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国维哲学论著集
  • 王国维哲学论著集
  • 王国维哲学论著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国维哲学论著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7.48 4.6折 38 全新

库存2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国维 著

出版社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40359935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29128391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王国维是中国进行纯粹的西方哲学研究*人,其在康德哲学、叔本华哲学及尼采哲学的研究上,造诣精深,此一点,见于本书“西方哲学”篇。此外,他也是运用康德哲学进路来诠释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此一点,见于本书“哲学概论”篇及“中国哲学”篇。



商品简介

王国维是中国进行纯粹的西方哲学研究*人,其在康德哲学、叔本华哲学及尼采哲学的研究上,造诣精深,此一点,见于本书“西方哲学”篇。此外,他也是运用康德哲学进路来诠释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此一点,见于本书“哲学概论”篇及“中国哲学”篇。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1892年入州学,产生了对新学的兴趣;1898年入罗振玉所创东文学社,开始接触西方思想;1900年留学于日本东京物理学校;1901年归国后,潜心于译介与论著。译介及研究的对象以哲学为主,主要包括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兼论伦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美学、教育学。1906年后,转治国学。



目录

目 录


哲学概论·· 1


哲学辨惑·· 3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7


述近世教育思想与哲学之关系·· 10


论近年之学术界·· 27


论性·· 32


释理·· 45


原命·· 61


人间嗜好之研究·· 66


中国哲学·· 71


老子之学说·· 73


章 传及著书··· 73


第二章 形而上学··· 76


第三章 伦理政治论··· 77


孔子之学说·· 81


叙论··· 81


章 天道及天命··· 84


第二章 道德之标准··· 100


第三章 德··· 114


第四章 教育··· 122


第五章 政治··· 125


结论··· 127


墨子之学说·· 132


章 传及其著书··· 132


第二章 形而上学··· 137


第三章 伦理学··· 141


第四章 名学··· 145


列子之学说·· 149


子思之学说·· 168


章 传及其著书··· 168


第二章 本论··· 170


孟子之学说·· 173


章 传及其著书··· 173


第二章 本论··· 174


第三章 结论··· 178


荀子之学说·· 180


章 传及其著书··· 180


第二章 伦理论··· 181


第三章 政治论··· 184


第四章 结论··· 186


西方哲学·· 187


汗德之哲学说·· 189


汗德之知识论·· 192


汗德之伦理学及宗教论·· 204


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 210


书叔本华遗传说后·· 229


叔本华与尼采·· 235



内容摘要

王国维是中国进行纯粹的西方哲学研究*人,其在康德哲学、叔本华哲学及尼采哲学的研究上,造诣精深,此一点,见于本书“西方哲学”篇。此外,他也是运用康德哲学进路来诠释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此一点,见于本书“哲学概论”篇及“中国哲学”篇。



主编推荐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1892年入州学,产生了对新学的兴趣;1898年入罗振玉所创东文学社,开始接触西方思想;1900年留学于日本东京物理学校;1901年归国后,潜心于译介与论著。译介及研究的对象以哲学为主,主要包括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兼论伦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美学、教育学。1906年后,转治国学。



媒体评论

冯友兰:王国维研究哲学始于康德,终于康德,中间他放弃康德而研究叔本华,又从叔本华“上窥”康德。经过这几次反复,他研究康德所遇的“窒碍之处”越来越少,*后他才于康德哲学全通了。虽然还有一些“窒碍之处”,但是这些很少的“窒碍之处”并不是由于他不懂康德,而是由于康德哲学本身的错误。……王国维《论性》的主题并不是要解决中国哲学中的一个古老的传统问题,而是用康德的认识论取消这个问题。这是康德的认识论在王国维哲学中的应用。

陈寅恪: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