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纸风行 澳门报贩口述历史
  • 一纸风行 澳门报贩口述历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纸风行 澳门报贩口述历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28 7.2折 45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发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1891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8505348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现代口述历史源于美国,后为保存“公众记忆”的历史记录方式。那么,怎么理解口述历史呢?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是远古先民传说,还是春秋战国智者先贤口头传授并编撰成书的《论语》之类,抑或近现代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媒体访谈,乃至老一辈人给子孙讲述的家庭渊源或个人往事,等等,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口述历史。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口述历史已不仅仅局限于“记录”,而是越来越注重对访谈员的专业培训,以及研究领域的专业规范。正如英国学者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所谓“用人民自己的语言把历史交还给人民”,说的就是口述历史在史料征集及现代史学研究上的专业性、规范性及平民性的特点。

在澳门历史研究中,口述历史日渐受到重视。2008年,为加强澳门学术研究,打造特色研究平台,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应运而生。协会的宗旨是团结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利用科学方法,推进口述历史资料的采集、编辑和研究工作,并通过对民间私家著述和公私文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促进澳门历史研究的发展,提升澳门的文化形象。澳门口述历史协会成立至今,深入不同的社区,开展了多项口述历史访谈,从新桥、下环、福隆、十月初五街到氹仔、路环,访谈不同阶层的澳门老居民数百人,以“社区变迁”和“行业兴衰”两个视角,透过受访者口述“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从不同方面反映澳门社会近百年的历史发展,并保存了大量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为保存社区历史、弘扬社区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随着系列工作的推进,2016年,协会成为国际口述历史协会成员,还启动了“澳门口述历史访谈员培训计划”,壮大了澳门历史文化事业的团队。将口述访谈成果汇总出版,进一步扩大影响,是协会的当务之急。在将以往访谈成果汇总成“澳门口述历史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并已经出版了辑五本的基础上,现在继续推出第二辑的五本。这五本涉及博彩从业人员、报贩、士多店主、街头摊贩主以及旧区小店主等人物。以后还会陆续推出第三辑、第四辑。

从内容上来讲,本“丛书”涉及人物、家庭、行业、社区、风俗等专题,不仅补充了澳门现代史文字资料之不足,亦丰富了澳门历史。就早前对澳门历史研究情况的考察,澳门现代史重要的史料实为口述史料,而非文字史料。现今在世的已过古稀之年的老澳门人,经历了抗战、新中国成立、澳门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他们的集体回忆构成了一幕幕真实、生动的澳门现代历史图像。

另一方面,“丛书”于内地出版,在提升澳门文化传播辐射力的同时,亦能深化两地的文化交流。纵观澳门出版物现状,内容呈现多元化,图书市场空间虽有明显发展,但还面临不少问题,具有澳门本土特色的书籍一直很难大量在内地传播。而此次“丛书”由内地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澳门口述历史出版物在出版地域、传播途径上的一项大突破。

随着访谈计划的持续开展,协会积累的访谈资料越来越多,澳门抗战老人的回忆、传统厨艺、校园回忆、风灾记忆,澳门的郑家大屋、红街市、福隆街区、望德堂,澳门的银行业、典当业,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大量鲜为人知的旧时生活场景进入人们的视野,给人满满的新鲜感与感悟。

相信这些涉及澳门经济、历史、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鲜活的口述历史材料,以及文中所配珍贵的老照片,能很好地展现沧桑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澳门风貌。

协会访谈团队已经在早年历练的基础上,进入访谈程序规范操作的阶段,从确定选题、访谈对象,协调员安排日程与预备工具,到访谈员现场访谈,协调员拍照、录音、录像,再到后期逐字逐句转录,形成规范的转录稿,从转录稿再到专题文章,理顺文字,增加大小标题,从而形成交付出版的初稿,都更加专业。图文并茂亦是丛书特色,除了选用现场图片,还会根据受访者提及的生活经历以及相关事情,尽可能地补充一些相关图片资料。本书即有部分图片为澳门著名摄影家陈显耀先生拍摄的现场作品,特此致谢。

附录“口述历史资料”是团队开展项目时的一些基本记录,例如受访者姓名、年龄、基本情况,访谈地点等,希望能够对此项目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清晰把握。

时光飞逝,当年接受我们访谈的不少人,已经不可避免地年长了许多岁,更有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当年我们协会这个由大学生、高中生组成的年轻的访谈员团队,如今均已经走进了社会,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他们中有文博机构的公务员,有教师,有社会工作者,还有博士生。他们当年在口述历史协会所进行的口述访谈项目,对于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锻炼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有着莫大的帮助。更有一批一批的新人,经过专业培训后,加入协会的团队,为我们增添了新鲜血液,让澳门口述访谈的事业之树常青。

谨将本套丛书献给可爱的澳门,以及生活在澳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导语摘要

    本书主要由对九位澳门报贩、一位澳门报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澳门报业zui辉煌时入行,在如今报业衰微时依然坚守在这个行业,可谓见证了澳门报业兴衰的“活化石”。他们的回忆和讲述,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澳门报业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



