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5.75 4.6折 ¥ 56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杨武凤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5221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28531657
上书时间2024-10-29
序
我次走近陆游,是在六十多年之前。
那一天,等舰返航后,我穿一身水兵服去了青岛的新华书店,看到一群人围在阅报栏前,走近一看才知道,报纸上在批判诗人流沙河的《草木篇》,其中就有“他以剑南诗篇,换取汗马功劳”。剑南诗篇指的是陆游诗集《剑南诗稿》。后来又被越剧《钗头凤》所演绎的凄美故事所感动,便对八百多年前的这位南宋诗人有了浓厚的兴趣,曾一度萌生过想写《陆游传》的念头。谁知还未动笔,就已经心怯了,不说那些堆积如山的史料典籍,仅他留下的九千多首诗词,已创下了历代诗人之,不说解析这些作品,就是通读一遍,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极大的耐力!我只好知难而退了。
也许是一种巧合,女作家杨武凤与我探讨历史人物的写作时,她说她想写一位历史人物,她征询我的意见,我毫不犹豫地建议她写陆游。
半年后,她终于写出了三十万字《陆游传》的稿,因我不会电脑且视力不济,她特地用较大的字体打印出了书稿送我,我成了她的个读者。我认为作品过分拘于年谱,展开不够;多平面叙述缺少细节描写,建议她删去部分章节,全书控制在二十五万字即可。数月后,她送来修改过的第二稿,她又根据我的建议重新修改了每一章的小标题,又删去两万字,就在出版前夕,出版社编辑又要求她缩减了三万多字。
为了撰写和修改这部书稿,作者吃了哪些苦?熬了多少夜?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我正与青岛的一位老中医合作,撰写一部文天祥的长篇历史小说,文天祥既是一位铁骨铮铮的人中豪杰,也是一位热血沸腾的伟大诗人,他的那首《过零丁洋》,已成为千古绝唱!南宋王朝后的一抹夕阳,在崖山之战后便永远消逝了,但南宋十万军民宁肯玉碎不肯瓦全!纷纷跳进了崖下的大海,其悲壮场面,鬼神惊,天地泣!
陆游在临终之前曾写过一首《示儿》,这也是他后的遗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南宋的后一位宰相陆秀夫,背着后一位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有人说,陆秀夫就是陆游的后裔,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陆游的子孙们有的参加了崖山之战,兵败后毅然跳海殉节;有的虽未参加崖山之战,但得知宋军兵败后,有的悲愤而死,有的绝食而亡!这却是史料有迹的。
若陆游在九泉有知,又会咏唱出什么样的诗句呢?
刘敬堂
2019年8月30日于青岛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本书是陆游的诗传,从陆游的出生着笔,到*后遗憾离世终结,以其书写的大量诗词穿插其中,记叙了陆游在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中,虽壮志难酬、心愿未了,却充满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志和对坚贞爱情的向往的一生。
杨武凤,女,1964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鄂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鄂州市京剧票友联谊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从事公安工作三十余年,曾在刑侦、办公室、国保、法制、政工等岗位工作,担任过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员、刑事侦查员、文秘等职。
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六十余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谁予解惑》一部。曾获第六届(国珍杯)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三等奖、届“浩然文学奖”中篇小说优秀奖。
目 录
第一章 下令开通大运河的那位暴君,终还是被哗变的禁军砍下了脑袋!毫无政治抱负的“文青”当上了皇帝,终于导致了“靖康之难”。 淮河上一艘楼船的船舱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第二章 在逃亡江南路上,两个家庭萍水相逢;一枚凤形金钗,改变了两小无猜的命运;一坛“女儿红”,寄托了父母对女儿的美好祝福。
