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
  •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
  •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
  •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
  •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4.03 5.0折 48 全新

库存5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桂凤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23830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8517119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10 年前我开始在某儿童医院工作,一方面给有发育行为障碍的儿童评估诊断,另一方面也给因为孩子出现某些问题而感到困扰的家长提供一些养育建议。回头想想当时的我,经常侃侃而谈给家长各种建议,但也经常感叹:“为什么我给的建议这么好,家长就是不照着做呢?”后来我自己做了妈妈才发现,原来我当初的很多建议其实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有很多看起来很完美的建议,其实并不具有实际操作性。比如,我建议孩子的妈妈,自己在家带孩子就可以免去和长辈之间的养育冲突,却没有想过,当一个家庭靠孩子爸爸一个人的收入不能保障生活的时候,生存才是首要需求。而且一个处在过大经济压力中的妈妈,她的焦虑不安,以及夫妻之间因为经济压力所产生的各种冲突,会从另外的角度影响她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以及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线上线下接触的家庭越来越多,加上我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所教会我的,我觉得目前很多父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理论知识缺乏、零散或者混乱。很多父母希望学习更多的方法去理解孩子,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但是,如果只是零碎地去看一些育儿文章,收集的信息往往会比较零散甚至互相矛盾,结果他们反而会在实际操作时束手无策、无所适从、非常焦虑。比如,有的父母看到一些育儿文章里说“孩子的注意力是要保护的,不要打扰孩子”,于是只要孩子在玩,他们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也不敢喊孩子吃饭或者安排出门去幼儿园。也有家长会问我:“又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又要不打扰孩子,这听起来非常矛盾,到底该如何操作?”还有家长会因为看过一些关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科普文章,就开始担心自己家10 个多月的孩子穿衣服不配合是不是多动症,却不明白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也不能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

第二,在育儿过程中容易走。每当我在科普文章里说打骂孩子是不恰当的养育方法时,总会有父母留言“好好说孩子总是不听,没有办法才打的”,或者“孩子打不得骂不得,都惯坏了”,似乎养育孩子只有苍白无力和强迫暴力,只有一个和另一个。除了打骂孩子,这种走的情况还出现在养育的其他方面。比如,有人认为孩子2~3 岁时就是无理取闹的“小恶魔”,但有人在知道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和秩序敏感期以后,就会认为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重要的,不仅大人要在自己的感受上让步,还要求其他小朋友配合自己家孩子。这种走的情况也出现在早期教育上,以前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后来看某些文章说某某国家不准太早教孩子文化知识,结果连孩子出门问街边招牌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都不敢回答。

第三,缺少实际操作的体验和学习机会。其实有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他们也在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作为父母的养育能力,期望能有更牢固稳定的亲子关系。所有父母都希望能系统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不把眼光局限在细枝末节上。但是每个孩子和每个家庭都如此独特,有些理论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父母即使学习了很多理论和知识,也无法运用,亟需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指导。我就经常听到很多父母说,虽然看懂了很多道理,但是操作起来仍然无从下手。

第四,过度焦虑。养育焦虑在父母中非常普遍地存在着,很多时候这种焦虑放大了某个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比如有的妈妈会担心:“我要出差一个星期,会不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有的父母担心自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一看到其他小朋友靠近就很紧张,总是警告孩子:“保护好自己的玩具。”“别人打你时你要赶紧打回去。”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知识学习非常担心,他们觉得积木、涂色等游戏没有用,读绘本才能长知识。所以有妈妈问我:“1 岁多的孩子不喜欢绘本,以后就会不爱学习,成绩不好,没出息。怎么让孩子爱上绘本?”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家长既全景式了解了孩子发展的整体图和走向,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具体发展特点有所理解,就不至于因为一些碎片化甚至不正确的信息而过度焦虑和左右为难,也可以避免走。

这是这本书希望给大家提供的内容。同时这本书里集合了我自己在线上线下经常遇到的具体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我希望向大家展示一个和另一个之间还有很多其他更值得尝试的思考角度和方法,这些恰恰是我们为人父母者需要做功课的地方。

而且,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能从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方法上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毕竟,学习任何知识,只有口诀或者只有书面描述,都不如配合实际操作演示来得直观和容易理解。当然,这些方法只是提供参考,不同孩子、不同家庭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并不建议生搬硬套,父母需要在引导孩子的大方向上把握好,然后在细节上灵活变动。

