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
  • 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
  • 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1.05 5.4折 39 全新

库存4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伊恩·汤普森 著,安聪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8700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29362829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节选)<br>俞孔坚<br>当下,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城镇蔓延,洪涝风险和水土污染威胁人类生存,生物多样性日益丧失,整体人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试问世界上还有哪些学科与职业比规划和设计安全、健康、美丽的人类家园更重要?“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介绍的正是这样一门古老而崭新的学科,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综合协调人与自然、当代人的活动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满足人类物质欲望的同时,追求人类精神与审美富足的美好家园。本书所隶属的“牛津通识读本”系列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重点项目,英文原版自1995年起陆续面世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被译成近五十种文字。丛书主题广泛,涵盖哲学、科学、艺术、文化、历史、经济等领域,作者多为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被誉为真正的“大家小书”。<br>…………<br>随着城市化在中国的快速推进,中国的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曾经优秀的传统中国园林面临了不可逾越的挑战。由于现代中国曾经历不堪回首的、与世界景观设计学科发展潮流的长期隔绝,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景观设计学科和职业发展迟缓,错过了生机勃勃的国际现代主义时期。当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外界发生交流和碰撞时,中国学界和业界都普遍对当代景观设计感到陌生、不解甚至抵触。虽然如此,当代景观设计与城镇化相伴共生而发展,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居环境和全球性气候变化挑战,得益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生态智慧,中国的景观设计在近二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憧憬,对诸如国土生态规划和生态修复、黑臭河治理、城市内涝治理、乡村振兴、旧城改造、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性工作的迫切需求,使带着明显的后工业特征的景观设计在中国大地上孕育而生。具有鲜明中国性的理念和方法,如基于自然(nature based)的设计生态学(designed ecology)和“海绵城市”(sponge city)理论等,已经被公认为中国学者对世界景观设计界的贡献。本书介绍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项目上海后滩公园,即是上述理念和方法的典型代表。<br>后滩公园是2010上海世博园的核心景观之一,位于黄浦江东岸与浦明路之间,南临园区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占地18公顷。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2007年初,由我及土人设计(Turenscape)团队开始设计,2010年5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设计团队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和新美学思想,采用了典型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手法。设计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自然过程,场地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记忆,重要的是后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展望和具体实践。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作为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践,公园的核心是一条带状的、具有水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Ⅴ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7公里的流程净化成为Ⅲ类水。经过十多年的长期观察,证明了加强型人工湿地的日净化量为2400吨,从而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设计还充分利用旧材料,倡导节约造价、低成本维护等生态理念。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的新美学观。它展示了基于自然、让自然做功的生态设计途径,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指明了建立低碳和负碳城市的一个具体路径。



导语摘要

景观设计学的实践塑造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它深受现代主义、生态科学和艺术的影响,不仅致力于花园设计,也涉及商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工业废弃地的复垦、城市历史公园的修复,以及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选址与设计,同人居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br>在本书中,景观设计师伊恩·汤普森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景观设计学的起源,用丰富的案例详述这一学科的变化历程,解读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之间的差异,以消除公众对景观设计学根深蒂固的误解。他结合当代城市化浪潮,探讨景观设计学的社会服务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清晰的展望。

 



商品简介

景观设计学的实践塑造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它深受现代主义、生态科学和艺术的影响,不仅致力于花园设计,也涉及商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工业废弃地的复垦、城市历史公园的修复,以及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选址与设计,同人居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br>在本书中,景观设计师伊恩·汤普森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景观设计学的起源,用丰富的案例详述这一学科的变化历程,解读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之间的差异,以消除公众对景观设计学根深蒂固的误解。他结合当代城市化浪潮,探讨景观设计学的社会服务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清晰的展望。

 

 



作者简介

作者<br>伊恩·汤普森,景观设计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建筑、规划与景观学院高级讲师,英国景观协会会员。他有十余年景观设计工作经验,曾参与环境改善、土地复垦、城市更新等众多项目,后任教于纽卡斯尔大学。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历史与理论、景观与摄影,著有《太阳王的花园》(2006)、《英国湖泊的历史》(2010)数十篇论文和专著。<br><br>序言作者<br>俞孔坚,哈佛大学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土人设计创始人和首席设计师,被授予罗马大学和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20年获颁世界景观设计师与风景园林联合会(IFLA)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2021年获颁柯布共同福祉奖。


 



目录

前 言 <br>章 起源<br>第二章 景观设计学的范围<br>第三章 现代主义<br>第四章 实用与美观<br>第五章 环境学科<br>第六章 艺术的空间<br>第七章 服务社会<br>第八章 治愈土地<br>第九章 景观规划<br>第十章 景观与都市主义<br>索 引<br>英文原文


 



内容摘要

景观设计学的实践塑造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它深受现代主义、生态科学和艺术的影响,不仅致力于花园设计,也涉及商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工业废弃地的复垦、城市历史公园的修复,以及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选址与设计,同人居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br>在本书中,景观设计师伊恩·汤普森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景观设计学的起源,用丰富的案例详述这一学科的变化历程,解读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之间的差异,以消除公众对景观设计学根深蒂固的误解。他结合当代城市化浪潮,探讨景观设计学的社会服务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清晰的展望。


 



