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丁学术史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奥斯丁学术史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13 5.3折 6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龚龑 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9258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8547052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在众多现代学科中,有一门过程学。在各种过程研究中,有一种新兴技术叫生物过程技术,它的任务是用自然科学的成就,对生物有机体进行不同层次的定向研究,以求人工控制和操作生命过程,兼而塑造新的物种、新的生命。文学研究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过程研究,从作家的创作过程到读者的接受过程,而作品则是其为重要的介质或对象。问题是,生物有机体虽活犹死,盖因细胞的每一次裂变即意味着一次死亡;而文学作品却往往虽死犹活,因为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换言之,文学经典的产生往往建立在对以往经典的传承、翻新乃至反动(或几者兼有之)的基础之上。传承和翻新不必说,即使反动,也每每无损以往作品的生命力,反而能使它们获得某种新生。这就使得文学不仅迥异于科学,而且迥异于它的近亲——历史。套用阿瑞提的话说,如果没有哥伦布,迟早会有人发现美洲;如果伽利略没有发现太阳黑子,也总会有人发现。同样,历史可以重写,也不断地在重写,用克罗齐的话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是,如果没有莎士比亚,又会有谁来创作《哈姆雷特》呢?有了《哈姆雷特》,又会有谁来重写它呢?即使有人重写,他们缘何不仅无损于莎士比亚的光辉,反而能使他获得新生,甚至更加辉煌灿烂呢?
这自然是由文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盖因文学是加法,是并存,是无数“这一个”之和。鲁迅谓文学不势利,马克思关于古希腊神话的“童年说”和“武库说”更是众所周知。同时,文学是各民族的认知、价值、情感、审美和语言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文学既是民族文化及民族向心力、认同感的重要基础,也是使之立于世界之林而不轻易被同化的鲜活基因。也就是说,大到世界观,小到生活习俗,文学在各民族文化中起到了染色体的功用。独特的染色体保证了各民族在共通或相似的物质文明进程中保持着不断变化却又不可湮没的个性。唯其如此,世界文学和文化生态才丰富多彩,也才需要东西南北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同时,古今中外,文学终究是一时一地人心的艺术呈现,建立在无数个人基础之上,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表达与传递、塑造与擢升着各民族活的灵魂。这正是文学不可或缺、无可取代的永久价值与恒久魅力之所在。
于是,文学犹如生活本身,是一篇亘古而来、今犹未竟的大文章。
此外,较之于创作,文学研究则更具有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属性,因而更取决于生产力和社会形态、社会发展水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如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研究起步较晚,外国文学研究更是如此。虽然以鲁迅为旗手的新文学运动十分重视外国文学,但从实际成果看,1949 年前的外国文学研究却基本上属于旁批眉注、前言后记式的简单介绍,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因此,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几乎可以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全面展开的,而系统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这还是次。