养育孩子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难的事情之一,因为这不是学习和掌握某一个操作技能或者某一个操作系统,而是和一个身体、心理都不成熟,也不太善于表达和调控自己需求与情绪的小生命建立连接,和他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需求,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成长,以及自己在他成长中的作用。同时,这个过程又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父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受和经历,这些感受和经历可能并不美好,创伤也可能已经结痂,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被重新掰开和审视。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有意识地内省,勇敢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这样的父母在养育孩子中往往能获得更大的自我成长。所谓育儿育己,就是如此。



导语摘要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工具书,是作者10年临床心理咨询的总结,介绍了父母关注度*的学龄前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学成因以及应对方法。从基本的养育问题、习惯培养、情绪管理到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注意力及学习能力培养、性别意识培养和性教育教育、告别入园焦虑……应有尽有,全面解答学龄前儿童育儿困惑,提高父母的育儿效能。

作者教育实践背景横跨医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分析学三大领域,书中她把自己的教育实践背景和自己的养育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家长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指导。



商品简介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工具书,是作者10年临床心理咨询的总结,介绍了父母关注度*的学龄前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学成因以及应对方法。从基本的养育问题、习惯培养、情绪管理到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注意力及学习能力培养、性别意识培养和性教育教育、告别入园焦虑……应有尽有,全面解答学龄前儿童育儿困惑,提高父母的育儿效能。

 

作者教育实践背景横跨医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分析学三大领域,书中她把自己的教育实践背景和自己的养育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家长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指导。



作者简介
发育行为心理医生,美国发展心理学硕士、医学硕士,美国艾奥瓦大学在读博士,教育实践背景横跨医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分析学。


岁家庭婴幼儿中心。曾获美国幼儿园教师教学观察评估员资质,现在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发展与障碍中心做兼职。



目录

前言  


 选择科学的养育观,让孩子得到好的爱  


1.到底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才是合适的


2.育儿也要考虑原则和底线吗


3.如何坚持原则和规则


4.养育中如何与孩子共情


5.与孩子的爷爷奶奶养育方式不一致该怎么办


6.隔代抚养时怎么说老人才会听


7.频繁更换养育者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8.孩子出现大人无法接纳的行为时如何应对  


9.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怎么办


10.如何减少父母失控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11.怎样避免父母之间的冲突给孩子带来伤害


第二章 走进孩子的内心,远离情绪陷阱  


1.孩子遇到挫折就情绪爆发怎么办 


2.孩子情绪不稳定时的“赌气式”语言该如何应对


3.孩子固执己见该怎么办


4.孩子总是说反话怎么办


5.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


6.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扔东西该怎么办


7.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打自己怎么办 


8.孩子被批评时反应激烈怎么办


9.如何让孩子不怕打针


10.孩子过度依赖安抚物该怎么办


11.孩子对所做事情的完成度不满意怎么办


12.孩子一生气就反锁门怎么办


13.孩子听到故事里主人公的遭遇就害怕该怎么办


14.孩子睡觉前后哭闹怎么安抚


第三章 让孩子与美好相遇,适应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1.短暂分离后如何与宝宝保持亲密感


2.妈妈能不能偷偷离开


3.如何更好地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


4.父母两地分居时该如何教育孩子


5.如何更好地缓解分离焦虑


6.为什么“儿见娘,无事哭三场”


