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走越平和
  • 越走越平和
  • 越走越平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越走越平和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92 7.4折 49.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和平使者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98616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8999843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楔子

和平使者欣然走遍美国,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难以尽书。在她28年追求和平的旅途中,她唤醒、启发了成千上万的人。与她接触过的人,都留下了独特的记忆:或与她交谈、欢笑、同行;或在晚餐桌上倾听她的旅途故事,开车带她前往演讲会场;或在她匆匆离去,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时,挥手向她道别。

从1953年到1981年,这位满头银发的女士,欣然遵从内心的感召,为世界无私奉献。她走过一个个村镇与城市,为她见到的每一个人带去和平的讯息,即简单的一句话:如果有足够多的人找到内心的安宁,我们的社会就能变得更加和平,不会再有战争。

她于1981年去世之后,很多朋友从美国各地来到新墨西哥州圣达菲,一起纪念她,分享对她的回忆。之后,一部分人留了下来,希望能为她出书。这个想法在每个人心里都盘桓已久。本书中,我们尽量用她自己的话语,以纯粹的方式呈现出和平使者非凡的一生与出色的教诲。书中内容来自她的小册子《走向内心安宁》、共19期《和平使者进展》简讯、私人谈话,以及多方收集摘录的她多年来的书信和演讲录音。另一些宝贵的素材来自斯沃斯莫尔学院和平图书馆,那里收藏着关于和平使者的数千种报刊文章及其他印刷品。

尽管书中内容都是她自己的话语,但本书并不是她所写的自传。部分素材由录音转换为文字,某些段落会显得比较口语化。我们也希望她能留下亲自撰写的著作。以前经常有人问她是否会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而她不止一次回答说:“我其实已经写下了足够出一本书的材料,虽然不是以书籍的形式。”

把这些材料转换成书籍的形式,就成为了我们的工作。

尽管她传达的基本讯息从未改变,但每次谈话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细节和过程。你也许会发现,她的一些格言警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出现。

 

和平使者的一生,以及她的话语,传达出简单而寓意深远的讯息,这正是人类在追寻和平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的。她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未来再次抱有希望,希望能有足够多的人实现内心安宁,让世界和平成为可能。她为我们树立起榜样,一个真正活在内心安宁之中的人,她的精力无穷无尽,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充沛而不会减弱。

罗伯特·斯蒂尔在他的印度游记《甘地玛格》中写道:“和平使者说话时具有惊人的权威感与自信,令人想到圣经时代上帝的代言人。但从她的发言听来,她并不像宗教狂热分子或教条主义者,而是个真诚热忱、专心致志的人,令人联想到难以形容的大智慧境界……”

“和平使者”这个名字响彻美国,她希望这个名字强调的是“讯息的内容,而非讯息的传达者”。她从来不会细说自己的生活,比如她的本名、年龄、出生地,因为她认为这些并不重要。既然本书要用她自己的话语描述她的旅途,我们决定也不纳入这些细节,如有需要随处可以查到。

“我希望大家想到我的时候,始终会联想到和平。”她说。对于我们这些与她相知相识多年的朋友来说,她永远都是那位安详热心的和平使者,充满幽默感,活力十足,总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20世纪初,她诞生在美国东部一个小农场里,和很多出身于平民阶层的人一样,长大后她开始追求钱财和物质。后来她认识到,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毫无意义,世间财物对她来说不是幸福而是负担。一天晚上,她整夜在林中漫步,感受到一个念头突然涌现:“完全出于自愿,想要毫无保留地把我的生活奉献给上天,为人们做出贡献”。

于是她自愿开始逐步简化生活。初是一段长达15年的“准备期”,虽然她并不知道自己要准备的是什么。她在和平团体中担任志愿者,帮助人们解决身体上、情绪上和心灵上的问题。

在这段“准备期”中,在很多次心灵的探索寻求中,她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也找到了她的使命。

她的和平之旅始于1953年1月1日清晨,她立誓要“一直漂泊下去,直到人类找到和平的道路”。和平使者独自行走,身无分文,不接受任何机构的资助。她在行走中不断祈祷,也寻找机会启发他人祈祷,同心协力追求和平。她穿着深蓝色衬衫及长裤,外面的背心下摆有一圈口袋,里面装着她仅有的财物:一把梳子、一只折叠牙刷、一支圆珠笔、宣传小册子,以及手头的信件。