第三章 父辈的家国情怀在陆游幼小的心中埋下了诗词的种子;避难东阳,知道了寒食节的来历,顽皮的陆游将先生戏弄了一番。
第四章 次科考名落孙山,却见识了京师的歌舞升平;一块神秘的石碑,记载了大宋帝国的“天条”。陆家的书成了后世《四库全书》藏本,父亲借此复出的梦想却落了空。
第五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比翼鸟初飞沈园,定情的信物酿成弥天大祸!父母命实难违抗,棒打的鸳鸯被迫各飞西东。
第六章 立志上马杀狂胡的书生,果然锁厅科考试头一名!一句台词,惹来杀身之祸;得罪权贵,遭遇功名罢黜。
第七章 再度游沈园,壁上的两首《钗头凤》,让世人为之肝裂肠断!踏上仕途,开始了宦海的漂泊生涯。真假柔福帝姬,都是议和投降的耻辱和牺牲品。
第八章 诗酒歌赋,陆编修往来皆是权贵;文韬武略,辛将军活捉义军叛贼!斧声烛影,竟成千古疑案。
第九章 圣恩浩荡,新皇帝亲赐进士出身;京城笔吏,“小李白”草拟修好国书;一句宫闱戏言,?海风浪乍起;两首临别赠诗,兄弟南辕北辙。
第十章 将帅不和,难得的进攻战打得丢城失地。主战的元帅死在了贬途之上;彻夜论剑,偶得的一柄“龙泉”陪伴他在山水间流连。
第十一章 上任西蜀的所见所闻都融进了他的诗行;边塞纵马、山中杀虎,尽显诗人的豪放之气。
第十二章 蜀中辗转两年七地,偶遇老道,听到一个不老成仙传说。青城山上论道,发现了抗金宿将疑踪;海棠开成知音,唱出了他心中的惆怅。
第十三章 铜壶阁上夜宴,争奇斗艳赛诗,呼鹰打马,纵论国策,武侯祠祭奠,杜甫草堂缅怀……皆成了赋诗的灵感。
第十四章 西蜀七年,忽又被召入京,是福是祸?顺江而下,临近京都又闻主战老友病故消息,悲痛惋惜。
第十五章 三度任命,三次被排挤出京城!在赴任途中,又接到免职诏书!幽居田园,仍忧国悯民。
第十六章 面对生灵涂炭,僧侣也举起了屠刀。朝堂廷对,却被当作书生的纸上谈兵,忽略而过。
第十七章 新帝登基,他连上三道奏章,却再次被劾罢官!在回老家的途中,他看到了断桥边的一树红梅。
第十八章 食盒里一双宫女的手,吓坏了光宗皇帝。泼妇式的皇后,精神病式的君王,是天下的大不幸;再次去了沈家园子,桥依旧,柳犹在,那个倩影呢?恍惚若在梦中。
第十九章 “庆元党禁”的功与罪,《南园记》的是与非,都不抵人间的天伦之乐。夫人的离世让他预感来日不多,壮心不已,笔耕不辍,却让他无意中活成了人人羡慕的矍铄寿星。
第二十章 应召入京修国史,不顾名节近权臣,都只为北伐雪耻!神秘访客透虚实,欣会稼轩励北伐,总盼望兴国安邦。
第二十一章 边帅叛乱,青年才俊不辱使命,嘉定议和,兴师主谋在上朝的途中被人杀死;一个遥远的倩影,永远都走不出他的视线;一首《示儿》诗,道出了诗人永不瞑目的心愿。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本书是陆游的诗传,从陆游的出生着笔,到*后遗憾离世终结,以其书写的大量诗词穿插其中,记叙了陆游在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中,虽壮志难酬、心愿未了,却充满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志和对坚贞爱情的向往的一生。
杨武凤,女,1964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鄂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鄂州市京剧票友联谊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从事公安工作三十余年,曾在刑侦、办公室、国保、法制、政工等岗位工作,担任过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员、刑事侦查员、文秘等职。
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六十余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谁予解惑》一部。曾获第六届(国珍杯)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三等奖、届“浩然文学奖”中篇小说优秀奖。
第一章
下令开通大运河的那位暴君,终还是被哗变的禁军砍下了脑袋!毫无政治抱负的“文青”当上了皇帝,终于导致了“靖康之难”。 淮河上一艘楼船的船舱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
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十七日,丽阳当空,秋高气爽。一艘刚刚刷过桐油的楼船,正缓缓地在运河上航行着。
陆宰站在前舱的甲板上,他的目光里尽是秋山秋水,两岸是金黄色的稻谷,远处山岭上的枫林,像一片燃烧的野火,十分鲜艳。
坐在船舱里的夫人唐氏问道:“老爷,妾闻到了一阵浓郁的香味,莫不是桂花开了?”