学术史研究也是一种过程学,而且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过程学。不具备一定的学术史视野,哪怕是潜在的学术史视野,任何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几乎都是不能想象的。
然而,后现代主义解构的结果是的相对性取代了相对的性。于是,许多人不屑于相对客观的学术史研究而热衷于空洞的理论了。在一些人眼里,甚至连相对客观的真理观也消失殆尽了。于是,过去的“一里不同俗,十里言语殊”,成了如今的言人人殊。于是,众声喧哗,且言必称狂欢,言必称多元,言必称虚拟和不确定。这对谁有利呢?也许是跨国资本吧。无论解构主义者初衷如何,解构风潮的实际效果是:不仅相当程度上消解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甚至对国家意识形态,至少是某些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民族凝聚力都构成了威胁。然而,所谓的“文明冲突”归根结底是利益冲突,而“人权高于主权”这样的时鲜谬论也只有在跨国公司时代才可能产生。
且说经典在后现代语境中首当其冲,成为解构对象,它们不是被迫“淡出”,便是横遭肢解。所谓的文学终结论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与其说指向创作实际,毋宁说是指向传统认知、价值和审美取向的全方位的颠覆。因此,经典的重构多少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于 2004 年着手设计“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计划,并于翌年将该计划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一五规划”。这是一项向着重构的整合工程,它的应运而生,标志着外文所在原有的“三套丛书”(即 20 世纪 60 至 90 年代——“文革”时期中断——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 )等工作的基础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也意味着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已开始对解构风潮之后的学术相对化、碎片化和虚无化进行较为系统的清算。
于是,关乎经典的一系列问题将在这一系统工程中被重新提出。比如,何为经典?经典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经典重在表现人类的永恒矛盾(用钱锺书的话说是“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呢,还是主要指向时代社会的现实矛盾?它们在认知方式、价值判断、审美取向方面有何特征?经典及经典批评与时代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关系何如?批评及批评家的作用(包括其立场、观点、方法及其与时代社会的一般和特殊关系)又如何?此外,经典作家的遭际与性情、阅历与禀赋,经典的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以及文学的一般规律和文学经典的特殊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是本工程需要展示并探讨的。
且说世界文学一路走来,其规律并非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童年的神话、少年的史诗、青年的戏剧、中年的小说、老年的传记是一种概括。由高向低、由外而内、由强至弱、由大到小等等,也不失为一种轨辙。如是,文学从模仿到独白、从反映到窥隐、从典型到畸形、从审美到审丑、从载道到自慰、从崇高到渺小、从庄严到调笑......终于一头扎进了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死胡同。小我取代了大我,观念取代了情节;“阿基琉斯的愤怒”变成了麦田里的脏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变成了“我做的馅饼是世界上好吃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是谓下现实主义。当然,这不能涵盖文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事实上,认知与价值、审美与方法等等的背反或迎合、持守或规避所在皆是。况且,无论“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经典是说不尽的,这也是由时代社会及经典本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所生发的。



众所周知,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向来重视文学,尤其是经典作家在反映和揭示社会本质方面的作用。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社会时就曾指出,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恩格斯也说,他从巴尔扎克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则干脆地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这并不是说只有文学才能揭示真理,而是说伟大作家所描绘的生活、所表现的情感、所刻画的人物往往不同于一般抽象的概括、数据的统计。文学更加具体、更加逼真,因而也更加感人、更加传神。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载道与传道功能更不待言。站在世纪的高度和民族立场上重新审视外国文学,梳理其经典,展开研究之研究,将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世界文明的律动和了解不同民族的个性,而且有利于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从而为我们借鉴和吸收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他山之石”。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传承和丰富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二为方针”。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学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和介质,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一时一地人心、民心的深刻、体的体现,而外国文学则是建立在外国各民族无数作家基础上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认识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象反映。研究人心自然不能停留在简单抽象的理念上,因此,走进经典永远是了解此时此地、彼时彼地人心、民心的途径。换言之,文学创作及其研究指向各民族变化着的活的灵魂,而其中的经典(包括其经典化或非经典化过程)恰恰是这些变化着的活的灵魂的集中体现。
如是,“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从我出发,以我为主,瞄准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进行历时和共时的梳理。辑、第二辑和第三辑由二十二部学术史研究专著、二十二部配套译著组成:辑涉及塞万提斯、歌德、雨果、左拉、庞德、高尔基、肖洛霍夫和海明威;第二辑包括普希金、茨维塔耶娃、康拉德、狄更斯、哈代、菲茨杰拉德、索尔·贝娄和芥川龙之介;第三辑涵盖陀思妥耶夫斯基、乔叟、简·奥斯丁、普鲁斯特、泰戈尔和希伯来经典。



