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列教材)者_郑有贵责_陈莎周显亮当代中国出版社9787515411279 中国经济史教材普通大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列教材)者_郑有贵责_陈莎周显亮当代中国出版社9787515411279 中国经济史教材普通大众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58 7.3折 49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有贵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11279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9348326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 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本教材的研究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体系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影响它的国家社会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还是本身的经济制度、科学技术、产业结构,所经历的变迁都是复杂而巨大的。这使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梳理概括和简要呈现较为困难。鉴于此,本教材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按照唯物史观要求,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出发,探讨制度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与这种关系对应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变迁。

第二,在厘清国史、党史、经济各学科体系下经济史研究重点和视角异同的基础上,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体系中经济史研究的重点。国史与党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上,相同之处是都研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决策、决策的实施及其绩效,不同之处是前者不仅把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活动纳入整个国家经济活动进行考察,还研究其他经济主体、社会各阶层、国家各区域的经济活动。国史研究与经济学研究都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纳入研究对象,不同之处是前者较注重从国家行为视角研究,后者较注重从经济运行视角研究。

基于以上认识,并跟随实践和学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体系中的经济史研究对象,是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为上限,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对应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为基本问题,以政治经济史为主,同时纳入社会经济史、国民经济史的因素及其研究视角,并有机统一起来,兼顾党史研究偏重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决策活动,兼顾中央领导文献研究偏重人物的经济思想,兼顾经济学从经济效益和学理视角对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进行探讨。具体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体系中的经济史研究对象,以基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为主线,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国家的经济决策、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的经济方针、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运行与绩效等国家的经济生活,同时也纳入影响国家经济生活的因素如国家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对外交往与合作及国际环境等。其中,还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的事实,在研究国家的经济决策时,要以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决策为重点,并研究国家经济决策与基层诉求与创新的互动,从而才可能全面和深刻地反映国家经济决策成因、形成过程、实施、绩效等;二是以人为中心,避免把经济生活作为冷冰冰的资源分配的选择逻辑,而是把经济生活还原成有情感、有道德的人创造财富的行为,以探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样才可能科学客观地再现和解读中国经济跨越发展奇迹的历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主线与主题

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这一主线,是本教材的重点。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目标,而体现各国差异的,是各国选择了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不同路径,这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演变轨迹也就成了一国经济发展史主线的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主线,是从国情和在国际上所处位势及所面临的环境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特有的内涵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国家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宏大目标,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方向,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克服因实践不足和认识偏差所产生的艰辛困惑,经历曲折而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回答了作为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纷繁复杂的大国,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的情况下,如何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快发展,以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重大历史性命题。在这条道路前行的过程中,中国还制定和运用计划或规划,以及价格、财税、金融、资本、劳动、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政策和法规对经济增长波动、经济结构进行调控,以实现发展目标。

厘清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跨越发展这一主题是本教材承担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产业以农业为主。这种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选择奋起直追,以实现赶超工业化、现代化先行国。中国在这一进程中实现的快速发展,呈现复杂的波浪式发展的特征。尽管如此,从自身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都不可否认中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跨越发展这一客观事实。从中国经济总量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99.09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8.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1949年至1978年快速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的条件下,1979年至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2.9%左右高出两倍多,成功实现了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居世界第11位,至2010年起居世界第2位的跃升,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也随之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20年的超过17%。中国还成为制造业大国、货物贸易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中华民族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了质的飞跃:首先,中国作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功地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到以工业为主的转变,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跨越。其次,中国经济成功地突破在国际上的弱势窘境,向优势跨越发展反转,由低速增长到高速增长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实现在全球发展中的位势由跟跑追赶向世界经济增长大引擎转变的跨越,实现由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攀升。这是新中国71年跨越发展的内涵及其光耀的历史地位。新中国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发展,是对旧中国长久陷入徘徊的历史发展趋势、发展起点的现实困境、作为后发国家在国际体系中面临的弱势窘境对发展空间锁定等既有发展趋势的成功地突破。中国经济的优势跨越发展,使全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这就是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中国经济跨越发展辉煌成就的取得,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所提供的根本保障和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站在时代前沿谋划长远全局和制定发展战略,并付诸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是优势跨越发展的政治保障;构建起平等社会,避免社会的对抗,调动生产力中活跃的人的积极性,是优势跨越发展的社会基础;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调动各方面协同推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家也可以通过公有制经济实现对经济命脉的控制来保障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化,是优势跨越发展的制度保障;政府从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及能够实施中长期发展战略、计划或规划,是资源配置更加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人民利益根本实现的保障。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发挥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形成快、活、稳统一的优势跨越发展路径,实现由弱势窘境向优势跨越发展转变,从而使中国能够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创造出优势跨越发展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成功的,而且越走越宽广。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历史逻辑。

