领浴血搏杀,才得到了这江山。他为之付出过什么呢?
其实,也许只有李世民才知道李渊的委屈。为了表明自己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李世民不得不在史书中抹去了唐高祖当年的诸多功绩,但唐太宗心里恐怕一清二楚。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李渊便由卫尉少卿、太原留守一跃而成为大唐的天子,唐高祖的城府实际上深不可测,韬晦不同凡响。
在李世民和刘文静还傻乎乎地一腔热血地劝说他举兵之时,唐高祖早就不动声色地做了种种安排。在李世民于前方厮杀征战的时候,他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稳住了突厥人、李密等一个又一个强敌,为李世民赢取了时间。在天下终归一统的时候,他又主持修订了一系列法律和政令,使局势能够得到初步稳定。可以说,没有唐高祖,李唐皇室这条巨船在下海之初就缺乏一个老谋深算的掌舵者。
唐高祖之所以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太精于平衡之术了。
平衡术,本来是帝王的必备法宝。做皇帝的,自然都喜欢手底下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然而,朝堂上这几百号人,各有各的兴趣好尚,各有各的志向原则,也各有各的利益考量。很显然,要想把他们都动员起来为己所用,就得尽量照顾到每个人,在他们中间调和、调和、再调和。剑走偏锋的极端行为一定会让皇帝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而在这一点上,唐高祖拿捏得很好。他手下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精英人才。
这些人才有着种种区别,有关中与关东的区别;有自太原就跟随李渊的从龙之士与来自隋朝、义军的归降者的区别;还有高门大族与地方豪强的区别;更有武将与文臣的区别。而唐高祖硬是能将这些人捏合到一块儿,为他效忠,为他出力。就这一
点,恐怕连李世民也会暗自佩服。
这项本领,正是李渊在隋朝多年为官修炼出来的。在外人看来,李家出自于名门贵胄,又是先朝皇帝的至亲,可谓荣宠备至。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隋炀帝封的这个官,不好做;隋炀帝的这个亲戚,也不好当!李渊因为自己的门第和名望,早就遭到了这位嫉贤妒能的表兄的猜忌。特别是当“十
八子主神器”的谣言出现在朝堂之上时,李渊的日子,真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有一次,炀帝下诏让李渊去行宫晋见他,李渊因病未能前往。炀帝便疑神疑鬼地猜测李渊是因为图谋不轨而不敢前来,于是,他找到李渊的外甥女——自己的妃子王氏,质问她李渊为何不来朝见。
王氏小心翼翼地回答:“确实是因为生病了。”隋炀帝脸一沉,冷酷地甩出几个字:“会死吗?
”寥寥数字,便可以窥出他心中的无限不满与猜忌。是的,他巴不得李渊早点死掉,甚至有好几次都动了杀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渊只好小心翼翼
地与他周旋,与他身边的宠臣心腹周旋,甚至在外派出京为官,做了镇守一
方的封疆大吏之后,还得处心积虑地与隋炀帝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监视者周旋。
长期这样的生活,使李渊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定势:哪怕是面对自己的臣下,也像走钢丝一般,尽可能地在他们之中求得平衡,而对于自己心目中越为看重的人,就越是如此。
谁是李渊最为看重的人?自然是李世民和李建成。
于公,李世民和李建成是他开创帝业最为得力的助手;于私,这两兄弟
又是他最为疼爱的至亲骨肉。他俩之间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摩擦和裂痕都足以让李渊为之揪心。因此,李渊的平衡术,在这兄弟
二人身上用得最多。
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首倡者和发动者,也是日后为大唐冲锋陷阵的指挥官。到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一举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之后,已经形成了功高不赏的局面。当李世民凯旋回京时,李渊亲自下诏称,因为原有的官职已经配不上李世民立下的功勋,所以特地设立了一
个比亲王爵位还要高贵的职位——天策上将,以奖励李世民为大唐所作的贡献。另外,还兼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可以自行开府设官,甚至可以自己开炉铸钱。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