作者简介

    林发钦,历史学博士,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澳门特区政府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澳门口述历史协会会长、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澳门历史文化、中国与荷兰关系史、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等。



目录

继续守着后的阵地


谢焕强 何丽珍/口述 罗苑琪/整理


下环街琼姐


陈瑞琼/口述 骆嘉怡/整理


就算再辛苦,我也会坚持下去


钟永国/口述 甄桂芳/整理


亲历澳门报贩业30年变迁


何乃煊/口述 邝子欣/整理


做得一天算一天


林沛荣/口述 李颖桐/整理


若干年后澳门的报摊可能会消失


谢国财/口述 杜智泉/整理


20世纪 90年代报业辉煌


陈志成 麦惠枝/口述 戴祖惠/整理


敬业报人


王选民/口述  甄宗明/整理


附录:口述历史资料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由对九位澳门报贩、一位澳门报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澳门报业zui辉煌时入行,在如今报业衰微时依然坚守在这个行业,可谓见证了澳门报业兴衰的“活化石”。他们的回忆和讲述,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澳门报业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



主编推荐

    林发钦,历史学博士,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澳门特区政府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澳门口述历史协会会长、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澳门历史文化、中国与荷兰关系史、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等。



精彩内容
20世纪 90年代报业辉煌

陈志成 麦惠枝/口述 戴祖惠/整理

 

陈志成,1967年开始派报纸。1975年结婚,夫妻俩共同打理报摊至今。

 

我由1967年开始接触报贩业,即派报纸。因为家庭生活艰难,想读书就要帮补家计。我当时读濠江中学,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会兼职派报纸。我每天从凌晨5点开始派报纸,至早上8点便回校上课,工资也有60元一个月,当时两毫已经可以买一杯咖啡,所以人工(薪酬)算不错。记得读中五(高二)时,我投放了许多时间在派报纸上,早上派澳门报,中午派香港报,夜晚派晚报,每月平均也有两三百元。这一行是多劳多得,你勤力做全职,月薪也有600元,相对当时教书一月240元高许多,所以中学毕业后我直接投身这一行。我起初是给人打工,直到1975年结婚的时候才当上老板。

以前派报多是骑单车,左右两边挂帆布袋放报纸,前后同样也会放,我想有百多斤吧!骑惯了,只要两边平衡就不会有问题。一趟可以载200多份报纸,峰要跑三四趟。我记得高士德、雅廉坊那里是两至五层高的楼房,街道很阔,将报纸一抛便能抛到五楼客人的露台。抛报纸准确是靠工多艺熟,我曾许多次打破别人的东西,如玻璃窗、花瓶、暖水壶。一听见“劈哩啪啦”的声音,我就立即走人。当客人见到老板时便会发牢骚,但老板人很好,他会对客人说:“我们派报纸怎么会知道你们家放了什么东西,难道你说扔烂了个古董花瓶,我们就赔你一个古董花瓶吗?”

 

报纸代理 

20世纪70年代买报纸要透过代理,不是直接从报社订,当时《澳门日报》的代理是李康记,李康记跟卖豆腐花那家没有关系,只是名字相同。李康记办公室位于六国茶楼对面,负责发报纸给报贩及客户。李康记聘请了七个员工负责派报纸,每人大约负责300份报纸,他们会另外请学生、青年人帮忙派报。除了派报,每月亦需要向订户收取报纸费,我们这些学生为补家计,除了派报纸,亦会帮忙收报纸费,每收一区就有20元。

后来,李康记的老板年纪大不做了,《澳门日报》就自己做代理,同时李康记把2000多个客户交接给《澳门日报》。但报馆没有那么多人手去做,便直接问有没有人想做,让我们在《澳门日报》取货,自负盈亏做老板。所以我就在李康记手上接了200多份报纸的订单,慢慢开始当老板。但这一行跟卖水果不同,不能赊账,报纸是每天清,你给了钱才可以拿货。所以做这一行本钱要够,本钱少的话根本做不了。不过,你本钱多但是你卖报纸数量少,同样不行。

当时我除了卖澳门报还卖香港报。但我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没有喷射船,所以香港的报纸都是靠大来、德星、佛山这些大船运来澳门五号码头。这些船到达澳门时差不多是晚上,就由代理把货运到喷水池集中发货。当时香港报的代理有郑祥记、郑同记、梁东记、谭东记。说到销量,虽然当时香港报比澳门报贵不少,但销量仍比澳门报高。

后来开始用喷射船运送时,不像现在那样一早把报纸运过来,而是分几艘船运过来,即下午1点来一部分,下午3点又来一部分。所以当时我们早上派完澳门报,便要去拿轮的香港报,然后晚上又要派晚报,工时很长,差不多一天工作16小时。

虽然当时澳门的报馆一年有六天假期:五一劳动节、国庆、元旦,还有春节三日假,但香港报是长年无休,所以我一星期七天都没有休息。想一想,我差不多有40年没有休息过,每天都要工作。我们的客人又比较特殊,多是公职人员、酒店,都是常年营业的,难道有报纸都不给人派吗?现在好很多,不用分那么多次去取报纸,而且很多晚报,如《新晚报》《明晚报》《华侨晚报》《星岛晚报》在一二十年前都倒闭了。