1964年走完25000英里(约40000公里)之后,她每天仍会继续行走,但不再计算里程,而是优先考虑演讲。演讲日程安排得越来越紧,她不得不开始搭便车。

自麦卡锡时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来,和平使者与成千上万的人们交谈。她在繁华的都市街头,在尘土飞扬的小道上,在贫民区、荒郊外、沙漠中、货车休息站里,与人们会面。美国所有的全国性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数百家地区性媒体,都曾访问过她。无数大小市镇的报刊媒体,都曾撰文报道过她。她也会主动联系记者,向人们传达她的和平讯息。她在大学心理系、政治系、哲学系、社会系的班级上演讲,也在高中集会、市民俱乐部、各种教会的聚会中演讲。

随着时光的流逝,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热情、机敏而单纯的智慧,使她声名鹊起。听众的回应越来越多,有温暖自然的欢笑,也有深入思考的提问。

这些年来,当我们很多人越来越害怕走上街头时,她走过都市中的“危险地区”,在找不到容身之处的夜晚,睡在路边、海滩上和公共汽车站里。年复一年,陌生人变成了朋友,邀请她进入自己家里,而请她演讲往往需要提前一年以上预约。

和平使者相信,我们正处于人类史上的危急时刻,“走在毁灭一切的核战与灿烂的和平时代之间的边缘”。她感到自己的使命是唤醒冷漠的人们,促使他们认真思考,为和平做出积极的努力。她总是鼓励人们追寻自己内心安宁的真正来源,并以和平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和平使者过世时,她正在进行第七次全国旅行。她走遍了美国的50个州,还访问了加拿大10个省,以及墨西哥的一部分。1976年,一位男士带她飞往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与他的孩子会面。她同时也在当地行走,在教会演讲,与媒体谈话。1979年和1980年,她再次回到那里,与一些小团体交流,他们希望进一步了解她的生活方式。她计划于1984年再一次回访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也考虑未来几年中邀请更多的人和她一起参与各州的“启发之旅”。

1981年7月7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诺克斯市附近,她遇到了自己称之为“前往更自由生命的光辉转换”。她在搭车赴演讲途中遭遇迎面相撞的车祸,当场去世。她在全国各地的很多朋友都对这一噩耗感到震惊。无论如何,我们从未想到和平使者会这么早就受到召唤离开尘世。然而,一位朋友写道:“我确实觉得,这样瞬间的转换过程,意味着她至死不曾稍停自己的使命,这正是她所希望的。”

她在后一次接受报刊采访时,刚谈过自己健康状况极佳。她正在计划近这次旅途之后的行程,演讲已经一直安排到1984年。诺克斯市WKVI广播电台的泰德·海斯,于7月6日采访她时说:“你看起来真是一位快乐的女士。”她回答说:“我确实非常快乐。理解了上天的旨意,谁能不喜悦呢?”

她的信件一直由新泽西州科隆市一家小邮局转寄,这里陆续收到朋友们听说她过世的消息后寄来的信件,每一封都非常感人:“我亲爱的和平使者,我刚刚听说你已抛弃躯壳离开尘世……如果这不是真的,请给我回信。”另一封写道:“我知道你去见上帝了……我在宇宙中看到了你……”

一位编辑曾在20世纪60年代访问过她,后来成为她的好友,他写道:“悼词在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循环往复,告诉她,我多么感激她的教导,感谢她为我的生活带来的冲击与影响,愿她此去一路平安……”

马萨诸塞州一位朋友写道:“这太令人震惊了,这也是我们渺小地球上一次极大的损失! 
此时此刻我心怀激荡,因为我与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一样,对和平使者充满了爱。但同时我也觉得,她美好的教导、树立榜样的一生,将使她永远和我们同在。”

很多人写信来,希望能整理出一本关于她的著作,更好地传播她关于和平与爱的特别讯息。也有几位说,他们希望撰写文章或进一步研究她的事迹。我们希望这本书对于如今和日后的作者们来说,能够成为有价值的材料,也希望不曾有幸与和平使者相遇的人们,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鼓励。