中国经济发展也经历了曲折,对此要从全面系统的视域加以分析,而不能孤立地、碎片化地片面评断。首先,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曲折,并非总体呈负增长态势,而是一种波浪式发展。其次,这种曲折,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经济所经历的大幅波动,工作失误是重要因素,但总体而言是由于实施赶上世界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举措导致一些不协调,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实践证明,这是作为后发国家突破弱势窘境的历史性命题所进行的一种试错中可能付出的成本。当然,这一赶超进程也付出了诸如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失衡、生态环境破坏等成本,其实也可以降低这些成本,但不能因为这种曲折和一些结构性问题的发生而否定在工业化、现代化赶超进程中实现综合国力快速提高的基本事实。后,改革开放之前近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速度,但前一个历史时期经济在总体上也是发展的。前一个历史时期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后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积累了物质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教训,两个历史时期之间在实践和理论上没有断裂,而是内在统一的接续创新发展。

 

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对于完善知识结构,深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重要方面。鉴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如果不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就很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有全面、深入的理解。第二,当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在逐渐上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对于学习世界经济史也十分有益。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路径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所处国际环境不断完善的过程,学习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对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有帮助的。

学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程,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是学习和研究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只有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历史。

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历史,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只有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社会实践为准绳,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场景和历史逻辑,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认真学习历史文献和基础史料,包括重要的决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相关的档案资料等,是把握史实的重要方法。掌握和运用这些文献和史料,能够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要借鉴相关历史知识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要吸收和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体系中的其他分支学科、中共党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的知识,避免产生片面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要了解和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尝试用它们来分析新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现象和问题,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学习更加深入。

本教材在注重梳理历史事件及其逻辑关系的同时,探索构建以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绩效互为演变条件的研究框架,努力做到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具体框架是,每章阐述一个历史阶段,内容大体一致,主要包括:每个历史阶段国家要实现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总体布局;为实现每个历史阶段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突出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完善,突出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每个历史阶段制度和政策下的经济运行,重点描述经济运行的阶段特征和经济发展的动因;每章末尾简要概括和总结该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经验教训。



导语摘要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列教材之一,研究对象为国史学科体系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大背景出发,分八个时间段,讲述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20年70多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本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把握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体系中经济史研究的重点,科学客观地再现和解读了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奇迹的历史。



作者简介

郑有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六、七届副会长兼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中国工业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参与国家法律、政策等草拟和专家咨询。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七卷首席研究员。独著、主编《中国跨越发展历程和政策选择研究——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及其实践》等著作21部。所著《目标与路径——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主编的《一号文件与中国农村改革》入选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目录

导 论……………………………………………………………………………………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主线与主题 ………………………………2


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意义和方法 …………………………4


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工业化的启动(1949—1957)………6


节 新中国的经济起点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6


一、新中国的经济起点 ……………………………………………………6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7


三、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12


第二节 国家工业化战略的确立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4


一、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 ……………………………………………14


二、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实现 ………………………………………………15


三、公私合营的全面推进 …………………………………………………17


四、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


五、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意义 ……………………………………………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23


一、以统购统销为核心的物资管理制度的形成 …………………………23


二、生产要素价格的集中管理 ……………………………………………25


三、国营企业行政性管理方式的形成 ……………………………………26


四、计划的编制与计划管理机构的建立 …………………………………28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显著变化 ……………………………………29


一、“一五”计划的启动与实施 …………………………………………30


二、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32


三、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33


思考题 ……………………………………………………………………………36


第二章 经济建设的“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1958—1965)……………… 37


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确定与“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37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确定 ………………………………………… 37


二、“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