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岛河口海岸环境容量研究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秦皇岛河口海岸环境容量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5.96 7.9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5.9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匡翠萍,张建乐,杨燕雄,顾杰 等 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02799182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5202909

上书时间2024-10-29

评价13692好评率 99.94%

  • 物流很快 309
  • 发货速度快 284
  • 包装仔细 279
  • 品相不错 272
  • 非常满意 232
  • 值得信赖 205
  • 价格实惠 201
  • 服务态度好 201
  • 物超所值 190
  • 品相超预期 177
  • 包装简陋 3
  • 发货太慢 2
  • 物流太差 2
  • 发货有点慢 1
  • 品相未达预期 1
  • 包装损坏 1
  • 服务态度差 1
  • 没收到货 1
查看全部评价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河口海岸地区是孕育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人类活动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海岸带的持续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海岸环境压力加大,环境质量衰退,成为海岸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协调海岸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形成科学发展模式,缓解海岸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海岸带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秦皇岛东临渤海,沿岸沙滩砂质细软、浪小潮平和宜人气候为海滨浴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清代起便成为享誉中外的休闲疗养的避暑胜地。渤海是典型的半封闭型海湾,水体交换能力低,海域环境容量有限,秦皇岛坐落在渤海西北部海岸,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环境问题。随着秦皇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工农业和滨海旅游也发展迅速,排海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海洋产业(以扇贝筏式养殖为主要模式)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带来新的环境问题。2009-2011年秦皇岛近岸海域连续3年爆发赤潮,爆发次数、影响范围和经济损失呈增长势态。2012年针对秦皇岛海域典型生态灾害防控报经国家海洋局“北戴河邻近海域典型生态灾害与污染监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201305003)立项,获得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批准。本书集成该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第5项子任务——“北戴河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产业优化调整研究与应用”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北戴河海域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中与环境容量相关的研究成果。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水文水质监测等手段,对秦皇岛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海域动力环境和陆海污染输入进行了概括总结,评估了海域水环境状况和陆海污染物输入联动响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秦皇岛地区一维河流和二维、三维近岸海域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手段对秦皇岛陆海污染物输运特征和水体交换规律进行分析,根据排污状况和动力条件计算秦皇岛河口海岸环境容量,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制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海洋环境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秦皇岛产业合理布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海洋局、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海洋局及公益专项成员单位及参加人员和项目5位跟踪专家的大力支持,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余兴光研究员对本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冒小丹博士、胡成飞硕士和单云驰硕士等在校期间参加了项目研究与出书整理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因时间和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匡翠萍 
  2016年11月于同济大学

导语摘要
  《秦皇岛河口海岸环境容量研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丛书》对秦皇岛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海域动力环境和陆海污染输入进行了概括总结,评估了海域水环境状况和陆海污染物输入联动响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秦皇岛地区一维河流和二维、三维近岸海域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手段对秦皇岛陆海污染物输运特征和水体交换规律进行分析,根据排污状况和动力条件计算秦皇岛河口海岸环境容量,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制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海洋环境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秦皇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目录

第1章  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1.1  自然环境概况
1.1.1  地理地貌
1.1.2  气象气候
1.1.3  水文动力
1.2  社会经济概况
1.3  海洋资源概况
1.3.1  渔业资源
1.3.2  海洋旅游资源
1.4  秦皇岛海域相关规划
1.4.1  秦皇岛海洋功能区划
1.4.2  秦皇岛海洋生态红线区

第2章  水动力与水环境特征
2.1  海域潮流特征
2.1.1  实测潮流统计特征
2.2  水环境特征
2.2.1  近岸海域水环境特征
2.2.2  入海河流水环境特征
2.3  陆海污染物输入联动响应
2.3.1  污染物分布
2.3.2  相关性分析

第3章  数学模型概述
3.1  MIKE 11一维模型
3.1.1  水动力模型
3.1.2  水质模型
3.2  MIKE 21二维模型
3.2.1  水动力模型
3.2.2  水质模型
3.3  MIKE 3三维模型

第4章  近岸海域水动力和污染物输运模拟
4.1  秦皇岛近岸海域数学模型建立
4.1.1  模型范围和计算网格
4.1.2  边界条件
4.1.3  模型参数选取
4.2  秦皇岛近岸海域数学模型验证
4.2.1  二维水动力模型验证
4.2.2  三维水动力模型验证
4.2.3  污染物输运模型验证
4.2.4  模型效率评价
4.3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动力和污染物分布特征
4.3.1  水动力特征
4.3.2  污染物分布特征
4.4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体交换能力计算与分析
4.4.1  模型建立
4.4.2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体交换能力计算与分析
4.4.3  秦皇岛近岸海域水体交换时间分析

第5章  入海河流污染物输运模拟
5.1  秦皇岛入海河流数学模型建立
5.1.1  研究区域
5.1.2  边界条件和模型参数选取
5.2  秦皇岛入海河流数学模型验证
5.2.1  模型验证
5.2.2  模型效率评价
5.3  水质模型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5.3.1  水质模型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5.3.2  水质模型在水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5.3.3  水质模型在水环境控制中的应用

第6章  秦皇岛河口海岸环境容量计算
6.1  概述
6.1.1  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定义
6.1.2  海域环境容量研究的技术依据
6.1.3  环境容量计算污染物的确定
6.1.4  环境容量限定值的确定
6.2  环境容量计算方案
6.2.1  CODcr环境容量计算方案
6.2.2  TN环境容量计算方案
6.2.3  TP环境容量计算方案
6.3  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6.3.1  CODcr环境容量
6.3.2  TN环境容量
6.3.3  TP环境容量

第7章  秦皇岛近岸海域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7.1  秦皇岛海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7.1.1  海洋生态灾害以褐潮为主.并呈多灾种并发态势
7.1.2  陆源排污贡献率高.农业面源是主要污染源
7.1.3  浮筏扇贝养殖规模大,对海域环境影响大
7.2  秦皇岛近岸海域环境深度治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秦皇岛河口海岸环境容量研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丛书》对秦皇岛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海域动力环境和陆海污染输入进行了概括总结,评估了海域水环境状况和陆海污染物输入联动响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秦皇岛地区一维河流和二维、三维近岸海域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手段对秦皇岛陆海污染物输运特征和水体交换规律进行分析,根据排污状况和动力条件计算秦皇岛河口海岸环境容量,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制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海洋环境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秦皇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