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故事大全 弟子·警语篇
  • 佛教故事大全 弟子·警语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教故事大全 弟子·警语篇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7.84 7.3折 38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慈庄法师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74018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29256677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佛教故事大全》,全面的佛教故事结集,收录近五百篇佛教故事,台湾佛光山5位佛子倾心编撰。《弟子·警语篇》言佛弟子之事迹,明佛法之深意。佛陀诸弟子各有所长,舍利弗等十大弟子尤为出色,他们是佛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佛经中不乏言简意赅的警语,它们是诸佛智慧的高度凝结,为众人打开一扇拥抱佛陀的大门。

 

 



商品简介

《佛教故事大全》,全面的佛教故事结集,收录近五百篇佛教故事,台湾佛光山5位佛子倾心编撰。《弟子·警语篇》言佛弟子之事迹,明佛法之深意。佛陀诸弟子各有所长,舍利弗等十大弟子尤为出色,他们是佛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佛经中不乏言简意赅的警语,它们是诸佛智慧的高度凝结,为众人打开一扇拥抱佛陀的大门。

 

 

 

 



作者简介




慈庄法师,宜兰县人,1931年生,1954年皈依星云大师,1965年在苗栗法云寺受三坛大戒。之后留学日本京都佛教大学,是星云大师女众首座弟子。1974年开创佛光山座别院普门寺,旋即前往美国创建西半球大寺——西来寺,历时十年完成。后继续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开创佛光山道场的工作,先后完成数十余所道场的开创。历任佛光山东方佛学院院长,普门寺住持、西来寺主持等,为佛光山首席长老。







目录




序(星云大师) 


 


弟子篇


 


富楼那的布教 


乞富不乞贪 


迦旃延的论议 


乞贫不乞富 


拒绝求爱 


入定解危 


移山显异 


阿难的女难 


优波离入四禅 


赠送精舍制 


化狮度恶 


显异受斥 


比福轻重 


五种不死 


悔过出苦 


愚人觉悟 


尼提的出家 


大迦叶的皈依 


母婿乱伦 


罗汉受谤 


观机说法 


大慧女转男身 


娄沙迦的贫困 


万法唯心 


摩诃卢得道 


老人出家 


白头翁的证果 


莲华比丘尼 


神通不敌业力 


音乐家的悟道 


善生拜六方 


化凶逆 


试佛音远近 


玉耶女 


难陀的舍爱 


三迦叶的改宗 


弥多的口业 


沙弥的悟道 


悬幡获福 


宾头卢 


 


 


 


警语篇


 


知足常乐 


甘露水 


乌鸦的声音 


吹法螺 


争饼打赌 


种花为取乐 


言过其实 


师父的回答 


立刻长大 


首功 


相依得救 


新娘走路 


收获 


按摩女 


对悭者的说教 


月亮在看你 


真正的美人 


不让一步 


各有其用 


种植心田 


求法的精神 


三恶神 


要紧的事 


鹦鹉听法 


儿童放生 


孝与慈 


善自为之 


长者学佛 


四岁的老翁 


一收十 


求束缚 


要铁舍金 


得宝之法 


容忍 


不偷袭 


制面具 


恶习难改 


施恩后世 


无目的的傻瓜 


吝法者的果报 


勇往直前 


拘稀罗的改宗 


跋提解道 


快速的吃法 


空欢喜 


共享一婢女 


自作聪明 


弹琴换牛 


树上睡觉的人 


热心和虚心 


拜师父 


香和臭 


蜜蜂的针 


各有 


盲人读书 


大慈悲 


贫相 


信与不信 


躲避灾难 


论善恶 


黑豆白豆 


夫妻打架 


因小失大 


自利忘他 


愚人看门 


四种马 


七个女儿 


人命在几间 


夫随妇修行 


四种朋友 


牛命与人命 


贪嗔痴 


爱护身体 


是真佛法 


福慧不双修 


十二头猪 


采真珠 


黄金害死人 


一块臭肉 


好话坏话 


头的贵贱 


一个死字 


小儿吃糖 


一鼠四猫 


数金银 


三魔女 


挖眼睛 


诸法因缘生 


井里的老虎 


鸟王成佛 


医驼背 


妄求 


火宅门 


有德不在年高 


平等之光 


互相毁谤 


苦与乐 







内容摘要




《佛教故事大全》,全面的佛教故事结集,收录近五百篇佛教故事,台湾佛光山5位佛子倾心编撰。《弟子·警语篇》言佛弟子之事迹,明佛法之深意。佛陀诸弟子各有所长,舍利弗等十大弟子尤为出色,他们是佛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佛经中不乏言简意赅的警语,它们是诸佛智慧的高度凝结,为众人打开一扇拥抱佛陀的大门。


