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善与时间:现代性价值辨证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至善与时间:现代性价值辨证论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86 5.4折 6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包利民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84335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5548130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包利民,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导,所长。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博士,专著有《生命与逻格斯》、《古典政治哲学史论》、《希腊哲学史》第四卷(合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

目录

【目录】


章 出发视野与研究模式 1


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重提麦金泰尔的不安 4


二、现代人的道德自满 8


三、牧羊人与隐身人 14


第二节 伦理的取向,历史的分野 21


一、道德的两种向度:内指与外指 22


二、幸福:追高还是避低,策略:直接抑或间接 27


三、现代性:顺服自然抑或征服自然 32


第三节 前现代伦理传统 39


一、西方古典主义 40


二、儒家的伦理世界 45


三、基督教:西方的另一种古典传统 50


第二章 现代性中的目的论 56


节 从功利主义谈起 56


一、时代伦理精神 56


二、功利的多义与现代性的多义 60


第二节 作为规范的自然欲求 62


一、启蒙与治疗型智慧 63


二、本体下移的方式 67


三、叔本华的忧郁 71


第三节 生产者的幸福 73


一 现代经济的动因 74


二、功利主义者的德性 78


第四节 整体幸福如何论证 82


一、难题:道德的力量 83


二、解法一:坚持自然 86


三、解法二:制度的力量 87


四、严格结果论:看不见的手 90


第三章 现代道义论:正义 96


节 道义论与现代性 96


一、功利与道义之争 96


二、道义论:古典与现代 100


三、由摩尔的“自然主义谬误”想到 103


第二节 义务论 105


一、义务不能讲好 105


二、另一种好 109


三、道德的力量再论证 112


第三节 权利论 117


一、主体性与罪性 117


二、罗尔斯:新社会契约与正义 121


三、诺齐克的道义视角 137


第四节 自由选择作为责任 148


一、良知的呼唤 148


二、无意义当中的意义 153


三、自我负责的人:人道主义 156


第四章 不同的声音 161


节 对现代性的质疑 161


一、“罗尔斯篇”:施特劳斯派对现代性的批评 162


二、福柯:对治疗再治疗 176


三、社群主义:不同于现代性的生活形式 185


四、社会契约:内与外 195


第二节 古典开出现代性? 203


一、古典民主的新意蕴 204


二、当代公共神学的各种奠基努力 218


三、罗尔斯:公共理性与交叉共识 237


第三节 盟友之争 247


一、现代正当性:信仰还是交往 247


二、哈贝马斯和罗尔斯:重建公共伦理的不同途径 261


三、新共和主义的旗帜 270


第四节 回望现代性 280


一、规则的限度,德性的脆弱 281


二、道德策略:直接性还是间接性 287


第五章 生活在历史终结之际 292


节 这次不同了:新科技与公共伦理 296


一、新科技、功利主义与市场经济 297


二、新科技与权利道义论 302


三、方法论:商谈伦理还是大国医? 306


第二节 神经伦理学还是“减法型治疗哲学” 310


一、作为一种“伦理学”的神经伦理学 311


二、从道德治疗到本体治疗 313


三、依然追求卓越的心理学 317


四、如何评估“人生治疗术” 319


第三节 哲学自杀与新科技自然主义的终极价值 321


一、新科技自然主义价值观 325


二、从事实到价值? 328


三、科学人生的可能矛盾 330


四、价值的技术与技术的价值 333


第四节 人学新科技群、历史决定论与中道自由 336


一、历史决定论与中道自由 336


二、现实主义的非决定论维度 340


三、自由与历史的价值 341



主编推荐

本书讨论现代性价值学说,主要是以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为代表的现代公共伦理学,以及*科技发展条件下它们的发展可能。


本书的特点是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广阔的视野,以及原创性。本书从现代性与古典性范式、包括古典性范式在现代的代表如社群主义和新共和主义的对峙之中展开分析研究,注重文献支持,注重提出国内外领先的新观点。尤其是,本书关注以人工智能、神经科学、虚拟现实、基因工程等等为首的*科技突破对人类价值领域的可能影响,关注*历史变化的伦理学效应,在这个领域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精彩内容
章 出发视野与研究模式

