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7.67 5.7折 ¥ 48.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华杉 著;读客文化 出品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49870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8元
货号29117357
上书时间2024-10-29
《资治通鉴》一共写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超级案例集”。
本书用“通篇大白话”让你轻松读懂《资治通鉴》的故事,并用深刻的“华杉讲透”点评,让你领悟历史背后的古人智慧。
李固驳斥群臣:不要急于“就问题解决问题”
【历史事件】公元138年,区怜造反,顺帝召集大臣商议。群臣都表示应该派遣大将、增加兵力镇压。而李固却发现,区怜造反是由于地方官征收的赋税太重,增派兵力镇压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无法从源头解决问题。因此他要求更换地方官员笼络人心,区怜之乱果然被平定。
【华杉讲透】从李固的事件我们可以学到,就问题解决问题,往往会制造出更大、更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是一个管理学问题,相当于丰田生产方式的“五个为什么分析法”,一个问题的发生一定有它根本的原因,当我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时候,就能穿透到其真因,从源头解决问题。
马贤的失败:同甘共苦是领导力的体现
【历史事件】顺帝时期,西羌叛乱,马贤奉命征讨。然而他在野外驻扎时设立帐幕,山珍海味不断,儿子侍妾在左右侍奉,将帅们不服气他的号令。到了次年正月,马贤与羌族鏖战于射姑山,汉军大败,马贤和两个儿子也一起阵亡了,自那以后东、西羌侵扰更甚。
【华杉讲透】领导是带头人,万事都要率先垂范,如果有劳苦,就要与大家共苦;如果要享受,就带着大家一起享受。比如说项羽,他不光战斗中冲锋在前,修筑工事的劳动中,他也是拿着木板亲自参加夯土。又比如说段颎,他在边疆十余年,没有一天是安安心心在床上睡的,他与将士同甘共苦,所以所有人都愿意为他死战。同甘共苦是所有领导成功的关键,是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在。
太傅胡广:要警惕“好好先生”
【历史事件】太傅胡广,在朝三十余年,历事六个皇帝,受到很高的礼遇。但是,一直到他八十二岁薨逝,也没有得到天下人的敬仰。因为他做人谨小慎微,常常逊言恭色以取媚于时,没有忠直之风,天下人因此轻视他。
【华杉讲透】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谁都亲热,跟谁的立场观点都一致,这样的人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因为人们的立场观点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他跟谁都一致,那他一定是欺骗了其中一些人。一个人,他应该立场坚定,表里如一,始终不变,这才叫个人。见谁都想取悦,只要有利益他就能妥协,那就是孔子说的,德之贼也。
华杉,1971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新田坝村。现居上海。
中国知名广告人、企业家、兵法家、超级畅销书作家。
华杉先生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观点自成一家。每晚九点半睡觉,清晨五点起床,用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间写作,日日不断,即便出差出国住酒店,进医院住病房也是一样,十年来出版了十余部传统文化和品牌营销著作。
华杉与弟弟华楠共同创办的两家公司在广告业和出版业声名远扬: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和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均在各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卷第五十一 汉纪四十三
(公元125年—133年,共9年) / 001
【主要历史事件】
汉孝安皇帝病逝,阎氏外戚掌权 / 003
孙程等宦官诛灭阎氏外戚,拥立顺帝 / 005
立功宦官受封列侯,史称“十九侯” / 006
忠臣虞诩受诬陷下狱 / 010
班勇率兵北击匈奴 / 013
名士樊英屡次谢绝入仕为官 / 014
驸马班始怒斩阴城公主,全家下狱处决 / 021
尚书左雄上书求选举贤能,于是全国举孝廉 / 025