一位领会了和平使者精神的人士写道:“和平的种子已经播下。所有受过她感召的人,有责任继续耕耘。”

我们希望她的话语、她的精神,能够继续为人们带来启发。我们和你,和所有了解她、受她感召过的人,彼此间以爱相连……

 

 

不沾尘埃,如空气般自由,

如今你可以前往每一个地方。

 

——和平使者的五位朋友

1982年3月31日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



导语摘要

本书以和平使者自述的方式,讲述了她28年间在徒步行走过程中的真实经历、发生的故事及人生感悟。这位满头银发的女士,穿着深蓝色的衬衫和长裤,外罩一件背心,前面印着“和平使者”,后面印着“为和平行走25000英里”。为了真正的内心安宁与和平的信仰,她始终不知疲倦地徒步行走。她在多年行走途中所践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探索到的生命真知以及她寻找到内心安宁的过程以质朴简介的语言娓娓道来,就像自然流淌的泉水,传递着生命源头的纯净与甘甜,沁入人们的心中。本书折射出人性因善良和爱而闪光的一面,哪怕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只要真诚地展现善意,就可激发出对方的善良,这几乎完全发自人的本性。它呈现出生命能量蓬勃而真实的样子,是一本心灵净化之书。



作者简介

和平使者,于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东部。


从1953年到1981年的28年间,她抛却自己的姓名、财物、身份,欣然遵从内心的感召,为和平七次徒步旅行,走遍了美国的50个州、加拿大10个省和墨西哥的一部分。


在追求和平的旅途中,她曾多次在大学、教会和各种公共场合演讲,宣传自己的和平理念,传达爱。她的事迹被美国所有的全国性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数百家地区性媒体争相报道,唤醒、启发了成千上万的人,帮助他们找到了内心安宁。


1981年7月7日,她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诺克斯市附近遭遇车祸,当场去世,实现了她自己口中的“前往更自由生命的光辉转换”。


在她去世后,她的许多朋友想要将她的话语集结成书。他们从多方收集素材,包括关于她的小册子、简讯、私人谈话、书信、演讲录音以及图书馆收藏的关于和平使者的各种报刊文章及印刷品等,将其尽可能还原成她自己的话语,集结成了本书。



目录

目录
content


和平使者生平简史…004


和平使者心灵成长图…006


楔子…001


第1章 成长…009


第2章 心灵成长:走向内心安宁…017


准备工作 / 021


净化 / 026


放下 / 033


实现内心安宁 / 037


第3章 和平之旅…043


第4章 和平之旅的回忆…067


第5章 简单的生活…079


第6章 解决人生的难题…091


应对担忧的习惯 / 098


应对愤怒的习惯 / 099


应对恐惧的习惯 / 101


处于上天的庇护之下 / 104


第7章 灵性人生…109


祈祷的方式 / 112


断食 / 117


治愈 / 118


意念的力量 / 120


死亡,只是一种转换 / 122


宗教 / 126


爱的道路 / 128


沉思的絮语…132


第8章 和平的道路…135


关于非暴力原则的几个故事 / 148


第9章 和平主义的进一步扩展…157


第10章 儿童与和平的道路…165


第11章 改变我们的社会…169


在民主制度与社会方面 / 171


社区和平行动 / 174


第12章 和平使者的道路…177


书信往来中的问答…189


对和平使者的后一次采访…227


给和平使者的信…232


与和平使者相处的经历…237



内容摘要

本书以和平使者自述的方式,讲述了她28年间在徒步行走过程中的真实经历、发生的故事及人生感悟。这位满头银发的女士,穿着深蓝色的衬衫和长裤,外罩一件背心,前面印着“和平使者”,后面印着“为和平行走25000英里”。为了真正的内心安宁与和平的信仰,她始终不知疲倦地徒步行走。她在多年行走途中所践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探索到的生命真知以及她寻找到内心安宁的过程以质朴简介的语言娓娓道来,就像自然流淌的泉水,传递着生命源头的纯净与甘甜,沁入人们的心中。本书折射出人性因善良和爱而闪光的一面,哪怕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只要真诚地展现善意,就可激发出对方的善良,这几乎完全发自人的本性。它呈现出生命能量蓬勃而真实的样子,是一本心灵净化之书。



