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音乐笔记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2.24 3.4折 36 全新

库存3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复兴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0217625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9211240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的音乐笔记》是著名作家肖复兴谈音乐的散文集。肖复兴以一个个音乐家的故事串联起音乐史,从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谈到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老鹰乐队,直至中国的崔健、朴树等。音乐家在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立体饱满,音乐在人物的映衬下被赋予了生动的细节和永恒的魅力。作者具有极高的音乐素养与文学涵养,他将音乐赏析与音乐常识结合起来,再将其用适合的文字表现出来。本书语言流畅优美,内容生动流畅,读来令人轻松愉悦,让读者仿佛步入音乐的殿堂,沐浴在音乐声之中。无论对于有音乐修养的读者,还是对音乐了解不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都具有极大的阅读价值。



商品简介

《我的音乐笔记》是著名作家肖复兴谈音乐的散文集。肖复兴以一个个音乐家的故事串联起音乐史,从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谈到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老鹰乐队,直至中国的崔健、朴树等。音乐家在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立体饱满,音乐在人物的映衬下被赋予了生动的细节和永恒的魅力。作者具有极高的音乐素养与文学涵养,他将音乐赏析与音乐常识结合起来,再将其用适合的文字表现出来。本书语言流畅优美,内容生动流畅,读来令人轻松愉悦,让读者仿佛步入音乐的殿堂,沐浴在音乐声之中。无论对于有音乐修养的读者,还是对音乐了解不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都具有极大的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肖复兴,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曾获“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等。近著有《我们的老院》《咫尺天涯:消失的老北京》《天坛六十记》等。







目录




辑一


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 / 003


巴赫和亨德尔 / 006


光就是从那儿来的 / 011


莫扎特和贝多芬对比 / 015


罗西尼风格牛肉 / 020


舒曼和舒伯特的隔世友情 / 023


肖邦的色彩 / 028


李斯特和柏辽兹至今依旧相逢 / 034


瓦格纳的野心 / 038


金黄色的麦秸 / 045


五月的花开如音乐 / 049


我们为什么特别喜爱老柴 / 054


维索卡的鸽子 / 060


格里格三章 / 064


马勒是我们一生的朋友 / 071


现代音乐被谁唤醒 / 076


西贝柳斯的声音 / 080


艺术比死亡更有力量 / 085


沃恩·威廉斯:从家开始 / 091


冬天和春天里的拉赫玛尼诺夫 / 095


月光下的勋伯格 / 099


巴托克的启示 / 102


面对欣德米特 / 108


一万种夜莺 / 112


 


辑二


大提琴小提琴 / 121


单簧管双簧管 / 126


钢琴钢琴 / 129


竖琴长吟 / 132


音乐中的圣洁 / 136


邀舞韦伯 / 140


听布鲁克纳 / 145


忧郁的戴留斯 / 150


科普兰印象 / 154


偶遇德利布 / 158


在大剧院重逢马勒 / 161


后的海菲兹 / 163


寻找贝多芬 / 169


春天去看肖邦 / 174


斯美塔那大街 / 178


来自波希米亚森林:德沃夏克故居记 / 182


维也纳随想曲 / 194


又见捷杰耶夫 / 202


用剪刀剪出来的音乐 / 205


莲花音乐节和爵士音乐节 / 208


 


辑三


永远的草莓园 / 215


答案还会在风中飘吗 / 220


不要在地铁里睡觉 / 225


地上掉着一块旧丝绒 / 228


整个故事的一个开头


——关于凯特·布什 / 232


关于老鹰 / 239


天堂兄弟 / 245


黑色也是一种彩色 / 249


为何我唱布鲁斯 / 253


我们便身在天堂 / 259


黄昏的曼托瓦尼 / 262


听恩雅 / 268


昔日重现 / 272


崔健的意义 / 274


青春罗大佑 / 280


谁在等待盛装出场的未来 / 286


 