顺帝加封乳母、外戚梁商,左雄反对 / 028
鲜卑进犯马城 / 034
【主要学习点】
真正看透人情的人不会在意闲言碎语 / 007
一生平安是一种偶然 / 011
人才不愿为我所用,应从自身找原因 / 017
卷第五十二 汉纪四十四
(公元134年—145年,共12年) / 035
【主要历史事件】
顺帝屡屡加封宦官,招致群臣反对 / 040
顺帝提高蛮夷田税,数地爆发反抗,愈演愈烈 / 042
外戚梁氏见宦官曹节受宠,主动与其结交 / 047
南匈奴造反,入侵西河 / 049
顺帝命马贤征讨西羌,马贤不通军事,大败 / 051
梁商病逝,其子梁冀继任大将军 / 054
张纲弹劾梁冀,顺帝不纳 / 056
新增举孝悌标准,选拔贤能 / 059
顺帝崩逝,冲帝继位,年仅两岁 / 060
冲帝崩,梁冀扶立质帝 / 062
【主要学习点】
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 039
对人过分的好就是害人害己 / 043
不要急于“就问题解决问题” / 045
永远比自己“该”拿的少拿一点 / 048
只有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才能得到他们真正的爱戴 / 051
卷第五十三 汉纪四十五
(公元146年—156年,共11年) / 065
【主要历史事件】
全国举荐明经人士入太学,游学之风兴起 / 067
质帝聪慧,梁冀心怀忌惮,毒杀之 / 068
梁冀不顾群臣反对,扶立桓帝 / 069
桓帝继位后加封梁氏,杜乔进谏,帝不纳 / 071
梁冀忌恨杜桥,迫害致死 / 072
梁太后崩逝,梁冀依然无法无天、腐败奢靡 / 077
桓帝再次封赏梁冀,而梁冀并不满足 / 086
各地发生蝗灾,百姓受灾严重,朱穆奉旨调查贪污 / 089
冀州爆发饥荒,人相食 / 091
鲜卑入侵云中、辽东,东方盗贼猖獗 / 093
【主要学习点】
读书也有可能是一种玩物丧志 / 076
“笃信好学,死守善道”是学习的核心态度 / 076
人性让人“为了反对而反对” / 083
没有坚定的领导,组织也无法成事 / 084
领导者要学习张居正的“宽严之道” / 084
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一切都要不断获取 / 087
卷第五十四 汉纪四十六
(公元157年—163年,共7年) / 095
【主要历史事件】
蝗灾频发,百姓困顿 / 097
南匈奴叛变,进犯边境 / 099
梁冀把持朝政,肆意诛杀政敌 / 100
桓帝不满梁冀,借宦官势力铲除,
有功宦官受封为侯,世称“五侯” / 103
宦官势力坐大,倾动朝野内外 / 106
皇甫规出任泰山太守,平寇降羌 / 113
冯绲率军平寇,要求宦官监军,桓帝不纳 / 117
尚书朱穆数次弹劾宦官,桓帝不纳 / 122
【主要学习点】
只提出反对意见,不提出解决办法,是无用的 / 108
做人不能有利必趋,有害必避 / 120
卷第五十五 汉纪四十七
(公元164年—166年,共3年) / 123
【主要历史事件】
荆州刺史度尚率兵平定盗贼之祸 / 132
渤海王刘悝谋反,桓帝下诏贬为瘿陶侯 / 136
杨秉、韩 数次上奏弹劾宦官,桓帝不得已降其爵位 / 137
南匈奴及乌桓反叛,桓帝命张央镇边 / 144
宦官贪虐,行凶乡里,刘瓆、黄浮等大臣
缉拿宦官,却被桓帝定罪入狱 / 145
宦官诬陷大臣士人结党营私,桓帝怒抓大臣
两百余人,史称“次党锢之祸” / 150
【主要学习点】
越是有智慧,越懂得不露锋芒 / 126
树立原则并不难,难的是始终遵守原则 / 127
真正的君子对“小人”也有包容之心 / 129
君子不轻易显山露水,小人则喜欢卖弄 / 131
卷第五十六 汉纪四十八
(公元167年—171年,共5年) / 153
【主要历史事件】
窦皇后之父、城门校尉窦武出面上书,
“党人”得以释放,终身罢黜 / 155
先零羌入侵,张奂派董卓等人迎击,董卓受封羽林郎 / 158
桓帝崩逝,窦太后临朝,窦武升为大将军,
陈蕃为太傅,扶立灵帝 / 159
段颎平定西羌、东羌 / 160
陈蕃、窦武征天下贤明于朝,
而宦官曹节、王甫却暗中勾结取悦太后干政 / 165
陈蕃、窦武欲除宦官,反遭迫害 / 166
张奂、谢弼等人向灵帝要求平反陈蕃、窦武 / 169
宦官忌惮“党人”的威望,欺瞒灵帝大肆抓捕,
牵连百余人,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 / 172
【主要学习点】
不怕吃亏,就怕占了别人便宜 / 163
不结仇,就不怕被冤枉 / 175
不给他人添麻烦,是做人的起码道德 / 176
做人要居上不骄,居下不倍 / 178
能同甘共苦是领导力的体现,
也是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的体现 / 180
卷第五十七 汉纪四十九
(公元172年—180年,共9年) / 185
【主要历史事件】
窦太后崩逝,宦官曹节、王甫谋划不以太后规格