主编推荐

和平使者,于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东部。

从1953年到1981年的28年间,她抛却自己的姓名、财物、身份,欣然遵从内心的感召,为和平七次徒步旅行,走遍了美国的50个州、加拿大10个省和墨西哥的一部分。

在追求和平的旅途中,她曾多次在大学、教会和各种公共场合演讲,宣传自己的和平理念,传达爱。她的事迹被美国所有的全国性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数百家地区性媒体争相报道,唤醒、启发了成千上万的人,帮助他们找到了内心安宁。

1981年7月7日,她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诺克斯市附近遭遇车祸,当场去世,实现了她自己口中的“前往更自由生命的光辉转换”。

在她去世后,她的许多朋友想要将她的话语集结成书。他们从多方收集素材,包括关于她的小册子、简讯、私人谈话、书信、演讲录音以及图书馆收藏的关于和平使者的各种报刊文章及印刷品等,将其尽可能还原成她自己的话语,集结成了本书。



精彩内容

我觉得我拥有很棒的童年,虽然许多人可能并不这样认为。我出生在小镇郊外一个穷苦的小农场里,我对此十分知足。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可以在树林里玩耍,可以在小溪里游泳。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我一样,拥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因为孩子们就像幼小的植物,如果种植得太密,就会变得病弱,无法充分成长。

我们在开始为此生的使命做准备时,往往还不知道究竟是要准备什么。我小时候也是一样,只是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很多方面做了准备。当我定下了“要事为先”的信条,安排出生活中的轻重缓急时,我已经开始为和平的使命做准备了。这一信条使我的生活秩序井然,教我学会自律,我信奉终身。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一信条,我不可能走上和平使命的旅程。

小时候,我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宗教教育(真是万幸,省得我之后要清除太多先入为主的观念!)。直到12岁,我才次见到教堂里面的样子,那天我看到一家天主教教堂大门敞开,工友正在里面打扫。16岁时,为了参加一场婚礼,我才次走进教堂。

高三时,我开始追寻“上天”,但我的努力只停留在外部世界。我不断追问:“神是什么?上天是什么?”我追根究底,向很多人提出很多问题,但一直未能找到答案!不过我并没有放弃。既然无法在外界找到上天,那就试试另一种方法。有一天,我带狗出去散步,走了很长一段路,边走边沉思。然后我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内心深处一个声音悄悄告诉了我答案。

高中时代的答案十分简单——人类只是把宇宙中所有超越人类力量与想象的东西归并到一起,统称为“上天”。这样的答案只会促使我进一步探索。我首先去观察一棵树,心想,这就是一个证明。因为汇集世上所有人之力,也不可能创造出一棵树,即使造出很像树的东西,也无法像真的树一样生长。可见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越人类的创造力存在。然后,我在夜晚望向爱的星空,心想,这是另一个证明。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持续性的力量,确保星球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我观察着宇宙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那时候,人们正在想办法保护一个灯塔不要被海浪冲走。后灯塔被挪到内陆,总算保住了。但我观察着这些变化,心想,这也是一个证明。有一种力量推动着宇宙的事物不断发生持续的变化。

内心的印证使我知道,毫无疑问,我已触及的智慧。

我有很多次在智慧的层面领悟到,“上天”就是真理;在情感的层面体会到,“上天”就是爱。神是善,是慈悲。上天是一种创造力、一种推动力、一种无上的智慧、一种永恒且无所不在的精神,它把宇宙中所有的事物联结到一起,为一切赋予生命。这种想法拉近了上天与人的距离。没有上天存在的地方,也不可能有我的存在。你与上天同在,上天与你同在。

 

高中二三年级的时候,我在一家小杂货店打工。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尤其喜欢把柜台收拾得整洁漂亮。看我喜欢做这些事,老板甚至让我来布置橱窗。要知道,我的薪水可比橱窗陈列师低多了!

