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生态化 二十年转型辑录
  • 我们的生态化 二十年转型辑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的生态化 二十年转型辑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9.02 5.4折 72 全新

库存10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温铁军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16604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29152637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有着110年跌宕历史的中国近代乡村建设史的*近十五年,可以看作当代人在历史偶然选择中的自觉担当,是虽发端于田陌却延续百年的回声。本案例集希望通过对十余年来全国各地、各人开展的若干代表性乡村建设活动的记叙,展现这个时代中常被忽视的历史侧面。如果说,百年前的中国,出现了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不同的乡建先贤,我们这个时代也同样有各样优秀的乡村工作团队和在跌宕中成型的乡建试验点。所以,希望这个“给百年后的人”看的文集的出版和写作能体现出足够的包容性,展现这个时代的乡村建设工作尽可能完整的风貌。



作者简介

1951年生,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农林经济管理组成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温铁军教授从教之前,曾有过多年工农兵生活经历和农村试验区调研经验,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做学术考察、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被媒体称为“用脚做学问的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情与增长、制度变迁、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农村财政金融税费体制改革、发展中国家比较发展研究等。研究成果曾获国务院农研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等中央五单位联合颁发的“农村改革十周年优秀论文奖”、农业部农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著有《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解构现代化》、《我们到底要什么》、《认识与实践的对话》、《解读苏南》等多本专著。



目录




前 言 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责任


章 那些年,那些事儿——新三岔建设纪事


第二章 顺平案例


第三章 阳澄湖畔的青澄岁月——昆山乡村建设案例


第四章 新世纪新乡村建设的起点——翟城乡村建设试验区


第五章 分享收获——一家基于CSA 理念的农业社会企业


第六章 小毛驴市民农园:新型农耕社区与新农人


第七章 皮村的故事


第八章 组织动员、资源整合与多元共治——外部资源输入背景下郝堂村不同发展阶段的案例分析


第九章 咱老百姓自己的“银行”——梨树合作金融发展记录


第十章 以青春救乡村——福建省秀屿区东峤镇汀塘村乡村建设工作


第十一章 乐和家园,我们的乡村梦——北京地球村


后 记







内容摘要

有着110年跌宕历史的中国近代乡村建设史的*近十五年,可以看作当代人在历史偶然选择中的自觉担当,是虽发端于田陌却延续百年的回声。本案例集希望通过对十余年来全国各地、各人开展的若干代表性乡村建设活动的记叙,展现这个时代中常被忽视的历史侧面。如果说,百年前的中国,出现了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不同的乡建先贤,我们这个时代也同样有各样优秀的乡村工作团队和在跌宕中成型的乡建试验点。所以,希望这个“给百年后的人”看的文集的出版和写作能体现出足够的包容性,展现这个时代的乡村建设工作尽可能完整的风貌。



主编推荐

1951年生,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农林经济管理组成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温铁军教授从教之前,曾有过多年工农兵生活经历和农村试验区调研经验,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做学术考察、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被媒体称为“用脚做学问的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情与增长、制度变迁、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农村财政金融税费体制改革、发展中国家比较发展研究等。研究成果曾获国务院农研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等中央五单位联合颁发的“农村改革十周年优秀论文奖”、农业部农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著有《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解构现代化》、《我们到底要什么》、《认识与实践的对话》、《解读苏南》等多本专著。



精彩内容

新农村建设:政府提供服务,农民作为主体

2009—2011年是郝堂村建设的阶段,即以内置金融为切入点的村社共同体重建实验。2011—2013年是第二阶段,2011年生态画家孙君作为总规划师的“郝堂茶人家”建设项目启动。孙君担任主任的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承担了郝堂村的村庄修复改造和开发活动。此时的郝堂村已经在村庄治理能力、集体经济实力、人心所向上做好了准备,这和很多被动接受改造的村庄不同,使得此后建设中的一些机制和设计理念都更加体现了村民的主体性。

2011年孙君和李昌平共同创建了中国乡建院。孙君在规划设计、落地实施上的优势和李昌平在内置金融上的优势互相补充,以郝堂实验为模本,共同探索系统性乡建的理念实践和强调农民主体性的工作方法。

信阳市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郝堂村的建设始终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参与。这是和许多民间乡建项目不同之处。虽然中国乡建院是一家民间机构,但我们看到在当下中国的乡村建设中,政府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而直面政府的诉求,充分调动政府资源,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才能搭建起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平台。

在郝堂,各级政府都提供了支持,并尊重和认同实践者们的乡建理念和方法。平桥区委书记王继军说:“平桥区之所以下大功夫建设郝堂实验村,就是想给社会做一点贡献,这个贡献就体现在示范、样板效应上,它的意义就在于建设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庄,让人们看到农村是有价值的,农民是有尊严的,农业是有前途的。”

2011年4月,平桥区在区委党校召开“郝堂茶人家”可持续发展实验村项目建设研讨会,评审了《郝堂茶人家—北京绿十字信阳市平桥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议书(讨论稿)》。会议达成“建设我们美好的乡村家园”的共识,按照“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和农民一道建设新农村”“围绕增加就业岗位建设新农村”的理念,建设五百年以后依然存在的村庄,实现农民是有尊严的、农村是有价值的、农业是有前途的建设目标。

随后,郝堂村支两委召开红星村民小组(郝堂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小组所在地是郝堂建设的核心区域)村民代表座谈会,商量出了建设村庄需要占用农民土地时,给农民的补偿标准;明确村庄建设首要任务是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村,内所有的树木不能砍伐变卖。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需要有更强有力的主体。但是如果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企业开发,之后村庄发展就会有失控的风险,村庄自主发展的空间有被限制的可能,同时以郝堂村现在的实力,未来开发的收益也不能保证有多大比例回流进自己人的口袋。因此村里一开始就想通过合作社来做土地流转集中。但是前期又考虑到公司的运作更简单,终决定在2011年成立了集体所有的信阳市平桥区绿园生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园公司,这个公司在村庄的大规模建设完成后被注销,后来仍依靠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活动),法定代表人为村支书。公司由村支书曹纪良任董事长、村长胡静任总经理。这个新成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角色是负责土地开发,村里所有土地流转都必须经由公司之手,外来资本若想租用土地,也必须经过绿园公司。这样也是为了避免重走很多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弯路,即外来资本以便宜的价格买走了农村的土地,并享受开发获得的大部分利润。

建设的资金从哪儿来?绿园公司初的启动资金便是来自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社的160万元贷款。这些钱作为征地补偿,帮助绿园公司开启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绿园公司先后以每亩1.8万元、2.4万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征用300多亩耕地(市里帮郝堂村要了约30公顷即450亩耕地转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建了学校、养老中心、茶社等。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征转土地的承包费用,公司曾将征转来的建设用地中的80多亩,以每亩6万元、9万元的价格租给5个信阳市的老板盖“会所”,租期60年。

在郝堂村的建筑改造和新建中,集体经济组织用贷款补偿了农民基础设施的占地。而农民盖房和改造中短缺资金,也可向夕阳红申请贷款。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土地的规模化,抬升了土地租金,使绿园公司、资金互助社和农民都能够受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