我听一些行家讲,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我还未入行,报纸监管颇为严格,香港来的报纸都要运去登记局,即现在摆华巷的黄屋仔那里检查。如果有什么不妥就要涂掉。所以每人会准备好笔,开足马力逐份逐份把不妥的地方涂掉。到我做的时候已经没有这规定了。

 

辉煌时期

20世纪90年代是报业辉煌的日子,因为社会开始发展,赌场吸引了许多旅客,人们的生活水平变高,所以澳门报纸亦开始加价。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已开始加价,但那时加一毫只是多赚几分钱而已,到后来从三毫加到五毫,五毫加到一元,一元加到两元,两元加到三元,三元加到四元,四元加到五元,升幅就大很多。因为报纸从定价由两毫开始就是给报贩六折,即两毫定价,一毫两仙是报馆收取的价格,报贩可赚八仙。不要看小那一两毫,实际那个数目很厉害。例如一份报纸零售价为五毫,报馆实收三毫,我们便可赚两毫,所以报纸加价的同时,收入升幅亦很厉害。

随着报业辉煌,我的报纸生意越做越大,我一个人做不来,我老婆就辞去工厂的工作帮忙派报纸,派着派着就40年。结婚第二年,有朋友把位于喷水池瑞昌找换店前转角位的报摊让给我们做。做报摊有很多规定,除了要申请牌照,报摊大小亦有限制,收档时更要把所有东西推走,不能留东西在那里。所以大部分档主会跟人分租十八间那些地铺,把整个摊档推到里面。现在仍有的,因为那些地铺没有人租来做生意,便只好做货仓,把货物放在那里。

那时我负责派报纸,老婆负责看报摊。当时戏院有头场、二场和三场,所以报摊要从早上5点做到晚上10点才收档。报摊除了卖港澳报纸,亦有卖杂志、纸巾和香烟。虽然当时澳门及香港共有30多种报纸供人选择,但在档口,报纸销量不是很好,反而是杂志,特别是色情杂志,晚上很多人买,其次是烟仔(香烟)。我们做了一年后,觉得用那么多时间和人力却没有派报纸赚得多,便没有做了。

但当时有人话(说)在酒楼旁经营的报摊,比酒楼赚得更多。因为大部分人走过都会买报纸、杂志,那时每一间酒楼门口都有数间报摊。后来更衍生出租报纸服务,客人可以在报摊随意拿一份报纸看,看完还给报摊可再拿另一份看,而只需付第二份报纸的钱。如你只看不买就放下少少钱,大约是成本价,即两元的报纸只需放下一元或五毫。后来爆发“沙士”(非典),许多酒楼倒闭,报摊才相继收摊。同时赌权开放后,经济起飞,好多人觉得到赌场工作收入高,都可以有万多收入,所以许多人进了赌场工作。

虽说20世纪90年代是报业辉煌的日子,但仍有许多因素影响报纸销量。如赌权还未开放时,澳门地产非常低落,突然好多地产铺倒闭,每日变相少了两三百份报纸的销量。我记得当时我纪录每日只有600多份报纸销量,碰巧当时报纸开始起价,所以营利没有减少。但后来政府有“龙的行动”,让大批内地人可以在跑狗场登记,领取澳门身份证。他们大部分没有技术、知识,唯有做卖报纸、派报纸的工作,因此多了许多人进入我们这一行。另外有些做管理员的福建人会特意关照自己的同乡,把要订报的住户介绍给自己同乡。因为好多卖报纸的会把报纸放到管理处,并跟管理员商讨好卖了多少份便互相对拆(分成)多少。现在仍会有这些做法,不过较以前少。

因为竞争大了,我老婆建议做远少少(拓展到稍远一点的地方),送去氹仔的学校,如氹仔濠江中学,所以我就去学车,把市场拓展到氹仔、路环,销量提升了许多。同时因为信息发达,网络上什么都可以看,很少人看报纸了,我们少了很多散客。但政府部门、学校和机关仍会订购报纸看新闻,所以现在我们主要做政府部门和学校的生意。

众所周知,与政府做生意,都一定要有商业登记,但当时的报贩大多数都没有做商业登记,除非有报摊,便有商业登记小贩牌照,而其余大部分报贩都是自己派报,觉得没有必要麻烦,便没有做登记。所以当时很多政府部门都是找我派报纸,直到现在。

我现在收入相对稳定,比一般的打工仔多。做这一行,年轻时可以做很多,但年纪大收入相对会减少。别人打工,退休有退休金,但我们这一行是没有的,所以我经常跟报贩讲,你不要有多少使(用)多少,别人年纪大了有退休金,不用做都有一些钱,但我们得靠自己储。而且这一行很难转行,因为没有经验,别人未必会出同样的工资请你。

我们夫妻俩现在一个月赚六万多,但现在没可能有人会每月花三万元请我去工作。所以我从不要求子女投身这一行,只希望他们多读点书。子女都出身(独立)后,我们也是半做半休息,请帮工,有客来便做,少了客人亦不会担忧,不会对钱银特别紧张,逐份计算。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