 






 



主编推荐

慈庄法师,宜兰县人,1931年生,1954年皈依星云大师,1965年在苗栗法云寺受三坛大戒。之后留学日本京都佛教大学,是星云大师女众首座弟子。1974年开创佛光山座别院普门寺,旋即前往美国创建西半球大寺——西来寺,历时十年完成。后继续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开创佛光山道场的工作,先后完成数十余所道场的开创。历任佛光山东方佛学院院长,普门寺住持、西来寺主持等,为佛光山首席长老。



精彩内容

 

乞富不乞贪

 

 

佛陀住世时,比丘们每日出外托钵乞食,总是遵照佛陀的法制,次第行乞,一个个,一排排,无论人家施舍与否,都必须经过。

可是解空的须菩提尊者,起初他过乞食的生活总和大众不同,一离开精舍,他就与大众分道而行,他都是一个人威仪齐整、行止安详地去找他乞食的对象。

诸比丘们起初对须菩提没有留心,但日子一久,发觉须菩提的行动有些奇怪。大家一注意,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须菩提乞食行化,总爱到富有人家的门上去,他见到房屋矮小,或是知道经济穷困的人家,他决不前去托钵。无论多远的路程,他都要赶到富贵的人家去,否则,他宁可饿着肚皮不行乞。

有一次,在毗舍离的国境内,有一位比丘在路上取笑须菩提道:

“穷在眼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其实毗舍离的都城都是殷商富户,不知尊者今天看得起哪一家?”

须菩提听后,向那位比丘看了一看,然后解释道:“大德!我不是看不起穷人,或许真正同情贫穷者的就是我哩!的确是不错的,我发愿向富者行乞,不向穷人托钵,这是我的苦心,还请大德原谅。”

“尊者乞富不乞贫,每天营养充分,难怪尊者身体这么健壮,你看,你真像一个大胖子。”

“大德!请你不要这么说!”须菩提温和地详细地说明他乞富不乞贫的原因道:“我向富人行乞,绝不是为了贪图美味珍肴,如果好吃,我们也不要出家学道。为什么我不到穷人的门上托钵?因为穷苦的人家,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多余的饮食供养我们?即使他们愿意发心,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没有粮食救济他们,哪能再去增加他们的负担?反之,我们向富人乞食,区区一餐之施,在富者毫无所谓。我所以乞富不乞贫,就是为了这个原因。”

须菩提把他的意思表明以后,那位向须菩提说笑的比丘,才无话可说。

在僧团中和须菩提有相反作风的人,是大迦叶尊者。须菩提是乞富不乞贫,而大迦叶是乞贫不乞富。须菩提不了解大迦叶的用心,有一次闲谈时就问他道:

“尊者大迦叶!你乞食的态度和我相反,我很无礼地请求你告诉我原因。”

“尊者须菩提!”大迦叶解释道,“我们是出家的沙门,守道行法,这就是人间的福田。我们受人间的供养,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我向贫穷者乞食,给他们种福田,免除他们将来的穷困。富人们的福多,我们何必锦上添花?”

大迦叶尊者的话,一方面像是为自己解释,一方面又像是向乞富不乞贫的须菩提说教。须菩提听后,点点头,他不强人同己,说道:“乞富、乞贫,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尊者!佛法里方便有多门,我们可以各行其道,其实这都是佛陀的教法。”

须菩提和大迦叶乞食的作风成为强烈的对比,他们的说话和他们乞食的态度,给佛陀知道以后,佛陀对两个人都不赞成,曾呵斥他们心不均平,都不合乞食法。

真正的乞食法,是不择贫富,不分秽净,严肃威严,次第行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