附录音乐在时间中流淌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289







内容摘要

《我的音乐笔记》是著名作家肖复兴谈音乐的散文集。肖复兴以一个个音乐家的故事串联起音乐史,从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谈到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老鹰乐队,直至中国的崔健、朴树等。音乐家在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立体饱满,音乐在人物的映衬下被赋予了生动的细节和永恒的魅力。作者具有极高的音乐素养与文学涵养,他将音乐赏析与音乐常识结合起来,再将其用适合的文字表现出来。本书语言流畅优美,内容生动流畅,读来令人轻松愉悦,让读者仿佛步入音乐的殿堂,沐浴在音乐声之中。无论对于有音乐修养的读者,还是对音乐了解不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都具有极大的阅读价值。



主编推荐

肖复兴,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曾获“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等。近著有《我们的老院》《咫尺天涯:消失的老北京》《天坛六十记》等。



精彩内容

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

 

我一直认为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音乐靠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启示,冥冥中神的一种启示。当然,我指的是古典的音乐。古典classic一词,早源于古罗马的拉丁语classicus的意思,就包含着和谐、高雅、典范、持久的意义。能保证这些意义存在而不褪色,人为的力量是达不到的,只能求助于神。

音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充满神秘感的。心灵和神,是音乐飞翔的两翼。

罗曼·罗兰说:“个人的感受,内心的体验,除了心灵和音乐之外再不需要什么。”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音乐是心灵的算数练习,心灵在听音乐时计算着自己的不知。”我想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或是神作用于心灵,或是心灵参谒于神,真正美好的音乐才能够诞生。

而且,我坚信别的艺术可以后天培养,大器晚成;音乐只能从童年时起步,错过童年,音乐便不会再次降临驻足。因为只有童年的心灵纯洁而未受到污染,便也易于得到神的启示和帮助。成年人的心,已经板结成水泥地板,神的雨露便难以渗透进去。

童年的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便曾经这样得到神的启示和帮助,否则他日后就不会成为那么伟大的音乐家,起码我是这样认为。

在音乐史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但在巴赫的传记中确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童年的巴赫,家境贫寒,但酷爱音乐。只要汉堡有音乐会,他必要参加,虽身无分文,步行也要去。那时,巴赫15岁,住在吕内堡他的大哥家里,吕内堡和汉堡隔着一条易北河,两地相距30公里。为听一场音乐会,他常常一个人过河,步行到汉堡,往返60公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实在是够累的了。

一次,在汉堡听完音乐会,他还想继续听第二天下一场的音乐会,可是,他没有一文钱,无法买下一场音乐会的门票,只好无奈地踏上归途。30公里的路,一下子变得漫长起来。走到半路,天就黑了下来,他又没钱住店,连饿带困,只好小猫一样蜷缩在一家旅店屋檐下的草地上,挨过这一个没有音乐的寂寞之夜。

沉沉睡到夜半时分,一股扑鼻的香味萦绕身旁,竟撩拨得他突然醒来。就在他刚刚醒来的一刹那,头顶上的窗子“砰”的一声忽然打开,紧接着从窗口落下一包东西,正落在他的身旁。他打开包一看,是一个喷香的鲱鱼头,鱼头里还藏着一枚丹麦金币!

是谁赐予了他今晚的晚餐?又是谁给予了他能够返回汉堡听音乐会的费用?

童年的巴赫感到莫名的兴奋,也感到格外的奇怪,他抬起头望望窗子,窗子已经关上了,只有头顶的夜空一天繁星怒放。他认为这肯定是上帝赐予他的恩惠,他立刻跪在草地上,对着漠漠的夜空,向上帝祷告膜拜。他相信的上帝一定就藏在闪烁的星光之中。

音乐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大概认为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为凭。但我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即使是传说,也表明巴赫和人们对于神灵与音乐相通的感情与向往。

我不知道那扇神秘的窗子里住的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给巴赫以默默的帮助?巴赫那时还只是出师无名的孩子呀!莫非他或她或他们早已猜到巴赫将来的命运?那么为什么只给巴赫一个可怜的鲱鱼头?为什么不给巴赫更美好一点的晚餐?或者干脆把巴赫请进屋来,给他一盏更加温暖的灯火?……

