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5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5辑)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9.48 7.2折 55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选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94195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25248206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本辑是《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的第五辑。自本集刊创办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本集刊,我们收到的来稿的研究主题也愈加多元。本辑除了继续关注中国文学外译以及翻译中的文化自觉观这两个议题之外,还增加了“翻译教学研究”栏目,刊出此方向的学界新动向与新思考。

本辑共收录11篇论文,共设五个栏目:集刊特稿、理论探讨、案例分析、翻译本辑特稿为潘文国的文章《典籍翻译与中国的版本之学》。此篇文章结合中国传统的目录学、版本学以及校勘学理论,讨论了典籍翻译中的版本问题。此外,潘文国还从版本学的角度观察翻译,将已有的典籍翻译行为分为三类:译人型翻译、文人型翻译和学人型翻译,分别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关于中国典籍翻译的思考,认为由于典籍翻译面临将中国典籍翻译成外文的任务,其版本研究的范围与传统相比又有了扩大。一类是相关典籍的种种外文译本;另一类是相关典籍的当代白话译本。从本原上来说,这些并不属于版本学、校勘学的内容,但属于广义的“训诂学”,因为这也是对文本的某种“阐释”。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尽可能搜集、比较、研究已有的外文、特别是母语译者的译文。至于白话译本,由于质量参差不齐,译者可以参考,但尽量少用,更不能作为翻译的依据。译者应该尽可能从源文本进行“直接翻译”。潘文国的讨论触及文学翻译中长久存在却极少获得学术关注的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中的源语文本与译文的版本问题,旨在解决文学翻译、特别是中国典籍翻译批评中的评论根据问题与实践中的源语文本选择的问题。

“理论探讨”一栏中收录了曾利沙、王建国以及马明蓉的三篇文章。王建国的文章从汉英语言逻辑的整体意识与个体意识两个层面讨论了汉英翻译的策略。他提出,传统上学界对汉英整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研究结论有些片面,整体和个体被割裂开来,经不起两种语言语法形式表现的反证,没能给相关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翻译研究带来应有的启示。他认为,汉人的思维意识表现为:个体语言结构之间的界限性弱,从而形成一个语言结构界限性弱的整体,语言结构表达的功能、内容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形式区分;而英人的思维意识表现为:个体语言结构之间的界限性强,从而形成一个语言结构界限性强的整体,语言结构表达的功能和内容往往有明确的形式区分。因此,此文指出汉英翻译中,译者需要进行思维方式转换,转换的策略就在于对界限模糊的汉语形式,按照内容性质和功能性质作出区分,用界限清晰的英语结构形式表达相应的内容和功能。不过,由于汉英语言反映了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译文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制原文。曾利沙从价值哲学和逻辑范畴论出发,对传统翻译原则与标准的本质特征与理论职能进行了思辨,指出目的—需求论统摄下的翻译原则理论规约与标准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职能,在理论形态上由一系列相辅相成的理论次范畴组成。传统翻译原则理论“忠实/求信”可区分为静态忠实/求信原则和动态忠实/求信原则两个次范畴,分别解释“弱语境”和“强语境”两类翻译现象,其原则规约的客体指向文本各种“义”与“意”的统一体。翻译标准由“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两个次范畴组成,前者是翻译共同体根据客体的价值特征作出的主观规约,后者是指一系列开放的各种“义—意”形态的统一体,反映着客体的价值属性,是主观标准的客观依据。翻译原则与标准的理论表征应是一个连续统,其范畴化拓展研究为翻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思想和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曾利沙对于翻译原则与标准的新思考将中国译学研究传统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是对两种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四重视角:离散译者的“文化自觉”》一文继续对翻译中的文化自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结合跨文化交际、比较文学以及翻译学领域对于“文化自觉”概念的解释与阐发,马明蓉选择了“离散译者”这一特殊译者群体作为其研究对象,认为就离散译者而言,其文化自觉展现为“本我文化”与“异质文化”两个文化视角,而此两重文化视角又包含了双向文化认知维度,从而形成离散译者文化自觉的四重视角。马明蓉认为离散译者的“文化反观”视角,即本我文化他者化视角复杂性和研究价值,应成为全球化时代下离散译者“文化自觉”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离散译者亦应积极发掘自身的文化自觉潜力,善于运用四重视角看待翻译与文化会通中的具体问题,科学审视、全面反思,为文化交流与对话做出更多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案例分析”栏目共收录三篇论文。其中刘文臣与周复初的研究考察了圣经翻译中的标点符号问题。他们以圣经现存的希腊文文本译入中文时标点符号处理为例,探讨了宗教典籍翻译中一个细微、却对译文意义产生重要影响的翻译问题。刘与周发现现存的第二、三世纪新约希腊文文本有少数标点符号,但无统一的规范。于是各中文译本的标点符号只能由译者们自行断定。在比较了几个主要的中文译本之后,作者发现有些译本的标点符号间字数过多,不易一口气读完。有些译本,几乎全部用逗号,使长句内的子句很难分开。而另有一些译本,由于使用了太多的句号,所有子句都译为独立的句子,又使译文失去了原文的修饰特征。基于这些发现,刘与周提出,标点符号的处理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句子长度易于朗读,再者是语义完整正确并反映原文语法修辞。于洋欢的研究以《牡丹亭》的英译为对象,重点关注了英译行为对于《牡丹亭》中所蕴含的戏拟手法的处理与再现。美国汉学家白芝、中国翻译家汪榕培以及张光前的译本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这三个译本,于洋欢观察了几位译者在致力于传达源语文本中存在的戏拟手法及其蕴含的互文性关系时所作的不同选择。在此基础上,于洋欢提出互文指涉自身包含“重合”和“创造”两个部分,且互文指涉的重要性和意义更依赖于互文指涉的“创造”部分,而互文指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体现在译者对互文指涉的提取,即译者对“重合”部分“自上而下”的“识别”和对“创造”部分“自下而上”的“阐释”,以及译者对互文指涉的表达,即“从宏观到微观”的阐释性翻译和“从微观到宏观”的非阐释性翻译。裘禾敏选取了《孙子兵法》的英译作为其研究的案例。此研究在分析林戊荪的《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基础上,从“呈现传统文化负载词”“彰显古代兵学语言特色”“顺从中国文化思维”三个方面论述了典籍英译与中国英语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英语既是典籍英译的结果,又是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杂合”的产物,它融合了两者的优势与营养。因此,“杂合”的英译文逼近中国典籍要义。