陆宰点了点头,指着河岸上农家小院的桂子树说道:“夫人说的对,这正是三秋桂子的香味。”
唐氏又问:“我们的船到哪里了?”
陆宰:“还在运河上航行,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进入淮河了。”
听说船还在运河上航行,唐氏连忙问道:“这运河这么长,隋炀帝修它的时候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
陆宰点了点头,说道:“这条大运河,是他的功劳,但他害兄弑父,即位后穷兵黩武,穷奢极欲,荒淫残暴,倒行逆施,在位十二年,在京城的天数竟不足一年!终于惹得天怒人怨,遭到报应,死于了非命!”
唐氏问道:“隋炀帝遭到了什么报应?”
陆宰知道,这艘船已在江南的河道里航行了三天,由于船舱狭窄,长期坐在船上,必会感到沉闷。为了给夫人解闷,消磨时间,他便讲起了隋炀帝的恶行和他的结局。
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社稷江山,增强军事防务,自隋文帝开宝四年(公元584年)到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充分利用原有的运河和天然河流,先后开凿了北方的通济渠、永济渠,重修了江南的运河,贯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今北京郊外)、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全长2500余公里,连接起了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的杭州,不但打通了南北之间的交通,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也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但隋炀帝又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他征召了数百万人营造东都洛阳,修筑宫殿和西苑;又征召数百万人修筑长城和驰道,到处巡游。仅在长安和江都(今扬州),即修筑离宫40余所,每次巡游江都,其随从少则10万人,多达50万人!他次从通济渠乘船到江都,船只连成二百余里!仅拉纤的民夫就多达8万人,而两岸还有20万骑兵护送。
他荒淫无度,第三次巡游江南时,命人挑选了众多江淮民间女子,置于后宫的100余房苑之中,这些美姬轮流当酒席的东道主,他与萧皇后每天都沉湎在醉生梦死之中。有一天,他站在镜子前面,摸着自己的头颅说道“这么一个好脑袋,谁将砍掉它?”
作恶多端必遭报应!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他的禁军右屯卫将军宇文化率部发动了兵变,逮到他后,士兵们正准备用刀砍杀时,他竟然怕痛,哀求他们不要用刀杀。他从身解下了一条丝巾,两名兵变的将领一人扯住一端,硬是将他活活勒死了!
隋炀帝被他的禁军勒死之后,他曾摸着它调侃的那个脑袋,果真被人砍了下来,以证实这就是隋炀帝的首级!