我猜不出来。但我想如果那样的话,也就没有了神秘的感觉,可能也就没有了以后的巴赫。

对于孩子,对于艺术,是需要一些神秘的感觉的。过于实际和实在了,世俗的气味浓厚了,不仅会磨蚀掉孩子的想象力,更会锈蚀掉孩子天籁般的心灵。与世俗近了,与艺术就远了。

幸亏那扇窗子没有再打开。

那一晚,巴赫又返回汉堡,继续听他的音乐会。应该说在这之前,巴赫就已经迷恋上了音乐,但我以为就是从这一个夜晚开始,巴赫才真正走进了音乐。

再听巴赫的音乐,比如短的《G弦上的咏叹调》、长的《马太受难曲》,我总能听到巴赫那种独特的庄严、典雅、深邃,巴赫自己的那种内省、含蓄、柔美。我总好像看到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和漫天的星光灿烂。

当然,还能依稀闻到那鲱鱼头的香味。

 

 

巴赫和亨德尔

我一直想将巴赫和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英籍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阿尔米拉》《哈利路亚》等。进行比较,这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其实,在音乐史上,早就有人在进行着这样的比较,只不过更多的还是分别论述着他们各自的成就。论及18世纪的音乐,不能不谈到他们两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双子星座。罗曼·罗兰说得好:“巴赫和亨德尔是两座高山,他们主宰,也终结了一个时代。”

初引起我对他们兴趣的是,他们两人是在同一年出生,晚年又同样双目失明。巴赫结过两次婚,有过20个之多的孩子;亨德尔却终生未婚,甚至也未与一个女人有所染。巴赫只是中学毕业,亨德尔却是大学毕业。巴赫一辈子没出过国门,好像一个乡巴佬;亨德尔却一生在欧洲云一样漫游,后客死在英国,俨然一个英国人。巴赫一直生活并不富裕,亨德尔却可以每年有丰厚的200金币收入。巴赫的死是很凄凉的,几乎无人过问;亨德尔的死却是英国政府出面,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从人物出发,他们有着太多的相似,又有着更多的不同。他们的相似和不同都是那样的赫然醒目,让人兴味盎然。

但我更关心的是他们的音乐。他们的音乐是那样的不同,正好呈现出那个时代两个为辉煌的不同侧面。如果从人物到音乐他们两人都几乎是相同的,那该是多么的乏味!

从音乐的角度而言,巴赫是属于宗教的,亨德尔是属于世俗的。我想这和巴赫一生笃信宗教有关,而亨德尔只是在晚年双目失明之后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才跪拜在汉诺威的圣乔治教堂里,想起了上帝。

但有意思的是,现在听巴赫的音乐,我常常听出的不是宗教的意味,而是世俗的温馨和快乐,比如他的许多康塔塔,比如他的D大调的弦乐曲。也许,是我对宗教根本不懂得,也缺乏巴赫那种对宗教的虔诚之心?

现在听亨德尔的有些音乐,尤其是他的《弥赛亚》,特别是《弥赛亚》中的广板和“哈利路亚大合唱”,总能听到宗教的声音,看到那来自天国的神圣而皓洁的天光。也许,那只是我心中的宗教感觉,和18世纪完全无关。

巴赫的音乐是内省式的,它面对的是心灵,因此它的旋律总是微风细语般的沉思,是清澈的河滩上洁白的牧羊群在安详地散步。

亨德尔的音乐是外向型的,它面对的是世界,因此它的旋律总是跌宕起伏,是大海波涛中的船帆一闪一闪,挂满风暴带来的清冽水珠。

我想正是由于此,巴赫的音乐大多是器乐,他不想借助人声,只想运用音乐本身,相信音乐本身;亨德尔的音乐大多是歌剧和清唱剧,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人声,相信人在音乐中的力量。

巴赫的音乐基本是为自己的、为教堂的唱诗班的、为一般平民的,格局一般不会大,是极其平易的,像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片树下清凉的绿荫,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的宁静致远;亨德尔的音乐是为宫廷的、为剧院的、为上流社会的,格局会恢宏华丽,像是他自己曾经谱写过的那节日里绚丽的焰火,是“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式的天玄地黄。

同巴赫的清澈美好的音乐相比,他的生活和处世却大不相同。生活中的巴赫是谦卑的、世俗的、拮据的,为了生活和生存,他不止一次给达官贵人写信求救,他甚至专门为勃兰登堡的公爵献词,并为公爵创作了《勃兰登堡协奏曲》。他的一生都只是卑贱的奴仆。