7.二胎时代如何让孩子和平相处


8.如何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9.孩子跟妈妈不亲怎么办


10.孩子总说外面有坏人该怎么办


第四章 制造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培养社交能力


1.如何帮孩子减少社交恐惧


2.孩子认生怎么办


3.怎样教孩子拒绝他人


4.为什么孩子总把自己的玩具送人


5.玩具被抢时孩子不会要回来怎么办


6.孩子打人怎么处理


7.如何避免孩子争抢玩具


8.孩子做错事总是不承认怎么办


9.如何让孩子与小朋友更好地互动


10.孩子总喜欢当众纠正别人怎么办


11.孩子通过“不好的方式”交流怎么办


12.孩子总是命令其他小朋友怎么办


13.孩子“缺心眼儿”怎么办


14.孩子自己玩得好,看到有人过来就走开,怎么办


15.孩子不敢跟陌生人说话怎么办


16.孩子总是怕某一类人怎么办


17.孩子被贴标签后如何应对


第五章 从细微处改变,轻松培养好习惯 


1.怎么让孩子好好吃饭


2.如何让孩子主动收拾玩具 


3.孩子喜欢扔玩具怎么办


4.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排便


5.孩子洗澡时不愿父母帮忙怎么办


6.怎样才能让孩子不摸妈妈乳房


7.孩子抠自己乳头怎么办


8.孩子睡前吸吮手指或者抚摸毛巾才能入睡怎么办


9.如何让孩子告别边吃边玩


10.孩子只想喝奶不想吃饭怎么办


11.孩子学一些不良习惯怎么办


12.孩子玩玩具时要有背景音乐怎么办


13.孩子喜欢把东西扔别人脸上怎么办


14.孩子不愿意穿不喜欢的衣服怎么办


第六章 了解语言和认知规律,轻松打下学习基础


1.和宝宝说“婴儿语”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吗


2.在双语环境下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3.孩子迟迟不说话该怎么办


4.孩子口吃怎么办


5.孩子遇到不会的作业就不做了怎么办


6.小宝宝总是不停换玩具,是不是多动症


7.为什么同龄的孩子注意力相差很大


8.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多动症


9.孩子总想争怎么办


10.孩子总变主意怎么办


11.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12.如何让孩子告别电视,爱上看书


13.孩子害羞不理人,是否可以送早教班进行锻炼


14.孩子认字应该从几岁开始


15.孩子什么时候学写字合适


16.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7.如何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18.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 4岁后预测孩子的成年智商是否准确


  • 20.睡前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第七章 告别焦虑和紧张,爱上幼儿园


    1.早点儿送幼儿园好,还是晚点儿送好


    2.孩子上幼儿园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3.如何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4.如何才能让孩子开心上学


    5.孩子提前上小学会得多动症吗


    6.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受伤,但是老师说不知情,怎么办 


    7.老师打骂孩子怎么办


    8.孩子在幼儿园总尿裤子怎么办


    9.孩子在幼儿园如何跟小朋友交流


    10.孩子放学回来爱发脾气怎么办


    11.孩子在幼儿园不午睡怎么办


    12.入园后孩子出现行为倒退怎么办


    13.老师可以给孩子发奖励贴纸吗


    14.孩子会不会被同学嘲笑


    15.孩子有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朋友怎么办


    16.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应该停止送幼儿园 


    第八章 解答身体的奥秘,让孩子免受性侵害


    1.如何教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


    2.如何预防孩子遭遇性侵犯


    3.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遭遇性侵犯


    4.孩子对父母的身体开始好奇时该如何引导


    5.可以通过亲子共浴进行性教育吗


    6.与孩子亲昵如何把握尺度


    7.男孩子玩小鸡鸡该怎么办 


    8.女孩摩擦下体怎么办


    9.男孩喜欢粉色怎么办


    10.婚姻敏感期是怎么回事


     



    内容摘要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工具书,是作者10年临床心理咨询的总结,介绍了父母关注度*的学龄前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学成因以及应对方法。从基本的养育问题、习惯培养、情绪管理到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注意力及学习能力培养、性别意识培养和性教育教育、告别入园焦虑……应有尽有,全面解答学龄前儿童育儿困惑,提高父母的育儿效能。


    作者教育实践背景横跨医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分析学三大领域,书中她把自己的教育实践背景和自己的养育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家长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指导。



    主编推荐
    发育行为心理医生,美国发展心理学硕士、医学硕士,美国艾奥瓦大学在读博士,教育实践背景横跨医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分析学。

    岁家庭婴幼儿中心。曾获美国幼儿园教师教学观察评估员资质,现在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发展与障碍中心做兼职。



    精彩内容
    1. 到底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才是合适的

    问 “有人说孩子应该是自由的,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们完全的自由和完全的爱;但是也有人说不讲方法、没有规则,孩子会被惯坏。请问,到底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才是合适的?”