主编推荐

作者<br>伊恩·汤普森,景观设计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建筑、规划与景观学院高级讲师,英国景观协会会员。他有十余年景观设计工作经验,曾参与环境改善、土地复垦、城市更新等众多项目,后任教于纽卡斯尔大学。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历史与理论、景观与摄影,著有《太阳王的花园》(2006)、《英国湖泊的历史》(2010)数十篇论文和专著。<br><br>序言作者<br>俞孔坚,哈佛大学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土人设计创始人和首席设计师,被授予罗马大学和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20年获颁世界景观设计师与风景园林联合会(IFLA)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2021年获颁柯布共同福祉奖。

 



精彩内容

“景观设计学”一词早用在出版物上,大约是在 1828年吉尔伯特·莱恩·梅森的《意大利著名画家笔下的景观建筑艺术》一书的标题中。梅森是一位绅士型学者,他人缘很好,苏格兰畅销的小说家沃尔特·斯科特爵士就是他的朋友,不过,梅森自己却没有什么著名的追随者。他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指代景观中的一系列建筑,而非景观本身。如果不是一位名叫约翰·克劳迪乌斯·劳登(1783—1843)的苏格兰同胞采用了这一表述的话,我们或许就再也听不到这个词了。劳登是位多产的设计师、作家兼编辑, 1826年,他创办了颇具影响力的《造园师杂志》。许多人都读过劳登的书,包括他的美国同行安德鲁·杰克逊·唐宁。唐宁所著的《论风景造园的理论与实践》共发行了四版,售出约9 000册,其中一段名为“景观设计学或乡村建筑”。“景观设计学”一词似乎就是由此传入美国,随后又被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和卡尔弗特·沃克斯采用。<br>不过,要是“景观设计学”这一表述直到1828年才被创造出来的话,我是怎么在前言中断定这门学科与建筑学和工程学一样古老呢?在1975年首次出版的《人类的景观》中,作者杰弗里·杰里科与苏珊·杰里科深入调查经过设计的景观的历史,并用插图展示了布列塔尼地区卡纳克镇里上千块纪念碑和巨石的排布,以及威尔特郡巨石阵里50吨重巨石的布局。这些调查表明,自史前时代以来,人类一直在有意识地修整土地。同样,园林史的相关书籍中往往也在开篇就提出设想:初的人类通过在土地周围设立防护屏障,创造了早的院落和花园。正如我们所见,景观设计学通常涉及功能性和生产性景观的设计,如农场、森林和水库,但它与造园在美学、愉悦感和舒适性方面有着共同点,这不仅让它同早的定居点和耕地联系了起来,也使它与古人对天堂乐园的梦想有了关联。<br>天堂乐园的构成总是取决于当时的条件。对于要在尘土飞扬、没有河流的高原上忍受严酷环境的古代波斯人而言,水显然是生命的源泉。他们发明了名为“坎儿井”的地下水渠,以此来补充灌溉渠,并把花园集中建设在交叉的水渠上,开创了经典的四分制设计—查赫巴格。花园被围墙封闭起来并与外部的沙漠隔绝,里面满是沙漠居民喜爱的元素,如椰枣、石榴、樱桃、杏等可作水果和提供阴凉的树木,还有凉亭、芳香灌木、玫瑰和各种草本植物,以及水池和喷泉等。我们现在所用的“乐园”(paradise)一词可以溯源到古伊朗语言(阿维斯陀语)中描述这种特殊花园的词pairi-daeza,该词后来被缩短成了paridiz。把称作“自然”的野外与人类定居和耕作的“第二自然”区分开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园林史学家约翰·狄克逊·亨特曾建议用“第三自然”一词描述公园和花园等带有特定美学意图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景观设计学不仅涉及第二自然,也事关第三自然。至于这里面是否有可以被称作“自然”的部分,目前仍存在着争议。 一些地质学家认识到了人类对大气层和岩石圈的影响程度,已经将我们现今的时代称为“人类世”。人类对地球影响深远,足以让所有人类都在不安中意识到我们共同的责任,但这也印证了杰弗里·杰里科在《人类的景观》中的观点,有朝一日,“景观设计可能会被公认为全面的艺术”。

 



媒体评论

试问世界上还有哪些学科与职业比规划和设计安全、健康、美丽的人类家园更重要?“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介绍的正是这样一门古老而崭新的学科,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通过综合协调人与自然、当代人的活动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满足人类物质欲望的同时,追求人类精神与审美富足的美好家园。<br>——俞孔坚(*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br><br>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有意识地经历人生,让人追问并界定自身所有行为中固有的意义;通识教育使人勇于剖析自我、批评自我,从而看顾好自己的生活,在渐次展开的人生画卷中游刃有余。 <br>                                   ——德鲁·福斯特(哈佛大学前校长)<br><br>“牛津通识读本”丛书一定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帮助。祝愿在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事业中,在所有渴求知识的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画卷的道路上,这套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br>                      ——陈骏(南京大学前校长)<br><br>这套书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世界广阔又新奇,因为我们目光所及的任何地方,从萤火虫在暗夜中闪烁的光亮到奥登为叶芝写的挽歌,总有一些东西在激起我们的好奇心,总有一些我们想要了解的生存片断。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博学者,但每个有这种渴望的人都是学问爱好者——一个热爱知识本身的人,知识在他眼里动人又令其喜悦,能带来安慰和乐趣,并引起惊叹和敬畏。<br>                     ——凯瑟琳·舒尔茨(《纽约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