亨德尔也曾为讨好汉诺威亲王专门为其谱写过《水上音乐》,但他大部分的生活是鄙夷世俗的。他的清高孤傲,拒人于千里之外,尤其对那些上层人物傲慢的态度,在当时的英国是有名的,使得那些想以结交艺术家为附庸风雅的上流人士对他很是愤恨,以至类如元帅之流要拜见他不得不求救于他的学生。他对牛津大学授予他的博士称号不屑一顾。他在都柏林看到广告上写着他是亨德尔博士,大为光火,要求人立刻在节目单上改正为“亨德尔先生”。

在我想象中,生活中的巴赫一直弓着腰,而只有在音乐中才得以舒展腰身,而亨德尔却无论在生活还是音乐之中始终是昂着头。巴赫是天上的一簇星光,亨德尔则是电闪雷鸣。巴赫是河上游温顺的小羊,而亨德尔则是雄风正起的老狼。

在音乐之中和在音乐之外,巴赫和亨德尔是这样的不同。我想这是和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和性格有关。巴赫虽然有其固执的一面,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平和的人,易于满足,谦虚质朴。一想到自己要养活二十个孩子这样的庞大的家,他就什么脾气也没有了。亨德尔却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独身一人,只在音乐中徜徉。他是一个有名的脾气暴躁的人,所有一切的感情都会毫无保留地宣泄在脸上。有人说他是一个饕餮,是一名暴君。罗曼·罗兰这样形容过他:“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投入得忘了周围的环境。他有边思考边大声唠叨的习惯,所以谁都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创作时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涕泪交加。”了解了这一点,对于他暴怒的时候甚至要把一位拒绝演唱他的曲子的歌手扔到窗外,也就不会感到奇怪。

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无不打上自己性格的烙印。如果他们不是音乐家,而是去当政,亨德尔不是英雄就是暴君,而巴赫则是温和的良相。作为音乐家,巴赫如同他的德文名字的中文含义一样,的确是条潺潺的小溪;亨德尔则是大海,时而平静,时而汹涌澎湃。

在我看来,巴赫是莫扎特的前身,而亨德尔则是贝多芬预设的拷贝。

有一件这样的事情,我一直很感兴趣。巴赫的家乡在德国中部的爱森纳赫,亨德尔的家乡在爱森纳赫东北的哈勒,两地相距不足百里。按说,也算是小老乡,他们两人却一辈子始终未能得以相见。个中原因,很值得思考。我一直不明就里,一直在揣测。

据史料记载,亨德尔出国之后曾经三次回过故乡,都是来看望他的老母。巴赫一直对亨德尔很敬重,也很希望能够有机会拜望一下他。在亨德尔次回国之前的1713年和1716年,巴赫曾两次专程到哈勒拜访过亨德尔的老母,表示过对亨德尔的敬意和仰慕之情。1719年,亨德尔次回国,到德累斯顿进行宫廷演出。巴赫请一位大公写信给亨德尔请求想见,但亨德尔没有回信,回哈勒看望母亲去了。巴赫得知,立刻借坐大公的马车,从当时他所居住的科腾飞驰哈勒。科腾距离哈勒只有20英里,巴赫赶到哈勒,亨德尔却已经返回英国了。第二次,是1729年,亨德尔又回到哈勒,不巧,当时巴赫在莱比锡,正得病爬不起床,只好派大儿子拿着他的亲笔信替他前往哈勒,邀请亨德尔来莱比锡会面。两地相距不远,也只有20英里。但是,亨德尔没有来。第三次,亨德尔再次回到家乡哈勒,巴赫已经不在人世了。

看来,他们实在是没有缘分。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没能见得成面?他们本来是有机会的。巴赫早就拜访过亨德尔的母亲,并表达过对他的感情,老母亲不会不向他转告,况且次还有大公的信件在先,他却连等一等巴赫的工夫都没有?第二次,亨德尔完全可以前往巴赫的住地莱比锡看望一下巴赫,况且巴赫还有病在身,出于礼貌也应该去一趟。即使是时间紧迫实在无法前行,总该写封信让巴赫的儿子带回吧?