……
楼船继续在运河上航行着。
2
担负着人流、物流来往的京杭大运河,还像往常一样繁忙、喧嚣,南来北往的漕船、商船像一座座移动的山丘、飘浮的楼宇,往来络绎不绝。陆宰自接到诏书去汴京(开封)时,本打算只身前往的,因为夫人唐氏已怀胎足月,正是临产之季;但是,唐氏是个相当有主见的人,丈夫奉了朝廷诏谕要去开封赴任,怎么说也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她不顾产期临近,执意要跟随老爷一同进京,如果顺利,她要在繁华的京城生下她的第三个儿子。
就像这一碧如洗的蓝天,却孕育着雷暴一样,繁华富庶的大宋帝国,虽在鼎盛时期,看似天下太平,却也危情四伏,暗藏着杀机。
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赵佶的朝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局:大宋初年,东北方面的宿敌,是契丹部族的辽国。宋辽之间曾经有过几次战争,经过景德元年(1004年)的澶渊之战后,大宋以每年向辽国奉上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代价,买来了北方的暂时安定。
就在宋、辽两国的统治者都安于现状、朝政日益腐朽的时候,辽国北方的女真族皇帝完颜晟统治下的金国,日益强大起来。完颜晟励精图治,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的富国强兵的改革,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在消灭辽国后再继续向南,谋图北宋的江山。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李良嗣的辽国官员投奔宋朝,向宋徽宗献计联金攻辽,收取燕云故地。宋徽宗采纳了他的计策,并赐他姓赵,授予官职。
政和四年(1114年),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发动了反辽战争,并连战皆捷。铁蹄之下的辽国摧枯拉朽。就在两个月之前,金国果然消灭了横亘在大宋与金国之间的辽国!辽国皇帝耶律延禧被金国皇帝完颜晟封为海滨王,辽国宗室耶律达实带一干人马逃往西边,在奇尔爱雅建立了西辽国。而完颜晟已不再把西辽放在眼里,辽国实际上已经灭亡。
辽灭后,宋将输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将燕云地区归还于宋,达成“海上之盟”。但令宋徽宗没想到的是,联金灭辽实际成了一场玩火自焚!
辽亡后,那幅员辽阔、物产丰盛、经济发达而且文化繁荣的大宋国,就在金国的眼皮子底下了,雄心勃勃的金皇完颜晟站在辽国老城的废墟上,放眼南望,志得意满,他要趁势而上,挥师南下,大举进攻他垂涎已久的大宋国。他在国内挑选出善于骑射又勇猛的壮士严加训练,又在北宋的边境上布下了重兵。就在金国军队南进的部署都已安排妥当,磨刀霍霍时,北宋统治者却还沉浸在安逸享乐之中,毫无察觉,一如既往地向金国遣使通商,大批贡税运往金国,以求喘息。
3
陆宰本是大宋朝的一位官宦之子,其父陆佃受深厚家学渊源的熏陶,在诗文、经学及朝章典故方面造诣颇深。陆宰继承了父亲的耿直、重节操、轻名利的品格,为人忠厚,不畏权贵,因此,在仕途上遭到排挤,不受当权者待见。特别是后来,他因为主张抗金而得罪了主和派,只得闲居在家,游走于乡绅田陌之间,这是后话。而此时的陆宰还处在升迁的途中,他在淮南路转运副使任上奉旨卸任进京。
转运使,是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唐代建都长安﹐因关中地狭﹐产粮不敷食用﹐需仰于盛产粮食的江淮。唐初﹐洛阳以东的租粟,先输纳洛阳含嘉仓﹐然后转运至长安以充太仓。宋初﹐曾派若干转运使赴各地负责筹办军需 ,事毕即撤。宋太宗时﹐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于各路设转运使﹐称“某路诸州水陆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慢慢地﹐转运使实际已成为一路之行政长官。以后﹐陆续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以分割转运使的权力。两省五品以上官任﹐称“都转运使”。随军转运使则因事而设。
陆宰一路上春风得意马蹄疾,他正为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感到激动。
夫人唐氏也是名门之女,她的祖父唐介在宋神宗熙宁年间曾做到副宰相之职;而陆宰的父亲陆佃是王安石的弟子,曾官至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尚书左丞,是著名的经学家,尤精于《礼》,平生著述也颇丰。所以陆宰与唐氏的结合,除了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外,也是互有依仗的政治联姻。但是父辈祖辈那样的辉煌,到了他们这一辈,似乎还没有显现出来。