安葬,招致朝野反对 / 190
蔡邕主持校正五经文字,刻于石上,
是早的官修儒家经本,史称“一字石经” / 194
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灵帝大怒,
捕杀之,党锢范围扩大 / 197
灵帝屡屡提拔趋炎附势的小人,蔡邕进言劝诫,
招来小人嫉恨 / 198
宦官、灵帝设“鸿都门学”培养知识分子 / 203
蔡邕被诬陷入狱 / 206
鲜卑入侵酒泉,百姓不堪其扰 / 207
灵帝开始“西邸卖官”,明码实价公开卖官 / 208
【主要学习点】
仪式没有了,那么文化精神也会消失 / 187
“好好先生”并非真好人 / 189
读书而不去体会其中的思想,就是一种玩物丧志 / 200
不怕坏人有坏心,就怕坏人有文化 / 215
卷第五十八 汉纪五十
(公元181年—187年,共7年) / 219
【主要历史事件】
灵帝在宫中设“商业街”,游玩取乐 / 222
张角传播“太平道” / 225
朝廷逐捕张角,张角以黄巾为标志,
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 226
灵帝大赦“党人”,征讨黄巾军,“党锢之祸”结束 / 227
向栩检举“十常侍”,反遭抓捕拷打 / 228
皇甫嵩、曹操击退黄巾军 / 229
随着张角起义,天下大乱,拜董卓为破虏将军 / 239
董卓行事轻慢无礼,孙坚欲杀董卓,未果 / 240
孙坚任长沙太守,平定长沙动乱,受封乌程侯 / 244
【主要学习点】
一切问题首先应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 231
评判是非时,要避免以好恶为标准 / 234
领导可以平易近人,但不能骄纵下属 / 240
《资治通鉴》一共写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超级案例集”。
本书用“通篇大白话”让你轻松读懂《资治通鉴》的故事,并用深刻的“华杉讲透”点评,让你领悟历史背后的古人智慧。
李固驳斥群臣:不要急于“就问题解决问题”
【历史事件】公元138年,区怜造反,顺帝召集大臣商议。群臣都表示应该派遣大将、增加兵力镇压。而李固却发现,区怜造反是由于地方官征收的赋税太重,增派兵力镇压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无法从源头解决问题。因此他要求更换地方官员笼络人心,区怜之乱果然被平定。
【华杉讲透】从李固的事件我们可以学到,就问题解决问题,往往会制造出更大、更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是一个管理学问题,相当于丰田生产方式的“五个为什么分析法”,一个问题的发生一定有它根本的原因,当我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时候,就能穿透到其真因,从源头解决问题。
马贤的失败:同甘共苦是领导力的体现
【历史事件】顺帝时期,西羌叛乱,马贤奉命征讨。然而他在野外驻扎时设立帐幕,山珍海味不断,儿子侍妾在左右侍奉,将帅们不服气他的号令。到了次年正月,马贤与羌族鏖战于射姑山,汉军大败,马贤和两个儿子也一起阵亡了,自那以后东、西羌侵扰更甚。
【华杉讲透】领导是带头人,万事都要率先垂范,如果有劳苦,就要与大家共苦;如果要享受,就带着大家一起享受。比如说项羽,他不光战斗中冲锋在前,修筑工事的劳动中,他也是拿着木板亲自参加夯土。又比如说段颎,他在边疆十余年,没有一天是安安心心在床上睡的,他与将士同甘共苦,所以所有人都愿意为他死战。同甘共苦是所有领导成功的关键,是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在。
太傅胡广:要警惕“好好先生”
【历史事件】太傅胡广,在朝三十余年,历事六个皇帝,受到很高的礼遇。但是,一直到他八十二岁薨逝,也没有得到天下人的敬仰。因为他做人谨小慎微,常常逊言恭色以取媚于时,没有忠直之风,天下人因此轻视他。
【华杉讲透】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谁都亲热,跟谁的立场观点都一致,这样的人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因为人们的立场观点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他跟谁都一致,那他一定是欺骗了其中一些人。一个人,他应该立场坚定,表里如一,始终不变,这才叫个人。见谁都想取悦,只要有利益他就能妥协,那就是孔子说的,德之贼也。
华杉,1971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新田坝村。现居上海。
中国知名广告人、企业家、兵法家、超级畅销书作家。