也许,这只是出于我这样的常人的考虑,艺术家的思维和我们常人不大一样,所以,我们成不了艺术家。我不知道事实上亨德尔到底对巴赫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我看的书有限,只看到的是巴赫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处于对亨德尔的敬仰的态度,而亨德尔总是有些昂昂乎的傲慢。也许,亨德尔这样对待巴赫,是极其正常的,是完全符合亨德尔的性格的。客观地讲,以当时的地位和名望,亨德尔显然比巴赫要高上一筹,他走到哪里都被人们所簇拥。而巴赫当时只不过是莱比锡的一个教堂的乐监,音乐家的名分,是巴赫死后我们加上的。

我不想苛求亨德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只是想说,即使身前受到冷遇寂寞的巴赫,亨德尔一时忙于自己的辉煌忘记或忽略地看一看他的光芒,他的光芒还是存在的。真正的光芒是掩盖不住的。从这一点来看,巴赫有其更纯朴真挚的一面,他从来没有因为亨德尔终没有会见他而有过什么抱怨,或对亨德尔有过什么非议。

这就是巴赫,是虔诚的宗教的巴赫和高傲的世俗的亨德尔的区别。

也许,正是出于此,我更喜爱一些巴赫的音乐。亨德尔的音乐是属于戏剧的,巴赫则属于诗、属于梦,属于心里的话语,在他的旋律里化作音符相会相融。



媒体评论

愿每个生命都被音乐抚慰

——《我的音乐笔记》导读

张贵勇

 

 

生活中如果没有音乐,就像田野里听不到鸟鸣一样,该是非常遗憾的。音乐,是流动的旋律、生命的歌唱,更是人类*美的语言;但在许多人印象中,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属于阳春白雪,自带光环,莫说谱曲、演奏,可能就连用耳朵听也听不出个所以然。

其实,音乐与写作、绘画、戏剧等一样,都是源于生活、抒发情感、言志缘情的艺术。在众多艺术素养之中,青少年特别需要在用文字表达、用眼睛欣赏之外,学会倾听看不见的声乐之美,任悠扬的旋律在耳边荡漾,在心里流淌,在记忆中定格,让音乐托起沉重的肉身,洗涤自己的精神世界。

换而言之,走近音乐、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形式与内容,知晓音乐家们的人生故事,特别是从中获取音乐常识与艺术素养,是每个青少年的成长必修课。从这种角度看,肖复兴的《我的音乐笔记》是不错的音乐启蒙素材,也是值得细读的美育文本。作者借助自己对音乐史的学习、对不同乐器的看法、走访音乐家故居的经历、对不同音乐形式的观感等,展现出一个瑰丽而宏阔的音乐世界,帮助青少年了解音乐的好处与美处,无形中也爱上音乐,让音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全书没有把音乐当作学术来研究,而是当作风景去欣赏,当作食粮以充饥,当作生活来享受,可读性很强。肖复兴是资深的古典音乐发烧友,和村上春树、余华一样,对音乐近乎痴迷,他的音乐笔记因此有着人文温度,更侧重音乐内在的规律、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音乐家的艺术特色,以及音乐与人生、社会和时代的关系。他写音乐家的艺术造诣,如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瓦格纳、德沃夏克、德彪西等,不是就人论人,而是游刃有余地纵向与横向对比,不仅写出了各自的艺术成就,还能古今中外任意切换,恰当做比,如师长一般娓娓道来,时有醍醐灌顶之感。

以巴赫与亨德尔为例,作者在对比二人异同时,予以一连串的描述,可谓一语中的,读起来十分过瘾——“巴赫是莫扎特的前身,而亨德尔则是贝多芬预设的拷贝”“巴赫的音乐是内省式的,它面对的是心灵,因此它的旋律总是微风细语般的沉思,是清澈的河滩上洁白的牧羊群在安详地散步;亨德尔的音乐是外向型的,它面对的是世界,因此它的旋律总是跌宕起伏, 是大海波涛中的船帆一闪一闪挂满风暴带来的清冽水珠

  •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 我的音乐笔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