俗话说夫荣妻贵,男人有志、女人有恃。这天,陆宰突然告诉唐氏说皇上诏谕,令他起程赴京城领命。这当然是喜从天降的大好事。唐氏的身子虽是笨拙的,但她精明的头脑却一点也不迟钝,当即决定要随夫进京。陆宰怕她受不了旅途的劳顿颠簸,劝她暂时在家里调养,待他在京城安顿下来后,再派人前来接她,她却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决定了:“我又不是次生娃,老爷放心好了。”
男主外,女主内,陆家不论大事小事,皆由唐氏说了算。比方说,接济穷苦人家,张罗年节庆贺,人情往来,请客,去寺院供奉香火等事,一概由她说了算,一经定音,谁也不能违背,这是性格使然,也是她嫁到陆家后渐渐养成的习惯。
陆宰虽是一家之主,但他性格宽厚,为人温良恭俭让,有些大事也不得不由着唐氏。比方说,她请算命先生算过,自己怀的是个男婴,必将大富大贵,光宗耀祖,她听了,便不顾即将临产,执意要随着丈夫前往汴京,目的是能在京城生下自己的这个儿子。
陆宰见她执意要去,也只好答应了。
是的,之前她已为陆宰生下了两个儿子,陆宰知道自己的这位相门之后的夫人,一向都有主见。再说他也需要有她在自己的身边。于是,一家人从淮南出发,预计经过运河、淮水,进入汴河,抵达汴京。
4
正是秋高气爽、万物繁茂之际,两岸的青山倒映在碧水之中,田垄阡陌明媚艳丽,杨柳绿、棉花白、鱼虾肥、稻粟香。看得唐氏的心情格外舒畅。眼见得天色将晚,丫鬟过来将唐氏扶到座位上歇息。陆宰高兴地对唐氏道:“夫人一路辛苦了,今晚我们船停淮河岸边,有渔人叫卖刚打到的鲜活的鱼虾,我已命下人做好了,你可尝尝鲜。”
果然桌上已摆上了时疏果鲜,一盘清蒸鱼正冒着热气飘着诱人的香味呢!陆宰兴致勃勃地告诉孩子们:“这是这里的特产鲈鱼。‘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我们吃着鲜美的鲈鱼,可不要忘了那些打鱼人是如何在风里雨里辛苦劳作的啊!”
这天晚上,天气突变,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狂风裹着巨浪似乎欲将运河上的船只掀翻!就在这天的夜里,伴随着风声雨声和雷鸣声,陆家的第三个儿子降生了!
说来也奇,刚刚天翻地覆似的雷雨,骤然就消停了!陆宰为这“呱呱”落地的儿子取名游,前面两个哥哥陆淞和陆濬的名字,都是从水字边,况且他又生在淮河上。
唐氏笑着说:“老爷,昨晚我梦见了一个人,你猜是谁?”
陆宰笑着说:“夫人一向喜欢淮海居士的词,我们现在又正停泊在淮河上,离少游的家乡这么近,莫非你梦见了他吗?”
唐氏笑答:“少游的《鹃桥仙》可不止我一人喜欢啊!稍稍懂点文墨的女子,谁不是众星捧月般仰慕他!”
陆宰点头:“这苏门的四大才子,个个了得!你看,我给咱们的这个儿子起名叫‘游’,也许他将来有秦少游那样的才情!这就叫知妇莫若夫吧?”
唐氏笑而不语。
陆宰继续说道:“不如索性再给他取个字叫‘务观’吧,也随了少游的名哦!”
唐氏摇头道:“我们虽然喜欢他的词,但也不至于这样啊,毕竟少游的人生之路也太坎坷了,我可不想咱们这个儿子将来的仕途也那么艰难。”
陆宰夫妇说的淮海居士,就是秦观,字少游,在大宋的文坛上有鼎鼎大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称他“有屈、宋才”,那是把他与屈原、宋玉相比呀!他的感伤词不同凡响,精美凝练的辞藻,写出了凄迷朦胧的意境,所以深受文人雅士特别是仕女们的喜爱。但是,他和自己的师长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全新北京
¥ 25.20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全新保定
¥ 20.10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九五品廊坊
¥ 27.43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九品北京
¥ 22.44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九品北京
¥ 22.12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九品北京
¥ 21.98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全新广州
¥ 24.86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全新保定
¥ 14.56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全新广州
¥ 26.00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诗传
全新廊坊
¥ 17.9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