    答有几种常见的育儿模式:权威式育儿、独裁式育儿、放纵式育儿、忽略式育儿、直升机式育儿……其实很多时候,不同育儿模式的冲突和争论都围绕在情感接纳、亲子互动、界限设置、行为控制、独立性等方面。麻烦的问题是,总有人从一个走向另一个。

    有些人小时候被父母控制得太严,完全没有感觉到独立和尊重,于是自己有了孩子后就提倡对孩子完全不设限,给孩子完全的自由。这种理论或者方法是这些人对过去的自己进行“过度补偿”。 另一些人则因为看到各种新闻里的案例,非常害怕孩子会“变坏”,于是给孩子的限制,希望孩子能令行禁止,对自己服从,却忽略了好的亲子关系是重要的基础。

    养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恰当,基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对孩子的接纳和情感互动投入。我们爱孩子,是爱其所是,还是爱我们所愿?我想这是所有父母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很多父母总是不遗余力地改造孩子,希望他们按照自己心目中完美孩子的轨迹发展,所以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太安静,希望他能变得活泼,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太活泼,希望他能变得文静。

    他们并没有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独特的个性,也没有想过如何养育才能让具有这种个性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看到的是这个孩子和他们理想中的孩子有哪些不同,然后想方设法去改变这些不同,却完全不顾孩子是否开心,是否接受,也完全不考虑亲子关系走向何方。

    接纳孩子的独特性,及时察觉孩子的各种需求和感受,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亲子互动中流动着温暖和轻松,这样的亲子关系是高质量的,也是安全的。

    (2)界限的设置和对行为的管理。很多人一听到界限和管理就抵触,他们觉得流动着爱和温暖的亲子关系是不应该给孩子设界限的,大人也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理,否则就会破坏亲子关系。

    其实界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必需的,不谈孩子长大以后所面对的社会必然是有各种界限和规则的,哪怕在孩子小的时候,合理的界限也是孩子向外探索的基础。合理的规则和界限能保证孩子的基本安全,比如不能把手塞进电插孔、不能在停车场乱跑、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能从阳台上往下跳……从孩子的心理角度讲,合理的界限也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

    当2~3 岁的孩子开始试着独立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们总是要求周围物体或者活动安排按照特定的方法或者秩序来进行,比如出门的时候必须按照某种顺序来着装,吃饭的时候所有人都要按照某种特别的顺序排列座位,希望碎掉的饼干能变回完整的状态,等等。孩子有这些表现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小怪兽”,而是因为小小的他们在探索大大的世界时,需要这些秩序来确保这个世界是他们可控的,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生活和可掌控的环境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必须做,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处在杂乱或者模糊不确定状态下的焦虑不安。此外,一个完全没有规则和限制的孩子,在融入伙伴关系和集体生活的时候,往往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要么被孤立排挤,要么和伙伴之间矛盾重重。

    适度的规则和界限其实也是父母对自己的尊重。虽然我们每个人对各种事物和情形的接受度不同,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接纳的行为。父母不是的,也有疲劳、烦躁、伤心、生气的时候。当孩子的行为超出我们的接受底线,或者我们根本没有精力去支持孩子那些没有规则和界限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早点休息,但孩子一直没有节制地看电视;比如孩子总是穿着脏鞋子在沙发上蹦跳;比如孩子4 岁了还总是要摸妈妈的乳房……当我们不能接受这些的时候,让孩子明白我们接受的边界在哪里,家庭中应该有哪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是非常合理而自然的事情。

    管理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责任之一。孩子的认知和社交情感的发展局限了他们理解各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的能力。比如,在孩子眼里花瓶是个新奇的东西,他们想看看花瓶里面装了什么,想摸摸花瓶上的纹路,他们不能判断这个花瓶是易碎品,不能预料这个花瓶碎了以后可能有危险,不能明白这个花瓶可能是个古董,也不能体会这个花瓶是主人的心爱之物……孩子不懂,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攀爬去拿花瓶的行为不合适,但是父母应该懂,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理。

    界限和爱,界限和自由,并不是相反、完全对立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会有的自由,一切自由都是在尊重他人和社会规则,以及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的相对自由。我们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和界限意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爱孩子。

    当然,不同的养育模式对于界限和规则的执行方式是不同的。独裁式养育在命令时,不解释为什么,只强调“我说了,你就照做”。放纵式育儿是没有规则和界限,孩子想要怎么样父母就立刻满足。而健康的育儿模式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适度的界限和规则,并让孩子明白设立这些规则和界限的原因,而且在设立的过程中不威胁不打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