本辑新增一个与翻译教学研究相关的栏目并收录了两篇相关文章。其中李占喜的文章把“翻译能力”的观点引入其于2014年开始构建的“翻译课堂教学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理论框架中,尝试提出“语用交际翻译能力”。作者认为在翻译课堂教学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教师译者指导下的学生译者以多重身份积极参与其中,为意向读者传达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此,学生译者必须具备阐释原文话语和产出译文话语的语言内、语言外能力;构建原文宏观语境的能力;产出原文宏观认知意境效果的能力;产出翻译项目发起人或赞助人所预期的译文语用意境效果的能力;与职业译者从事专业性原文话语翻译的交际能力以及对现有翻译电子工具和媒介实际操作能力。故此,习得语用交际翻译能力是翻译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师译者的职责和任务是培养出具有高水平语用交际翻译能力、适合21世纪社会发展的高级翻译人才。刘辉、洪化清与杨美玲共同著写的《泛在网络环境下翻译教学的多元化探索》则从当前翻译技术快速革新的现实北京出发,针对目前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倡充分利用泛在网络环境与信息技术,对翻译教学多元化途经进行整合探索。本文作者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泛在网络”概念,指出在泛在网络环境中译者培养的新目标与新手段。他们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分别在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过程性考核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设计思路与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推广泛在学习,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目标。后,在本辑“学术动态”栏目中,王海瑛的书评文章选取了三本与戏剧改译主题相关的专著进行评述。在梳理概括了《论中国现代改译剧》《重写与归化——英语戏剧在现代中国的改译和演出(1907—1949)》和《中国现代戏剧跨文化改编研究》三部著作的主要内容之后,王海瑛指出,这三部专著虽然让“戏剧改译”这一概念的内涵逐步变得清晰,但戏剧改译的意义仍然被它们所低估。此外,西方语境中adaptation(即广为认可的改译的英文)在戏剧研究界和翻译研究界的理解和使用情况说明该词不适合译为“改译”。王海瑛认为,洪深的改译实践虽然与西方戏剧界transadaptation实践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本质完全相同。因此,宜将“改译”译为transadaptation。她认为这种译法不仅有利于区分改译与跨文化改编,更有助于东西方之间的学术对话,为深入系统地研究改译现象奠定基础。“学术动态”栏目中的另一篇文章来自于朱嘉春对于“第六届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论坛”的会议综述。从首届论坛至今,在论坛组织方以及来自欧洲、美洲、澳洲、亚洲的各承办大学的积极努力与卓越工作之下,“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论坛”已成为亚太地区东西方翻译与跨文化学界交流的有效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初步形成了学术品牌效应。本次论坛于2017年10月20—22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行。作为论坛参会者之一,朱嘉春从自己的视角介绍了主旨发言人的学术背景,总结了论坛主旨发言的主要内容,报告了论坛的亮点——“青年优秀论文奖”的获奖者。从此综述中,读者可以了解到“第六届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论坛”的主题与概况,便于感兴趣的读者追踪论坛的相关信息,积极参与今后的论坛活动。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本集刊继续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刊物学术关注与学界研究热点相结合的宗旨,提倡、鼓励以新的理论与方法论视角介入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期望以此促进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创新与理论创新,进一步扩大翻译研究的范畴。在此,我们要感谢学界同道对本集刊的热情支持。同时本集刊编辑部门还要感谢为本辑出版付出极大心力和时间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校对人员以及本集刊的学术编辑李文婕博士。我们将继续坚持本集刊的创办宗旨,以不负先学前辈与学术同侪的厚望。