节 问题的提出

本书是在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上反思现代性价值范式。这个时间点之所以特别,就在于它从来没有出现过,将来也不会再出现:它是人类存在– 价值的三大范式交汇的“奇异时刻”。

我们生活在“现代性”当中,此前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人都生活在“前现代”范式当中,而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将全部进入“后现代”范式之中。所以,我们之前之后的人都只知道(亲历)一个范式,只有我们在一生中目睹、亲历古典、现代、后现代三个存在论–价值论范式。无疑,思考至善与至恶的价值哲学家应该珍惜这样的历史罕见时刻。季羡林曾经回忆二战时在德国哥廷根遭遇美军地毯式空袭,只见所有人都纷纷向楼下的防空洞逃难,唯有一个老头却反其道而行之,从楼下往楼顶上跑,也是健步如飞,急不可待。他是一位地球物理学教授。他为,这是实验和观察“力学效应”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同样,今天研究人类存在样式和伦理价值系谱学的学者难道不会珍惜我们正在目睹的三范式交汇的历史“奇异时刻”?福山的《历史的终结》的“终结”一词(end)明显是在暗示古希腊罗马的“终极目的”(de finibus),这个词意味着边界,人生和历史的边界就是“至善”。“历史的终结”意味着终极目的的达成,至善的获得。如果我们的时代能亲眼目睹至善(而非只是憧憬),那是多么大的福分?如果我们不仅能达到一个范式的边界,而且能遇上几个异质范式的边界,考察它们各自的至善与至恶,考察它们相互的重叠、对撞、对照、影响、变形、融合,那又是多么罕见的福分——可以目睹许许多多的新现象的涌现,深入理解现代性范式,理解人本身,理解人的存在和价值的可塑性和多样性及其终极限度。

或许有人(尤其是被人工智能稍加惊醒的人)同意所谓“奇点时代”将来总会到来,而且明白那个时代的“人”的“存在和价值”会和今天截然不同,但是认为“还早”。今天的伦理研究者只要与古典性范式进行对照就足以反思现代性了。是这样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两种可能都存在。也许我们还有时间,也许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20 世纪后半叶以来,强势的“新自然主义”伦理学正在兴盛。它的背后依托的是一系列广义的人学新科技的重大突破。与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即力学革命和电磁学革命不同,新科学明显构成了一种环绕“人”的科技集群:演化论,基因工程,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克隆技术,人机接口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微芯片植入人脑技术,读心术,等等。由于这些学科的对象正是“人”(心灵)本身,所以新自然主义直接挑战一直以“人的本质、自我的认同、主体、伦理、价值、灵性、意识、意义”等为主题的传统人文学,包括伦理学和一般价值论。鉴于这些学科在打开人的终极性黑箱—大脑—和模拟大脑工作(AI)上取得的令人瞠目的、日新月异的技术突破,对人学伦理学的挑战不仅显得来势汹汹,而且可能会绕过理论层面,直接从实践– 改造– 重造层面发动根本性革命。当代人学乃至整个人类有可能发生巨变,变化之大,史无前例。人类可能很快进入真正的“后历史时代”(后人类时代)。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国外学界已经展开激烈讨论。力主文化崛起的中国学界不应该失去自己的声音,不应该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或者只是在人机大战之类奇闻逸事偶尔发生时发表些感叹。而不明白人机大战等等,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相比之下,社会科学的反应要迅速得多,它们基本上热烈拥抱新的知识范式。许多带“neuro”前缀的新学科正在破土而出。它们不仅已经拥有自觉的典范解题方法与文献积累,而且拥有了较为完善的专业杂志、专业学会、年会等等外在形式,如“神经经济学”、“神经法学”、“神经教育学”、“神经管理学”等等。