格物致知,信而有征;厘清源流,以利甄别。“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中的经典作家作品学术史研究系列,顾名思义都是学术史研究(或谓研究之研究)。学术史研究既是对一般博士论文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学研究方法,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文化积累工程,同时还可以杜绝有关领域的低水平重复。每一部学术史研究著作通过尽可能抽丝剥茧式的梳理,即使不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至少也能老老实实地将有关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包括有关研究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公之于众,以裨来者考。如能温故知新,有所创建,则读者幸甚,学界幸甚。相配套的经典论文翻译,则遴选有关作家作品研究的阶段性和标志性成果,其形式类似于外文所先前出版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
此次面世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中的每一部学术史研究著作将由三部分组成。部分为经典作家(作品)的学术史梳理。这是相对客观的,但其中的艰难也不可小觑。首先,学术史梳理既不像平素泛舟书海,拾贝书海,尽意兴而为之的俯拾由己和随心所欲;其次,牵涉语种繁多,而且经过 20 世纪的形形色色的方法论和批评思潮的浸染,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成果已不为过。因此,要在浩如烟海的研究史料中攫取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方法,实在是件考验耐心和毅力的事情。战战兢兢,生怕挂一漏万,自不待言,且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甚至把侧重点放在经典作家的代表作上。不然纵使篇幅再大,也难以涵括浩瀚的文献资料。换言之,去芜杂的枝蔓和重复的敷衍,留精粹要义和真知灼见是必然的,但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它考验我们涉猎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也是检验我们学术水准和价值判断的重要环节。
第二部分研究之研究何啻是一大考验。都说 20 世纪是批评的世纪,在经历了现代主义的标新立异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风潮之后,在各种思潮、各种方法杂然纷呈的情况下,如何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不炒冷饭,殊是不易;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就更是难上加难。反过来看,正因为文化相对主义的盛行和批评的多元,也才有了我们展示立场、发表见解的特殊理由和广阔余地。举个简单的例子,解构主义针对二元论的颠覆虽然是形而上学的,却不可谓不彻底。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者怀疑甚至放弃了二元思维,但事实上,二元思维不仅难以消解,而且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仍将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方法。真假、善恶、美丑、你我、男女、东方和西方等等实际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学者,面对西方话语,我们并非无话可说。总之,从文学出发,关心小我与大我、外力与内因、形式与内容、反映与想象、情节与观念,以至于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西方与东方等诸如此类的二元问题,以及经典在民族和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然可以是我们的着力点。当然,二元论绝不是排中律,而是在辩证法的基础上融会二元关系及二元之间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和无限可能性。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解放思想,广开言路,但日新月异中不乏矫枉过正、时髦是趋。比如大到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小到客观与主观、客体与主体等等,都大有乾坤倒转、黑洞化吸之势。至于意识形态“淡化”之后,跨国资本主义的一元化意识形态更是有增无已;真假不辨、善恶不论、美丑混淆的现象所在皆是;个人主义大行其道,从而使抽象的人性淹没了社会性;普世主义势不可挡,以致文化相对主义甚嚣尘上。文学从大我到小我,从外向到内倾,从模仿到虚拟,从代言到众声喧哗;真实给虚幻让步,艺术向资本低头;对妖魔鬼怪和封建迷信津津乐道,任帝王将相和无厘头充斥视阈,能不发人深省?然而,经典作家是说不尽的,以上的任何一位作家都是无法穷尽的。用巴尔加斯·略萨的话说,伟大的经典具有“自我翻新”的本领。至于何为经典,虽然也是个说不尽的话题,但用简单的方式综观前人的观点,也许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它们必须体现时代社会(及民族)的认知和一般价值(包括人类永恒的主题、永恒的矛盾);二是其方法的魅力及审美的高度不会随着岁月的更迭而褪色或销蚀。当然这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说法。而本课题便是关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论证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经典不等于市场。用桑塔亚那的话说,经典不在于一时一地喜欢者的多寡,而在于喜欢者的喜欢程度。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历史的维度,那么这话也就更加全面了。
学术史研究的后部分为文献目录。它在尽可能详尽的基础上,还要有所选择。不然,展示一个经典作家的学术史,光文献目录就可以编辑厚厚的几大本。因此,去粗存精,是为重要或主要文献目录。
后需要说明的是,“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的中长期目标是在作家作品和流派思潮研究的同时,进行更具问题意识的学术史乃至学科史研究,以期点面结合,庶乎“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若能密切联系实际,促进中华学术的繁荣、发展和创新,则读者幸甚,我等幸甚。无疑,此工程面向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希望有志于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同仁踊跃加盟、不吝赐教。