主编:罗选民

2017年12月



导语摘要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旨在为译界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亚太地区翻译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亚太地区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学者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推动该地区翻译研究的发展和以翻译为媒介的文化的输出,并*终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本集刊邀请了国际翻译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组成编委会, 通过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来提升质量。主编罗选民教授是清华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杰出人才、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外籍委员,(中国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人文学部委员,Routledge 出版社英文国际学术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主编,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国际编委,加拿大翻译学会会刊TTR 国际顾问,以及香港和内地多家核心刊物的编委。

目录

编者的话 v


集刊特稿


潘文国


典籍翻译与中国的版本之学 1


理论探讨


曾利沙


论价值哲学视角下的翻译原则与标准理论的重构与创新拓展 14


王建国


从整体意识与个体意识论汉英翻译策略 27


马明蓉


四重视角:离散译者的“文化自觉” 42


案例分析


[ 中国台湾] 刘文臣 [ 中国台湾] 周复初


再思圣经译本的标点符号——以弗1:3-14 为例 56


于洋欢


《牡丹亭》互文指涉英译研究——以戏拟为例 73


iv


裘禾敏


典籍英译与中国英语关系探讨 91


翻译教学研究


李占喜


习得译者语用交际翻译能力:翻译课堂教学目标 100



辉 [ 新加坡] 洪化清
杨美玲


泛在网络环境下翻译教学的多元化探索 114


学术动态


ZHU Jiachun


Scholars Around the World Gathered in
Berkeley for the Sixth Asia-Paci? c Forum on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123


王海瑛


戏剧改译的前世与今生——兼评三部改译相关的著作 127



内容摘要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旨在为译界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亚太地区翻译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亚太地区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学者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推动该地区翻译研究的发展和以翻译为媒介的文化的输出,并*终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本集刊邀请了国际翻译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组成编委会, 通过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来提升质量。主编罗选民教授是清华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杰出人才、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外籍委员,(中国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人文学部委员,Routledge 出版社英文国际学术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主编,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国际编委,加拿大翻译学会会刊TTR 国际顾问,以及香港和内地多家核心刊物的编委。

主编推荐
本集刊所设栏目有“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翻译的文化记忆”(访谈)“翻译批评与鉴赏”“亚太翻译学术动态”“书评”等。主要特色:   跨学科:强调翻译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互通互融,究理探新   跨地域:关注全球在亚太地区翻译研究领域的*成果,聚文论道   跨文化:着眼于将翻译研究植根于亚太地区的多元文化,求真考实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