进一步讲,新科技群对价值论和伦理学的冲击,特点可能不是其种种理论主张,而是以技术操控为主的理论贯彻方式。注意:这是一般哲学价值论所不具有的特点。哲学家们吵吵嚷嚷已经写了多少paper,很少有人看。但是生物学、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神经医学等等本质上是一种技艺。从演化论看,当不知道大脑中的生理机制和因果关系时,人类曾经长期不得不借助粗略无效的演化策略如情绪、宗教、道德教化等人文方式进行社会控制,经常劳而无功,不得要领。在科学发现和技术控制之后,人文调理方法就迅速降为鸡肋。政治制度改革者有可能直接启用读心术急剧降低交易费用,一举解决交易费用、逃票人识别和囚徒两难困境,从而权力异化的老大难问题。甚至,我们将讨论的现代性伦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即分配正义问题,会不会也随着AI 的巨大发展和廉价新能源的开发带来的物质极大丰富而自然消亡(当然,悲观的人已经在想相反的问题:如果AI的发展全面铺开,超前占据所有新工作岗位,社会是否会面对普遍失业的动荡风险,且不要说几十年之后军用AI 的潜在风险了)?

今夕何夕。值此历史终结之际,面临人类生存形态与价值形态巨变的所谓奇点的临近,人们不得不反思是否对这一切已经做好准备?我们身处现代性范式之中。那么,新历史形态与现代性范式有着什么关系?是它的自然延续,还是它的彻底打破?如果是前者,现代性价值范式将有助于我们继续掌握新的历史范式。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性价值范式?如果是后者,则新历史时代必然将剧烈冲击我们身处其中的现代性价值范式。那么,冲击的方式和过程将会是怎样的?现代性范式自己,仅仅在几百年之内才在与前现代范式斗争中刚刚站住脚—而且立足未稳,还在与各种古典或准古典思潮的激烈争论中澄清自己的自我意识。那么,什么是现代性?

这一切,有待我们对现代性价值范式进行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考察。什么是现代性道德的品格?现代性能拥有值得珍惜的人类价值吗?它们将继续被尊崇还是被取代?现代性的独特至善是富足还是尊严?是自由创造还是内在性觉醒?民主与市场是“至善”还是“次恶”?比如,查尔斯· 泰勒认为人的“内在性”认同仅仅在现代性中才次出现,基督教和浪漫主义对此都有所贡献。但是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心智哲学”似乎努力否认qualia或内

在感受意识质的存在,走向zombie 存在。还有,现代性对“造”(working,producing)产生了突出的迷恋。但是,AI 的发展似乎将全面取代人的工作。现代性的种种特征如果被“取代”,会令人感到深刻的遗憾和惋惜吗?抑或并不会?许许多多我们所珍惜的事物是否都可以消除,反正它们在科学主义眼里都没有价值,可以“还原”掉而没有实质性的损失?从人类历史看,人的being 或存在方式似乎从来都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可以适应各种千差万别的“生存形态”?不难想象,这些讨论的深入必然还将涉及对一般人类价值的品格和生存资格的探究。

面对未来,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



媒体评论
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成果,涉及当代政治哲学的诸多关键论题。它也是当前学术界对现代性和启蒙的热切讨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贡献。相信读者将很高兴读到这样一本展示了历史广度和概念力度的雄辩之作。

——杰弗里·格林(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牧羊人与隐身人,强者政治与弱者政治,以辩证的哲思穿梭在从洞穴人到阿法狗、从古典伦理到神经- 治疗哲学的西学长河中,《至善与时间》一书刷新了《现代性价值辩证论》的智识版图与历史视域,从而把在人类历史的“奇异时刻”重建现代性价值范式的工作呈现为一次辉煌炫目的哲学实践。

— —应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包利民,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性专著有《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1996),《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2000),《古典政治哲学史论》(2010),《希腊哲学史第四卷》(2010)。主编并参与翻译大型希腊哲学经典“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2004;2017 再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