导语摘要
自1811年出版以来,简·奥斯丁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更是成为风头极健的文化热点。其小说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奥斯丁更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本书梳理现当代奥斯丁研究学术现状,是国内*部面向英语文学专业研究人员和普通文学爱好者的中文奥斯丁学术史研究读物。
全书分为两编:在*编中,将英美等国的奥斯丁学术史分为三个时段来讨论,介绍了早期研究、二十世纪中期的发展及当代奥斯丁研究,尤其着重分析了当代奥斯丁研究在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研究等影响下的多元发展。第二编从奥斯丁的经典化过程、奥斯丁小说的宗教含义、奥斯丁传记、奥斯丁作品的影视改编及奥斯丁研究在欧洲和中国等方面,对奥斯丁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独到剖析,不乏洞见。

作者简介
龚龑,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祖籍江苏。2009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博士学位。自此,一直供职于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文学”,现为副教授。曾出版专著《塞缪尔·约翰逊的道德关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在《国外文学》《世界文学》《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黄梅,195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退休)。论著有《灰姑娘梦的演变》(英文,在美国出版)、《推敲自我:小说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双重迷宫》等;译著有《浪漫派、叛逆者和反动派》(与陆建德合译)。

目录
绪言
编? 奥斯丁学术史:1811— 2011
章? 早期研究:1811— 1930
节 小说出版和波反响
第二节 司各特、惠特利、刘易斯及其他
第三节 《回忆录》及其引发的评论潮
第四节 法乐和小说家们的慧眼
第五节 绅士学者和查普曼
第二章? 20 世纪中期的发展:1930— 1975
节 学院派“登场”与手稿研究
第二节 “颠覆”论及对它们的反驳
第三节 形式主义研究的浪潮
第四节 社会历史维度的开掘
第三章? 当代奥斯丁研究(上)
节 “理论”的崛起
第二节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奥斯丁
关注之一:奥斯丁与女性写作传统
关注之二:奥斯丁的女性观
关注之三:婚恋主题
第三节 身体政治、性别研究和“酷儿奥斯丁”
第四章? 当代奥斯丁研究(下)
节 后殖民批评
第二节 “深耕”社会、历史、文化语境
第三节 传统研究的延伸和变异
小结:作为思辨对象的奥斯丁学术史
第二编? 奥斯丁学术史研究
章? 重绘经典化的地图
节 不可小觑的“简迷”
第二节 机构种种:奥斯丁协会、纪念馆和图书馆
第三节 想象和创造奥斯丁
第二章? 宗教和奥斯丁的小说
节 奥斯丁的国教背景
第二节 奥斯丁和福音主义
第三节 救赎:小说的宗教意涵
第三章? 现实和文本中的奥斯丁
节 家族回忆和“客观传记”
第二节 奥斯丁传记的拓展
第三节 传记的当下风格
第四章? 影视改编研究
节 综述
第二节 析评
第五章? 奥斯丁研究在欧洲和中国
节 欧洲奥斯丁研究鸟瞰
第二节 奥斯丁研究在中国
附录一? 重要文献
附录二? 人名中外文对照
附录三? 书、报、文章、刊名中外文对照
作者后记

内容摘要
自1811年出版以来,简·奥斯丁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更是成为风头极健的文化热点。其小说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奥斯丁更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本书梳理现当代奥斯丁研究学术现状,是国内*部面向英语文学专业研究人员和普通文学爱好者的中文奥斯丁学术史研究读物。
全书分为两编:在*编中,将英美等国的奥斯丁学术史分为三个时段来讨论,介绍了早期研究、二十世纪中期的发展及当代奥斯丁研究,尤其着重分析了当代奥斯丁研究在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研究等影响下的多元发展。第二编从奥斯丁的经典化过程、奥斯丁小说的宗教含义、奥斯丁传记、奥斯丁作品的影视改编及奥斯丁研究在欧洲和中国等方面,对奥斯丁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独到剖析,不乏洞见。

主编推荐
龚龑,男,1972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祖籍江苏。2009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博士学位。自此,一直供职于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文学”,现为副教授。曾出版专著《塞缪尔·约翰逊的道德关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在《国外文学》《世界文学》《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黄梅,195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退休)。论著有《灰姑娘梦的演变》(英文,在美国出版)、《推敲自我:小说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双重迷宫》等;译著有《浪漫派、叛逆者和反动派》(与陆建德合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