华杉先生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观点自成一家。每晚九点半睡觉,清晨五点起床,用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间写作,日日不断,即便出差出国住酒店,进医院住病房也是一样,十年来出版了十余部传统文化和品牌营销著作。
华杉与弟弟华楠共同创办的两家公司在广告业和出版业声名远扬: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和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均在各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卷第五十二汉纪四十四孝顺皇帝下
侍御史贾昌与州郡兵力征讨区怜,不能取胜,反而被区怜包围了一年多,兵力粮草都难以为继。皇帝召集公卿百官以及四府(大将军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掾属幕僚,问以方略,众人都说,要派遣大将,征发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四万兵前往增援。
李固反驳说:“如果荆州、扬州平安无事,征兵倒也无妨,而如今二州盗贼盘结不散,武陵、南郡蛮夷叛乱还未平定,长沙、桂阳已经数次征兵,如果再征,必生祸患,这是个不可!又,兖州、豫州的士卒如果突然被征发,远赴万里之外,没有给一个回来的期限,诏书催促,一定会激起哗变逃亡,这是第二个不可!南方水土暑湿,加上又有瘴气,士卒非战斗性死亡减员必至十分之四五,这是第三个不可!远涉万里,士卒疲劳,等到了岭南,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这是第四个不可!大军日行军三十里,而到达日南郡要九千余里,三百天的路程,每位战士口粮五升,米就要六十万斛,还没有算将吏驴马之食,只是算士兵自己背着盔甲步行,就是这样大的费用,这是第五个不可!大军一旦投入战斗,死亡必众,不足以御敌,又要再征兵,就好比切割心腹之肉,去补充四肢,这是第六个不可!九真、日南相距千里,当初在九真征兵都引起了哗变,更何况要荆、扬、兖、豫四州之卒以赴万里之艰?这是第七个不可!
“之前中郎将尹就征讨益州叛羌,益州百姓民谣说:‘虏来尚可,尹来杀我!’后来将尹就召回,把军权交给刺史张乔,张乔还是用那些兵,月余之间,就将叛军击破。这就说明,中央再派大军没有用,当地州郡有得力的官员,就可以任用。所以,应该选拔有勇略且仁惠的将帅,任命为刺史、太守,派他们一起去交趾。如今在日南的军队,孤军在外,又无粮草,守既不足,战又不能,的办法是放弃日南,将官吏百姓都向北撤退,迁移到交趾,等事态平静之后,再回日南。另外,征用蛮夷,以金帛相资,让他们互相攻击,又悬赏以裂土封侯,施反间计,购求叛军首领人头。
“前任并州刺史、长沙人祝良,性多勇决,又,南阳人张乔,之前在益州有破虏之功,皆可任用。当初文帝任命魏尚为云中太守,哀帝拜龚舍为泰山太守,所以,现在也可立即拜祝良、张乔,让他们不必来京,直接从便道前往上任。”
四府官员,全部赞同李固的意见。于是,当即拜祝良为九真太守,张乔为交趾刺史。张乔到任之后,推诚相见,抚慰引诱,蛮夷投降的投降,解散的解散。祝良到了九真,单车直入贼营,设之以方略,召之以威信,蛮夷数万人投降,并且为祝良修筑官衙。由此岭外地区全部平定。
【华杉讲透】
这里有两点我们需要学习:,不要急于“解决问题”,特别是不要急于就问题解决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举措,往往会制造出新的问题、更大的问题,这制造出的问题,往往比原来的问题还大一百倍,那还不如不解决。公卿百官都马上提出了解决方案,而李固却看到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将要制造出七个更大的问题,几乎是动摇天下,有亡国之祸。
第二,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发生的“真因”,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然后从真因入手,才能解决。叛乱的真因是什么呢?就是官逼民反,所以,真因不是民,而是官,真因一找到,原来从九千里之外派四万大军出征的解决方案,就改成换两个官员,而且问题马上就解决了,就这么简单。
这是一个管理学问题,相当于丰田生产方式的“五个为什么分析法”,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它的原因,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连问五个为什么,一直穿透到其真因——根本原因。
蛮夷为什么造反?因为赋税太重,而且他女儿被抢了。税率那么低,怎么会重?是因为地方官擅自加税……通常用不着五个为什么,就真相大白了。但是,人往往会被主观的假设和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