我那个柜台有两台收款机,有一天,其中一台里面没有零钱了,我不假思索地走向另一台,按下“无交易”键,取出一些零钱。随即我发现自己犯下了大错。我听到别人窃窃私语:“她按了‘无交易’键!”一位男性巡店员走过来对我说:“你过来。”他把我带到角落里一个凌乱的柜台旁边,把我一个人独自丢在那里,过了一会儿他回来问我:“你为什么那样做?”我说:“我还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我只是把零钱从收款机里取出来,不是偷钱。”他说:“应该有人教过你,不能按‘无交易’键。”我回答说:“根本没人教过我!”

于是他走向那位应该指导我的女巡店员,我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但因为这次的事情,那个女巡店员很讨厌我。我觉得需要做些什么补救一下。我路过她的桌子,注意到摆放在桌子上的花已经凋谢了。第二天早晨,我从自家院子里摘了一束漂亮的鲜花带给她。我对她说:“昨天我看到你桌上的花已经凋谢了,我知道你很喜欢鲜花,所以从我家花园里摘了些送给你。”她当然无法拒绝。到了周末,我们已经手挽手一块儿下班了。

我曾读到过一句古老的格言:“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这句格言几乎在世界上每种文化里都找得到,只是措辞不同。我确信,那时候我已经在为和平的使命做准备了。我内心对这句话坚信不疑,它影响了我的一生。事实上,这句格言有各种各样的衍生变化,甚至可以应用于我的和平使命中。我上高中时有个小信条:“如果你想交上朋友,必须首先表现出友好。”分析起来也是那条格言的衍生。普遍公认的一点是,人们会根据自己面对的外界环境做出反应。如今我的信条是:“如果你希望缔造和平,首先需要内心安宁。”

我刚毕业时,就遇到了实践这条格言的机会。我找到了一份工作,不巧的是一位朋友也在争取;同时我被选中担任本地俱乐部的一个职位,偏偏也是她想要的。当时她恨死我了,总是说我的坏话。我想这种情况对大家都不好,于是我践行那条格言——想出她所有的优点,真心诚意地说她的好话。我尽量帮助她,甚至费尽力气帮了她一个大忙。总之,一年后她结婚时,由我担任伴娘。你看,一点点心灵上的付出,就能有如此长远的影响。

我知道,当我做出某些选择的时候,也是为和平的使命做准备。例如,初中时有不少朋友抽烟,她们给我递烟时我拒绝了。高中时朋友们邀我一起喝酒,我也拒绝了。刚刚毕业时我同样面临着这种考验,那时候我所有的朋友都会抽烟喝酒,在那个年龄,如果不和大家保持一致,会感受到一种压力——现在人们称之为“同伴压力”,别人会因为我不肯做这些事情而瞧不起我。有一次,在某个朋友的客厅里,我对他们说:“你们看,人生就是一系列的选择,没有人能够阻挠你们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我也有权做出我的选择。我选择的是自由。”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有了两个重大发现。首先,我发现赚钱不难。由于一直被灌输的观念是,钱财能够保证我生活快乐、内心安宁,赚钱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我追求的目标。其次,我发现努力赚钱再糊里糊涂花掉,毫无意义。我意识到,这并非我的目标,但那时候我还不是很清楚,活在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认识到金钱与物质并不能为我带来快乐,才真正是和平使命的缘起。也许你会奇怪,当初我为什么会纠缠于俗世财物之中,其实我们大家都曾被灌输过一些互相矛盾的价值观,困于其中,迷惑不已。

幸运的是,对立的两方面中,只有一方使我困扰,而大部分人对于两方面都感到迷惘。

一方面,人们教导我要仁慈善良,不要伤害任何人,这样当然很好;可另一方面又教导我,在战争中服从命令杀人、伤人是值得自豪的事情,这样做甚至还能获得勋章。我不会为此而感到困扰。我从来不曾相信,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我们有权伤害别人。

还有其他互相矛盾的观点,比如,我一直接受的教导是要慷慨无私,而同时又被耳提面命:如果想要有成就,必须主动出击,争取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东西。童年环境中学到的这些相互矛盾的价值观,颇令我困扰了一段时间。但终,我完全摒弃了这些错误的观念。

展望当今世界,仍有许多地方非常贫穷,我的兄弟姐妹们正在挨饿,而我拥有的却如此之多,我对此越来越感到不安。终,我觉得必须另觅出路。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